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42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x

第五章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

第五章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

第一节一年两作区保护性耕作及机械化技术

山西省中南部地区是一年两作种植地区,以种植冬麦夏杂作物为主。

在小麦、玉米(豆类)一年两熟地区推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就是以作物残茬覆盖为前提的免耕、少耕等一系列保护性措施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复播形式,强调利用机械化的高能、高效作业,满足复播条件的高质量作业,达到抢农时,抢积温,抢墒情,使两茬作物共同增产,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

一、适宜的条件

本节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合于玉米、小麦一年两作区,平均海拔高度600m以下,土壤类型以沙壤和轻粘褐色土为主,土壤比阻一般在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2.5℃左右,年降雨量为450mm以上,大于0℃以上的积温为4200℃以上,大于10℃以上的积温为3600℃以上,无霜期为190天以上。

二、小麦、玉米连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目前初步形成三大技术模式:

1、秸秆粉碎+旋耕播种技术模式

工艺流程:

玉米联合收获或人工立秆摘穗→玉米秸秆(还田机)粉碎→旋播机施肥播种小麦→小麦生长期化学除草、灭虫→灌溉→小麦联合收获→人工清理麦茬浮草→旋播机播种玉米→玉米生长期化学除草、灭虫→灌溉→玉米收获

技术特点:

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地表、根茬处理和施肥、播种一次完成,生产效率高,抢农时,秸秆粉碎,播种后部分秸秆覆盖地表保护环境,增加肥力。

据测定:

该技术生产农艺简单,便于操作,适应性强,易于推广。

但是秸秆与土壤混合严重,耕深大,保墒性差,用水量大,出苗率低,化肥利用率低。

2、秸秆粉碎+浅耕(除茬)+免耕播种技术体模式

工艺流程:

玉米联合收获或人工立秆摘穗→玉米秸秆(还田机)粉碎→旋耕机浅耕除茬→免耕机播种小麦→小麦生长期化学除草、灭虫→灌溉→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人工清理麦茬浮草→免耕播种玉米→玉米生长期化学除草、灭虫→灌溉→玉米收获

技术特点:

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地表和根茬处理单独进行,除茬深度浅,秸秆地表覆盖效果好。

秸秆与土壤混合程度小,播种能保证种子播在湿土实土,出苗率高,用水量小,保墒性好。

但是由于地表秸秆量大,播种难度大,技术性较强,对免耕播种机要求高。

3、秸秆切碎集垄免耕覆盖、垄际耕作播种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主要使用的农机具是秸秆切碎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

工艺流程:

玉米联合收获或人工立秆摘穗→秸秆条带切碎带状耕作联合播种小麦(在玉米秸秆直立状态下,一次性作业完成秸秆条带切碎集垄免耕覆盖、条带耕作化肥深施、播种、镇压等工序)→小麦生长期化学除草、灭虫→灌溉→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带状耕作联合播种玉米→玉米生长期化学除草、灭虫—灌溉→玉米收获

技术特点:

秸秆切碎带状集垄免耕覆盖,形成节水保墒带,在其两垄之间条带耕作形成播种带,播种带内、秸秆量较少,形成良好的种床,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

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直立状态下进行联合播种。

极大地减少了生产工序,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一年两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作业动力消耗大,生产效率低,播种机投资大,使用技术性强。

三、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求

按照上述技术模式和工艺流程,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求有:

1、玉米收获及秸秆处理技术

玉米收获作业的时间安排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采用人工立秆摘穗和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

——人工立秆摘穗收获玉米与秸秆残茬处理

在玉米成熟后,即玉米穗皮发白,秸秆含水率小于30%,可用人工立秆摘穗方法收获,玉米摘穗后玉米秸秆尽可能保持直立状态,秸秆倒伏率小于5~8%。

果穗收净率大于98%,摘穗时将玉米连其包叶一起摘下,人工送出地外。

人工摘穗后要对秸秆及根茬进行处理。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特别是用机械化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地表及秸秆处理有一定要求。

一般情况下,玉米产量每亩350~600kg时,秸秆含水率在20%以下,秸秆量为770~1320kg,秸秆平均覆盖量为1.155~1.98kg/m2,这样大的秸秆量对机械播种将带来很大的困难,需针对不同的技术体系做相应的地表处理。

粉碎处理玉米秸秆用秸秆还田机来完成,其作业后长度<10cm的秸秆量应达85%以上,粉碎的秸秆要抛撒均匀,其均匀度及覆盖量要便于免耕播种机和旋播机进行施肥播种作业。

秸秆还田机使用时要注意安全操作,严禁带负荷起动,转弯、倒车及机组起步时要先结合还田机离合器,后挂工作档,避免锤爪入土作业。

作业时,锤爪与地表应保持一定间隙(5~10cm),机具在地头转弯时不要进行粉碎作业。

机具粉碎秸秆的工作速度根据秸秆量的大小依据使用说明书而定。

玉米根茬处理主要是靠破茬机或旋耕机经浅耕作业来进行处理,浅耕深度一般控制在8~10cm,除茬率≥98%,根茬碎度无整块根茬,根须长度≤10cm。

为评价秸秆根茬粉碎处理质量,可对覆盖均匀度、地表覆盖量和碎秆率三项指标考核。

A、覆盖均匀度

秸秆根茬地表覆盖均匀度测试方法:

在作业地取10点,每点面积为1m2,测得其秸秆量,求平均值,其值用G表示,凡测10点与秸秆平均值相差在±35%G范围内的点数与总数的比为均匀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Σjn—合格点数总和

B、播前地表秸秆覆盖量摸清地块内秸秆总的数量和地块大小,按以下公式计算。

秸秆总量(kg)

覆盖量=kg/m2

总面积(m2)

C、秸秆碎秆率机具作业后地表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cm的秸秆量占地表秸秆总量的百分比,取点数不少于3点,每点面积为1m2。

按下面公式计算。

长度小于10cm秸秆重量

秸秆碎秆率=×100%

地表秸秆总重量

——机械化联合收获玉米

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的玉米秸秆须处于直立状态,秸秆斜度须≤10度,玉米秸秆的含水率须≤28%,玉米籽粒含水率应为25~30%,秸秆的倒伏率应<5%,果穗下垂率应<15%,土壤含水率15~20%,且田间无石头、无沟、无暗渠。

机收作业前对地块要进行详细调查。

采用机械收获,其作业质量应达到:

收割总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5%,秸秆粉碎的长度<10cm总量>90%,抛撒均匀覆盖于地表,根茬高度<20cm。

为保证收获作业质量,作业前对操作人员进行玉米收割机操作使用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作业要领,作业技巧、行走路线及注意事项,使其可针对不同产量、不同大小的地块,知道采用不同的作业速度及不同的作业方法。

采用机收技术收获玉米时,要用人工在地头清理出5m左右宽的空地,用于收割机地头转弯。

收获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随时注意控制割台高度和秸秆粉碎机的高度。

2、小麦播种

小麦适播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采用旋播机、免耕播种机和秸秆切碎带状免耕播种机作业。

播种小麦时要求地块的土壤含水率15~18%,若底墒不足,应在播前十天浇水;若底墒水分过量,应提早粉碎玉米秸秆,翻动秸秆能散发土壤部分水分,为播种营造合适的墒情。

为准确掌握土壤含水情况,在0~15cm土层内分别选3点,取土量30~60g,称重后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土壤湿重—土样干重

土壤含水率=×100%

土样干重

机械播种小麦的作业质量达到播深3~5cm,亩播量14~16kg(考虑到地表覆盖秸秆对播种的影响,可比传统种植增加播量10%),施肥深度为10~15cm,若施用复合肥作种肥,每亩施量30~40kg(考虑到秸秆腐烂过程中需要吸收一定的氮肥,所以施肥量比常规每亩多施肥5~10kg),行距20cm,做到播深一致,下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

同时,要求落在秸秆上或被秸秆覆盖的种子总数不大于5~8%;行距一致,不重播,不漏播,无缺苗断垄。

播种后秸秆覆盖率在30~35%之间。

要求选用的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无碎秸秆和麦芒。

肥料选用颗粒状、无结块、流动性好的化肥品种。

播前应对投入作业的机具进行检查、调整,使播种施肥作业机具符合以下性能指标要求:

A、播种机的排种性能在规定小麦排量210~240kg/hm2的条件下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9%,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1.3%,种籽破损率≤0.5%,在作业行距20cm时,以4~6km/h的作业速度播种时,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应不大于45%;播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75%(以当地农艺要求播深h,当h≥3cm时,h±1cm合格,当h<3cm,h±0.5cm合格。

B、播种机的排肥性能,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12%,排肥量按450~600kg/hm2的条件下,应符合: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13.0%;总排肥量稳定系数≤7.8%。

C、可靠性:

播种机使用可靠性(有效性)不低于90%。

D、调整、确定播量:

根据规定的亩播量,计算播种机行走轮转动一定圈数后,每个排种器应排出的种子量。

每个排种器亩播量(kg)×行距(m)×播种机行走轮周长(m)×转动圈数

(kg)=×δ

应排种子数666.7

式中:

δ—计算系数(一般取1.05~1.08,该值视土壤质地、干、湿、疏松程度而定)

若播种行距为宽窄行种植,应取平均值。

播量调整可采取支起播种机的方法,使行走轮能自由转动,在种子箱内装一定量的种子,在各输种管下口用布袋或其它器物盛接,初步调整排种器的预定工作长度,接合传动机构,转动行走轮2~3圈,使种子充满排种器,并倒净落入布袋中的种子,重新放好。

按计算的圈数(一般为20~25r/m)均匀转动行走轮,收集各种排种器所排种子,称其重量。

各排种器排种均匀时(不均匀度小于4%),可以把各处排种器种子集中在一起称其总重量。

视其与计算值是否相符,如不合要求,重新调整播量再作试验,直到合适为止。

播种均匀度测定可

在测试地量出30m的距离,将麦种加入排种箱中,排种管从排种腿中拔出放入地表前进30m,每10cm一段,取50段的排量平均值。

其值用G表示,每段排量与平均值相差≤20%为合格,其均匀度合格率计算公式如下:

×100%

均匀度合格率=

式中:

∑jn—合格的段数

机具拟进行播种作业时应先主机行走,后放播种机具。

使用旋播机和秸秆切碎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应使其旋转刀达到工作转速时方可作业。

3、小麦生长期化学除草及灭虫管理

防治小麦生长期的杂草,可喷洒除草剂。

视选择的药剂品种确定喷药时间,如用麦扫光,喷洒的最佳时间是在小麦播种后至拔节前,亩用量为10g,加水50kg喷雾,在晴天无风时施药,做到均匀喷洒,不重喷。

而使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的喷洒时间为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期施药,亩用量为1g,加水30~50kg,先配制母液,然后加水至标量,充分混匀方可喷施,在晴天无风时施药,做到均匀、不重喷。

小麦病虫害主要是小麦锈病、麦蜘蛛、麦芽等。

防治小麦锈病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该药还兼治小麦白粉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全蚀病等,成株期1000倍液喷雾。

也可用禾果利(烯唑醇)拌种或喷雾防治锈病。

防治麦蜘蛛办法有两种,一是用75%甲拌磷乳油拌种;二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

药物防治麦蚜也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种子量0.3%的75%3911乳油加适量的水拌种;二是用40%氧化乐果稀释1000~1500倍进行田间喷洒。

4、麦田灌溉

在播种小麦之后到成熟一般浇灌三次,第一次为小麦出苗后越冬前,时间11月上旬;第二次为返青水,时间为2月中旬,第三次为灌浆水时间为4月中旬。

三次灌溉亩用水量为120~180t之间,对秸秆粉碎后进行旋耕播种的地块灌水量取上限值,而经秸秆粉碎、浅耕(除茬)后播种地块则灌水量取下限值,其原因是秸秆覆盖率高,浅耕或部分免耕有好的保墒效果。

5、小麦收获

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在6月上旬完成小麦收获,此时小麦已进入腊熟末期和完熟期初。

机收要求籽粒含水量15~20%,土壤含水率低于25%,秸秆含水率为12~20%,秸秆倒伏度应小于10°,倒伏率不能大于5%,倒伏部分人工收割。

使用机械收获小麦的总损失率≤2%,破碎率≤1.5%,清洁率≥98%,使用可靠性≥90%,割茬高度为20~30cm。

使用抛撒型收割机,要求抛撒秸秆均匀,粉碎效果好。

6、玉米播种

播种时间可在小麦收后随即进行,大面积播种多在6月上旬。

使用免耕播种机、旋播机和秸秆切碎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等机具在小麦高茬地上播种玉米。

适宜机播作业条件是:

土壤含水率≤17%,麦秸含水率12~20%,地表有20~30cm高麦茬并且茬上无堆积秸草,亩覆盖麦秸量≤300kg。

选用发芽率≥95%、包好种衣且无杂物的玉米种子,每亩播量2.5~3.5kg,播深5~6cm,亩施复合肥30~40kg,施肥深度10~15cm,播深一致,覆土严密,种子要保证落在湿土上,无缺苗现象。

7、玉米田间管理

一般情况下,玉米需浇灌三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抽雄前,第三次在开花前后。

根据种植的技术方式不同,亩灌水量有差异,如采用秸秆粉碎后旋耕播种地的亩灌水量为110~150t,实行秸秆粉碎、浅耕(除茬)并免耕播种地的灌水量为80~110t,而应用秸秆切碎带状耕作联合播种地的灌水量为80~100t。

结合浇水及时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20kg或碳铵50kg。

采用玉米根部挖坑填埋法施肥,肥坑距玉米根部≤10cm。

8、玉米生长期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灭除杂草一是用5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00g/亩,加水50kg喷雾封闭地表,喷施放在播后出苗前为好,阴雨天或小雨天施用效果更好,要做到喷药均匀;二是用乙茬莠水悬浮剂200ml/亩或乙阿含剂125ml,加水50kg喷雾处理土壤,宜在玉米出苗后喷施,做到施药均匀;三是用20%克无踪水剂100~250ml/亩,加水40kg喷雾,在玉米生长期内施药。

玉米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黑粉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粘虫等。

用药物防治方法如下:

——玉米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一次,共喷2~3次;在发病初期或花丝抽出前后,亩用80%化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1次,共喷2~3次。

——玉米螟常用颗粒剂有5%的1605颗粒剂,亩用量500~700g;1.5%辛硫磷颗粒剂,甲基1605颗粒剂,每亩用药500g。

——粘虫用90%敌百虫晶体,80%敌百虫可湿性粉,25%敌百虫乳油。

25%快杀灵在幼虫2~3龄时杀灭。

——玉米黑粉病主要是靠玉米螟传播,要防止玉米黑粉病,结合消灭玉米螟虫,消除田间病株残体来加以控制。

第二节一年一作小麦区保护性耕作及机械化技术

小麦一年一作保护性耕作核心是在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免耕或少耕,尽可能保持土壤自然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耕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人为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扼制沙尘危害。

并通过作物秸秆残茬的覆盖还田,提高土壤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性状,使土壤有机质得以恢复提高,达到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

一、适宜的条件

本技术适用于一年一熟小麦种植地区,年平均气温12℃左右,大于0℃以上积温

4000℃以上,大于10℃以上积温为3600℃以上,无霜期180天左右,年降雨量450mm以上,土壤以褐土为主,土壤比阻一般在1.0左右。

二、保护性耕作种植小麦技术及工艺流程

目前保护性耕作种植小麦主要有三种技术模式。

1、秸秆根茬覆盖+全免耕技术

工艺流程:

联合收获机收割小麦→秸秆直立→休闲(期间化学除草)→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等)→越冬→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

特点是:

作业程序最少,每年只有一次耕作,减少了人为耕作对土攘造成的破坏,且保土保水效果好,节本增效果显著。

一般适用于亩产200kg以下、表土疏松的地块。

2、秸秆粉碎覆盖+全免耕播种模式

工艺流程:

小麦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休闲(期间化学除草)→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等)→越冬→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

特点是:

秸秆覆盖地表后减少水份蒸发,增加了休闲期土壤贮水能力,在降水量少的条件下比传统方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进地作业次数减少,节本增效,有保土保水的作用。

该模式适用于亩产200~300kg、地表土壤疏松的地块。

3、秸秆粉碎覆盖+浅旋或重耙+免耕播种模式

工艺流程:

小麦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浅旋或重耙→休闲(期间化学除草)→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等)→越冬→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

特点是:

蓄水能力强,秸秆易腐烂,土质改善快,增产效果最显著。

浅旋作业适合于亩产200~300kg地块,重耙作业适合于300kg以上地块。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模式,均应在开始实施时进行土壤深松作业,以后根据土壤压实情况间隔3~4年用深松机进行一次土壤深松作业。

三、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和机械化作业技术

1、小麦收获

小麦收获时间一般在6月上、中旬,此时小麦进入腊熟末期和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为15~20%,土壤含水率低于25%,秸秆含水率为12~20%,秸秆倒伏度应小于10°,倒伏率不能大于5%。

收获小麦应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割晒机收获或人工收获。

机收质量要达到:

总损失率≤2%,破碎率≤1.5%,清洁率≥98%,使用可靠性≥90%,割茬高度为20~30cm。

机收排出的秸秆要求秸秆粉的碎,抛撒均匀。

因停车卸粮或排除故障而导致秸秆成堆应由人工均匀抛撒。

使用割晒机收获小麦时,应将留茬高度控制在10cm以下,收割的小麦采用地头脱粒机脱粒后,将秸秆就地均匀地铺撒在地表。

机收作业前,应先用人工开出通道,保证机组正常作业。

机收时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地形,控制收割前进速度为3.5~5km/h。

对于倒伏作物,须逆向收割。

人工收割小麦的留茬高度应在10cm以下,若采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则留茬高度应在15~20cm左右。

2、小麦秸秆及残茬处理

为了保证良好的秸秆覆盖效果及减少播种时的堵塞现象,一般应进行秸秆粉碎作业。

秸秆还田多在6月25日至7月1日或与小麦收获同时进行。

在产量为200kg以上地块,要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在产量为200kg以下地块可不粉碎保留根茬(可在播前进行浅旋处理,深度5~8cm左右)。

在丘陵等不便于联收机作业的小块地,可采用地头脱粒秸秆粉碎机,就地脱粒粉碎,人工抛撒均匀。

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在粉碎还田机与主机挂接后,首先要进行粉碎机横向、纵向、水平和留茬高度的调节。

调节主机左右斜拉杆、使机具呈横向水平,调节悬挂中央拉杆,使机具纵向保持1~2°仰角,刀齿于地面高度距离以1~2cm为佳。

作业时用低档大油门,以提高粉碎速度和增加粉碎时间。

使用机具粉碎秸秆要结合除草进行,秸秆要干燥,经雨淋的秸秆要在雨停两天后粉碎。

粉碎后的秸秆均匀覆盖田间,均匀度应大于90%,秸秆长度小于10cm。

3、旋耕、重耙

旋耕、重耙安排在7月下旬~8月上旬并结合除草同时进行。

——旋耕机作业使用旋耕机作业时,要先试耕。

将旋耕机稍微升高地面,结合动力输出轴,让旋耕机低速旋转,检查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旋耕机的碎土性能与主机前进速度、刀轴转速有关。

刀轴转速一定,增大拖拉机前进速度,土块增大,反之则减小。

此外,在大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后有一块可调节的地板,其高低位置的改变,直接影响碎土效果。

田间作业转弯时,必须提升旋耕机。

但用万向节传动的旋耕机,万向节传动时最大倾角不能超过25°,所以提升高度不宜过大,一般只需提升至刀尖离地20cm即可空行。

旋耕深度5~8cm,秸秆残茬地表覆盖均匀度为90%,播前地表秸秆残茬覆盖率应在60%以上。

——圆盘耙作业:

圆盘耙是通过改变耙组与机架的相对位置改变偏角,从而调节耙的工作深度,偏角越大,耙深越大,偏角越小,耙深越浅。

耙深以10~12cm为宜,秸秆残茬覆盖均匀度为90%,地表秸秆残茬覆盖率在60%以上。

4、小麦播种

小麦适播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时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掌握,在土壤底墒适合(土壤含水率15~18%)时即可开播。

播种采用硬茬免耕播种机或旋播机。

播深3~5cm,亩播量宜在10~15kg(考虑秸秆覆盖因素,比传统种植增加播量10%),下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

要选择抗旱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小麦发芽率要求达到90%以上,颗粒饱满、包衣或药物处理。

播种行距15~20cm。

种子落在秸秆上或种子上覆盖秸秆率不大于5~8%;行距一致,不重播,不漏播,无缺苗断垄。

播种同时施肥,施肥深度为8~12cm,每亩施肥量为硝酸磷30kg,或磷酸二铵10kg,或尿素15kg(秸秆腐烂要吸收一定的氮肥,施肥量比传统种植多施5~10kg/亩)。

肥料要选用不结块、流动性较好的颗粒肥种。

选用的播种机其排种性能在规定排量小麦150~225kg/hm2的条件下应符合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9%,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1.3%,种籽破损率≤0.5%,在作业行距20cm时,以4~6km/h的作业速度播种小麦时,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应不大于45%;播种深度的合格率不小于75%(以当地农艺要求播深h,当h≥3cm时,h±1cm合格;当h<3时,h±0.5合格)。

排肥装置的排肥性能应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12%、排肥量375~525kg/hm2的条件下,达到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13%、总排肥量稳定系数≤7.8%的要求。

播种机使用可靠性(有效性)不低于90%。

5、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灭除杂草

麦收后休闲期内若田间出现部分杂草,可用人工的方式将其除掉。

当大多数杂草生长到10cm时,应进行全面的化学除草。

若施用克无踪灭草,亩用药量根据田间杂草的多少和大小而定,一般亩用量100~150g。

如果施药时机合适,喷施化学除草剂一次。

如果发生大面积杂草,须进行休闲期第二次喷施化学除草剂,但在播种前20天内不得喷药,避免残留药剂危害小麦出苗。

小麦生长期内除灭杂草可根据草害程度选用药剂品种,再确定喷药的时间。

如选择麦扫光,应在小麦播种后至拔节前作业,用药量为10g/亩,兑水50kg喷雾。

如选择75%巨星干燥悬浮剂,应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期施药,亩用量为1g,兑水30~50kg,先配制母液,再加水至标量,充分混匀后喷施。

也可选用2,4-D丁脂除草剂等。

选用的药剂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浓度配比,选择适宜的植保药械喷洒,宜在晴天无风时喷药,喷施均匀,不重喷。

——防治病虫害

参阅本章第一节小麦病虫害药物防治的有关内容。

使用药防器械机具的有关要求和问题参阅本教材第一章相关内容。

6、深松(选择性作业)

深松是在翻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干旱地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而且间隔数年作业一次。

深松能加深耕层而不翻动土壤,不乱土层,达到改善耕层结构,减轻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的目的。

深松后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有助于气体交换,也不破坏地表覆盖。

深松作业适宜在6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这样有利于接纳伏天降水。

深松作业可供选用的机具有1S-5型凿形深松机或1SQ-240型全方位深松机。

这两种机具与铁牛-55拖拉机相配套,可对土壤进行高效率深松,并在松土层底部形成两条鼠道,犁底层被打破、耕作层被加深,蓄水能力提高,虽所需功率较大,但深松后耕层深且地表较平整,符合保护性耕作的地表要求。

深松机遇秸秆覆盖量大时,易缠挂在深松铲上而造成拖堆、堵塞,应人工及时对拖堆秸秆抛散处理等措施。

在调整松土深度时,需松开限深轮轴两端的紧固螺丝,从撑板的槽口中取出限深轮总成,再将其安装在所需的槽口中(上、中、下三个槽口分别对应的深度为45、40、35)。

在机组进入作业行程时,应在行进中使深松机工作部件逐步入土,不得强制其入土,以免损坏机件。

到达地头时,也应在进行中提升机具,使其逐渐出土。

在作业行程中,须保持直线行驶,不得在作业过程中转弯,以免损坏机件。

第三节一年一作玉米区保护性耕作及机械化技术

一年一作种植玉米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将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耕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