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521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B.采集月壤C.展示国旗D.点火返航

2.(3分)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B.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3.(3分)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17g氨气

约6.02×1023个

22.4L

24.1L

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3分)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在呼吸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B.油脂是供能物质,应大量摄入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D.缺锌会引起贫血

6.(3分)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7.(3分)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74.92gD.

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8.(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

B.2O3:

6个氧原子

C.溴化钠:

BrNa

D.铜离子:

Cu+

9.(3分)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10.(3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B.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验证产物有水

11.(3分)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

有关步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水98g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

12.(3分)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

A.S

SO3

Na2SO4

B.Zn

ZnSO4

ZnCl2

C.CuO

Cu

Al

D.NaCl

NaNO3

KNO3

13.(3分)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14.(3分)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

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6g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5.(8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能源改变生活。

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  性。

②风能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再写一种新能源  。

(2)汽车部分构件材料如表所示。

构件

材料

气缸体

生铁

车体

特殊钢

发动机

铝合金

座椅

皮革、锦纶

轮胎

合成橡胶

①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  (填“低”或“高”)。

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  。

锦纶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  (写一种)。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  。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

(4)C、D试管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查阅资料可知:

2KMnO4+16HCl(浓)═2KCl+2X+5Cl2↑+8H2O,X的化学式为  。

(5)询问老师得知用2NaOH+Cl2═NaCl+NaClO+H2O可处理Cl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处理0.142gCl2至少需NaOH的质量是多少?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17.(8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和  (填序号)。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

蒸发时需铁架台和  (填序号),当  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18.(9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  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

③固体2中有  (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

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19.(13分)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

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

表1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

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实验三:

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  ,解决方法是  。

【反思与评价】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B.采集月壤C.展示国旗D.点火返航

解析:

A、漫步月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采集月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展示国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点火返航,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2.(3分)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B.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解析:

A、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加强大气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D、提高绿化覆盖,美化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3分)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17g氨气

约6.02×1023个

22.4L

24.1L

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解析:

A、根据表中信息可知,17g氨气含有的分子个数约为6.02×1023个,说分氨分子的质量很小,说法正确;

B、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能闻到氨水的味道,是因为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说法正确;

C、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温度由0℃升高到20℃氨气的体积变大,是由于氨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氨分子的体积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D、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压强从101kPa增大到202kPa,氨气的体积变小,说明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说法正确;

故选:

C。

4.(3分)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解析:

A、剧烈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如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没有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燃着的蜡烛不能升高面粉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鼓空气是为了使面粉充满金属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面粉粉尘,为防止发生爆炸,必须严禁烟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在呼吸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B.油脂是供能物质,应大量摄入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D.缺锌会引起贫血

解析:

A.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的是血红蛋白;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油脂是人体的重要供能物质,要合理食用富含油脂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肥胖,选项说法肠胃;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选项说法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6.(3分)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解析: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是利用液氮吸热汽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7.(3分)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74.92gD.

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砷,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3,表示原子序数为3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3,而不是中子数为33,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可知,

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8.(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

B.2O3:

6个氧原子

C.溴化钠:

BrNa

D.铜离子:

Cu+

解析:

A、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

可表示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O3可表示2个臭氧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C、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铜离子可表示为Cu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故选:

A。

9.(3分)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解析:

A、由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故A正确;

B、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正确;

D、由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知,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故D正确。

故选:

B。

10.(3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B.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验证产物有水

解析:

A、蜡烛浮在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取出火柴梗,处在外焰部分的炭化最明显,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处在焰心部分炭化最不明显,说明焰心温度降低,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11.(3分)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

有关步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水98g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

解析:

A、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g×98%=(10g+x)×10%,x=88g,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读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好后,装瓶并贴好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2.(3分)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

A.S

SO3

Na2SO4

B.Zn

ZnSO4

ZnCl2

C.CuO

Cu

Al

D.NaCl

NaNO3

KNO3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硫酸锌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C、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铜和二氧化碳,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与氢氧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3.(3分)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解析:

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其它化肥是白色的,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铵、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硫酸钾、硫酸铵均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区分出硫酸铵,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水溶解,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只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磷矿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4.(3分)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

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6g

解析:

A、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即在100g水中溶解了31.6g,此时析出了10g固体,说明一开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

31.6g+10g=41.6g,故A正确;

B、降温一段时间后才析出晶体,说明该溶液一开始属于不饱和溶液,故B错;

C、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且温度不能变,所以加入溶剂,不能蒸发溶剂,故C错;

D、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即在100g水中溶解了31.6g,所以20℃时,131.6g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6g,故D错。

故选:

A。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5.(8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能源改变生活。

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  性。

②风能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再写一种新能源  。

(2)汽车部分构件材料如表所示。

构件

材料

气缸体

生铁

车体

特殊钢

发动机

铝合金

座椅

皮革、锦纶

轮胎

合成橡胶

①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  (填“低”或“高”)。

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  。

锦纶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  (写一种)。

解析:

(1)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导热性;

②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核能也是新能源。

(2)①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所以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

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锦纶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高弹性等。

故答案为:

(1)导热;可;有机物;核能;

(2)低;蛋白质;合成;高弹性。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  。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

(4)C、D试管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查阅资料可知:

2KMnO4+16HCl(浓)═2KCl+2X+5Cl2↑+8H2O,X的化学式为  。

(5)询问老师得知用2NaOH+Cl2═NaCl+NaClO+H2O可处理Cl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处理0.142gCl2至少需NaOH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

故填:

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故填:

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洗涤剂能够乳化植物油。

故填:

洗涤剂能够乳化植物油。

(4)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锰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8个,氢原子都是1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填:

MnCl2。

(5)设需要氢氧化钠质量为x,

2NaOH+Cl2═NaCl+NaClO+H2O,

8071

x0.142g

x=0.16g,

答:

处理0.142gCl2至少需NaOH的质量是0.16g。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17.(8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和  (填序号)。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

蒸发时需铁架台和  (填序号),当  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解析:

(1)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酒精灯、试管、集气瓶和带单孔塞的导管,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因此选F;故答案为:

2KClO3

2KCl+3O2↑;ABDF;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答案为: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蒸发时需铁架台和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答案为:

玻璃棒;AGH;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