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劳社4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641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劳社4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劳社4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劳社4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劳社4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劳社4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劳社4号.docx

《江劳社4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劳社4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劳社4号.docx

江劳社4号

 

江劳社[2009]4号

 

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总结

及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科、处、中心,监察大队,技工学校:

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将我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要点》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九年二月三日

 

江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2008年总结部分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奋力创新,各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年来,全市就业再就业进度加快,社会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劳动关系调整深入有效,各项工作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齐心协力,全年主要工作目标超额完成

(一)就业再就业创佳绩。

通过岗位采集、市场建设、强化培训、特困帮扶等方式,推进城乡各类群体就业。

全年举办劳动力市场50期,提供就业岗位25862万个,10000多人次求职者进场洽谈,推荐就业909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82人,“4050”人员再就业13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6%。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6402人,年底农民转移就业总量达27.5万人。

(二)社保扩面创新高。

大力推进“五险齐扩”,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9424人,参保总人数达103348人,征收基金48799万元,基金累计结余68935万元,基金备付能力达26个月。

医疗保险扩面11534人,参保总人数达107608人;失业保险扩面8287人,参保总人数5.66万人;工伤保险扩面20206人,参保总人数达90503人;生育保险扩面2879人,参保总人数达40853人。

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扩面数达到历史最多,企业养老、医疗保险突破了10万大关。

(三)劳资关系调处创历史。

劳动监察受理群众举报案件590件,立案396件,结案率100%,受理数、立案数、结案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30%、30%。

劳动仲裁立案199件,结案188件,按期结案率100%,立案数、结案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69%、72%,当期结案率为100%。

工伤受理案件1694件,认定工伤1602件,同比增加了67%、77%;为221人鉴定了伤残等级,各类案件发生率和结案率均为历史最多。

二、打造亮点,一批特色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一是镇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形成亮点。

建成丁沟镇人力资源市场,实现13个建制镇人力资源市场全覆盖,此项工作领先全省县级市,受到了省厅的充分肯定。

二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在仙女镇6个社区开展了创建充分转移社区活动,为22个社区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在6个社区举办了专项招聘会;实行“零就业家庭”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再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12月23日,省检查组对6个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8个,总数为扬州大市第一。

三是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质态。

由于扩面措施得当,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积余1.99亿元,累计结余6.9亿元,备付能力达到26个月,是最省基金运行质态最好的县级市之一,被省政府确立为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做实个人帐户的试点县(市)。

四是退管服务收效明显。

北苑社区创建成省级示范社区,成为扬州市首批示范社区之一;为城区1.1万名退休人员和450名异地居住人员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举办了全市首届企业退休人员趣味运动会;开展了春节送温暖、重阳节系列庆祝活动,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96%以上。

三、破题解难,多项“瓶颈”工作取得有效突破

1、破解社保补贴难题。

3月份起,实施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对“4050”自主创业人员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已对590名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17万元。

2、破解高技能人才培养难题。

通过企业内部评价、部门培养、技能竞赛、学校培养、政府奖励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进度,培养在校生全年培养技师121人,培养高级工350人。

3、破解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难题。

市政府年初召开专题会议,3月份与教育局联合到各学校进行参保动员。

8月份与教育部门共同下发了在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通知。

9月份与教育部门联合组成督察小组,对断保以及在规定时限内仍拒不参保的学校实行行政效能问责制。

年底,参保登记缴费总数已达5.6万人,有效解决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难题。

4、破解农保“零参保”难题。

年初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与大桥镇、仙女镇联合,抽调工作人和相关村、组干部,组成联合宣传小队,深入被征地村、组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向农民宣讲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参保结算服务,新农保参保1125人,其中失业农民449人,参保总人数达75340人。

四、量质并举,主要工作措施严密有序

(一)达到“四个到位”,就业再就业加快推进

一是市场服务到位。

健全了“金保工程”和“镇镇通”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利用组织部培训网络,将职介服务、培训服务信息延伸到村。

落实重点企业会员制单位和兼职信息员工作制度,提高信息质量;与妇联、工商、人事等部门,联合举办了“新春大型劳务输出招聘洽谈会”、“沿江企业用工暨失地农民招聘会”等6场专项洽谈会,有效推进各类群体就业。

二是政策落实到位。

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将小额贷款、优惠证发放等政策的落实工作下延到社区、乡镇,开展面对面就业服务,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00份,累计发放达到1.3万份,向9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7万元;为2988名人员减免税费292万元。

三是创建充分转移就业镇村到位。

坚持以内转为主、内转外输并举的思路,对大龄贫困农村劳动力,采取积极的帮扶措施,加强转移服务管理,6月底,5个镇120个村创建成07年度全省“充分转移镇、村”。

1月份,省检查组将对4个镇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四是技能培训到位。

推进转移培训券制度,举办83个培训班,培训人数4178人,兑付培训补贴108万元。

组织开展了以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青年和农民的创业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696人,创业培训731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5700份。

强化品牌培训,与湖南湘西龙山联合举办了沐浴培训合作,帮助龙山县培训了100多名沐浴业技术能手。

多形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职工10000人。

(二)体现“三个特点”,社会保险取得新突破

一是扩面措施有效。

全局七个扩面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赴乡镇扩保;加强了邵伯镇养老保险窗口服务,在小纪镇开通了养老保险结算窗口,开通了银联结算服务。

在企业养老保险取得佳绩的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当期基金积余万元,累计积余724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赤字从1551万元下降到78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结余116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结余160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9730人,基金累计积余950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75340人,基金累计积余11304万元。

二是待遇落实按时足额。

及时调整了2000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为2.5万名退休工人补发增资253万元;分别在1月、10月份向268名企业军转干增发生活困难补贴12.9万元;调整了34名企业离休干部遗嘱补助4.7万元。

向2481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8893万元。

支付城镇职工医疗费用1.3亿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费用95万元;失业保险标准从人均386元提高到590元,领取失业金和生活费人数为2733人,领取金额为345万元;向3196名机关事业保险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571万元;农村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4905人,领取金额为820万元;各项待遇落实做到一天不拖,不分不欠、一人不少,促进了形势稳定。

三是社保制度深入改革。

调整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政策;按省政府36号令实施新计发办法,对2721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新老办法对比,补发增资469万元。

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参保待遇,加大政策调整宣传工作,5.3万名在校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制定了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增长机制,年增发48万元。

扩大了机关事业保险社会化发放试点,社会化发放达到162个单位449人,发放金额618万元,有效减少了社会矛盾。

(三)注重“四个依法”,劳动关系保持稳定

一是依法开展专项维权活动。

先后开展农民工欠薪、职介机构清理整顿、春暖行动、整治非法用工检查等专项检查,受理群众举报案590件,协调处理194件,立案查处396件,结案396件,结案率100%,其中,查处追讨工资案210件,为1422名职工追讨工资366万元,查处童工案10件,清退童工17人。

二是依法提高劳动关系契约化程度。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审查率达100%。

三是依法调处劳资关系,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劳动仲裁立案199件,结案188件,按期结案率100%。

四是依法调处劳动保障信访。

加强信访值班接待机制,接待来访群众100多批次1000多人次,办理群众信访件51件,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四)增强三方面能力,队伍建设全面进步

结合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政治业务能力。

加强政治学习,开展了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扬州重要会议学习活动。

同时,组织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政策业务学习,职介大厅工作人员全部通过省厅职业资格培训;社保大厅工作人员全部具备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素质资格证书;行政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二是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了《窗口工作人员纪律及不准奖惩办法》,《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十不准”等,规范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

三是优质服务能力,两个服务大厅开展了红旗窗口评比,职介大厅开展了“四星级示范职业介绍机构”和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工作,社保大厅简化程序,取消重复手续,公开办事流程,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养老保险窗口和医保窗口获扬州市“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称号。

监察大队获扬州市妇联“巾帼维权岗”称号,被扬州市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在各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薄弱环节和工作难题也显而易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劳动和社会保障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就业矛盾问题突出。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部分出口企业纷纷裁员,短时间难以复苏,给就业市场带来很大影响,就业岗位采集、各类群体就业也将受到影响。

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双失双下”、单亲离异、“4050”等特困失业人员,因就业技能低等因素,择业难度加大。

同时,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办法范围较狭窄,小额担保贷款门槛设置过高。

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和层次有待提高。

不论是就业训练中心还是各镇,都存在场地不足、软硬件设施老化等问题,难以起到提高培训实效,提高农民技能的作用。

三是社会保险工作面临挑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造船业的职工参保、续保工作受到严重挑战,明年社保扩面形势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基金赤字仍然较大;特困人员的社保制度尚不健全,部分个私企业、农民工等群体还未参保。

四是失地农民保障难。

由于老农保的阴影,加之保障水平低,征地不规范等因素,还有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基本生活保险,失地农民参加新农保推进难度较大。

五是劳资纠纷数量剧增。

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业屡见不鲜,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现象依然存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惨淡,法律法规难以实施到位,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正在迅速上升,处理起来也较为棘手。

以上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来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2009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劳动保障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

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社保和劳资矛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推进就业进程,化解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热点矛盾,实现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2009主要工作目标:

——采集岗位1.6万个;推荐就业45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再就业培训3500人。

——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1.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100人。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万人,医疗保险扩面1万人,失业保险扩面4000人,工伤保险扩面1.5万人,生育保险扩面2000人。

——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企业养老保险征收3.6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征收8500万元;失业保险征收1200万元;工伤保险征收750万元;生育保险征收42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征收520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征收600万元。

——在职职工培训8000人,培养高级工300人,技师100人。

——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50人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

三、主要工作思路

2009年全局工作思路可概括为“1235”,即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实施三大工程,落实五项措施”开展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服务大局的中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受益面。

(二)抓住两个重点:

努力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努力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就业。

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就业体系。

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组织,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鼓励发展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构建覆盖全市的职业介绍和培训网络。

二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按“六到位”要求,加强镇级劳动保障管理站建设,推进镇级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窗口;逐步建立村级就业服务平台,健全市、镇、村四级就业信息网。

三是建立促进就业服务机制。

制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服务制度。

确保市、级两级人力资源市场有序开放,举办多种式的招聘洽谈活动。

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一条龙”服务;开展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服务。

2、努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这一目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全力扩大社保覆盖面。

继续推进“五险齐扩”,协调推进五项保险扩面,力争到年底,实现企业养老保险扩面超过1万人,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力度,两项保险扩面人数都要达到1万人;确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净增参保人员4000人、1.5万人、2000人以上。

二是加快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启动企业养老保险做实个人帐户工作,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联系。

认真调研,仔细测算,对全市基本养老情况进行排查,做好省级统筹的前期准备。

继续按照省政府36号令要求,做好养老金新老办法对比对接工作。

三是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实施老年补贴办法。

加大新农保推进力度,着重做好失地农民新农保扩面力度。

四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要进一步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合理的政策框架和缴费比例,推进机关事业保险制度改革。

(三)大力实施三大工程:

大力实施“稳定就业、温暖社保、和谐劳动”三大暖心工程。

一是稳定就业工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降低小额担保贷款的门槛,鼓励自主创业。

推行招、退工备案及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本地区规模裁员和失业增加等情况,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对关闭停产企业已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确保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是温暖社保工程。

第一,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及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做好2009年度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资,以及调整军转干生活困难补贴、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等工作。

第二,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政策,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覆盖面。

第三,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1月份起实行《关于适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的建议》,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标准、大病医疗保险金支付总额、公务员医保补助统筹报销比例,扩大个人帐户使用范围,增加药品支付范围,提高生育保险待遇等。

三是和谐劳动工程。

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劳动维权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不签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拖欠职工工资、非法中介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规范用工;推行建筑企业欠薪保证金制度,加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工作。

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积极调处各类劳动纠纷,特别是要重点抓好重特大案件的调处工作,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劳动者创造和谐劳动的社会氛围。

切实做好信访工作,抓好接待、交办、查办、回访等各个环节的落实,加大督办检查力度;重点解决群体来信来访问题,做到来信来访事事有回音。

(四)全面落实五项措施:

即“统筹城乡就业、社保扩面征缴服务、劳动者维权、职业技能培训、基层平台建设”五项措施。

1、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一要切实加强就业援助。

进一步强化就业工作责任制考核,深入开展就业帮扶活动,加大再就业扶持力度,着重做好关闭停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失地农民,单亲离异,大龄人员的就业工作。

二要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加强对城镇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重点做好城镇“4050”和“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到2009年底仙女镇100%的社区达到全省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三要进一步强化再就业培训。

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积极引导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

要采取“订单式”再就业培训模式,深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要积极推进创业培训,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使更多的求职者成为创业者。

四要推进创建充分转移镇村工作。

建立健全创建组织,做到镇有机构、村有人员。

建立农村“零转移”庭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申报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确保年内实现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存量消零”,确保年底实现充分转移镇的创建率达80%以上。

2、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

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加快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强参保结算服务。

一是加强扩面征缴服务。

市政府发文,将扩面任务分解到各镇,定期考核督查;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本局继续组成工作班子,由局领导带队,利用周末时间赴乡镇开展扩面宣传;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增设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窗口,方便乡镇职工;开展各项保险日常稽核、专项稽核和专案稽核,必要时采用行政执法、地税预征制,加大扩面征缴力度。

二是医疗保险服务监管。

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监管上,要加强对定点医疗和定点药店管理,建立定期联合检查制度,试行工作人员挂钩蹲点制度,加大巡查力度。

加快推进各镇卫生院医保网络化连接进程。

扩大医保服务进社区试点范围。

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上,要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网络系统,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中心,各参保学校、社区劳动保障事务工作站为信息点的管理服务网络,开通网上信息变更和社会从业人员银联缴费服务。

三要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进一步夯实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础,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区退休人员活动室;建立健全社区自管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与仙女镇协调因区划调整而产生的管理“盲区”问题。

推行“管理有限、服务无限”理念,依托各镇敬老院、社区托老所,探索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难题;组织春节慰问、重阳节系列活动,开展“欢乐夕阳四送”活动。

3、不断强化劳动者维权。

一是进一步宣传贯彻三部新颁法律。

进一步宣传《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有关单位知法守法,提高企业规范用工意识,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

二是深入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度,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重点督促中小企业和新办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

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建设。

三是加大劳动关系规范力度。

深入推行“两个合同”制度,确保劳动合同抽样调查签订率不低于85%,集体合同报送审查率达到100%,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制度实施率达100%;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和乡镇三方组织。

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

三是加大劳动争议仲裁调处力度。

积极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效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积极协助企业处理好改制遗留问题,解决群体性、突发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4、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要着眼于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着力抓好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一要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将龙川技工学校打造成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做大做强我市的技工教育。

同时,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加强各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管理培养更多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要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

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年度“万名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的培训规模,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确保全市全年培训技能人才8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0人。

三要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

按照“以培训促转移,以技能促就业”的思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推动农民由“劳力型”就业向“智力型”就业转变。

切实抓好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务工农民素质培训和外省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各类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务工农民的就业稳定性。

5、切实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平台,加强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基层人员政治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电子监控系统,进一步强化监督,健全机制,提高效率,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行政能力建设。

将党风廉政责任责任制纳入年终考核;健全基层服务站所工作制度,服务办公制度和窗口服务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首错不罚制。

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廉政述职、集体讨论制度;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无偿代办、失职追究等制度,形成约束机制。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

通过评议、调查、聘请行风监督员、投诉举报、明查暗访等,及时强化薄弱环节。

开展争创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根据群众需要,优化服务流程,取消重复手续,职介大厅和社保中心窗口要做到“受理一个头、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条龙”。

四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工会、妇联、共青团要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开展多形式的文体活动,打造一支“团结、务实、勤政、廉洁、高效”的团队,促进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