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学类文本二散文阅读第5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docx
《全国通用版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学类文本二散文阅读第5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学类文本二散文阅读第5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版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学类文本二散文阅读第5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
第5讲 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
欣赏艺术技巧既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这类考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较高。
就散文艺术技巧而言,高考常以表达技巧鉴赏和语言特色鉴赏两类题型进行考查。
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分析。
题型一 表达技巧鉴赏题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鉴赏[理在书中]
“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方式运用技巧、表现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行文技巧,等等。
[教材举隅]
回扣教材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南国之秋”?
标答分析
参考答案:
作者写“故都的秋”和“南国之秋”,都是写“秋味”,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反衬北国之秋的“浓”,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总之,作者写南国之秋,主要是衬托北国之秋,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答案分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鉴赏。
先指出手法,这是以南国之秋来反衬北国之秋;再分析内容,分析如何以南国之秋的“淡”来反衬北国之秋的“浓”;最后概括效果,通过反衬,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相关知识]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排比、借代等(散文常用)
表达方式
记叙
①记叙角度: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②记叙详略:
详写、略写
③记叙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描写
描写角度
①感觉角度:
视觉、听觉、嗅觉等
②观察角度: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③写景角度:
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描写手法:
工笔、白描、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等(散文常用)
抒情
①直接抒情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散文常用)
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
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衬托、抑扬等(散文常用)
行文技巧
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等
二、怎样考表达技巧鉴赏[题在书外]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1)(2017·全国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窗子以外》)
(2)(2015·山东高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四堡雕版》)
(3)(2015·重庆高考)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
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甘森的西红柿》)
三、怎样答表达技巧鉴赏[学考贯通]
(一)“3审”题目明方向
散文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审题同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审题类似,也包括以下3点:
1.审题型
即审表达技巧鉴赏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2.审范围
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
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
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鉴赏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
“首先”就是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
3.审角度
即审题干要求鉴赏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
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鉴赏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
“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
散文鉴赏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
(二)“3步”答题保规范
[例一] (2015·湖南高考)阅读《童年随之而去(节选)》(原文见第2讲[例二]),完成后面的题目。
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5分)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
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
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
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明考型的表达技巧鉴赏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指出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其次要结合具体的描写句子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碧波像大匹软缎”是明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碧波的舒展柔软;橹声欸乃,船头水声,断续语声,声音多而杂,正是这行船中的琐碎细小之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异样地宁适”,以动衬静,动静相宜。
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写景,橹声、水声、人语声是从听觉角度写景,风“又暖又凉”是从触觉角度写景,碧波、山色苍翠、水中倒影鲜活闪袅是从视觉角度写景,听觉、触觉、视觉相结合,有声有色,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如身临其境。
[参考答案] 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
②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例二] (2017·全国卷Ⅱ)阅读《窗子以外》(原文见第1讲[读文示范]),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明考型的表达技巧鉴赏题。
第一步:
指出手法
题干中已明确指出“交替使用‘你’和‘我’”的手法。
第二步:
分析内容
分析使用“我”“你”两个人称时写的具体内容。
使用“我”时,描写的是自己看到的世界和内心的感受;当“我”转为“你”时,“你”成为了描写的对象,“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描写。
第三步:
概括效果
转“我”为“你”,这种转变说明作者的态度是冷静和客观的。
当“我”和“你”两个人称同时使用时,人称转换灵活,“我”和“你”可以彼此审视,带有反思意味。
[参考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例三] (2016·天津高考)阅读《在母语的屋檐下》(原文见第2讲[例四]),完成后面的题目。
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5分)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
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
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
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暗考型的表达技巧鉴赏题。
第一步:
指出手法
“像”“般”“仿佛”表明运用了比喻手法,“但”表转折,表明“水的环抱和裹挟”与“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形成对比。
第二步:
分析内容
以鱼与水的关系作比喻,而且将“鱼儿”被“水的环抱和裹挟”的自然状态与“置身盛夏沙漠”的“窒息”、“涸辙之鲋”的“渴望”情景进行鲜明对比,写出了人与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
第三步:
概括效果
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题型二 语言特色鉴赏题
一、什么是语言特色鉴赏[理在书中]
语言特色鉴赏与表达技巧鉴赏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鉴赏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鉴赏,也可以说是语言特色鉴赏。
但鉴赏语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的韵味;这一点和鉴赏技巧侧重分析手法的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
[教材举隅]
回扣教材
赏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色。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
标答分析
参考答案:
此句运用了视觉、触觉描写。
花铺满地,写视觉描写;脚踏花地,是触觉描写,运用这两种描写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流露出作者欣喜而又落寞的心情。
答案分析:
本题属于语言特色鉴赏题。
这是一段描写的句子,先概括所用手法,这里最主要的是运用视觉、触觉描写;再举例分析如何从两个角度描写,视觉角度描写花铺满地,触觉角度描写脚踏花地;最后指明效果,从两个角度描写,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流露出作者欣喜而又落寞的心情。
二、怎样考语言特色鉴赏[题在书外]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1)(2017·全国卷Ⅲ)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我们的裁缝店》)
(2)(2013·江西高考)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平常的沈从文》)
三、怎样答语言特色鉴赏[学考贯通]
(一)语言特色鉴赏4角度
1.用词之美
角 度
特点或作用
动词、形容词
①准确;②精练;③生动、形象、传神
叠字、叠词
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具有建筑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
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化用成语或
古语
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2.句式之美
角 度
特点或作用
长句短
句结合
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
句结合
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3.风格之美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4.手法之美
角度
特点或作用
修辞之美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描写之美
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使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
[注意] 语言特色(风格)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等角度分析,因这3大角度已在“小说”专题中详解,本处就不再细说。
(二)语言特色鉴赏3步骤
第一步:
概括特点
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
概括时既要考虑到一般文本语言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所给语言片段的特征。
第二步:
举例分析
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第三步:
规范解答
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
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
另外,指明效果用词要准确,要注意运用术语。
[例四] (2017·全国卷Ⅲ)阅读《我们的裁缝店》(原文见第4讲[例三]),完成后面的题目。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6分)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语言特色鉴赏题。
题干中已指明“充满生活气息”的特色,这一步需要指出“充满生活气息”的具体表现,即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
“回过神来”“口气往往会软下去”“时常过来瞅一瞅”,这些口语化的句子极富生活气息,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简短的语句,表现出小媳妇率真的性格特点;“要当当(唠叨、责怪)嘛”一句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但是我们还是要了”“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这些句子简洁明快,表达出裁缝们的善良;“‘滋——’地一家伙下去”场面感十足,明快风趣的语句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可读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参考答案]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A.优生班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
乡村的风
风是乡村的魂。
它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触动人们久已淡漠的乡情。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虽然许久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你赶也赶不走。
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
莲荡也是。
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
然而,却乱出了味道。
究竟是什么味道呢?
我也说不清。
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
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
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
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荒远的乡野为什么竟然让人感受到了美?
王阳明有一个很精致的说法:
以眼观花,则此花璨然;闭合双目,则此花归于寂灭。
我又想到另一句话,叫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见它有多少长进。
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
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
缺风。
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
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
乡村里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片庄稼,都与风息息相关。
春风归来遍地绿,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
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吹来了许多东西。
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发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我喜欢在庄稼拔节或扬花的夜晚深入田野,此时天上有月或没有月都无妨。
我坐在湿润的田埂上,谛听风与庄稼幽秘而细碎的微语。
它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说话时的那种神秘的氛围,有点儿类似于乡村闺房里的隐私。
在我的想象里,我看见风像一个忙碌的乡村媒婆,对,媒婆,她提着萤火虫的灯笼,颠着一双小脚,脸上带着世俗的笑容,急急穿行于正在扬花的庄稼之间。
于是,一川一川的稻花,在风媒的蛊惑下,都把藏在自己身体里极单纯的情欲释放出来,尽管我看不清它们的表情,但是却能领略到它们的风情。
此刻,我若是个诗人多好,可惜我不懂诗,只能将嘴边的两句古人的诗略加篡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风语一片。
我想,这时的蛙声只能是一种喜庆的陪衬与烘托,是这场天地间庞大婚礼的出色乐音。
当然,风也不总是充当媒婆的角色,吹来吹去的风,吹黄了一茬茬的庄稼,吹枯了一年年的野草,也吹老了人间岁月。
乡村的风,最能触发人们的哲思: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悲喜无常。
我看见,母亲辛辛苦苦在菜园周围扎起的篱笆,在风中散落;父亲垒砌的土墙在风中坍塌;竖在祖父母坟前的墓碑上的字迹,在风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豆青山上的许多坟茔也是如此,它们每隔几年就要添一些新土,可是添着添着,那些给坟添土的人也被风吹走了,于是豆青山上又多了一些坟头。
这种给坟茔添土的现象一般持续不了三代,原先的那些坟就再没有人为它们添土了,今天被风带走一些土,明天又被风带走一些土,要不了多久,一座一座的坟茔就被风抹平了。
然而,一拨又一拨的风,依然吹个不止……吹尽了长年都市生活在脑子里积下的灰尘,让我找回了久已失落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原本应成为我生命和人生的另一半啊。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作者有较深厚的文化积累,又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敏感。
没有前者,所描绘的景物就不会带给读者精神层面的感悟;没有后者,就不可能在平凡的乡村发现蕴藏的美。
B.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是全文中的总领句:
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
C.风是无形的,作者善于化无形为有形。
他笔下的炊烟乱荷枯枝可谓风之色,“春风归来遍地绿”可谓风之形,鸟雀蟋蟀的浅唱低吟则可谓风之声,具体而又生动。
D.文章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点的描绘给人印象深刻,面的铺陈则揭示着普遍与恒久。
引用诗文典故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提升着文字的品位。
解析:
选C C项,作者笔下的炊烟乱荷枯枝描绘的是风之形,“春风归来遍地绿”描绘的是风之色。
2.(表达技巧鉴赏题)第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效果?
(5分)
答:
参考答案:
①第五段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无形的风拟作媒婆,一川一川的稻花竟也有“隐私”“风情”。
②自然风物被赋予人情,更生动,更易于被理解而感染读者。
3.作者开篇写道:
“风是乡村的魂。
”根据文章内容,分条写出这么说的理由。
(6分)
答:
参考答案:
①风能触动人们久已淡漠的乡情。
②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③乡村里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至一棵树,一片庄稼,都与风息息相关。
④乡村的风,最能触发人们的哲思: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悲喜无常。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
桐花满地
雪小禅
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
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
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
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
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
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
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
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
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那时玲是我的密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
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
这句话多傻啊!
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
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
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
因为我发现,信纸上有泪痕。
每天上学都要路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
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
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
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
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后来同学聚会,说起那时偷着去看电影。
有个男生说,我那时暗恋一个女生,送了票给她,站在梧桐树下等着她,说好了七点见的,她一直没有来,真是叫我立尽了梧桐影。
然后他转脸问我:
你记得那里有几棵泡桐吗?
我差点儿泪湿眼眶。
后来,我发现我所在的城市里,教育局院里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树冠大到快要占半个院子,就一棵,在门口,枝繁叶茂。
四月天里,我每天刻意去看它,今天还是花骨朵,明天就开了一朵,过不了几天,满树的花全开了,一片片的花在风中摆动着。
那么一树桐花,近乎招摇。
可惜花期是这样短,没有几天,就纷纷地落了,落了一地,到处是大朵的花,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满地是让人惊艳的。
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
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
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
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
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
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
可是,她一直留着。
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
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
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
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完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
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
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
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
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
玲很快回了短信。
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
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叙述事件主要采用顺叙的方式,中间有所插叙,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晰,将过去、现在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显现出“形散”但“神不散”的特点。
B.文章中“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与桐花形象互相衬托,本文就是通过对桐花、朋友“玲”的回忆,写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之情。
C.画横线句对桐花的称呼从“它”到“君”的转换,是因为对桐花的描写已经丰富、饱满,“它”的形象已转变为“一直努力着”的形象,作者对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当初不喜欢桐花的原因是命贱、形状也散、颜色灰败的暗和没有灵性,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解析:
选D D项,“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错,应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语言特色鉴赏题)雪小禅散文的语言具有自然清新的特点,请结合本文举例简析。
(5分)
答:
参考答案:
①清新是清爽而新鲜,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自然是自然而然,特点是朴素明快。
具体表现是精炼、准确,句式上散中见整。
例如:
“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表达上朴素、大方、自然;句式上长短句交错;整个句子读起来让人感觉明快、清爽。
②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韵。
例如:
“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
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铺张了无比的快乐,一个“贼的快乐”的真实表达,没有“刻意”为之,却整体上文采斐然,情感上意韵浓厚。
③语言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满地是让人惊艳的”,抒发了对桐花因生命短暂,加之外界环境的因素致凋零的伤感之情。
6.作者对桐花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请概括。
(6分)
答:
参考答案:
①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