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23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docx

如何阅读初中文言文

如何阅读文言文(上)

——明确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了解词类活用

课程目标

(1)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的含义

(2)掌握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了解词类活用现象

课程重点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课程难点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选材程度及数量

课堂精讲例题

搭配课堂训练题

课后作业

A类

(1)道

()道

()道

B类

(1)道

(1)道

(2)道

C类

(1)道

(1)道

(1)道

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简单说就是借用甲字代替乙字,这些替代的字称为通假字。

现代印刷的古书中都保留了通假字,我们应当了解这些通假字,这对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通假字可以分为两种:

与本字读音相同的通假字,和本字读音不同的通假字。

如:

《山市》中的“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的意思。

两者读音相同,容易联系到一起。

又如: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尊君在不?

”,“不”通“否”,读fǒu,两者读音不同,不易联想,所以平时学习当中要注意积累。

(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由于语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文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变化了的意思便是今义。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字的演化,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词义扩大如:

“江”、“河”古时专指长江和黄河,以后就泛指江河。

词义缩小如: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子,现专指男子的配偶。

词义转换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绝境”此处义为“与世隔绝的地方”。

而今义的“绝境”指“走投无路的境地”。

感情色彩的变化如:

“卑鄙”古义是卑微而鄙陋,是中性词,现为贬义词。

(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古今汉语普遍存在。

一个词如果有多个含义,其中一个必定是它的本义,其它的几个含义是引申义和比喻义。

在一个句子里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具体意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

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原因

(四)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常见的有:

名词——动词、名词——状语、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动词

动词——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如:

①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动词作名词。

②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

以宾客之礼相待。

) 

③父利其然(利,认为……有利可图。

形容词作动词。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二、方法归纳

(一)通假字

1.考点:

掌握通假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解题方法和技巧: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当遇到本字解释不通的时候,可以利用字音相同或相近特点“以声求义”,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出辨析。

2)根据根据本字的结构特征。

声旁相同的形声字往往字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往往相互通假。

3)掌握、辨析通假字要做到“四知道”。

即:

一知道哪个字是本字,二知道哪个字是通假字,三知道字音,四知道字义。

同时要牢记:

这个字的字音是“通谁读谁”,字的解释是“通谁讲谁”。

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二)古今异义

1、考点:

掌握古今异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解题方法和技巧:

古义一般都是以具体的语境为基础,今义以常用义为准。

(三)一词多义

1、考点:

掌握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解题方法和技巧:

1)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

2)其次要靠不断地积累和整理。

3)再次阅读文言文时,要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紧扣语境找准词语的具体义项,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词类活用

1、考点:

只作为了解程度,但是词类活用的实词常常作为重要实词考查其解释。

2、解题方法和技巧:

广泛积累,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活用现象,要识记。

可从大量的例句中理清常见活用实词的规律性的东西。

根据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分析,同时观察词语前后的语法关系。

三、课堂精讲例题

例1

《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是哪则?

2.找出上面文字中的通假现象。

3.试着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见贤思齐焉()可以为师矣()

难度分级:

●A○B○C

例题分析:

本例题为七年级上册一篇文言文阅读,是初一学生非常熟悉的,从课文引入文言文基础知识,更加通俗易懂。

解题思路:

文言文阅读理解需要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储备,课内的文言课文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通假字“知”同“智”既是音近字又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联想到。

而“女”同“汝”是形近字,但是字音相差甚远,学生容易混淆,需要加强识记,并且要记住读“汝”音。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知”用到它的常用义:

知道的意思,“之”为常见文言虚词,含义非常多,要注意解释分辨,这里是名词和动词之间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第4题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也是平时学习中特别要注意的。

解法与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通“智”,“女”通“汝”。

3.孔子说:

“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4.名词作状语,时常;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例2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余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祠(cí):

祭祀。

舍人:

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

卮(zhī):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选出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引酒且饮之(A.并且B.将要C.而且)()

终亡其酒(A.同“无”B.丢失C.逃跑)()

2.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

3.请用一个成语给本文命题。

题目:

难度分级:

○A●B○C

例题分析:

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典故作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培养学生运用课内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这篇文言文主要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通过上下文意思可以推断出重要文言实词的意思,如“亡”字的含义,可以根据语境推测出来,或者用排除法。

“固”字在《伤仲永》中学过,可以翻译成本来的意思。

解法与答案:

1.BA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3.画蛇添足

例3

比较阅读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D.而顷刻两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难度分级:

○A○B●C

例题分析:

本篇是对比阅读,既可以达到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又有有效的区分度。

解题思路:

翻译:

有个有钱人家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也和狗相安(无事)。

稍微大了点,还是很驯服。

竟然(就)忘了它是狼。

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

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就杀(狼)取它们的皮。

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

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本性使然,野心可是人的专有。

解法与答案:

1.(2分)

(1)闭着

(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2(3分)B

3.(3分)D

4.(4分,每小题2分)

(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

5.(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作者对狼的态度是,坏人就是坏人,本性是难以改变的,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

乙文作者对狼的态度是,对待像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分)

搭配课堂训练题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以为畏狐也。

1.联系故事内容,题目中“假”字的含义应该是。

2.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受?

请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

思路分析:

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典故作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培养学生运用课内知识的能力。

这篇文言文主要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通过上下文意思可以推断出重要文言实词的意思。

参考答案:

1.借

2.A

3.做事情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

①少顷:

不一会儿工夫.②致:

使.③舍此趋彼:

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④前树又鸣:

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解释加点的词。

(1)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4)既而奄奄僵卧()

2.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

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

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参考答案:

译文:

两个放牧的小童进山来到狼洞前,狼洞里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后分别捉了,各自登上一棵树,两树相隔数十步。

不大工夫,大狼回来,进洞见狼崽不见了,神情十分着急慌张。

牧童在树上抓扭小狼的脚,耳,故意使它痛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愤怒地跑到一棵树下,一边号叫一边往上爬。

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着急地鸣叫;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终于望见,于是放弃这里跑到那里,一边跑一边叫,往树上爬去。

刚到这里,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去。

嘴里不停地叫,脚不停地跑,这样往返数十次,大狼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减弱;不久气息微弱,很长时间不动了。

牧童下树一看,大狼已断气了。

1.

(1)僮仆

(2)着急慌张的样子(3)距(4)不久

2.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于是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号叫如同先前的样子.

3.狼虽是凶残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

四、课后自我训练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

①管仲,隰朋:

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

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

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

挖。

1.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

(2)迷惑失道()(3)遂得水()

2.翻译。

(1)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②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

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释:

①安事死马:

要死马做什么。

②市:

买。

1.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

2.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陨石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

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

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

王无咎⑤为之传甚详。

导读: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一本《梦溪笔谈》流传至今,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本篇对人所不常见的“陨石”的种种特征作了描绘。

注释:

①治平:

宋英宗的年号。

②震:

指雷响。

③著:

附着,着落。

④宜兴县:

在江苏省。

⑤王无咎:

人名。

1.解释加点的词。

(1)见于东南()

(2)许氏藩篱皆为所焚()(3)是时火息()

(4)极深()(5)尚热不可近()

2.翻译。

(1)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陨石,多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主要写了陨石的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老马识途》

译文: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

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

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

“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1.

(1)通“返”,返回

(2)道路(3)找到

2.

(1)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3.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千里之马》

译文: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

有个宦官对国王说:

“请让我去买马。

”国王派他去了。

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

国王大怒说:

“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

”宦官回答说:

“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

”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1.

(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3)一年,周年

2.

(1)用

(2)认为(3)靠,凭借(4)用来

3.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4.

(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陨石》

译文:

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阳要落下去的时候,天上发出如同响雷一般的巨声,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出现在东南方向。

不久又雷鸣般地响了一声,移到西南。

又响一声坠落到宜兴县民许氏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见,火光照亮天空,许家的篱笆都被烧着了。

这时火已熄灭,看见地上有一个洞像杯子一样大,很深。

向下看,星星在洞中发出微弱的光亮,很久才渐渐暗下去,还热得不能靠近。

又过了很长时间,才开始挖这个洞,挖到三尺多深,就挖出一块圆石头,还热,像拳头那么大,一头略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

州长官郑伸得到了它,就把它送到润州的金山寺。

这块石头到今天仍用匣子珍藏着,游人到了就打开看。

王无咎为这事作的传非常详细。

1.

(1)同“现”,出现

(2)表被动(3)这(4)很,非常(5)还

2.

(1)不久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

(2)就挖出一块圆石头,还热,像拳头那么大,头略微有点儿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

3.比喻坠地时的情况包括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