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7549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docx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检伤分类的四个等级中第一优先救治(立即治疗/T1)的是(B)

A黑色标识B红色标识C黄色标识D绿色标识

2、检伤的ABCDEF程序中哪一项是四肢骨折(D)

Aairway及breathingBcirculationCdisabilityDfracture

3、简明检伤分类法(START法)这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检伤分类方法,START是取五个英文字首而成即简单地(Simple)分类(Triage)和(And)快速的(Rapid)治疗(Treatment)。

使用这种方法评估每一个病人时间不超过(A)

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钟

4、淡水溺水者哪项是错误的(D)

A早期损害主要是窒息或严重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

B如吸入肺内的水被吸收入血可导致患者急性溶血出现心室纤颤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C溺水者体能或热量消耗极大易出现低体温

D淹溺后可立即出现心率增快

5、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正确的使用极为重要。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

B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

C压迫时间限定在15左右分钟内

D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

6、下列包扎是哪项是错误的(A)

A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时将脱出的内脏还纳后包扎

B有异物插入身体内时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保护后再包扎

C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

D开放性颅脑损伤时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用无菌敷料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

7、最常用的器械搬运方法为(A)

A担架B床单C木板D被褥

8、脊柱、脊髓损伤时搬运首选(D)

A木板B床单C轮式担架D铲式担架

9、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不包括哪项(A)

A通气B止血C包扎D固定

10、上止血带止血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

B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

C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

D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11、适用于关节的绷带包扎方法为(D)

A环形包扎法B螺旋包扎法C螺旋反折包扎法D“8”字包扎法

12、下列哪一项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D)

A保护伤口B防止感染C减少疼痛D便于转运

13、危重伤病员搬运体位错误的是(D)

A昏迷:

侧位,头转向一侧

B腰椎、颈椎骨折:

硬担架(铲式担架、硬脊板)

C颅脑损伤:

半卧位或侧位

D胸部伤:

仰卧位,屈曲下肢

14、搬运的注意事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A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呼吸、心跳的变化,保持止血带和固定物的紧张度防止滑脱;

B搬运要平稳,避免强拉硬扯,防止损伤加重;

C保持脊柱中立位,防止脊髓损伤。

疑有脊柱骨折时,禁止“双人拉车式”搬运;

D伤员妥善固定,防止头颈部扭动和过渡颠簸;

15、突然意识丧失发生于心室停搏后(B)

A10秒内B15秒内C20秒内D25秒内

16、下列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哪一项是错误的(D)

A突然意识丧失B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C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D瞳孔缩小,光反应消失

17、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幅度为(D)

A1-2厘米B2-3厘米C3-4厘米D大于5厘米

18、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通气正常为(D)

A15:

1B15:

2C30:

1D30:

2

19、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最主要措施为(B)

A采取头高脚高卧位,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

B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内异物、血块及呕吐物

C面罩高流量给氧

D补充血容量:

迅速给予晶体液1000-2000ml晶体液

20、挤压伤的确诊依据为(D)

A外伤史:

肌肉丰富的肢体受到重物挤压伤

B受挤压肢体肿胀

C伤肢远端的动脉搏动消失,肢体苍白而冷

D化验检查出现肌红蛋白尿

21、颅脑损伤最严重的是(D)

A头皮下血肿B头皮撕脱伤C头皮裂伤D脑损伤

22、以下颅脑损伤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D)

A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止血

B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C静脉窦出血可使伤员头高位

D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可用棉球阻塞鼻腔或耳道

23、某患者头颅受钝物撞击后,出现昏迷及双侧瞳孔不等大,应立即给予的处理是(A)

A快速静脉点滴(15-30分钟内)20%甘露醇250毫升

B使其侧卧位并置入口咽通气道

C立即大量补液

D立即转送

24、胸部损伤的现场急救不包括(D)

A去除一切束缚妨碍胸廓和膈肌活动的物品

B多根肋骨骨折用厚敷料压在伤处,并用绷带固定

C发现张力性气胸时,在患侧穿刺排气

D伤口异物取出

25、腹部损伤现场急救正确的是(D)

A吗啡止痛

B发生休克,通过下肢静脉补液或输血

C可少量饮水

D内脏破裂,可用钳子钳闭

26、脊柱损伤现场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B)

A颈椎损伤使用颈托或头部固定器固定颈部及躯干

B可用一人拖抱式的搬运及两个人一人抬头部,一人抬腿的搬运方法

C所有脊柱骨折患者均应固定在硬脊板或硬质担架上

D搬运时呈轴线搬运

27、四肢创伤预防休克的主要措施不包括(D)

A及时止血B妥善包扎C有效固定D及早补液

28、导致皮肤烧伤最常见的因素是(B)

A电能B热力C放射线D化学物质

29、不同烧伤急救处理正确的是(C)

A火焰烧伤,应使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处

B强酸强碱烧伤,应用流动水冲洗30分钟以上

C生石灰烧伤,可用冷水浸泡

D电烧伤,应切断电源,扑灭着火衣服

30、烧伤伤处冷水浸泡降温时间应为(D)

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30分钟

31、冻伤复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B)

A38—42度的温水浸泡伤处,浸泡期间要保持水温恒定

B用棉被包裹患者身体,躯干、腹股沟、腋下、足底置38~42℃热水袋

C室温调至25~30℃,铺电热毯,加盖棉被

D患肢放在救护者的腋下、胸腹部、腹股沟区利用救护者体温为患者复温

32、多发伤患者现场急救,初步评估的内容不包括(A)

A受伤部位B呼吸C循环D意识

33、复合伤患者现场救护顺序处于第一位的是(A)

A心胸外伤B腹部外伤C头颅外伤D四肢外伤

34、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基础是(B)

A.社会科学B.医学科学C.医学科学其他分支学科D.新兴科学

35、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是一门包括突发事件的(A)在内的综合科学。

A预防、救援与管理B预防、抢救与总结C救援、管理与总结D预防、管理与总结

36、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D)

A急救医疗的网络建设

B各类突发事件事故医学救援预案的制订

C突发事件事故现场抢救指挥艺术

D以上都有

37、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的伦理问题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救治中应坚持(C)的原则

A利益第一B影响第一C生命第一D保护第一

38、面对瞬间出现的大批伤患,(C)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唯一有效途径:

A检伤分类,阶梯治疗B检伤分类,统一治疗

C阶梯分类,统一治疗D检伤分类,逐一治疗

39、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及救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D)

A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B人类认识的进步

C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D以上都是

40、(B)发起并成立了急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俱乐部

A1975年B1976年C1977年D1978年

41、世界急救和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协会简称为(A)

AWAEDMBWHOCWADEMDWEADM

42、第44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从1990年1月1日起,将20世纪最后10年作为(B)

A紧急救援十年B国际减灾十年C创伤救治十年D抗灾救援十年

43、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组织结构包括(D)

A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和专家小组B.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C.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D.以上都有

44、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包括(C)特点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45、下列哪个不是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特点(B)

A医学急救任务的复杂性B救援力量构成的单一性

C预防为主的重要性D灾难的突发性

46、下列哪个不属于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把握的重要环节(B)

A层次分明的急救体系B专科化的救治力量

C畅通的急救转运通道D高效的保障系统

47、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范畴不包括(D)

A突发事件现场大规模伤员搜索B危重伤员的转运

C移动医院的建立和运行D当地公共设施的重建

48、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急救程序(D)

A组队报到,接受统一指挥和调遣

B现场检伤分类及抢救

C根据现场伤病员情况设置手术室、急救处置室

D以上都有

49、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应按照原则(A)

A就地、就近、安全、高效B就地、空旷、安全、高效

C就近、空旷、安全、高效D空旷、安全、统一、高效

50、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人员组织结构不包括(C)

A医疗指挥部B现场抢救组C现场指挥组D后送组

51、突发事件卫生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不包括(C)

A评估不同人群健康程度B协作精神

C领导能力D保护医疗设备及物品

52、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应具备的知识及培训不包括(B)

A通讯系统的认识及器材的使用B媒体、信息系统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C突发事件医疗的基础概念与练习D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

53、紧急医学救援类队伍人员组成不包括(D)

A急诊B流行病学C麻醉D儿科

54、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职责不包括(C)

A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卫生应急行动

B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委托建设单位提出有关卫生应急工作建议

C领导研究、制订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发展计划和技术方案

D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55、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B)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56、以下哪个是Ⅲ级响应的启动(B)

A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国务院启动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发生较大突发事件,市(地)级人民政府启动市(地)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C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省级有关部门启动省级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D发生一般突发事件,县级人民政府启动县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7、转送伤员时以下哪种做法时不对的(C)

A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仓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B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C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不再检伤快速转运

D认真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

58、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是(D)

A争取在救援的黄金时间内时间给予救治

B提高灾害救援效率

C决定是否给予优先救治和转送

D以上都有

59、伤情识别卡的颜色分为(C)

A红、黄、蓝、黑B红、白、蓝、黑

C红、黄、绿、黑D红、白、绿、黑

60、50%皮肤二或三度烧伤应挂(A)伤情识别卡

A红卡B黄卡C蓝卡D绿卡

61、中度失血或失血量少于1000ml应挂(B)伤情识别卡

A红卡B黄卡C蓝卡D绿卡

62、伤情识别卡标识的意义不包括(D)

A表明该伤病患者伤势病情的严重程度B代表其应该获得救护C转运先后与否的程序D需要特别护理的情况

63、快速检伤程序(A)

AABCDEFB.BACDEFC.CABDEFD.ACBDEF

64、简明检伤分类法不包括(A)

A气道检查B呼吸检查C意识检查D行动能力检查

6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度伤(D)

A头(H)、颈(N)、胸(C)、腹(A)、或者脊柱(S)任一部位的开放伤,但生命体征稳定B单纯长骨骨折C毒蛇咬伤D肢体断离

66、如遇重大中毒事件,毒物性质不明,应(D)

A保持患者呼吸通畅B有效供氧、维持循环稳定

C按红色标示迅速转运D以上都有

67、中毒患者现场如何判断中毒程度轻重(C)

A根据患者呼救程度B根据皮肤青紫与否

C根据患者呼吸、循环、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

D根据患者中毒时间

68、核辐射损伤患者被送至安全救治地后,不用复查(A)

A血放射性测定B尿放射性测定C粪放射性测定

D分泌物放射性测定

69、检伤时,溺水者的(B)作为检伤重点

A口唇是否紫绀B意识状态及其神经系统体征

C腹部是否膨隆饱满D四肢是否有畸形

70、溺水患者不会出现(A)

A精神异常B感染中毒性休克C持续低热D心室纤颤

二、是非题

1、检伤分类就是要尽快把重伤员从一批伤亡人群中筛查出来,争取在救援的黄金时间内时间给予救治,从而避免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现场。

(√)

2、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是救援成功与否的第一重要环节。

(√)

3、检伤分类时标识既是表明该伤病患者伤势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代表其应该获得救护、转运先后与否的程序。

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

(√)

4、检伤分类的第一责任人是检伤官,一般由急救分队事先指定的、资深的、高年资急救医师担任。

(X)

5、分级救治又称阶梯治疗,是战时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分工救治的总称。

大体可分为三级救治阶梯,第一级为现场抢救,第二级为早期救治,第三级为专科治疗。

(√)

6、在心肺复苏中较正常低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也能维持恰当的通气血流比值。

(√)

7、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室颤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下降7%-10%。

(√)

8、初级救助者对于创伤和非创伤的受害者都应该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

(√)

9、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应超过10秒钟,如果在10秒钟内没有脉搏,那么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

10、在心脏骤停治疗中,基础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为第一位,药物为第二位,没有强烈的证据支持药物的有效性。

因此可在心肺复苏和除颤之后再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及高级呼吸通路。

(√)

11、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

12、颅脑损伤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

(√)

13、颅脑损伤现场急救的顺序是:

保持呼吸道通畅、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防止和处理脑疝、闹突出的处理、致伤物的处理。

(√)

14、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而不宜补充大量液体或生理盐水。

(√)

15、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及时有效地止血,快速地输血或血浆。

(√)

16、昏迷及瞳孔不等大,是颅脑损伤严重的表现,瞳孔缩小侧通常是颅内血肿侧。

(X)

17、对颅脑损伤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的患者,可使用吗啡。

(X)

18、胸部开放伤时,可用敷料填塞胸腔伤口。

(X)

19、胸部损伤患者转送时,要取患侧半坐体位,有休克者可同时将下肢抬高,—定不能头低脚高位。

(√)

20、锐器伤引起的腹部损伤均为开放性的;钝性伤均为闭合性损伤。

(X)

三、简答题

1、疑似食物中毒群体性事件的病人救治应采取哪几方面措施?

答:

(1)停止可疑中毒食品;

(2)在用药前采集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3)积极救治病人。

2、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哪四类?

答: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些内容?

答: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什么是卫生应急?

答:

是指为了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进行的预防和准备、监测和预测、处置和救援、恢复和评估等,以及控制和消除其它突发公共事件所引发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危害而开展的紧急医学救援和卫生学处理等,一切活动的总称。

6、如何进行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答: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省人民政府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设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人及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7、简述医疗卫生救援现场抢救的基本流程?

答: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病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实施现场抢救的过程中,切实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8、医疗卫生救援时转送伤病员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

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病人,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认真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9、突发大规模群体外伤为何要分类救治?

答:

因为伤员集中、量大。

为了使医疗救助能在突发大规模群体伤救助中高效运行,必须进行分类救治,而且分类救治贯穿于救治工作的始终。

10、何为群体外伤?

答:

群体外伤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致伤因素造成3人次以上的伤害。

11、突发大规模群体外伤患者为何要进行心理指导?

答:

因为灾难事件发生后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患者唯恐自己在抢救中被忽视、被耽搁,因此会引起一些情绪上的反应。

所以,在进行救治的同时,每位参加救护人员,都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指导,加强宣教,说明情况,安慰每一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赖。

12、现场急救常用急救药物配备应包括哪些?

答:

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解热镇痛和镇痛药、麻醉及辅助药、镇静和抗过敏药、心血管系统和抢救药、呼吸系统药、消化系统药、泌尿系统药、血液系统药、激素及内分泌药、维生素、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解毒药。

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

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