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104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1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docx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

第二单元 观察与发现

 本单元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自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本单元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关于“比眼力”的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本单元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

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1.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有关文段。

 2.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阐述的道理,感受文中人和物所附着的精神。

 4.学会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5.学习作者抓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和说明的方法。

 【重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

 2.理解诗歌中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实际从中获得启示。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描写方法。

 5.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住宅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6.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

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难点】

 学习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事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两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  2课时

 《蟋蟀的住宅》  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总课时  11课时

5 古诗两首

 1.《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秀美?

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

他在第三、四句诗中解释道:

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2.《游山西村》中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串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氛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两句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极尽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句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1.学习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

 【难点】

 理解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1.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笔下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

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因为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了解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赞美之情。

 2.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如“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

 3.指导朗读两首古诗时,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

如,《题西林壁》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

“真”“只”要读作重音。

 4.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熟读成诵。

在默写古诗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师可做如下启发: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举个例子说一说。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

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教师准备】

 庐山的挂图(或投影片、录像片段等)、故事的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搜集苏轼的有关诗词。

 2课时

课时

 1.能借助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诗句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意,感悟诗的主旨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方法一

 1.引导谈话:

我在一些旅游景点,常看到墙壁上、树木上,有很多“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同学们也看到过吧?

 2.在公共场所,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然而在古代,这可是文人墨客发表作品的一种方式。

古代的酒楼、驿站以及寺院等地,会有一处粉刷得很好的墙壁,专门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

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墙壁上的。

(板书课题。

 3.看注解,同学们说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 介绍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墙壁上题咏写诗留名,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述说现在在公共场所涂鸦的行为,能充分激起好奇心,也警诫学生随意在景点涂鸦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方法二

 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

 2.谁来介绍一下苏轼的相关情况?

(教师随机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 在平淡的介绍中进入课文学习,通过学生介绍作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三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在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写景诗别具一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诗人在1054年5月和朋友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写的。

十几天前苏轼去庐山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诗,写完后他很风趣地对朋友说:

第一次见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成为熟人,今后就得常来常往。

一代文化名人苏轼,果然十几次地徜徉于庐山这灵山秀水之间,写下了十几首描绘、赞美庐山的诗句。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题西林壁》就是其中的一首。

(板书课题。

PPT出示:

庐山风光画面,再现情景。

 [设计意图] 描述苏轼游庐山、写庐山的逸闻趣事,用课件展示庐山秀丽的风光,让风趣的故事、多姿多彩的美图吸引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的兴趣,在高涨的情绪中走进文本,愉快地学习。

一、初读课文,理解诗意

 1.出示关于庐山的挂图或录像带,介绍这是我国最有名气的山峰之一——庐山。

提问:

看到这幅图,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

请同学们对着注释,试着翻译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指导翻译,组织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 PPT或挂图的出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庐山的雄伟风姿,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播放配乐古诗朗读。

 同学们请思考:

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观察庐山的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观看结果有哪些不同?

(横看、侧看。

 相机板书:

 横看:

多座山峰

 侧看:

一座山峰

 2.借助动作来理解:

让学生张开双手,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用“手”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感悟到:

在不同的方位观察,就有不同的效果。

明白诗人也是这样观察庐山的。

使理解诗句变得简单。

 3.让我们想象一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教师相机板书:

 远处:

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近处:

一座或几座山峰

 高处:

大大小小的山头在云中浮现

 低处:

悬崖峭壁

 4.你能说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吗?

怎样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呢?

 5.我们可以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讨论:

我们该怎样看待一个同学?

是只看他的缺点,还是只看他的优点呢?

(注意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

 [设计意图]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蕴含的道理,从而受到启发,延伸到生活实际中来,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三、指导学习,完成背诵

 1.背诵诀窍在于要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

请同学们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方式。

 3.让学生抄写古诗,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正确。

 [设计意图]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熟悉古诗,这是背诵古诗常用的方法。

 本节课通过课件及诗人介绍,让学生了解诗人。

通过自读及想象了解诗句大意,通过自身体验、了解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圆满完成古诗理解、背诵的学习任务。

1.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横(héng hèng)  侧(cè chè)

庐(lú hù)  缘(yuán yán)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缘:

                                     

(2)面目:

                                     

(3)岭:

                                     

(4)峰:

                                     

3.为下列词语组词。

莫(    )(    )

寞(    )(    )

岭(    )(    )

领(    )(    )

【参考答案】 

1.héng cè lú yuán 2.

(1)因为。

 

(2)面貌、相貌。

诗中指庐山呈现的景象。

 (3)高大的山脉。

(4)高而尖的山头。

 3.切莫 莫哭 寂寞 落寞 山岭 岭南 领导 带领

课时

 1.能借助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游山西村》,并能够默写。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重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意。

 【难点】

 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方法一

 背景介绍,知晓由来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成张浚北伐,被投降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

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对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却国事。

深信总会有一天会否极泰来。

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颂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设计意图] 本设计由介绍作者,让学生理解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再过渡到诗句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诗的由来更加清楚明白,对学生理解诗句意境会有极大的好处。

方法二

 资料展示,了解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12岁即能作诗,一生著作丰富,陆游具有很多方面的才能,尤以诗的成就最高。

今尚存诗作九千三百多首。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这种设计使学生了解诗人在诗词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方法三

 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在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前后,陆游被免职,带着家眷南归故乡,侥幸地逃过了那一场大劫难。

但北宋王朝覆灭的耻辱,却深深地铭刻于每一个怀有民族自尊感的士大夫心中,他们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游山西村》。

 [设计意图] 通过背景描述,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历史时空以便更好地理解诗句含意。

 师:

出示课题

 提问:

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提醒学生这不是山西省的山西村哦!

一、熟读诗句,领会大意

 1.板书诗句,安排学生自读。

(可分小组读,交流字词理解。

 2.指导翻译。

 师: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有创意的解说。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字词,疏通诗意。

二、深入探究,破诗明理

 1.播放幽雅的古曲,在幽雅的古曲中,学生朗读诗句。

 2.组织讨论:

从诗的前两句你能看出什么?

(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山西村农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这说明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表达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之情。

 (板书:

足——热情好客。

 3.组织讨论:

古诗前两句说的是农家人的待客之道,后两句却突然转向写景,是不是有些突兀?

 提示:

“又一村”所指的是哪个村?

(板书:

又一村——山西村。

 4.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村中的景象和村民们的生活呢?

 评论:

看谁描述得更美丽,更符合实际。

 5.启发谈话:

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

你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学会正确认识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设计意图] 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舞台,让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个性学习得到有效互补。

三、指导背诵,积累诗句

 1.鼓励背诵:

这首诗构思奇妙,富有哲理,这么好的一首诗当然要背下来。

大家快读课文,谁会背的就请举手,看谁最先背下来。

 2.播放幽雅的古曲,在幽雅的古曲中,随音乐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采用竞赛的方式,在幽雅的音乐中背诵古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完成背诵的任务。

 1.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诗句的解说;在讨论的环节中,理解诗句的意思,鼓励学生描述村中的景象和村民的生活。

 2.针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一、选择正确的解释。

  “缘”的解释有:

①缘故;②沿着,顺着;③边;④因为。

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中应选    ,在“无缘无故”中应选    ,在“边缘”中应选    ,在“缘木求鱼”中应选    。

 

二、阅读直通车。

 苏东坡是我国宋代的大文学家,少年时,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文学知识了。

由于他知识丰富,才智过人,常常有人赞扬他。

听得多了,苏东坡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口: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人们见了,都说写得好。

 几天后,来了一位白发老者,手里拿着一本书,说有些字不认识,特来向“识遍天下字”的苏公子求教。

苏东坡不在意地把书接过来,翻开一看,却傻了眼,原来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

那位老者在一旁说道:

“我这般年纪了,为识这本书上的字请教了很多人,至今还不认得。

惊闻苏公子能识遍天下字,所以特来请教。

”这位老者一口一个请教,把苏东坡羞得面红耳赤。

他看着老者慈祥的面容和期待的目光,知道老者的来意了,就跪在地上,说道:

“老伯伯,我一时狂言,请原谅,我错了。

”说着,拿来笔,把门上的对联填了几个字,改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那老者点头微笑,拍了拍苏东坡的肩膀,走了。

 从此,苏东坡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勤奋努力,终于成为大文学家。

1.文中两副对联的意思不同,“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意思是:

                    ;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意思是:

                   。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3.你收集过苏东坡的诗词吗?

请摘抄一首,并背诵下来。

【参考答案】 

一、④ ① ③ ②

二、1.他认识所有的字,他把人间的书都读完了 他要发愤识遍天下所有的字,立志读尽人间所有的书籍 2.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3.《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1.《题西林壁》的导入语(方法一)既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警诫学生现在这种涂鸦式的行为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2.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庐山远近高低的样子。

 3.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学生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如何看待我们周边的人和事。

(引导学生注意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

 古诗中的导语大多平淡,不能吸引学生;由于课

 时所限,默写课文的目标不能在课堂上解决,只能留在课后解决了。

 导入新课为了避免缺乏趣味和新意,可以从题目入手,设置情景,趣味设疑。

比如:

山西村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小村,那里的人热情好客。

一个明媚的春日,大诗人陆游来到了这里,人们是怎样款待他的呢?

他有哪些见闻和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2.我懂得了下面诗句的意思,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大家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我置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了。

读了这两句诗我感到诗人表面上是说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其实也是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哲理,那就是,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

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诗人置身于奇丽的景色之中,重峦叠嶂,水路弯弯,让诗人以为前方没有路了。

可是峰回路转,诗人的眼前是一片绿柳荫荫、鲜花烂漫的景象,一个美丽的村庄呈现在诗人面前。

在畅谈美景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想一想这两句诗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在逆境中充满希望,不要放弃,便会绝处逢生。

 1.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对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黄州、颍州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

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西林寺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

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别开生面。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阴。

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

 2.庐山

 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屹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

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公元756年,著名诗人李白曾这样称赞:

“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

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

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等是庐山著名胜迹。

庐山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

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3.题壁诗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代,题壁诗骤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

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数百十家,其中著名的有寒山、崔颢等。

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有题咏。

当时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有关题壁的佳话很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了,崔颢题写了《黄鹤楼》之后,李白惊为绝唱,自愧称: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4.课文解读

 见《小学教材完全解读》“一起学课文”栏目。

6 爬山虎的脚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意,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三至五自然段。

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

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