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751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docx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重难点,历年常考内容*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的孟子。

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描述性、纲领性定义。

活动是界定教育的起点。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动物的各种活动是为了生存,人类的种种活动是为了生活。

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分开的是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

人类的符号系统属于精神世界,人通过符号系统实现两个方向的社会经验的类化:

a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的经验;b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使社会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是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沛西·能。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活动的对象是人,既指下一代,也指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层次的人;

活动目的:

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直接落脚点,直接目的),从而使每一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的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最终落脚点)。

活动方式:

以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呈现,在尊重生命,发挥主体功能性的条件下,使个体不断的被社会同化,是自我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典型方式。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特征:

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专门性(学校教育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教师实施的;具有专门的场所和设备;受教育者是以学习委员专门任务的学生)、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师生、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形式,文化模式)。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终身教育思潮: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泛教育观”

2、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1)划分依据

(1)依据教育正规化程度划分:

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

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

(1)非形式化教育:

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学校

(2)形式化教育:

定型的实体化教育

(3)制度化教育:

正规教育。

指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

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

(4)非制度化教育:

库姆斯陈述了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

3)学校教育特点:

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相对稳定性(师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

4)家庭教育:

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地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

特点:

启蒙性(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随机性(没有明确的计划没有稳定系统的内容)、经验性(缺乏科学的方式方法);个别性。

具有亲切感和权威性

5)社会教育是指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社会信息量增加,知识更新职业结构变化提出的客观要求;终身教育思想成为重要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手段和新型教育技术的出现

特点:

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适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

关系: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3、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的教育形态: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教育具有同一性(内容的同一,对象的同一,目的的同一。

没有阶级划分)。

2)(简答)学校产生的条件:

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剩余产品促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提供时间保证,对教育的客观需要);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巩固政权,满足精神生活);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文字条件,物化载体,学校教育出现最早的地瓜也正是文字产生最早之处。

)。

学校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是教育作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的形成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3)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

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4)(简答)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独立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鲜明的阶级性与森严的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

明显的保守性(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西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西欧教育内容明显的特点---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

斯巴达重视军事体育,雅典是“文雅教育”的发源地;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不能受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出现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

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

雅典弦琴学校)

5)(简答)现代教育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程度加强);第二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第三,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第五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西方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6)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教育生产化:

首先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更为密切,教育不仅生产人才,也生产知识。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学合作,一种是教育、生产、科学一体化。

其次表现为教育本身生产化,其前提是“教育本身具有产业的属性”。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1、教育民主化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化,即实施全民教育政策。

目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实现民主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2、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相对自由,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自主性。

3、教育民主化表现为教育内部的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4、教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教育现代化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功能的现代化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4、教育手段的现代化p16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

(1)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研究发展的动力。

(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按实施层次的划分:

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

3)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

4)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萌芽):

p21

(1)孔子:

《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有教无类指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力的扩大了教育对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的是要等对方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只有在对方心里明白但不知如何表达时再去开导他;就是在对方努力后再给予帮助。

直接的帮助反而会使对方产生不爱思考的坏习惯。

(2)墨子:

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逻辑思维,实用技术的传习。

认为“亲知、闻知、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主要途径

(3)道家:

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4)《礼记》中的《学记》: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汉代—董仲舒,宋—朱熹,明代---王阳明,明末清初—王夫之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古希腊:

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

分三步: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

《理想国》;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

理性变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所设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

(3)亚里斯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

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认为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

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提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和权力,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卢梭(法,著名启蒙思想家):

小说体名著---《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康德(德):

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学生林克整理编纂《康德论教育》

(4)裴斯特洛齐(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5)洛克(英):

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

《人类理智论》提出“白板说”,力图证明在人的意识中没有先天的思想和观念,儿童的心灵如同白板,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绅士教育应当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德)传统教育的代表:

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的特点;

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福禄培尔(德):

《人的教育》,提出了建立教育体系的原则,重视儿童发展,重视游戏和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

(3)斯宾塞(英,社会学家,教育家):

《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

(4)拉伊,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提倡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5)杜威(美)现代教育的代表:

《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强调教材和教法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在实际生活中学。

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交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1)凯洛夫(苏联):

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主要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

(2)杨贤江:

1930年化名为李浩吾出版《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布卢姆(美):

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适合学生的方法)。

(4)布鲁纳(美):

《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发现教学。

强调学习学科基础结构的重要性。

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和基本法则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

(5)赞科夫(苏联):

《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6)巴班斯基(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7)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提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8)埃德加富尔:

《学会生存》的报告,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3、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a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b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c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

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全面、重点、抽样、个案调查)、实验法(是人工控制因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教育实验一般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比较法(横向比较,利于开阔眼界全面认识研究对象;纵向比较,助于从历史经历中探索事物变化的线索和发展规律)、个案研究法。

全面调查:

用来调查某一事物和现象在某一地区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

重点调查:

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

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对象,借以推断,说明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

个案调查:

是对一件事情或一个学生进行调查

第2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a政治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b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c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第一,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相对应。

在中央集权制国家是中央集权式的教育制度,eg中国,法国;在地方分权制的国家中,教育归各个行政区分别管理,eg美国,加拿大,中央政府对各地方的教育事务只起建议和参谋权;在中央和地方合作制的国家中,教育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管理,eg英国;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方向。

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都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是指学校不能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而受政治经济制度所左右,不能放弃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必须按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积极性,教育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2、(简答)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教育与生产力(简答)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时间、财力、物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的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以来,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

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有决定作用。

生产力和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生产力发展的已有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生产力的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需求;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又为明日的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

生产活动决定教育活动,这是生产力与教育相互。

关系的根本性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p46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创新的人,创造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运用教育资本储存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家收入增长的贡献是33%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直接标志着教育发展的程度。

首先,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迹前进

A、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B、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C、科学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条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一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二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17、18世纪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以及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称为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高等学校的拱门是由教学、科研两根立柱和科技开发一根横梁支撑起来的,即在教学的时候也进行科学研究,将成果转为生产力。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每隔四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能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b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c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网络教育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二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他集学校、教育手段、内容、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P54(偏的简答)

四、教育与文化

1、狭义文化指精神的或观念性文化,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2、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

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行为形态。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不同点在于,政治经济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4、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a、教育体系和办学形式将多种多样,受教育的层次和内容将上升拓展;b在学校外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接受教育学习文化;c学校教育中校内外活动多样化;d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人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结构的变化:

自然科学内容增加,文理渗透加强;智育的知识性课程结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5、(简答、填空)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6、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b整合性较强的文化c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d以校园文化为缩影。

7、校园文化: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物质文化:

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

学校物质文化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文化卫生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设备等)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是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生活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中间环节。

表达方式:

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是指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形成、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现象的总称。

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他的四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

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是学校成员中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群体心理现象。

校风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良好的校风,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和导向作用。

8、(简答)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5)生成性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