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485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各种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各种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各种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各种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制度.docx

《各种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种制度.docx

各种制度

作业检查制度

1、教师应按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作业。

2、严格按要求布置作业。

3、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4、各项作业必须在右下角写上批改日期。

5、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不得由学生代劳,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6、批改作业要做到批改正确,批改及时,批改规范。

7、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学生作业检查,对作业批改及时进行反馈。

8、检查从作业本封面、作业量、学生作业情况、教师批改情况进行考核。

桦南五小

听课制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教风的集中表现,也是学生德、智、体等全面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关键所在。

一、听课即是对教学的检查,又是向实践学习、向师生学习的好方法。

因此,听课者应本着尊师爱生、平等研究、共同提高的态度。

二、听课的目的是:

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动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和发扬。

三、所完成的听课任务:

每名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

四、听课分为平时听课,检查听课与观摩听课三种。

后两种听课,由教导处组织实施,除教学观摩,可事前告知授课教师外,平时听课和检查听课,均不预告授课教师。

六、听课后,听课人与任课教师平等研讨,把优缺点如实地告诉讲授者;必要时可召开师生讲评会。

七、听课制度的实施,由教导处负责

 

桦南五小

桦南五小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发展的原则,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逐步凸现我校的办学特色。

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加强校长教研意识,做到四个“必须”、五个“善于”

明确校长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真正做到四个“必须”、五个“善于”。

四个“必须”:

校长必须定期主持课改论坛;“新课程研讨课”活动校长必须到位;校长必须参与或主持实验课题研究;校长必须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

五个“善于”:

善于听,即经常深入组室、课堂听,倾听教师对课改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思,即立足课堂主渠道,对新课程的教学、教研要多思考,不断改进教研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善于写,即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作为校本教研的资料,从而引领本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

没有校本教研作为起点,就谈不上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

为提高我校校本教研的质量,我校以规范校本教研制度为保障,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

将每周三下午定为一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日,内容涵盖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案例评析、教学策略研讨、教学行为反思等等。

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

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行两有一检查:

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月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地开展

①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

学校领导宏观调控制定校本教研计划,每学期举行2-3次校级校本教研活动,确定活动目标及方案,进行指导性校本教研。

同时学校领导分工合作,分别下派到各分管学科和教研组,深入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

②建全教导处组织、协调制。

教导处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研究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

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都组织评比。

并每周组织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形成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

3、让教师拥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

我们将集体备课全部列入课表,从时间上保证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建设先进的校园宽带网络,网络终端进教室;每个年级组配备一台电脑、及空调,校园网站全天候开放,其海量的信息高效服务于校本教研,教师能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上访问校本资源库和互联网,基本满足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需要。

4、赋予教师三种权力

让教师拥有购书权。

为满足教师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需要,让教师拥有自由购买教育教学类图书、音像资料、习题集的购买权。

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为教职工订阅足够数量的期刊,每个备课组每学期至少可以拥有一份专业刊物和一份大型报刊,各级骨干教师人手一份相关专业刊物。

让教师拥有开设校本课程权。

校本课程开发,对某些教师来说是一项崭新的科研课题。

它的实施既无教材课标可参考,又无现成模式可依照,只能依靠我们本校教师的聪明才智。

这正好给那些渴望革新教学、施展自身才华的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又为那些执教多年已有钝性的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激情。

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让教师根据特长开发校本课程,办兴趣班,开选修课,学校通过综合评估,赋予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教师拥有开设校本课程权。

目前已比较成功地开设了篆刻、形体、球类、家政、德育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同时也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

让教师拥有教科研的自主权。

每学期初,由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实际的问题重新选择研究方向,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切合自己实际的研究课题,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实践与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校倡导相似课题的合作研究,在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中求同存异。

5、提供六个制度保证

理论学习制度。

以“走进新课程”光碟和教育书籍期刊为媒,要求教师做到“三有”:

有学习计划、有读书笔记、有学习总结,用学习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互动交流制度。

以集体备课和评课为纽带,同伴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

课题研究制度。

以研究课作为展示平台,以科研促课改,以课题研究成果体现课改实验成果。

课题研究做到五有:

有研究课题、有实验方案、有阶段计划、有过程记录、有物化成果。

我们围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本校或本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形成自己的校本课题系统,形成人人有课题,全员参与、协同攻关的局面,成为我校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如今,教师们基本达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共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按照”提炼问题--合作设计--教学行动--对话反思”四个程序进行。

教研奖励制度。

开展课改活动与评奖挂钩,制订《各级骨干教师奖励办法》、《宣传报道奖励制度》、强调“班级、组室层层包保、督导到位、互相监督、团结协作、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强调责任到人,实行整体“捆绑”评估。

课例研究制度。

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本着实用性原则,充分发挥教育案例、课例的示范作用,购置和网上下载大量案例、课例,给教师接近和观摩“他人经验”,让教师广泛地从相关的“现场观摩教学”或者“课堂教学录像”中获得直观的、专业的支持。

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约束,并发挥奖励的导向作用,促使校本教研活动由少数骨干参与变为备课组共同体集体参与,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自觉,由无序逐渐走向有序。

 

教研组教学研究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研组教学研究工作的力度,促进教学研究工作持久深入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

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主持人"五落实"。

对于组内开设的常规课、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公开课,人人参与听课、评课,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并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进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

3、学期初,各教研组针对本学期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鼓励教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

4、组织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拟定教学计划。

5、加强对备课组的领导,组织教师认真备课,在教师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组织好集体备课。

6、结合教学工作,组织教师钻研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7、组织教师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与工作能力。

桦南县第五小学

教师业务考核和教育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聘了较多青年教师,其总数已达全体教职工的半数。

为深化学校内部改革,为落实聘用制,为评模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提供较为客观公正的依据,同时,也是为了促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要求和自身的不断提高,树立为人师表的师德形象,有必要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和教育管理。

二、业务考核和教育管理对象和范围

到校工作三年内,大学毕业被我校聘任的教学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各类教辅人员。

三、考核内容

1.教案书写认真详细,科学规范,有反思,一课一反思。

2.听课笔记记载认真详实,有感想。

3.公开课活动积极参加,自备自讲年级公开课,一学期一节。

4.积极主动搞好“六学”(学大纲、学教法、学新教材和新课标、学微机、学多媒体)。

5.做到每年撰写一篇校级论文,三年内有论文发表于地级、省级或国家级报刊。

6.积极主动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每年至少订阅一种专业报刊。

7.上课讲普通话,而且有普通话合格证书。

四、青年教师的教育与管理

1.积极参与岗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2.认真完成学校组织的“老带新”活动。

3.主动学法知法,尤其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和《教师法》。

4.牢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5.学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关心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与青年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倾听其呼声和要求,及时解决其困难。

 

教师业务考核制度

教师业务考核是对教师履行教师工作职责的客观评价,是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有效手段。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事分配制度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特制定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如下:

一、工作要求

1、教师必须接受学校及处室交给的教学、教研、指导实践及带教等项工作,并完成工作量。

2、教师应遵照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无正当理由未经教务处主任和学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变动。

3、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布置、批改学生的作业。

必须有效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4、教师应严格按课程表规定的时间上课,不准迟到或提前下课以及拖堂和缺课。

因病、因事请假或公出须通过学校安排调课。

教师之间不得私下自行调课。

二、考核内容:

教师业务考核内容主要是以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工作任务为主,包括教学态度、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研、教改工作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纪律等,有量的规定,有度的要求;既要看教学态度又要看实际效果;既重视业务水平又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

1、教学态度。

主要考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从事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对待教学教改的态度。

2、每名教师应服从教导个安排,上足课节。

3、教学质量。

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等环节。

重点考核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

4、业务水平。

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相应职称的工作能力、教研教改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5、教学研究。

教学教研成果包括教学科研成果、专著、论文、教材及教材建设的其它成果。

应注明公开出版的单位、时间、主编或参编、本人角色及获奖情况。

6、教学手段。

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或网络教学等情况。

三、奖励与处分。

1、每学年度凡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中经考核做出优秀成绩者,经学校评选审批,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2、对表现不好、工作不负责、有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3、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应报有关部门调离教师岗位从事其它工作。

 

桦南五小

 

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人的资源。

在思想观念上,行使教育管理权力的人,应该把教师看成是办学最大的、最具活力的资源,教师的思想境界、工作质量、潜在能力的调动、运用和发挥,可以转化为较高的办学效益。

教师能够胜任社会赋予他们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就能够存在和发展,反之学校就会衰落。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目前学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评价目的认识不清。

据抽样调查表明,目前仍有13.4%的教师和31.3%的校长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考核。

因而没有把搞好教师评价作为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仅仅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还有部分校长、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搞评价,把日常工作与评价工作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认为评价是游离于日常工作之外的事情。

(二) 评价制度结构不合理。

目前,从结构来看,还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性的评价,即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或者是校长(评价)→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

缺乏充分的信息和数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课堂听课搞突然袭击。

 经常依靠办公室、走廊、校园里的道听途说或者偶然见到的现象下结论。

这种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方向单一的评价系统,不仅未形成信息反馈网络,而且也不可能充分调动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评价制度的功能未充分发挥。

由于目前教师评价制度结构不合理以及对教师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教师评价制度的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只是部分地发挥了评价的鉴定、选拔功能,而学校教师评价制度的主导功能即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如何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一)明确评价目标

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确立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

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的作用,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确立评价标准

对于教师评价的依据应是: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根本任务及国家教委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在此依据上上,应该逐步明确以师德为首的内容体系。

其中包括:

第一,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学生,工作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要坚持既教书又育人。

第二,教师的法制意识。

教师要坚持依法施教,要贯彻、履行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任务、要求、义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要自觉维护受教育者和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教师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深的专业学科水平。

在现代教育中,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理论知识。

第四,教师的工作能力及水平,教师要有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班级等学生群体的管理能力,家访及做学生思想工作、心理疏导的能力,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

第五,教师的工作业绩。

教师做班主任或其它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学科教学成绩,教师著述、论文、报告、科研成果。

在诸项评价内容中,尤以师德和法制观念为要,在很多评价中采取了师德和依法施教的一票否决,如每学期教师的述职和考核,如果出现了严重违犯师德和违犯教育法规之事,考核则为不合格。

(三) 制定评价方案

1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评是主要倡导的评价形式,也是教师评价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

学校管理者可依据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本校的师资情况,拟定出A类和B类评价内容和标准,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不足,然后把拟定出的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作为C类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表。

比如:

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中,学校把“教学目标”定为A类目标;将“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的学习者”作为B类目标;教师也可把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有发言权、培养协作精神、关注学生思想行为方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作为C类目标。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发展中,利用不同方式写出教学发展体会、教学日记、周期性总结等形式的自我监控总结材料。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

因此,教师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局面,让自己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然后,通过学校管理者向学生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一般每学期两次专题会),作为定性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自己还要不定期地召开学生专题座谈会(每学期不得少于四至五次),作为灵活性、过程性评价;学校还在校内设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专题信箱,让性格内向、不敢在教师面前评价教师的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心里话。

一周开一次信箱,一月做一次总结,也可设计学生问卷,让学生通过纸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对教师的评价。

    3、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在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

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是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

根据这一理论,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学校,特别是对教师的评价;教师每学期要按时完成全班学生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并认真做好记录;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了解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由学校和任课教师联合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让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在平时,也可以在家长开放日)。

    4、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主导力量,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比较了解,因此,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最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

所以,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对每一位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细化的和量化的。

依据这一特点,每学期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

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常规的落实、教改实验的进展、课堂教学的设计、改进与效果等。

学校管理者在操作评价中,首先要参与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师的优势,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提高发展的建议。

其次,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平衡和总结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

再次,学校管理者要把平时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分解性评价、稳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灵活性评价等,在一个学期中,进行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实在的总结性评价的成果。

三、发挥教师评价制度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而对教师的评价过程自然会具有导向的功能。

(二)激励功能

教师评价可以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够激起干部,教师发扬优点,促进人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激励人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学习。

这是评价的一种心理功能,驱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活力。

因而评价在客观上也对学校、干部、教师起着督促作用,激励其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

(三) 馈矫正功能

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获得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的把握学校工作或教师工作的状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学校工作或教师工作中的长处与短处。

这样便于学校和教师经常调节工作的目标与进程,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断地得到完善,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目的。

(四) 鉴定功能

对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进行评价,必然会有评价的结果,这评价的结果会对学校,教师具有鉴定的功能。

只要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办法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那么评价的结论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

因此,通过评价来对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鉴定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

现代学校管理改革中,教师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越来越受到重视,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样的培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等等。

合理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

 

教研组教研活动制度

1、教研组长负责本组学科教学研究的有关工作,负责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安排教研活动。

2、每年由教研组长协同教导处确定课题研究任务,并分解到各教师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3、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学期教研的常规工作,每学期至少60%以上教师教出一堂研究课或示范课。

4、每双周星期四晚自习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分别开展教研活动。

学习有关文章、评课、安排有关工作等。

5、每次教研活动应有较详细的记载。

6、各教研组每学期对本组的教研情况写出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