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596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docx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

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

2012年2月第30卷第1期陕西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Feb.2012Vo1.3ONo.1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探析洪玉凤(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苏轼对早他六百多年的陶渊明”情有独钟”,在人格,艺术,生存方式等方面对其极为推崇.这种推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含气质的吸引,个性的崇拜,也有相似的审美追求,人间情怀,更有深层次的哲思契合.[关键词]苏轼;陶渊明;”旷世之恋”[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36(2012)01-0033-05俗语说:

文人相轻.似乎文人生来就是妒贤嫉能,相互攻讦的.但真正伟大的文学家是心胸开阔,懂得那些与自己同样伟大的同类的价值并深深为之钦慕的.历史上这种因懂得而产生的伟大友谊屡见不鲜,从春秋时的伯牙子期,到唐朝的李杜,元白,韩柳,再到宋朝的欧阳修与”三苏”,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闪耀着这些明亮的星辰互相辉映的熠熠光彩.然而这些友谊的怀抱者都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文化认同,他们是同时代的知音.另有一类因强烈崇慕,深刻理解而产生的文人间的”恋情”则是跨时空的,比如苏轼于陶渊明的”旷世之恋”.宋以前,陶渊明在文学史上已有一定影响,他的第一个知音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给他编诗集,写传记,唐朝诸多诗人也对他崇慕有加,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诗中颂扬他或有仿陶诗留存.但当时对于陶渊明的推崇更多地倾向于其高洁的人格,对于其诗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普遍认为其在谢灵运,鲍照等之下.直到宋朝,苏轼极爱陶渊明,从其人品到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予以高度评价,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开始被广泛关注,得到进一步肯定,这才奠定了陶渊明一流诗人的历史地位.苏轼堪称陶渊明的千古知音,两人生活的时代相差六百多年,然而正是通过苏轼的欣赏和大力推崇,陶渊明才得以在历史文坛上大放异彩.苏轼何以对陶渊明认识如此深刻,成为他的旷世知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惺惺相惜的气质吸引陶渊明的个性是洒脱不羁,不同流俗的.虽然为了生计曾三次出仕,但他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1盯而最终归隐田园,情愿躬耕劳作,忍饥挨饿,也不愿”以心为形役”,出去做官.因为他深知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本文所引陶诗文均据《陶渊明集笺注》,以下不再标注),他的刚直不阿,洁身自好的品性是不可能与腐败昏暗的官场相融合的,只有怀抱一颗本心”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在其晚年的《与子俨等疏》中说:

”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其辞气恳切,衷怀深挚,深味其情,催人泪下.时隔六百多年后苏轼读之,感同身受,引为同道.他在《与苏辙书》中说: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_3(《与苏辙书》,本文所引苏轼诗文均据同版本《苏轼文集》,以下不再标注)虽然苏轼一生从仕,未曾归隐,连其弟苏辙都说:

[收稿日期]201l—D4.28[作者简介]洪玉凤(1973一),女,江苏连云港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3?

“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最亲的胞弟也是苏轼最密的朋友苏辙都担忧一生奔波仕途的苏轼无法使人相信其归隐之心,可见抵达知音那至高无上的”懂得”的顶峰何其难能可贵.苏辙毕竟是深刻理解苏轼的,也相信历史终将为苏轼正名.他接下来又说: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笔者以为师范渊明之语确为东坡心情之实录,苏轼在个性气质上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并且确实钦慕陶潜而在晚年生发效仿之心.其中缘由我们可从苏轼半生坎坷的经历中追流溯源.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八月,苏轼“乌台诗案”被捕人狱,几至处死.后由宋仁宗太后,退职宰相张方平和范镇等的营救,以王安石的”一言决”被释放,贬谪黄州(现湖北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四月,因为御史虞策,殿中侍御史来之邵以”语涉讥讪”,”讥斥先朝”为由弹劾苏轼,连贬数次,直至贬为宁远军(现湖南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轼在惠州时间总共是两年零七个月.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又被贬为琼州(现海南琼山)别驾,昌化军(现海南儋州市)安置.四月苏轼离惠赴儋.在儋州贬所,生活更是艰难.在《与元老侄孙书》中苏轼这样描写到:

”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悴,不复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

……又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苏轼一生磨难重重,一方面是官场黑暗,小人作祟,另一方面也正与他本人耿直不屈,坚持自我的品性有关.苏轼自小受儒家思想教育,以安世济民,救助苍生为己任,其个性真率,自由,坚持真理,不向当权者倾附,他自己概括是”坦荡之怀,任天而动”.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使得他与旨在维护巩固皇权,实行”青苗法”等增加赋税的王安石变法产生根本性矛盾,为改革派不容.后守旧派上台,大肆打击改革派,他又为改革派仗义执言,认为改革派也有些可取的做法_4一,结果落得两面树敌,倍受打击.无怪乎苏轼在频遭打击后要”深愧渊明”了,因为他的济世之心使得他没有足够的决心退隐,而终身困守仕途.然而他与陶渊明相同的”离经叛道”,不屈俗流的精神又是息息相通的.”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这种狂直的本性与嵇康”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品格一脉相承,更是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形象刻画——他们的灵魂都如不羁的野马,无法与世俗的龌龊,官场的腐朽相妥协,以仰人鼻息或俯首唯喏,丧失自尊自我求得一己的荣名富贵.惟因如此,苏轼被陶渊明的气质吸引也就自然而然了.二,”欲仕则仕.欲隐则隐”——云卷云舒的个性崇拜陶渊明一生数次出仕与归隐,皆出于主动的自我选择.第一次出仕是二十九岁,去做江州祭酒,是因为家乡灾荒,家累重,不得已而为之.他在后来的诗中曾写道: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第二次是三十六岁时,已有四子,家庭负担沉重,就又到江陵桓玄手下做官,后不满于桓玄篡位,再次辞官.刘裕新政时,陶渊明看到新气象,萌发了有所作为的念头,就在四十岁那年,去刘裕手下做参军,后来看到刘裕的野心,政局混乱不可收拾,又辞去.最后一次出仕是他四十一岁时去做彭泽县令,仅八十一天就辞去,从此结束十三年的时隐时仕的生活,终身归耕田园,无论生活多么贫苦,都没有再踏上仕途圳.陶渊明的仕与隐一方面跟时局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率真,洒脱,尊重自我本性,追求自由人格的个性有关.如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写道: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可见他是因为家贫,希望自己能养家糊口而当官的.可是”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原因是他”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向贪官小人们低头让他觉得有愧于自己的”平生之志”,于是率然而归田园.那”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的形象恰是陶渊明云卷云舒般自然的个性魅力的象征.苏轼曾赞日:

”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苏轼一生颠簸,数次遭难被贬,也曾多次生发归隐之情,但终究没有退出官场.他的一生都在赞叹甚至崇拜陶渊明,多次在诗文中提及陶渊明并觉自愧弗如.如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另一首中又说i”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我今何为者,索身良独难.”他就是这样在矛盾中?

34?

痛苦和徘徊着.他引陶渊明为同调,如其曾录陶渊明诗”清晨闻扣门”(《录陶渊明诗》)并发感慨说:

“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动于Vl,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故并录之.”由此可见苏轼的天性也是真率自然的,不愿意违己以就俗.但是苏轼的时代与陶渊明不同,家世背景,所受教育,个人机遇都有很大差异.苏轼生活在朝廷比较注重文人从政的时代,他自幼受父亲苏洵,母亲程氏教诲,潜习儒家经典,十岁时随母读《后汉书》之《范滂传》,就产生了效法”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的念头,所谓”奋力有当世志”.成年后得到张方平,欧阳修等有识之士的赏识,二十二岁即与弟弟苏辙同时进士及第,父子三人在京师一时名声大震.苏轼”兼善天下”的思想种子在幼年即已深深埋下,成年后一路顺风顺水踏上仕途,欲以自己不世之才学济世救民,”仕宦情节”早已如参天大树扎根于内心深处,盘根错节,牢不可破,这也是他无法做到陶渊明闲云野鹤般去留从容的原因.所以当苏轼在政治黑暗的现实面前失路彷徨时,常以陶渊明的诗文为缓解自己紧张压抑心理的良药,说: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他对陶渊明的热爱与珍惜如此,对陶渊明的个性崇拜如此,明白可见.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中膏的审美追求苏东坡乃一代文豪,在诗,词,文等多种文体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方面具有开创,模范之功.其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其词”清奇雄放”,独树一帜,其诗自然奔放,风格多样.然而此老一生推崇的却是陶渊明外枯中膏的审美追求.在《与苏辙书》中他写道: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又在《评韩柳诗》中说: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所谓”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都是指把丰富,优美的诗歌内涵以一种冲淡,平和的文字风格出之,如静水深流,令人在恬淡,静穆的文字的流动中体会渊深,宏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即苏轼所说:

”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与侄论文书》)这种诗风在陶渊明诗文中,比比皆是.如其《停云》诗云:

”霭霭停云,漾漾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烟云漠漠,春雨潇潇,漫漫流水,茫茫天地,暗暗传递的却是阴郁的现实和诗人的怅惘与无奈情绪.再如其《时运》诗道: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清清山气,微微轻云,徐徐南风,柔柔新苗,我们感受到的却是自然的纯美与诗心的澄澈映照下天地万物的欣欣生意.陶渊明天生的澄静气质赋予他的诗歌一种从容,自如之美,他的诗文是未经雕琢,丽质天成的璞玉.苏轼尤其欣赏这种诗风并深得其中三昧,在《题渊明饮酒诗后》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见”字单单抽出,比”望”字似觉突兀,不如”望”字闲远有空间感,但用于句中,恰恰符合采菊之暇”悠然”而见的意境,”见”字之质朴正蕴藏此不可道而竟道出之神韵,东坡赏之,不仅才华灵性使然,亦有其诗美追求蕴含其中.”‘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一方面要求用日常生活的语言,一方面又要求不违背艺术的规律,这正是苏轼自然艺术的核心思想.”¨——这种”自然艺术”即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审美追求.即使是陶渊明唯一一篇文辞较为绮丽的文章,苏轼也大加称赏.他在《题文选》中写道:

”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

而统乃讥之,此乃tl-JD强作解事者.”——爱渊明至深,为维护偶像而声I-I凌厉如此,亦可见其一代文豪之气度.苏轼不仅喜爱和推崇陶诗风格,更在读了陶渊明的诗后爱不释手,心追之,手摩之.他在《与苏辙书》中说道: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他的一些和作,确有渊明遗风,如其”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和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集陶归去来兮辞十首》其五),”翳翳景将入,涓涓泉欲流.农夫人不乐,我独与之游”(《集陶归去来兮辞十首》其六),等等,这些诗篇写出了他与当地农民融洽的关系,洋溢着舒展而又平和的气息.但也有学者认为苏诗终不及陶诗,朱光潜《陶渊明》一文认为:

”后来诗人苏东坡最爱陶,在性情与风趣上两人确有许多类似,但是苏爱逞巧智,缺乏洗?

35?

炼,在陶公面前终是小巫见大巫.”_5J3∞清代方东树在《昭味詹言》中有段话似乎可以用来说明苏轼的和陶之诗所以不如陶诗的原因:

”惟陶公则全是胸臆自流出,不学人而自成,无意为诗而已至.”[6]2∞但笔者以为苏轼诗歌不及陶诗者在其”和陶诗”,其它则不然.苏轼才情浩荡,奔腾不息,其诗文风格变化多端,不拘一格,往往于放畅飘逸中寓哲思妙理,与渊明枯澹诗风相比自有其独特之魅力.四,”无事自适,为得此生”——超然物外的哲思契合陶渊明的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而又因其”质性自然”的天性而有所超越.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最喜欢使用鸟,树,花这些自然意象,如”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归鸟》),又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犹如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地生存着.”_6这种保持本心,无事自适的生命理想同样得到了苏轼的强烈认同,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苏轼在《题陶渊明诗》(秋菊有佳色)中说:

”靖节以无事自适,为得此生,则凡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

”——道理虽然如此浅显明白,但往往是山穷水尽的末路,才会蓦然回首,发现终身追求的风景都已在低头赶路的时光里悄悄流逝.秉赋不世之才的苏轼也要到”众里寻她千XX”之后才会顿悟.可惜悟到做不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天运”的轨迹,这”天运”是每个人成为其人的综合,包括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家庭影响,个人气质等诸多因素融合而成,非一时之灵感与激情可以扭转.所以苏轼可以跟陶渊明于超然物外的玄思妙悟中相视一笑,却仍然只能终生在他漂泊不定的仕宦之旅上仰望渊明远在天涯的田园,不即不离.苏轼虽做不到,但他明白渊明做到的不易,知道他避走田园,独善其身有他的苦衷——渊明不是冷漠不问世事之人,他也是热肠衷情之人,他热爱黎民,就像他热爱土地田园,然而他所处的时代让他无法在政治层面上实现他自己.政权更替,生民涂炭,陶渊明内心是失落和痛苦的,他并不是居于仙山的神人.所以苏轼《书渊明述史章后》云:

”渊明作《述史》九章,《夷齐》,《箕子》,盖有感而云,去之五百余载,吾犹知其意也.”——苏轼以他同样的热爱百姓的赤子之心深深感受到陶渊明”哀哀箕子,云胡能夷!

狡童之歌,凄矣其悲”的诗句里所潜流的怨愤,哀痛之情.这是儒与道在面对无可奈何的现实时深情地对望,同情地理解,而终苏轼一生,他就在这透彻理解的基础上颠簸于仕与隐这两种思潮的波峰浪尖上,无法停歇.苏轼《哨遍》一诗隐括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写道: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觉从前皆非而今是……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陶渊明在家乡山水田园的徜游劳作中归隐,苏东坡在天涯江湖的游宦玄思中归隐;陶渊明的归耕是顺应,苏轼后来的游宦很大程度上也是顺应,他参透了人生天地的阔大辽远,既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又何必坚持现实中的归隐之处呢?

山林也好,朝,市也好,游宦的异乡也好,真正的”归隐”无非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陶渊明与苏东坡不过是”隐”所依附的物质外壳不同而已,他们其实殊途而同归.只是我们对这“隐”要有所辨析,这”隐”不是离,弃,而是要超越现实苦难带来的心灵羁绊,是以一种豁达,圆融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来实现此种超越,达到自我价值的体认与完成.这种”隐”是在深究了”天人之际”之后形成的”一家之言”,是在对个体生命在茫茫宇宙中存在意义的积极探索后采取的顺应自然,怡然自得的生命哲学的智慧实现.在这一意义上,陶渊明,苏轼是达到了同一认知高度的哲学伟人.五,”耦耕植杖.余之世农”——热爱田桑的人间情怀陶渊明一生除了时隐时仕的十三年外,都在家乡过着躬耕自给的布衣生活.其间艰辛在他的诗文中屡有记述,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晨出肆微勤,日人负耒还……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里陶渊明体会的却不仅是贫寒辛苦,他体会更多的是生命自由的欢欣,是与朴实善良的乡邻们在日常劳作中结下的深情厚意.他的诗歌中我们见到更多的也是这种朴素,温暖的感情的流露,如“农务各自忙,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又如”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归园田居五首》其五)这些貌似平淡的诗句里洋溢?

36?

着诗人对家乡田园的热爱,对乡友亲朋的深情.而一生仕宦的苏轼同样怀抱着热爱田桑的人间情怀,他多次提到自己本是田家出身,愿意躬耕度日,然而终因各种因素而未能如愿.他在《跋李伯时b居图》中说:

”余本田家,少有志丘壑,虽为缙绅,奉养犹农夫.然欲归者盖十年,勤请不已.士大夫逢时遇合,至卿相如反掌,惟归田古今难事也.”在这里,东坡把归田作为一种人生的高度理想,这种理想的实现甚至比位列卿相更难以实现.当然原因是深层次的,它包含着对自己所受教育,社会责任,功名成就等等多方面价值的摒弃,这对东坡来说,自然是很困难的.虽然很难,为了满足自己热爱田桑的情怀,一有机会,苏轼就会为自己找块地种,有时是出于情感寄托,有时是出于生计所迫,终其一生,都在断断续续地靠近土地,靠近自然.如其初踏仕途时曾在《与杨济甫书》中说:

”春色已盛,但块然独处,无与为乐.所居厅前有小花圃,课童种菜,亦少有佳趣.傍依秋门,皆高槐古柳,一似山居,颇便野性也.”这里苏轼尚把种菜作为日常生活中排解烦扰的消遣活动.到了贬居黄州期间,”于城中得荒地十数亩,躬耕其中,作草屋数间,谓之东坡雪堂.”(《与子安兄书》)这时苏轼位卑薪薄,种地已是为了糊口了.苏轼很好农事确是事实,他很会”种松”,曾写有《戏做种松》,诗中对如何种松有很详细的描写.他还善”接木”,”栽橘”,精通酿酒.然而苏轼之热爱田桑并不仅仅是出于好隐,视归田为雅事,更重要的是他确有一份对农村,田园,农人的深挚,宽厚的情怀.我们从他的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农村生活的感情,对农人的亲近.他在任徐州太守期间所作一组词中最集中地体现了这种情怀,如其《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一首中”相排踏破茜罗裙”,”道逢醉叟卧黄昏”等句把他到石潭乞雨时的情景作了细致的描绘:

为了看使君不惜罗裙踏裂的少女,老幼扶携的村民,醉倒的老翁,麦子丰收后热闹的迎神赛会等等.这些场景的渲染中洋溢着词人一片欢喜,眷恋的赤子之情,生动感人.又如其在另一首《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中写道: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篱抬醉眼,捋青捣耖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这里苏轼不仅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各个方面的体验人手,感性地表达了农村生活的恬淡,安详,自然,而且观察到了农人生活的辛劳并于末一句简单的农人引语中糅入了作者的怜惜,关爱之情,这既是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对其他同类的博爱,又是一个身肩儒家使命的长官对子民的体恤与热爱.东坡初始亦有不解渊明之处,《书渊明归去来序》有云:

”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于渊明“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句中读出其书生气来,口吻之间颇见揶揄.其实那不过是为诗作文的章法,陶渊明四十二岁最后一次从彭泽令辞官前已几次归隐,其间业已农耕,熟悉稼穑,岂有只见瓶中粟之理?

到得东坡作《题渊明诗》之时:

”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想来经过一段沧桑磨练,他开始渐渐懂得陶渊明的躬耕田园不只是诗中纸上的描绘了,此时东坡应该是会否定自己前之所言了.由此可见他对渊明的理解与热爱也是一个逐渐认识与深化的过程,他一生都在不断研究陶渊明,不断靠近他的偶像孤独而高耸云端的灵魂.综上所述,苏轼对陶渊明的”旷世之恋”既有天生气质,个性的相似与吸引,也有在美学追求,人生哲理,人间情怀方面的深刻契合,凡此种种,构成了这种跨越漫长时空的深情仰望.正如李泽厚所言,苏轼追求的是:

”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柏[参考文献][1]沈约.宋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74.[2]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03.[3]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

中华书局,1986.[4]木斋.苏东坡研究[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周振甫.陶渊明和他的诗赋[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

朱飞]?

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