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846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docx

上海市六年级预初上学期语文水平检测卷

六年级语文测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50分)

(一)默写(10分)

1.草满池塘水满陂,。

(《村晚》)

2.山,,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三首》)

3.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4.,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驿台》)

5.,树头花落未成阴。

(《宿新市徐公店》)

6.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

7.流泉得月光,。

(《夜泉》)

8.,洪波涌起;(《观沧海》)

9.,阴阳割昏晓。

(《望岳》)

10.   ,若出其里。

1.山衔落日浸寒漪2.刺破青天锷未残3.复恐匆匆说不尽4.两处春光同日尽5.篱落疏疏一径深6.晓雾将歇7.化为一溪雪8.秋风萧瑟9.造化钟神秀10.星汉灿烂(每个1分错一个字无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1-20题(13分)。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12.《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2分)

11.(1分)D

12.(2分)银河(1分)泰山(1分)

13、《观沧海》《望岳》两首诗分别以和字总领全篇。

(2分)

1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1分)

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

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

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

D、都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13、观望(每格1分,共2分)14、B(1分)

15、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

(1分)

A.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C.阴阳割昏晓D.荡胸生曾云

16、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分)

15.C(1分)16.勇于攀登、傲视天下(2分)

1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18、“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

(1分)

17.(1分)C(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

18.(1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

19.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

(1分)

20.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19.泰山巍峨高耸,遮天蔽日的雄伟景象。

(1分)20.A(1分)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21-29题(2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人名)编纂的。

(2分)

22、翻译文中画线句: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上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1分)

(2)阅读上文后,给你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世说新语刘义庆((2分)

22、和别人约定一起出行,却抛下别人而离开(关键词:

期、委、去)

23、

(1)语言(对话)(1分)

(2)做人要言而有信(诚实守信)以礼待人(2分)

24.本文题目的意思是。

(2分)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6.文中“元方入门不顾”的原因是对友人的“□□”、“□□”表示不满。

(引号内各填入两个字)(2分)

24.陈太丘与朋友约定同行

25.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6.无信、无礼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谏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

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侍卫。

②焉:

何,哪里。

③罢:

取消。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

(1).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

(2).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_____________

28.《陈太丘友期》中陈元方直言不讳地指出父亲的“友人”的错误,分别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9.《陈太丘与友期》与《魏文侯期猎》两篇短文都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回头看(2分)

(2)约会,约定时间(2分)

28.不讲信用没礼貌(共2分,每空各1分,答原文“无信”、“无礼”不给分)

29.为人处事要诚实守信。

(意思对即可,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30-32题。

(6分)

杀驼破瓮①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②得不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③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

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②既:

已经③用:

采纳

30.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个人已经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了,就为此事发愁。

B.骆驼的头既然不能出来,那个人就认为是忧愁。

C.骆驼的头已经出不来了,那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D.那个人既然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就很发愁。

31.文中写养驼人是“痴人”,他的“痴”具体体现在“”。

(2分)

32.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2分)

30.C(2分)31.既杀驼,而复破瓮(2分)

32.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主见。

(2分)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3-41题(25分)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任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qí: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s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

“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3、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1)分qí()

(2)一shà时()

34、第⑥段中“我决定委屈儿子”具体指的是(2分)

35、第③段中“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两个“太迟”重复使用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作者是以一种庄重、严肃的心情对待散步这件寻常小事的,请摘录其中一句并作分析(3分)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劝说母亲多走走,饱含对母亲深切的爱,有利于母亲的身体素质的增强。

B、“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C、母亲改变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是因为小路景色美,也怕自己的儿子为难。

D、“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33.(2分)分歧一霎时

34.(2分)不接受儿子走小路的提议,决定陪母亲走大路。

35.(3分)强调春天来得迟,责怪冬天的时间太长,因为严冬有许多老人挺不住。

迫切盼望春天早日到来,也希望母亲能焕发生机。

36.(3分)句子1分。

分析2分例:

后来发生了分歧。

分析:

句中的“分歧”小词大用,突出“我”对母亲和儿子都很看重,对他们的散步的想法也很在意。

“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看似“小题大作”,突出了“我”强烈的责任感。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走”、“蹲”“慢慢”、“稳稳”、“仔细”等词语写出了“我们”的认真,“我们”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解释“整个世界”也给分。

“整个世界”也会让人产生一种生命传承的深沉、庄严的感觉。

“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交待了散步的地点、人物。

将一家四口一一介绍给读者,显得很郑重其事。

37.(3分)C

38.第(4)段描绘了的景色,这些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根据语境第(6)段“各得其所”的意思可以解释为(2分)

40.第⑻段划线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主要运用了人物的

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我和妻子的特点。

(3分)

41.为什么作者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初春的田野生机勃勃的景色(2分,其中景色的特点:

“生机勃勃”1分)

环境描写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氛围,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欢乐心情;与下文“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母亲担心小路难走,“走不过去”相照应。

(写出任意两点即2分)

39.每一个人(妈妈和儿子)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分)

40.动作描写(1分)我和妻子的认真、仔细和强烈的责任感。

(2分)

41.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了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这三代人构成了家庭的整体,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

(共3分,写出一点得2分,少写一点扣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题21-25题(17分)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采,表情木然,显得傲慢。

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

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

阿姨问:

“你不要?

”他说:

“花儿疼不疼?

”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

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

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

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

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

“不许打架!

打架不是好孩子!

”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

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

他爹问:

“你来看什么?

”他说:

“看写。

”再问:

“写的什么?

”说:

“字。

”又问:

“什么字?

”说:

“黑字”。

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

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

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

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

“这是什么?

”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

“妈妈的奶!

”说罢又忙他的操作。

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

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

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

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

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42、第

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

错别字:

订正:

(2分)

43、第

段划线句的细节描写十分生动形象传神,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3分)

44、第

段中主要写了“孙老师”的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

(4分)

(1)

(2)

(3)

(4)

(5)他面对年历中裸着的神大方自然

45、请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概括“我的老师”人物特点。

(4分)

外部特征:

内在品质:

46、文中结尾“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分)

42、(2分)错别字:

采订正:

43、(3分)表明他对大人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突出了“我的老师”的爱心。

44、(4分)

(1)视一切都有生命(爱护花草)

(2)尊重(指挥)国歌(3)制止两人打架(4)不恭维(赞美)我的字

45、(4分)外部特征:

不漂亮,少言语,表情不然,显得傲慢。

(1分)

内在品质:

善良,有爱心,尊重生命、勇敢、坦诚(3分,写出一点得1分)

46.(3分)作者认为向孙涵泊学习,把他作为老师的应该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同时表达了他的良好愿望,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向儿童学习,多一些坦诚、爱心和勇气。

(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全4分)

三、综合运用(8分)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有了新的面貌。

为纪念这一历史盛事,学校将要举行“唱红歌•颂红诗”主题集会,现需招募两名活动主持人,假若你是应征者,请完成如下两道题目:

47.下面歌词出自《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战役,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从歌词内容中,可以看出红军能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在于(6分):

(1)

(2)(3)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48.请诵读两首跟长征有关的诗(词),并默写其中印象深刻的两句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1)

(2)

三、综合运用(8分)

47、

(1)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2分)

(2)得到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军民一心(2分)

(3)毛主席的用兵如神(善于用兵)(2分)

48、2分,一句一分,错字扣一分

 

六年级语文测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50分)

(一)默写(10分)

1.草满池塘水满陂,。

(《村晚》)

2.山,,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三首》)

3.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4.,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驿台》)

5.,树头花落未成阴。

(《宿新市徐公店》)

6.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

7.流泉得月光,。

(《夜泉》)

8.,洪波涌起;(《观沧海》)

9.,阴阳割昏晓。

(《望岳》)

10.   ,若出其里。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1-20题(13分)。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12.《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2分)

13、《观沧海》《望岳》两首诗分别以和字总领全篇。

(2分)

1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1分)

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

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

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

D、都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15、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

(1分)

A.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C.阴阳割昏晓D.荡胸生曾云

16、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分)

1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18、“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

(1分)

19.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

(1分)

20.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21-29题(2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人名)编纂的。

(2分)

22、翻译文中画线句: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上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1分)

(2)阅读上文后,给你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本文题目的意思是。

(2分)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6.文中“元方入门不顾”的原因是对友人的“□□”、“□□”表示不满。

(引号内各填入两个字)(2分)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谏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

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侍卫。

②焉:

何,哪里。

③罢:

取消。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

(1).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

(2).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_____________

28.《陈太丘友期》中陈元方直言不讳地指出父亲的“友人”的错误,分别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9.《陈太丘与友期》与《魏文侯期猎》两篇短文都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30-32题。

(6分)

杀驼破瓮①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②得不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③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

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②既:

已经③用:

采纳

30.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个人已经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了,就为此事发愁。

B.骆驼的头既然不能出来,那个人就认为是忧愁。

C.骆驼的头已经出不来了,那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D.那个人既然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就很发愁。

31.文中写养驼人是“痴人”,他的“痴”具体体现在“”。

(2分)

32.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3-41题(25分)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我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