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优秀教学导案个页.docx
《《环境教育》优秀教学导案个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教育》优秀教学导案个页.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教育》优秀教学导案个页
新编校本课程
生活中的地理
(初中二年级使用)
本册主编吴秀云
副主编宋玉华、张忠萍、张忠萍
潍坊新华中学
序言
我记得有一位学生这样对我说:
“老师您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地理吗?
”这样的话语,在我心中不断扩展延伸、聚集,铸成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号。
如何消除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畏惧、厌倦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我们一直在深思着并摸索着。
经过一番研究和搜集,我们编写了这本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地理》。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立体多元的,《生活中的地理》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点,为学生搭建了探究的平台,营造了更广阔的地理学习空间,让学生能体会到地理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搭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将生活元素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奥妙,进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可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搜集地理信息,制作成地理小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地理课堂在生活中得到延伸和拓展,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活中的地理》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生活中的地理
课程类型
学科拓展类选修课
教学材料
潍坊新华中学《生活中的地理》
主讲教师
吴秀云、宋玉华、张忠萍、张梅
授课对象
初二学生
授课时间
初二年级每周一节选修课
教学场地
选修学科特定教室或场地
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实施条件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学习内容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易于接受,容易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符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
评价方法
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层次的评价
方式。
校本课程将学生的情感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
等级时一般不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
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
本课程每个学期安排12课时,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节次
课程内容
课题名称
课时
页码
1
从世界看中国
(一)
1课时
2
2
从世界看中国
(二)
1课时
2
3
从世界看中国(三)
1课时
2
4
从世界看中国(四)
1课时
2
5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1课时
2
6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课时
2
7
云南干旱的原因
1课时
2
8
全球气候变暖
1课时
2
9
长江的资料
1课时
2
10
季风气候
1课时
2
11
黄河
1课时
2
12
保护水资源
1课时
2
13
课题
从世界看中国
(一)
教学用具
课件
课前延伸
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领土、疆域我们已经学过,今天我们再从几个方面了解一下
附注
教学目标
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附注
教学方法
与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今天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我国与蒙古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国与美国的位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当我国2月时,北国的黑龙江省和南部海南省的大地各是什么景象?
为什么?
(2)当夏季北京时间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
为什么?
教学环节
内容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请将下列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按你的理解正确连接,并作简单解释。
①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
②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
③我国东邻太平洋;
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⑤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北温带;
⑥我国地区之间时差可达4小时;
⑦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⑧我国东部降水丰富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好处?
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有力于发展对外贸易。
板书设计
位置的优越性:
领土、疆域、面积大,
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课后反思
必做作业:
无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选做作业:
无
生活中的地理学科第课新知探究(课型)教学设计
课题
从世界看中国
(二)
教学用具
课件
课前延伸
我国领土面积是多少?
你能说出几个中国的邻国或隔海相望的国家来吗?
附注
教学目标
通过对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附注
教学方法
与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今天我们的对外关系方面来了解一下中国。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了解我国领土问题:
材料1: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各国只是在该公约有关规定的限
制下才享有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
按照公约第301条,一国在行使其公约下
的权利或履行其公约下的义务时,“应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
威胁或使用武力”。
2001年4月1日,美国1架E—P3型侦察机在我南中国海距海南岛
东南仅104公里处的中国近海上空由于违规飞行,导致该机与我国跟踪监视的2架歼—8
战斗机中的一架相撞,飞行员汪伟葬身南海。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你怎样看待美国、菲律宾、日本等国的一些行为。
教学环节
内容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2)欲想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办?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1、暑假就要到了,爸爸准备带着玲玲乘船由北向南游览我国的大陆海岸线。
但是在出发之前,爸爸提出了一些问题需要玲玲解答,请你给玲玲帮帮忙。
(1)、我国的陆地形状非常像一只大公鸡,请问位于公鸡头顶上和后背上的国家分别是
和。
(2)、假设玲玲和爸爸乘坐的轮船速度为20千米/小时,如果他们一天航行10小时,请问他们大约需要多少天才能游览完毕?
。
(3)、在他们游览的过程中,所经过的海洋都有哪些?
所经过的岛屿主要有哪几个?
为什么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而台湾海峡却不是?
(4)、最后爸爸还想问隔着海洋与我国相望的邻国有哪几个?
板书设计
位置的优越性:
领土、疆域、面积大,
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无
课后提升
课后反思
选做作业:
无
课题
从世界看中国(三)
教学用具
课件
课前延伸
同桌相互检查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附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我国的行政区划
2、增强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附注
教学方法
与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风景名胜举不胜举。
你能猜出下面的说法指的是何风景名胜区吗?
()山水甲天下()园林甲天下
()陶器甲天下()瓷器甲天下
()牦牛甲天下()葡萄甲天下
()牡丹甲天下()黄酒甲天下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1、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
自西向东:
2、找出下列成语中包含的省级行政单位,说出它们的名称、行政中心。
秦晋之好得陇望蜀朝秦暮楚黔驴技穷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一、实践探究
1.猜一猜以下谜语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
A.双喜临门()B.船出长江口()C.太阳落山()D.水边人家()E.碧波万顷()F.银河渡口()G.宝地()
2.猜一猜以下谜语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A.千里戈壁()B.四季如春()C.久雨初晴()D.大言不惭()E.圆规画蛋()
教学环节
内容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二、你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吗
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
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面积最小的直辖市()
临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位置最北的省级行政区()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
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区()位置最东的省级行政区()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你的家乡或籍贯地属于哪个省级.县市级行政区?
该区域简称是什么?
其名称或简称是怎样来的?
板书设计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的由来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无
课后提升
课后反思
选做作业:
无
课题
从世界看中国(四)
教学用具
课件
课前延伸
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2006年新疆、山东参加高考的人数,引发学生思考“图片和资料中四省分别位于我国什么方位。
”
附注
教学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3.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附注
教学方法
与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四省的位置,谈一谈这四个省份的图片和资料在人口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根据图例简单分析我国在地形、降水、资源、交通等方面东西部分布的差异。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10年前的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16132万人,增长幅度为14.23%。
平均每年净增156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0%。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时表明,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
自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广东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人口第三大省。
北京增长幅度27.7%,上海增长幅度25.5%,海南增长幅度20%,浙江.福建.天津的人口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国平均人口增长幅度。
(1)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从1990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仍净增加1561万人,为何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如此之大?
(2)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为什么人口增长幅度大?
教学环节
内容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统计资料等途径取得当地(一个市、县或街道、乡等)的人口资料。
2.根据资料绘出近30年来人口增长曲线图。
3.分析人口增长特点,并预测今后人口增长趋势(加快、变慢、稳定)。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人口____________,人口___________。
(2)说明:
人口增长_______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政府把实行
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可以看出自1764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增长缓慢。
(4)自1949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中国的人口人口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无
课后提升
课后反思
选做作业:
无
课题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教学用具
附注
课前延伸
生态环保,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主题,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近年来严重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生态环境的沙尘暴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正联手防治沙尘暴,在中国、蒙古等沙尘源区进行防治荒漠化的跨国协作
教学目标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2.“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3.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教学方法
与措施
通过地图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分析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根据当时国家发展的战略,决定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本问题研究的逻辑框架是:
教材首先从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出发,让学生对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有更深的掌握;其次,通过给学生大量的材料,让他们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最后,从落实新的发展观、振兴东北的战略角度,分析建设“绿色东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绿色东北”的总体思路;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设“绿色东北”的重大举措,并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2.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教学环节
内容
附注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通过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
2.“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从大环境来看,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落实振兴东北战略,推进“东北再造”,迫切需要建设“绿色东北”。
这是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板书设计
1、
1、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
2、湿地的环境效益。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选做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用具
附注
课前延伸
工业与我们”标题下,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宜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思路,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授课顺序作如下调整:
工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工业生产过程、类型工业的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与措施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
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与轮胎制造业相互按比例发展的关系。
归纳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对照“汽车生产过程”图,你能说出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吗?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
教学环节
内容
附注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树立“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理念,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板书设计
1、工业的含义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选做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云南干旱的原因
教学用具
附注
课前延伸
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云南一记响亮的耳光。
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云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教学目标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
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
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教学方法
与措施
小组讨论法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关于云南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
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许建初支持这个观点。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
”专家说,不仅仅是旱灾,各种应接不暇的极端天气也蜂拥而至。
就比如“北方下大雪、南方闹大旱”这样的极端反常天气就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尽管云南特殊的地貌容易让水流失,但对于云南的几条干流来说,水源却是非常丰富。
那么,这些地方的水又去了哪里?
教学环节
内容
附注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水库没了“老本”
从云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看,目前整个云南省水库的蓄水量仅为11亿立方米,不足往年的一半,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亿立方米;64条中小河流断流,934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
“云南的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
”骆银辉说,按照云南往年的气候特点,9~10月是雨季后期,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补给水库和河流。
然而去年9月之后滴雨未降,加上秋天气温偏高,蒸发很大,基本上没有水库能逃过干枯的厄运。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
云南干旱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抱怨。
但在我们努力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努力抓好接下来的生活生产,努力赶在下一次灾害降临之前把损失降到最小。
同时,也需要冷静下来反思:
我们是否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这次干旱的帮凶?
板书设计
1、
1、导致云南旱灾的原因
2、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选做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全球气候变暖
教学用具
课前延伸
什么是温室气体?
附注
教学目标
1全球气候变暖
2采取的措施、
附注
教学方法
与措施
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
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有一种说法:
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
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
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
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教学环节
内容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1、温室气体的排放的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
2、采取的措施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_________
板书设计
1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2森林的锐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下降。
措施1开发新的清洁、可替代能源
2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课后阅读全球气候变暖资料
课后提升
课后反思
选做作业:
无
课题
长江的资料
教学用具
附注
课前延伸
长江的地形区。
长江的诗
教学目标
1长江中下游平原
2长江三角洲
3长江水能资源
教学方法
与措施
阅读法,资料法。
教学环节
内容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谁知道长江的古诗?
(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干流概况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
(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长江水能资源
教学环节
内容
附注
(四)
精讲点拨
拓展提高
长江的水能资源(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流域面积180.7万平方千米。
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米。
干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共约2.68亿千瓦,)
(五)
有效训练
总结归纳
填写P8页长江流经的省区
板书设计
长江的资料
1、长江的地形区。
2、长江水能资源
课后提升
必做作业:
无
选做作业:
无
课后反思
课题
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