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794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docx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6课时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2至2013学年第二学期

教案

专业会计电算化

班级

姓名李晓蕾

系、部经济管理系

年月日

2012-2013年第二学期《货币银行学》

一、课程引入:

1、《货币银行学》之货币、银行(从货币银行学的名字入手三大问题)

什么是货币—不好定义—货币能干什么(职能,从黄金货币出发思考货币职能)

银行—哪些银行、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银行

货币和银行是怎么发生联系的—信用—什么是信用

以我国某一货币政策消息为例:

若央行宣布将要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比如说直接增加投放货币1000亿元。

贷款利率会如何?

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如何?

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如何?

银根放松

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货币资金的使用价格)下降—刺激消费,原来想攒够钱买车,现在发现贷款利率下降,分期付款很划算(成本降低);;;银根放松,商行增加对外贷款量,企业向银行多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社会产品供给量。

三条生产线增加到五条,需要对外招工,找到工作概率增加;;;

金融市场与机构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一国福利等等方面。

为什么研究货币?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业?

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一、为什么研究货币

货币定义:

什么是钱?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由于货币在不同时期,存在的形式有所不同,因此,人们对货币的定义有所侧重。

一些经济学家从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出发来定义货币,注重货币的内在价值,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来揭示货币的产生及属性;一些经济学家从商品交换的“便利”出发,注重货币的媒介性。

从解决物物交换的困难的角度来揭示货币的产生和属性。

如果不考虑历史的因素,仅从现代的角度来定义货币。

我们将货币定义为:

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详见,货币的本质。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从历史上出现商品交换的时候就出现了货币。

原始社会不存在商品交换,原始共产主义,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共同劳动才能生产下去,不存在交换。

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出现了产品交换,从而产生了货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越来越强。

现在,经济活动就表现为货币经济,不管国家内部还是国与国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结算都是货币形式。

1、货币与商业周期(经济周期,经济从复苏、缓慢增长、高速增长、衰退的轮回)

US资料:

1981-1982年间,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下降,失业人数高达1000万人,超过劳动力的10%,有2.5万家企业倒闭。

随后经济迅速扩张,但到了1990年经济又一次下滑,失业率上升到7%以上。

证据表明,在20世纪的每次衰退之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降的,即货币的变化可能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

但并非每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一次衰退。

2、货币与通货膨胀

我们以10年前后的货币购买力的比较来看物价动态。

(92年年底,烩面1.3元一大碗;93年年初一碗3元,价格涨了,粉丝、花生仁儿偷工减料。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有略微的通货紧缩。

人民币面值最大的100,压岁钱的变迁。

六七十年代50-60的工资已经算高工资可以养活一家五六口人。

通货膨胀即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的上涨。

它对经济社会各个主体都有较大影响。

有结论认为: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3、货币与利率

利息是借钱的代价(费用),利率则是借钱的费用率或者说租用资金所支付的价格。

如物价一样,利率也是波动的,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波动主要为市场的选择。

那么货币在利率的波动中又发挥怎样的作用?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

数据表明:

Ms提高时,长期债券利率随之提高(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通货膨胀效应、流动性效应等的综合影响。

4、货币政策:

由于货币的重要性,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制定,货币和利率的管理非常重视。

通过中央银行部分的学习,可以了解中央银行是如何影响一国经济中的货币数量,考察货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

5、预算赤字与货币政策:

预算赤字即政府在某一时期的支出超过其相应的收入总和的差额。

收的钱少了,花的钱多了。

花的比收的多,就是财政赤字。

那么这样的赤字应不应该存在?

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有无冲突?

--克林顿任期内,实现了财政预算有了盈余,小布什上台后马上又出现了赤字,被政敌抓住猛烈供给。

有结论为:

这些赤字可能导致Ms的较高增长,通货膨胀,高利率的结果。

二、为什么要研究银行业:

银行是接受存款和提供贷款与结算服务的金融机构。

为什么会存在?

国家为什么对银行严格管制?

07年开始外资银行可以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入世后好几年才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国家管制,原因何在?

私人银行为什么不能印制人民币,人民币的制造成本与所代表面值不符,铸币税,简单地讲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

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成本也许只有一美元,但是却能购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价就是铸币税,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欧元面市后,欧元区的各个国家不能发行货币了,铸币税归谁?

)。

其重要性可以归纳为:

为储蓄和投资意愿人提供联系渠道。

在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创新的源泉之一。

1、金融中介:

储蓄如何成为投资(银行存款到贷款),将考察商业银行如何管理资产与负债,政府如何监管,以及银行业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问题。

银监会:

严控高负债房地产企业贷款规模。

2、银行与货币供应:

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参与了货币供应;通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传导了货币政策的效应。

3、金融创新:

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NOW);网上支付;银证转账等。

通过对金融创新的研究显示创造性思维带来好处,并把握未来的创新趋势。

三、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在引导资金进入生产性用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有债券、股票、外汇、黄金等。

1、债券市场

证券(security):

是一种对其发行者的未来收入或资产的要求权代表。

公司发行证券,个人去购买,如果人不购买证券而是存入银行,将来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但是现在用来购买证券了,那么证券要付给购买人一定的报酬。

证券不需要还本息,除非破产清算或者卖出股票

债券(bond):

是一种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期中定期支付本息的债务性证券。

证券风险大,债券风险低;债券利息率—回报低,证券回报高。

2、股票市场:

对作为公司收益的要求权进行交易的市场。

对于企业来讲股票价格的重要性:

财富、筹资能力。

将考察股票价格如何升降,以及如何对市场信息反应;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价格,以至于影响商业周期。

3、外汇市场:

以别国货币表示的某国货币的价格称为汇价(foreignexchangerate)。

早期1美元=2.7元人民币,8.7元7.元6.8元。

现在人民币在东南亚很值钱,硬通货。

1人民币元=3332.6394越南盾。

金融危机的时候1人民币=260625.82越南盾。

汇价的波动对本国公众和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提高,人民币坚挺使得外国货更便宜,从而本国消费者受益,旅游,留学,,;但伤害本国生产企业。

若人民币疲软,或者说贬值,则会提高对外消费成本,增强出口能力。

总结:

货币:

货币对通货膨胀、商业周期和利率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这些经济变量对经济的健康运行如此重要,我们必须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演变;货币政策是什么以及它是怎样实施的;同样也需要研究政府赤字,因为它是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因素。

银行:

在众多将资金由非生产性用途转至生产性用途的金融中介机构中银行是最为重要的。

银行还在创造货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进来迅猛发展的金融创新中,银行也是重要的创新主体。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活动对于个人财富、工商企业行为以及我们经济运行的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类重要的金融市场是:

债券市场(利率在其中决定)

股票市场(它对人们的财富和企业的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

外汇市场(汇价的决定与波动对国际金融市场有巨大的影响)。

2、你怎么看(几个和货币银行相关的问题)

国家上调利率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人民币从哪里来?

个人、企业能去这里存贷款吗?

银行倒闭怎么办?

商业银行会倒闭吗?

银行的兄弟姐妹都有哪些?

--金融体系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是怎么回事儿?

这一轮农产品接力般的涨价潮,在网络上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网络热词。

于大蒜疯涨超过100倍,价格超过肉和鸡蛋的现象。

黑豆3.5元飙升18元每斤。

豆价疯涨“豆你玩”,与供需关系有直接关联。

前几年盲目生产,绿豆供过于求,豆贱伤农,此后种植面积缩水,加上天气等因素,绿豆生产量下降,拉高了市场价格。

但豆价疯涨“豆你玩”,还释放出游资炒作信号。

今年2月份以来,从绿豆收购商,到产地经销商,再到外地各级经销批发商,甚至零售商,各环节各家手上都多多少少有囤货的行为。

看来人祸才是此轮涨价潮的重要幕后推手。

因为养生专家说有利补肾、长黑发,原先少有人光顾的黑豆,突然成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必备的零嘴儿,身价也一夜暴增,上演了一出“全城豆恋”。

短短一个月内,自家卖的黑豆,价格居然超过了对面摊位上的猪肉。

这让鼓捣农贸市场经营粮油生意的沈老板,怎么也想不通。

一打听,前来购买的顾客,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了某卫视的一档养生节目,里面有个养生专家张悟本说,常吃醋泡黑豆可以补肾,长黑头发。

“真想不到养生节目的威力这么大。

”听多了,沈老板自己现在也往家搬黑豆,天天吃一撮醋泡黑豆。

物价上涨,如何保持自己的资产不缩水?

物价上涨,政府怎么办?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用吗?

何以不见效)

二、课程简介:

国家教育部将“货币银行学”专业、“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专业。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经济学中有关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的内容。

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而货币、银行、金融市场是资源配置中重要的内容,主要涉及资本如何配置、怎样配置、有哪些中间环节。

学习的必要性:

金融学的几个层次宏观层次政府的财政金融;微观层次企业的金融—财务管理;个人层次的金融—个人理财;专业的金融—金融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在内的资金融通)。

1、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

金融,资金的融通。

外在表现为经济增长,内在则是资金融通的过程。

若把金融体系比作人体的循环系统,那么,货币就是血液,银行就是主动脉;

2、财政和金融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两大杠杆: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政府作为发展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对经济进行调节。

政府的两大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3、对日常生活有利。

大学时候在列车上有人说考上金融专业研究生可以数钱数到手抽筋。

书上的某一两句话,入心了,对你的思维、行为发生作用了,才是真正学到了。

只有那本书看到你脑子里,行动起来,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书,到了你脑子里才是知识,才是力量,才是颜如玉、黄金屋。

所以我觉得零散时间是不是想办法利用起来。

我们通过学习,能理解分析身边的货币金融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性—资源配置—经济人(理性人)假设。

任何分析都是在这条假设上展开的。

回想生活中是不是真正做到了理性。

(过年,玩牌,赢了钱的人说不玩了,输了的人不乐意,还想再玩,想把输了的赢回来。

用经济学分析,玩牌或说赌博是一场零和博弈,你输得是他赢得,他赢得必然是你输得。

如果理性的话,输了就不玩了,而不是非要把输了的赢回来。

表现在管理学上为增加失败,比如做出了一个投资100万于某项目的决定,但是市场不景气,这时候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增加投资,但是由于市场不景气没有回暖,结果新增的投资也被套牢了。

)并不是学的东西没有用,而是你没用。

你的存折;利率的高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并没考虑利率稳定、下调存款利率、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影响。

分析、解决自身会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结构体系:

《货币银行学》按其理论体系和逻辑规律划分为四部分:

货币(Money)、信用(Credit)、金融机构(FI,FinancialInstitution)、货币供求(SupplyofandDemandforMoney)与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

四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横向和纵向两条线索。

横向:

货币-------------------------------信用--------------------------------------金融机构

货币信用—行为;信用工具—载体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货币制度利息与利息率—价格;金融市场—场所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用文字可以解释为:

货币==>信用==>金融机构

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制定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其发行与流通——货币制度(MonetarySystem)。

现代货币经济的特征是出现资金的余(Surplus)、缺(Deficit)双方,二者之间有融通资金的需要,而且必须采用有偿形式,因此,信用行为产生;信用行为的有偿性体现为资金融通是必须支付利息(Interest),边际资金的利息即为利率(InterestRate);资金融通需要载体或证明——信用工具(InstrumentofCredit);资金融通总是在一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

资金在余、缺双方的融通有两种方式,即直接金融(DirectFinance)和间接金融(IndirectFinance)。

间接金融在本世纪80年代以前占据了主要地位,间接金融需要一定的中介——金融机构来沟通借贷双方。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包括:

中央银行(CentralBank)、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专业银行(SpecialBank)和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Non-bankFinancialInstitution)。

纵向:

货币----货币供求----------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介目标)

货币需求货币失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工具体系;传导机制与效应

用文字可以解释为:

货币====>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

货币产生后,货币运行的结果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DemandforMoney);面对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金融体系必须供应货币来满足——货币供给(SupplyofMoney);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总是表现为三种状态:

货币均衡(MonetaryEquilibrium)、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紧缩(Deflation),都会导致经济失衡。

在货币供求出现失衡(Disequilibrium)时,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操作来使之恢复均衡。

1~3章:

基本概念: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息率;

4~9章:

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和金融机构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央行;商行;金融市场;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0~12章:

宏观经济政策在金融货币市场的调控监管以及金融发展—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监管;金融发展。

考核形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第一章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

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货币制度演变过程;明确货币制度构成要素的基本内容;熟知我国现行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重点与难点:

货币的形式、本质和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内容

本章内容: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流通

本章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

应理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为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起源、发展、概念)

一、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

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货币》片头

(二)、古代货币起源

1、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供后人使用的。

物物交换的困难,P2下。

樵耕渔读。

农夫种植小麦100斤、渔夫一船鱼。

意愿。

如果农夫想要樵夫的柴。

2、西方则提出过“创造发明说”“保存财富说”等学说。

3、只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才科学完整地解释了货币起源之迷。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

1、马克思对货币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19世纪40年代,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与之相伴随,对于商品货币的理论探索也有了三四百年的历史。

正是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揭开了“货币之迷”。

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价值形式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在货币形式下,就产生了货币。

渔夫,2条鱼;农夫,4个馒头。

----商量后,1条鱼=2个馒头。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鱼的价值用馒头表示。

渔夫打一条鱼的时间=农夫做两个馒头的时间。

如果一条鱼可以做3个馒头,不会有这种等式,还不如自己做馒头。

渔夫、农夫、樵夫。

渔夫想得到柴,樵夫想得到馒头,农夫想得到鱼。

----1条鱼=2个馒头=4捆柴。

随着交换物品的增加=3个铁钉=5个鸡蛋=6只兔子、、、鱼的价值取得了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所有的物品,鸡蛋、馒头、铁钉、兔子等物品都与鱼做交换,鱼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可以度量其他所有物品的价值。

==形成了货币。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本身是有价值的,并且是用于交换的。

因此,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发展过程:

实物货币——足值金属货币——不足值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一)、币材:

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特点:

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带。

货币材料的演变:

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以实物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纸币和信用货币形式。

历史上的币材:

贝、龟(甲骨,西周)、铅(五代、楚)珠玉、金(商、西汉)、白金(银锡合金,西汉)、白鹿皮(西汉)、银(明清)、铜(西周后)、铁(南唐、宋)、谷帛(曹魏)、盐(唐四川)、丝麻(唐关中)、绫罗绢(唐)

币材的选择条件:

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易携带、技术条件、资源条件、交易规模、外来影响.先贝—后铜,冶炼技术;盐块—易于取得。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贝币、珠玉、金、刀布(帛)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普遍等价物的出现:

布、盐、烟

贝币的出现(夏后以玄贝):

齿贝(贝字在汉字中的地位:

财、货、贵、贫、买、卖、赎、账、债、赊、贷)贝币的原因:

获得性、加工性、保存性

珠玉(上)、金(中)、刀布(青铜制)(下)

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

铜钱(秦汉):

孔方兄,半两,珠锱

古代的铜钱是一种辅币,一千个为一贯。

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

在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常将铜钱穿在一根棒上,为了在加工铜钱时铜钱不乱转,所以将铜钱当中开成方孔。

后来人们就称钱为“孔方兄”。

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

秦及汉初铜币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实行币制统一,改币制为二等:

黄金为上币,(有十六两、二十两、二十四两三说)为单位,供巨额支付如帝王赏赐、贵族间馈赠等之用;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承统一前秦的币制,文曰“半两”(重十二铢),供日常交易用,禁民私铸。

1两=50g

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

王莽

王莽当政后,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

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

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

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

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

国宝金匮直万是价值最高的古钱之一,存世仅两枚。

隋唐:

通宝(重量单位不再)

宋、元:

纸币出现。

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

宋四川一带流行的交子。

明清:

银、钱并用。

银元

民国:

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把市场上的黄金、白银等硬通货带到了台湾。

新中国:

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图片:

远古时候贝币,简单的打磨之后做货币;清末,大清铜币;民国十文硬币--一文钱,指的是一枚铜钱,也指极少的钱,是古代的货币单位。

1文钱等于人民币0.2元。

【古代货币换算】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这些货币都是商品,本身都有价值。

现代货币1:

1948-1949的国统区政府在战场连连败退,经济大崩溃,导致金元卷贬值。

据说当时是多走一个路口,米价可能就又翻了好几番。

所以才有一头牛的钱后来只能买一盒火柴了。

后来发行新版货币时按照比例缩小了面值。

现代货币2:

支票一张纸,填上数目就相当于钱了。

信用卡:

电子的虚拟货币。

(二)、实物货币:

P2

(三)、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

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

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我国宋代以后,银子用作货币。

起初,银子是比较稀缺的,所以银元价格较高。

宋朝,一桌像样的酒席,2-3两银子绰绰有余。

宋朝末年,墨西哥银元大量流入我国之后,我国的银价才开始跌落。

俏皮机灵的黄蓉假扮少年乞丐,故意把面颊双手涂得如黑炭般的,戏弄店伙计。

憨厚善良的郭靖好意相助,解其围。

这时,黄蓉对郭靖发生了兴趣,接着,在酒店大点菜谱,一会结帐,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黄蓉一顿饭“宰”郭靖花的十九两银子究竟是多少钱?

有研究历史和钱币的网友查阅资料后,分析说:

“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1.3万元,多则超3万人民币。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四)、信用货币

纸制货币有两种:

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理论上称为银行券;一种是国家凭借权利发行的,理论上称为纸币。

英镑,早期发行的时候,上面印有英女王欠你多少银子。

一张纸币可以要求女王偿付相应银子。

发工资的时候本来该发银子,结果发了两张英镑,英镑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符号,之所以能买到东西是由国家信用做保证,能买到东西。

银行券和纸币都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它们本身都没有价值。

现实中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相同的和可并行流通的,都属于信用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