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7502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docx

初高中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指南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玻璃仪器的洗涤

试剂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装配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结晶)

定容

酸碱滴定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内任何一点沾污,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

因此,玻璃仪器要始终保持干燥洁净,每次实验前要检查是否洁净,实验后要及时清洗、晾干。

对一般实验来说要求玻璃仪器洗涤后,其内壁附着的水很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晾干后不留水痕即可。

在洗涤之前要先了解它是被什么污物所污染,再决定采用相应的洗涤方法。

仪器用毕应立即清洗,一般可依照:

倾去废物——冷却——用水冲洗——刷洗——用水冲洗的顺序进行。

如果仪器内壁附着有不易涮掉的物质,要使用试管刷(或烧瓶刷)。

使用试管刷在盛水的试管里转动或上下移动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戳破管底。

最好是选准手指捏持试管刷柄的部位,使试管刷的铁丝端碰不到管底为好。

若仪器内壁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物质,可先用少量稀盐酸溶解,再反复用水冲洗。

若附着少量油污,就会挂附水珠,可用适合的刷子蘸少量洗衣粉(或洗洁精)刷洗,刷净后再反复用水冲洗。

洗净的仪器可倒置在不被碰撞的地方(如将试管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备用。

二、试剂的取用

1.取用试剂的一般操作规则:

(1)不能用手或不洁净的用具接触试剂。

(2)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

(3)每次取用试剂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盖,并把瓶子放回原处,使瓶上标签朝外。

(4)取用试剂应当是用多少取多少。

取出的多余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整瓶试剂!

对确认可以再用的(或派做别用的)要另用清洁容器回收。

(5)取用试剂时,转移的次数越少越好(减少中间污染)。

(6)不准品尝试剂(教师指定者除外)!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嗅不到气味时可稍离近些再招。

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

2.固体试剂的取用

(1)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试剂可使用药匙。

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小两匙。

取少量试剂时可利用小匙。

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平斜,把盛有试剂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翻转药匙并使试管直立,试剂即可全部落到底部。

药匙用毕要立即用洁净的纸擦拭干净。

(2)往试管(或烧瓶)中装入粉末状试剂时,为了避免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把粉末平铺在用小的纸条折叠成的纸槽中。

再把纸条平伸入试管中,直立后轻轻抖动,试剂将顺利地落到容器底部。

(3)取用块状试剂可用洁净干燥的镊子夹取。

将块状试剂放入玻璃容器(如试管、烧瓶等)时,应先把容器平放,把块状试剂放入容器口后缓缓地竖立容器,使块状试剂沿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把玻璃容器底砸破。

3.液体试剂的取用

(1)倾注液体试剂通常都盛在细口试剂瓶中。

取用时先打开瓶塞(如瓶塞上沾有液体,应在瓶口处轻轻地刮掉),随手将瓶塞倒放在台面上。

握住瓶子倾倒时,要注意使瓶上的标签正对掌心的方向,使倾倒过程中万一有液滴淌下时,不致污染或腐蚀标签。

当从试剂瓶直接往小口容器(如试管或其它细口瓶等)中倾注液体时,应使瓶口边缘与受器内口的边缘相抵,缓缓倾倒。

当往试管中注入液体时,应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试管上部近口处,以便于控制管口位置和观察液体的注入量。

倾注完毕时,试剂瓶口上剩下的最后一滴,不应让它淌在瓶子的外壁上,要随手用受器的内口边缘、玻璃棒或原瓶塞把液滴轻轻刮掉。

当往小口容器内转移液体时,也可以借助漏斗。

往烧杯(或其它大口容器)中倾倒液体时,可用玻璃棒引流。

(2)用滴管转移液体转移少量液体或逐滴滴加液体时,都可使用滴管。

滴管可以是自制的或滴瓶上所附专用的。

使用时,先用拇食指捏瘪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视所需吸入液体多少,决定捏瘪的程度),然后把滴管伸入液面以下,再轻轻放开手指,液体遂被吸入。

用滴管往容器中转移液体时,根据需要接受的容器可直立或稍微倾斜,但滴管必须垂立于容器口的上方,其尖嘴不得接触容器壁,然后轻捏胶头使液体缓缓地逐滴滴入。

如受器倾斜,液滴可沿器壁自然淌下而避免迸溅。

使用滴管时,未经洗净,不准连续吸取不同液体。

不许把滴管平放在台面上(应插在专用的试管或烧杯中),以防沾污。

滴管用毕要及时洗净。

洗净的方法是挤净液体后,反复吸、射蒸馏水。

每次用滴管吸入的液体量以不超过管长的2/3为宜,吸液后的滴管不准平持,更不准将尖嘴向上倾斜。

滴管的胶头内如果吸入液体,必须摘下来反复冲洗晾干后,装上再用。

滴瓶上的滴管用毕应立即插回原瓶(不须清洗)。

滴瓶上的滴管是原装磨口配套的,即使洗净后也不能串换。

在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试剂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1)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浓碱液万一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3%硼酸溶液冲洗。

浓碱液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沾在衣服上的浓碱液,也要立即用水冲洗。

(2)硫酸、硝酸、盐酸等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

如皮肤上沾到较大量的浓硫酸时,不宜先用水冲(以免烫伤),可迅速用干布或脱脂棉拭去,再用大量水冲。

(3)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洗时要眨眼睛,并及时请医生治疗。

5.液体体积的定量量取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可用量筒量出其体积,选用量筒的规格视所量液体体积大小而定。

量筒的标称容量越大其分度值越大,则精度越低;反之容量越小其分度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量液时,量筒应放平稳,观察和读取刻度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如果仰视或俯视都会造成读数误差。

使用小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当注入液体量接近所需容积刻度线时,应改用一洁净滴管将液体滴至所需刻度。

6.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在物理课上已经学习过。

因为它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称量仪器,故仍应反复练习。

(1)托盘天平的校准称量前要把天平摆平,把游码放在游码标尺的零位上。

天平空载时,观察指针是否停在分度盘中间的位置(或指针两边摆动的格数相等),如不平衡可以调整调节零点的平衡螺母。

当指针在分度盘左右两边摆动的格数接近相等时,即可开始称量。

(2)称量将被称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10g(或5g)以下可使用游码。

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要使用镊子,加砝码时,应由大到小依次增减(砝码应有序地排放在天平盘内),然后再拨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点与零点重合(允许偏差在一小格之内)。

这时砝码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是被称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注意:

①、所有被称物质,特别是化学试剂,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可放在纸片上或表面皿里(纸片或表面皿应事先称量,或在两边托盘上各放等质量的纸片或表面皿),潮湿的、易潮解的或腐蚀性强的试剂,应放在已知质量的玻璃容器里称量。

②、热的物体不仅可损坏天平盘,而且还能使托盘四周空气对流,影响正常操作,因此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③、称量完毕,应把砝码依次放回砝码盒内,把游码拨回零位,把天平托盘用软毛刷清扫干净。

三、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酒精灯是最常用的加热工具。

它由灯体、陶瓷灯芯管和灯帽三部分组成(如图10)。

酒精通过一束灯芯线靠毛细作用汲上,点燃后产生火焰,其最高温度可达800℃。

酒精为易燃液体,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1)使用前,先要检查一下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就要剪去少许。

然后用镊子调整灯芯。

灯芯露头多则火焰大,反之则火焰小(如图11),可根据实验需要加以调整。

还要检查灯里的酒精量。

(2)向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如图12)。

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2/3,以防受热时酒精膨胀外溢,但也不宜少于1/4,否则灯里容易充满酒精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酒精灯时可能引起爆炸。

绝对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3)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失火(如图14)。

(4)熄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蒸气燃烧或爆炸(一般灯芯管与灯口之间都有间隙),只能用灯帽盖灭。

(5)酒精灯不用时,必须将灯帽盖好。

否则酒精蒸发,灯内酒精中所含水分相对增多,再使用时不易点燃,而且浪费酒精。

2.给物质加热

给物质加热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实验的目的要求来选择容器(一般常用的有试管、烧杯、烧瓶等)。

(1)用试管加热

用酒精灯火焰直接给盛有少量固体或液体试剂的试管加剂,是实验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

加热时,应充分使用外焰(那里的温度最高);不要使受热的试管跟灯芯接触,以免因局部受冷而炸裂。

用试管加热时,必须使用试管夹。

夹持试管时,将张开的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以防试管夹上带有的污物落入试管中。

试管夹应夹在靠近试管口的中上部;手应握住试管夹的长柄,切忌把拇指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

给试管加热之初,试管应先在火焰上移动(如实验时试管需要固定,则可缓缓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受热均匀后,才能将火焰固定在需要加热的部位。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可集中火力于液体的中部,并不停地上下移动(或左右轻轻摆动)试管,以防液体局部过热而暴沸!

为了避免管内液体沸腾迸溅而伤人,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对着自己和临近的旁人。

(2)用烧杯、烧瓶加热

为了加速物质的溶解、起反应或促进溶剂蒸发,实验室中加热较多量液体时常使用烧杯,蒸馏或加热液体以制取气体时常使用烧瓶。

一般给它们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

石棉网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如使用烧瓶,还要用铁夹夹住瓶颈(如图16)。

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附有水珠,则在加热前应拭干。

四、仪器的装配

1.仪器和零部件的连接

(1)玻璃管跟胶皮管的连接首先,选用玻璃管的管口必须事先用火灼熔过,以去掉其锋利的断口。

选用内径稍小于玻璃管外径的胶皮管,在管端蘸点水作滑润剂,或用嘴吹一吹使胶皮管口内壁微潮并温软,两手分别捏住两管口的近端,将胶皮管从下缘开始套入,套入的长短以严密、牢固为度。

(2)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皮塞首先选用与容器口配套的橡皮塞。

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将管端蘸点水做滑润剂,靠拇、食指微微用力,将玻璃管慢慢转入塞孔。

注意,切不可使着力点离塞太远,也不要猛力直插,尤其是往弯管上装橡皮塞时,更要注意玻璃管上的着力点,只能落在靠近塞子的直管部位,千万不要只图拿着方便,以至扭断弯管造成割伤。

(3)橡皮塞的安装先选好大小适宜的塞子(一般以塞子能进入容器口1/2左右为宜),塞塞子时,以左手握稳容器(如试管、烧瓶等)的颈部,右手拿住橡皮塞(或事先装好玻璃导管的橡皮塞),边塞边转动,直至严密为度。

2.仪器的安装与拆卸

铁架台的杆一般放在仪器的后边,有时为了操作方便,也可以放在仪器的左边或右边。

但无论如何都必须使所承受的仪器的重心落在铁架台座的中心部位。

固定仪器的铁夹有大有小,一般应选择与仪器大小相适应的。

夹子的松紧要适当,以刚好将仪器固定为度。

夹持的部位应靠近容器口。

夹持较大容器(如烧瓶)时,其底部应有支撑物,如台面、铁圈或三脚架上的石棉网等。

安装多件仪器的组合时,要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了解各种仪器的性能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装时先按要求配好管、塞,然后由低到高,按反应流程从反应器到接受器依次连接(一般是从左到右)。

在连接前和连接时应适当调整其高度。

检查仪器组装得是否牢稳、合理、美观。

只有在检查气密性之后,才允许往仪器中添加试剂。

拆卸仪器时,一般先拆开各仪器间的连接导管,然后由后往前、由高到低依次拆卸。

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

总的原则是不能违反仪器自身的性能和使用规则。

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仪器装好后,在放入试剂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气,以免出现漏气现象,而导致实验失败,甚至还会发生危险。

当全套仪器只有一个导管出口时,可把导管口没入水中,然后用手(或热毛巾)包围仪器外部(如图18),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当仪器冷却时,水能自导管口上升一段,而水柱持续不落,表明装置不漏气。

如果查出装置漏气,一定要找出原因,乃至更换元部件,不可勉强敷衍。

五、物质的分离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1.过滤

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或结晶与母液)的一种方法。

通常用漏斗和滤纸进行过滤。

常用的玻璃漏斗其锥体为60°。

滤纸一般裁为圆形。

过滤时选择大小合适的圆形滤纸,沿直径对折,使其圆边重合,再把半圆折成90°角,(如图20),打开滤纸成圆锥形,尖端朝下放入漏斗中,使滤纸紧贴漏斗壁用左手食指按住滤纸并以蒸馏水润湿之。

再小心地用食指按压滤纸,赶走留在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的气泡(目的是增加过滤速度)。

在过滤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1)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漏斗颈的下端要紧贴在接受容器的内壁上,使滤液沿器壁流下而不致飞溅。

(2)往过滤漏斗中转移液体时要用玻璃棒接引,并把液流滴在三层滤纸处,以防液流把滤纸冲破。

倾液时烧杯尖嘴要紧贴玻璃棒,当每次倾液完了应将烧杯沿玻璃棒上提,并使烧杯壁与玻璃棒几乎平行后再离开,这样做可以防止液体流到烧杯外壁。

(3)过滤时宜先以倾泻法转移上层清液,然后再转移沉淀,这样做可以减少沉淀堵塞滤纸孔隙的机会,缩短过滤时间。

倾入漏斗中的液体,其液面必须低于滤纸斗的上沿。

2.蒸发

浓缩或蒸干溶液均可使用蒸发的方法,蒸发可在烧杯或蒸发皿中进行。

给蒸发皿中的溶液加热,一般是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蒸发皿可用坩埚钳夹持,用直接火焰加热。

当蒸发皿中溶液浓缩后,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而发生迸溅(必要时应撤火或改用小火)。

当蒸发到出现固体或接近干涸时,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注意:

不要立即把热蒸发皿直接放到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台面。

如果需要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2.结晶

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结晶方法。

常用来分离提纯固体物质。

(1)蒸发溶剂把溶液放在敞口的容器(如蒸发皿、烧杯)里,让溶剂慢慢地蒸发。

由于溶剂减少,溶液渐变为饱和溶液。

当溶剂继续蒸发时,溶质就会以结晶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2)降低溶液温度先加热溶液使溶剂蒸发,成为热的饱和溶液,再缓缓冷却,溶质就会以结晶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析出晶体颗粒大小与外界条件有关。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溶质溶解度小,降温快、扰动溶液都会使析出的晶体小。

静置、缓慢冷却或溶剂自然蒸发都有利于大晶体生成。

六、定容

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先检漏。

②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

③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

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3溶液500ml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

NaCO3物质的量=0.1mol/L×0.5L=0.05mol,由NaCO3摩尔质量106g/mol,则NaCO3质量=0.05mol×106g/mol=5.3g

2.称量:

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

在烧杯中用100ml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

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4.转移,洗涤:

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用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

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

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

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

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

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这个操作叫做摇匀。

7.把定容后的Na2CO3溶液摇匀。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三.主要注意事项:

1.容量瓶是刻度精密的玻璃仪器,不能用来溶解

2.溶解完溶质后溶液要放置冷却到常温再转移

3.溶解用烧杯和搅拌引流用玻璃棒都需要在转移后洗涤两三次

4.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俯视使溶液体积偏小,使溶液浓度偏大。

仰视使溶液体积偏大,使溶液浓度偏小。

6.定容一旦加入水过多,则配制过程失败,不能用吸管再将溶液从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7.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不能再补加再补加蒸馏水,因为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定容到液面正好与刻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

摇匀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液面低于刻线,这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所以摇匀以后不需要再补加蒸馏水,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七:

酸碱滴定

1.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即C标·V标=C待·V待已知酸和碱的体积,并知道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计算出另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2.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移液管,吸耳球

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溶液V标和V待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4.实验操作

(1)滴定前准备工作

a.滴定管:

洗涤---检漏---润洗---注液---赶气泡---调液

(润洗):

用标准液或待测液分别润洗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调液):

调节液面至零或零刻度线以下.如果尖嘴部分有气泡,要排出气泡.(读数):

视线和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b.锥形瓶:

洗涤(但不能用所放溶液润洗)注入(用滴定管或移液管)一定体积的溶液(待测液或标准液)到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指示剂.

(2)滴定过程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目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指示剂一般选用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选用.强酸与强碱滴定酚酞或甲基橙强酸与弱碱滴定甲基橙弱酸与强碱滴定酚酞甲基橙

(4)终点的判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多次测定求各体积的平均值。

注:

指示剂的选择: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颜色变化变色范围(pH)石蕊红—蓝5.0~8.0甲基橙红—黄3.1~4.4酚酞无—红8.0~10.0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

(1)酚酞:

酸滴定碱时:

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

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2)甲基橙:

酸滴定碱时:

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

颜色由红到橙色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

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