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748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

济南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足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

”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依靠嫡长子继承制巩固奴隶主政权B.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利用分封同姓子弟加强对地方控制D.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

2.下表为北宋初期有关曲宴(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

这些信息反映出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边患问题已经解决

C.崇文局面逐渐形成D.文官政治日益完善

3.恩格斯曾这样评价,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这说明古罗马法律

A.与时代内容密不可分B.仅适用于当时的时代

C.对公有制社会无益处D.不能被后世充分借鉴

4.雅典公民投票,以压倒性多数,决定处死大逆不道的思想家苏格拉底。

为了维护雅典大众的思想“纯洁”,剥夺了异议者的基本权力。

这些反映雅典民主暴露出的问题有

①民主政治可能沦为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②雅典公民素质低下,不会运用民主权力

③缺乏集中制的民主,容易导致政治生活的混乱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

5.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

“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

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

……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

”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①分权制衡思想②成文宪法③联邦制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6.1787年宪法规定:

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

这表明“口袋否决”

A.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B.导致总统滥用职权

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D.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

7.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

1906年版认为:

“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

”1933年版认为:

“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

”对上述两种描述解读有误的是

A.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溯流B.历史教科书体现时代特色

C.社会性质决定了史观变化D.时局变化影响着历史评价

8.下表是对1944年抗日战争中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

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正面战场

像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败,国民党损失兵力约五六十万人,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使6000万人民沦于日寇铁蹄之下

敌后战场

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共作战两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

获日伪军3万余人

A.不同的立场记载的史实有出入B.抗战路线的不同影响了战局

C.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战争策略D.国民党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9.1871年,“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

公社不仅名称相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

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1792年的革命日历。

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A.未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范畴B.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革命目标与之前没有变化D.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10.1950年2月28日至1958年10月25日,大陆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三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1月1日,大陆政府第四次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第四次与前三次《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努力促进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三次合作B.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实现和平统一

C.实现“三通”,欢迎台胞到大陆投资D.提出“一国两制”,建立台湾特别行政区

11.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有学者在论及我国的基层民主时说:

“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

”这表明完善基层民主

A.即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B.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C.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D.是健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需要

12.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

“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

”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法

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13.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出台了《贸易改革法》与《贸易协定法》,意在减少贸易逆差、消除所谓“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带来的产业损害,同时还授权总统可采取单方面措施报复外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这些举措从侧面反映出

A.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B.美苏冷战的形势趋向缓和

C.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4.二战后的日本对美国文化表现出全接纳的心态,同时对美国的文化外交以传播纯日本传统文化为主;针对东南亚,则以技术援助为主,同时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展示日本工业文明成果。

日本这些举措意在

A.强化日美同盟关系B.重塑日本国际形象

C.推进经济文化交流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5.黄河古称”河”“河水”。

《待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

“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

黄河名称的变化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16.读表,中国市场金、银比价变化表反映了

年份

1534年

1580年

1635年

1751年

比价

1:

6.3

1:

5.5

1:

10

1:

14.6

A.政府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明清两朝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C.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17.如图是18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原价格的比值示意图。

例如:

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A.工业革命推高英国工人工资水平B.较低比值显示生产成本低廉

C.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D.较高比值利于推动技术革新

18.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产值为100),从中能反映出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B.美国德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D.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19.据193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贵州省各县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最高达到25倍。

最低也有3

倍,平均为7—15倍。

这种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主要体现了

A.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B.工业原料的强劲需求

C.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D.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20.“(2000年)中国75%的国有小型企业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以及中外合资等方式,转变成非国有企业……8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其中520户国家重点企业有70%改成了多元持股的股份公司。

”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C.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开始被打破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21.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

A.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B.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消失

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D.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2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情、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23.1944年,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向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而中国的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向题”。

这反映出此时的中美两国社会

A.将报纸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B.在素质教育方而的差异很大

C.都注重政治导向和家国情怀D.受战争的创伤程度并不相同

24.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

这说明

A.教会力求适应中国文化B.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变西方建筑理念

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25.下表是1981-1984年的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

由此可知

A.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成型B.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増长的速度

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领先D.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6.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

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

“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

”这揭示出苏联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27.“乌拉圭回合”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名义下的最后一轮(1986一1994年)谈判,这次谈判明确把非货物贸易的壁垒(以前主要解决了货物贸易壁垒问题),诸如服务、知识产权、投资等壁垒,正式作为谈判的对象,制定了相应的协定和减少壁垒的安排。

这可以用来说明

A.经济霸权主义的行为已无法实行B.发展中国家左右了经济规则的制定

C.建立更加开放的世界是大势所趋D.从此世界贸易的各种壁垒不复存在

28.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到21世纪初,巨型跨国公司不再只属于欧洲或者美国,而是来自全世界各国,前所未有地依赖跨越传统的国家边界流动的资本、商品、经过训练的员工、技术和理念。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根本动力B.欧美国家失去了全球化的主导权

C.各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度有所扩大D.全球化缩小了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29.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

(宣帝下罪己诏)诏曰:

“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

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

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

A.限制君权过度膨胀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30.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该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

《荀子·礼论》中说:

“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由此可推知,先秦儒家

A.注重自然及伦理关系B.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C.倡导唯物主义伦理观D.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承

31.“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后的政治现实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的呼应D.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

32.在古希腊神的地位较高,有十二主神等等,可是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却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

对此现象表述最准确的是

A.人文精神在希腊产生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33.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

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

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

C.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D.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

34.“启蒙运动是致力于批判的分析,借助于观察和想象,完全以经验资料为依据,不懈地对传统确定的事实提出质疑。

这种做法被称作批判方法,它源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

”这段话旨在说明启蒙运动

A.致力于批判专制制度B.借鉴了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

C.挑战传统,质疑权威D.促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35.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

“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

“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从侧面说明

A.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B.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36.某学者认为: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下列哪项研究对“他们”和“他们的时代”鼓舞了信心和挑战的勇气

A.普朗克的量子论B.牛顿的经典力学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

37.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

前者说:

“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钦?

”这反映出当时: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

C.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D.“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38.有学者说:

“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强化了把五四运动作为启蒙运动的认知方式。

他们认为,五四文化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启蒙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最伟大的启蒙运动。

”(注:

此处五四运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该学者对五四运动进行评价的角度是

A.思想解放B.民主科学C.爱国主义D.统一战线

39.台湾李敖先生说:

“我喊毛主席万岁,因为毛泽东精神永放光芒!

时代愈发展,我们愈加需要毛

泽东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他一扫千余年来吾民族文弱不武的积习,他一扫百余年来自卑奴性的固疾,他不为任何敌人所吓倒,倒是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毛泽东的精神给了吾民族以灵魂,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喊毛主席万岁就是要呵护这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

”李敖核心观点是

A.毛泽东思想应该是其个人思想,毛泽东思想应该表达为毛泽东的精神

B.毛泽东的精神继承中华文明传统精华,可以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

C.毛泽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所以,必须重喊“毛主席万岁”口号

D.毛泽东的精神将是民族的绝对真理,世世代代继承下去才是唯一的选择

40.阅读下表

年份

主要成就

成就特征

1979年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道路,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83年

“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标志着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1年

秦ft核电站

中国第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

2006年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7年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12年

“辽宁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

2013年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截止2014年11月)

对表格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市场经济是科技发展根源B.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全面领先

C.传统科技在当代焕发生机D.我国在部分科技上取得突破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60分)

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治理机制。

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2000年,城市社区建设在全国推行。

社区制的特征在于:

其管理理念是以民为本,从原来的管理居民转变为服务居民,强调服务意识;其管理形式是去行政色彩,在社区(居委会)内再组建自治组织进行自治,强调居民参与治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其管理目标是通过

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发动社区力量,达到社区善治。

——摘编自景跃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同英国近代城市治理的异同,并说明对英国近代的影响。

(1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4分)

42.(20分)100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期

演变

1870~1914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期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

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

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19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6分).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4分).它的形成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

(6分)

43.(20分).明末清初与晚清民初,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西学东渐的热潮,利玛窦和严复作为代表人物,体现了两次西学东渐不同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

 

材料二:

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闻天朝声教文物……故离本国航海而

来……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僦居学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十五年,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奕略诵记……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来四夷,遂奋意径趋阙庭。

——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材料三

(1)填写材料三中B(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是否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成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时代背景。

(4分)

(4)依据材料及所学概述两次西学东渐有何差异?

(8分)

 

高三期中历史答案

1—5DCABB6—10CCBDB11—15BCCBA16—20CDCCB

21—25AADAD26—30ACCAA31—35AADBB36----40BDABD

41(20分)

(1)(4分)特点:

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延续时间长。

(2)(2分)同:

都是为了维护统治;

(6分)异: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英国近代城市治理促进民主政治,同时具有社会保障的职能。

(4分)影响:

巩固英国的民主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3)(4分)促进了基层民主自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2.(20分).

(1)(6分)英国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

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

(4分)历史背景:

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大危机的教训。

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取得国际金融主导权。

英国经济遭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

(4分)影响:

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3).(6分)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43(20分).

(1)(2分)B:

“进化论”

(2)(6分)

观点:

虽然利玛窦的奏折和后人的画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理由:

角度1:

利玛窦奏折是第一手史料,但他上疏目的是希望神宗能够支持他的传教活动,为博取神宗好感,对中华文明可能会多一些溢美之词。

角度2:

即使利玛窦奏折反映了他的真实想法,那也是一个孤证,“孤证不立”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还需其他相关的原始材料互相印证。

角度3:

利玛窦儒服画像是艺术作品,其证明力有限。

(3)(4分)

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全球扩张,中国遭受殖民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留学生的选派或新式教育的发展。

(4)(8分)

第一次西学东渐:

仅在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

第二次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