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591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docx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政治制度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A.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B.再生产劳动力。

C.再生产科学技术

D.传递科学知识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传统文化D.科学技术

4.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

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7.“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这种说法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外铄论

9.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自学B.训练C.培训D.教育

10.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A.学生文化B.学校文化C.学校制度D.学校传统

1-5  AABAD     6-10  ACADB

11.现在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这说明()

A.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科学知识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主要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2.下列体现“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不包括()

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B.“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

C.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

D.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

1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D.学校的制度文化

14.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1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

1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

18.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19.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0.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21.中国古代“外烁论”的代表人物是()

A.墨子B.孟子C.孔子D.荀子

2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这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2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是()

A.柏拉图B.孟子C.荀子D.洛克

25.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这体现了()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

2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7.在教育工作中,“不凌节而施”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

28.“生而知之”的天才论属于()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B.实践决定论C.经验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

2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表明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0.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31.“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

32.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33.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

34.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素质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贵对智力的影响

3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比如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6.在教育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和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差异性

37.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教育B.环境C.社会活动D.遗传素质

39.“在一定社会,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这句话说明了()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生产力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4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1小时B.1小时半C.2小时D.2小时半

41.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42.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B.卢梭C.福禄贝尔D.杜威

43.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提供的。

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

44.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D.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B.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D.教育构成文化本体

E.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决定教育的规模B.决定教育的速度

C.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D.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E.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3.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E.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E.气候条件

5.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细分为()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精神文化

D.学生亚文化

E.教师亚文化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C.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D.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E.科学技术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7.下列关于“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没有影响

D.教育能够再生产科学技术,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教育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同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8.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

9.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B.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C.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D.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

E.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1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发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1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的观点有()

A.成熟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E.内发论

1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E.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1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坚持“外铄论”的有()

A.孟子B.荀子C.威尔逊D.洛克E.华生

1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与可变性

D.不平衡性

E.互补性

15.下列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有()

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C.离开社会环境这种外部条件,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

D.“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E.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16.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能发掘人的潜力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三、填空题

1.决定着教育目的。

2.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

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6.决定了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

7.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其有维护、和的作用。

8.教育具有筛选、整理、和文化的作用。

9.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10.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的发展;二是的发展。

1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12.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基础,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13.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因素。

1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决定的。

15.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等不同的解释。

16.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17.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这些生理解剖特点也叫。

18.遗传素质的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19.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提出此概念的是。

20.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判断题

1.社会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

2.因材施教原则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遗传决定论,而“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则是属于环境决定论。

()

6.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

7.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8.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成为遗传决定论。

()

9.英国哲学家华生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

()

1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11.人们常说:

“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

”这反映了个体发展的顺序性。

()

1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五、名词解释

1.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体主观能动性

4.最近发展区

5.遗传

六、简答题

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5.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7.简述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8.蒙台梭利将幼儿发展分为几个敏感期?

9.简述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0.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有哪些要求?

七、论述题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中小学生性别、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试分析教师应如何因材施教。

3.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试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八、案例分析

1.美国康乃尔狄克州有一个嘉纳塞·爱德华家族,这个家族八代子孙共600多人。

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哲学家、道德家。

他的八代子孙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当了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和专科学校,60多人当医生,100多人当牧师,75人是军官,80多人成了文学家,1人担任过副总统,1人担任过大使,20多人任议员,120多人大学毕业后,有18人成为报社、杂志社的主编或负责人。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遗传素质决定的,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今年秋季开学不久,学校通知新生的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

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

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上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玩耍,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

“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这些孩子傻吗?

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分析。

3.新学期开始了,鹏鹏和明明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幼儿园。

鹏鹏出身于农民家庭,而明明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有人说,明明将来肯定比鹏鹏有出息。

请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