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复习过程.docx
《最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复习过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求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依据专家的教学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针对老师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
1、明确要去哪里?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把握方向;2、明晰如何去那里。
(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找到抓手;3、判断是否到那里。
(正确评价教学效果)--判断是否达标。
一、如何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犹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师是向导,学生是旅伴,教材是载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驿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用马杰的话说:
“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
”因此,教学目标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那么怎样确定的教学目标呢?
1.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全面地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
一般包括基础目标,即核心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和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比如,语文课每课的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核心目标,即本节课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
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附属性目标。
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或由本课知识所延伸出来的知识等属于附属性目标。
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说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课程标准各年段目标,二是明白所在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清楚本节课教学目标。
例如,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有以下五点: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来判断下面两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我的画》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2)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
评:
对于入学两个月的学生来说,这个教学目标要求过高。
要生动讲给大家听是课标第四学段的要求;与别人商量是中学段标准;方言区要求说普通话,一年级课标要求学说普通话,说规范的普通话要求过高;态度大方可以,语言美要求过高。
第二个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
(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评:
这个教学目标的定位符合课标和一年级学生的要求,能说出就行,不要求清楚规范,有兴趣敢发言就可以。
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与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所以我觉得每个教师手头都应该有一份语文课程标准,随时翻看,经常学习研究。
建议老师们在每个新学期开始教学前,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自己备课本的首页,这样,设计某一课的教学时,心中对本学科、本学段、本单元、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都很清楚,教学就能做到目标明晰,方向正确。
2. 了解学生——明确起点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于一个教学内容,关键要考虑学生在什么起点上学习,如何学习,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认识的盲点难点等在哪里,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成。
教学要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梯子,不管要搭多少梯子,要搭多高,梯子的起点始终是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如果教师心中无学生或不了解学生,很难设计出一节好课来。
二、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既包括教师对现成教材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加工、处理、改变以及增删、更换。
合适的教学内容建立在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蕴含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设计一课教案,除了熟悉课标要求之外,还要围绕本课教学目标,以教材为抓手,优化教学内容,并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
(一)正确合宜的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之本。
研读什么呢?
研读文章主题思想,表达结构及重点字词句意思。
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是教学中“教什么”的抓手,也是教师用好教材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进行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呢?
第一:
恰当运用单元主题和阅读提示
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就一课教一课,就一节教一节,往往忽视了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特点———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北师大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每单元都有单元要点及单元教学重难点,既点明了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又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单元训练重点,便于老师整体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设计。
我们来看四年级下册六单元的单元说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本单元主题为“眼睛”,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眼睛来认识世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
本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其中3篇为主体课文,既有诗歌,也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表现了贫困地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歌颂了抗击“非典病毒”时期的白衣天使。
《永生的眼睛》谈器官移植所反映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谁的眼睛最好》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眼睛的特点和作用。
“语文天地”中安排了写摘录笔记、写词语、填成语、仿写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
“畅所欲言”让学生结合自己说说是怎样爱护眼睛的。
“初显身手”通过调查和实践地方式引导学生关爱盲人、珍爱眼睛。
“笔下生花”继续练习记事,指导学生叙事要结合背景;继续指导学生把批注笔记写好。
单元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抒发的情感。
背诵课文中描写优美的段落。
在阅读中感受贫困山区“大眼睛”对读书的渴望,体会非典时期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的精神,理解死后器官捐献的永生意义。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2.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练习自读课文时提问并独立解答;练习标画出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
3.指导学生寻找背景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4.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认字27个,写字20个。
5.完成“日积月累”的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句子。
完成“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的活动,激发关爱盲人、珍爱眼睛的情感。
6.继续习作练习,有意识地结合时间背景具体地记叙,并按照学过的方法和标准修改习作。
教师要在把握单元主要内容及单元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制定好每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有效利用课后思考练习题
课后思考练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直接体现了编者意图,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将每一道课后思考练习题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1.依托课后习题,引导自主感悟
课后练习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因此,教师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例如,《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明白“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课文是这样描写“大眼睛”的?
从2-4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
在展开阅读感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口,边默读边思考。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广泛交流和教师点拨,充分体会到“大眼睛”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渴望,而希望工程真是以救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宗旨的,所以能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样围绕课后问题展开教学,既能使教学主线明晰、层层深入,又能在阅读交流中提纲挈领、凸显主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借助课后习题,落实语言训练
许多课后习题的设计体现了文本的语言特色,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结合文本阅读进行语言训练,并细化指导,落实到位,定能深化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例如,《永生的眼睛》课后的把课文内容按时间顺序理一理,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理出课文讲述的脉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作者情感上的变化,琳达一家人博爱、奉献的精神就跃然纸上。
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教学时,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我让学生结合文段用“虽然_______,可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反复练习说话,让学生对大眼睛学习生活的艰难,感同身受,教师在出示贫困地区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图片后,让他继续练习填空说话,学生们一下子就从照片中读出了“大眼睛的”心声---我要读书!
借助课后习题,切合文本进行实时语言练习,不仅能扎实指导好习题,更能使课文的阅读感悟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第三:
深入适度的文本细读
直面文本,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文本细读。
教师直面文本,进行深入适度的文本细读,首先要把教材当成一个“文质兼美”的读本,静心沉入文本,入境体悟,与文中人物、与作者同悲同喜,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其次是在反复阅读和品味中,对文本的精彩语段、重点词句甚至是细小的标点细细咀嚼,并通过深入思考,读出每个空白处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旨,品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的情味理趣,获取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再次是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文本阅读,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获取更多信息,在广阔的背景资料中进行深层的思考与钻研,准确把握文本的深度和宽度。
所以说研读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文本个性对话的过程。
要以读者之心与作者对话,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教师之心与编者对话,思考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儿童之心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努力做到教者、作者、编者、学者四心相同,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把握要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深入细致的文本细读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以读者之心与作者对话,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防止两个倾向:
一是误读,二是泛化。
二是以教师之心与编者对话,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
语文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它是教师的教本,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
教材中的文本,作为一般性的阅读文章,本身就具有阅读价值——文章写了什么,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受到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
而一旦这些文章被选用到语文教材中,它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除了保留原有的阅读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教学价值——文章是怎样写的。
也就是文本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与艺术。
这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三,以儿童之心与学生对话,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宽度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
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知道了一个故事”,既没有对人文内涵的理解,也没有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
第二个层次是把阅读教材当成了品德教材,仅仅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这是对阅读教材使用的偏差。
第三个层次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材应有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采用一篇教材来教学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文本对学生来说,哪些是有价值的东西?
需要取舍哪些东西?
这时候,就教师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再次经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需要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
就一篇课文来说,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
学生已有的基础是什么?
需要提升什么?
学生发生的错误又会是什么?
等等都需要全面考虑,需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才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
选择合理的教学资源, 了解教学的起点 :
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不讲,留到以后再讲。
这样取舍的教学内容才是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才能给学生留足思维和语言发展的空间,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使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学目标给我们指明了要去目的地的方向,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是我们要去目的地的具体路线,那么,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在这条路线上要乘坐的交通工具。
方向正确,路线清楚具体,要到达目的地,这就要涉及到我们选用哪个交通工具,也就是说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我县使用的五环探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步骤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各教学步骤常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情的差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这五个环节不是刻板的公式或机械的流程,而只是基本的教学思路。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文而异,量体裁衣,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最佳的流程,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三、判断是否到达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
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到底怎么样呢?
需要到课堂上去检验,需要用课堂评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到达那里,首先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评价一堂语文课:
(评价语文课)
1.所教的内容必须是语文学科的。
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又能在听说读写中发展语言和思维,习得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积淀文化素养,吸收人文内涵。
2.从 “教”和 “学”两个方面评价教学活动。
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师生、生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等状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权;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动脑动口,更要动手;课堂活跃不仅是表面的,更是思维的,有价值的。
3.辨证地看待一节课的“顺”与”不顺”。
善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并能积极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如果一节课学生不出现一点问题,十分顺利,并不见得是一节好课。
教师既要看到眼前的效果,还要考虑长远的效益,要算大帐,做大气的老师。
完善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
(1)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
(2)做学生调研,寻找问题原因; (3)寻找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4)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
有人这样形容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
授人以鱼,即教给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第二境界:
授之以渔,即教给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第三境界:
悟其渔识,即能够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新的思想。
因此,教学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更要悟其渔识,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创新人才。
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最后用两句话与老师们共勉,结束今天的讲座:
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更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水更深。
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永无止境,愿我们的研究和探索能耕耘好语文教学的一方茵茵绿州。
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有人这样形容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
授人以鱼,即教给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第二境界:
授之以渔,即教给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第三境界:
悟其渔识,即能够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新的思想。
因此,教学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更要悟其渔识,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