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33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8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1综述.docx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综述

 

会计电算化专业

 

课程标准

 

财政金融系制订

二〇一三年九月

 

经济数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遵循《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制定《经济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

0820011、0820012

适用专业

《经济数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核心课程之一,因此适用于本院财政、金融、经济及管理类各专业。

授课时数

本课程课时总计96学时,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和选修三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一开设与第一学期共计60学时,必修模块二开设与第二学期共计36学时;依据专业需求可用选修模块替换必修模块二。

执笔人

财政金融系专任教师:

贾其鑫

制定日期

2011年9月

二、课程性质

《经济数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财经类、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作为财经及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基本专业学习理念,为培养学生建立基本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分别从教学组织的实施、课程内容结构、培养方法和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标准,重在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高职培养特点。

四、课程目标

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的获得:

函数的微积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数学方法的训练和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金融管理与实务

国际金融

商务管理

财务管理

电算会计

注册会计

企业策化投资预测

金融证券分析

企业策化投资预测

金融证券分析

线性规划

理财规划

财务管理定量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理财规划

财务管理定量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理财规划

财务管理定量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理财规划

职业素养目标

1.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2.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3.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

5.树立团队合作和生产安全意识,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6.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爱护社会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实施

鉴于经济数学在专业学习中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因此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又基于该课程与后续《经济学基础》、《理财规划》课程的联系紧密,因此辅以适当的经济学案例讨论教学,以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巩固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时安排占全学时的85%-90%,案例讨论占10%-15%,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灵活掌握。

六、课程考核

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极限的思想和方法有初步认识,对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辩证关系有初步的了解;初步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建立变量的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受到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

2、建议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试卷答题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3、关于成绩评定的建议:

期末占总评成绩的50%,期中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占总评成绩的20%。

4、基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可加大过程性考核,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七、教学资源

(一)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顾静相主编

(二)参考书目:

1、龚德恩《经济数学基础》(第一部分):

微积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周兆麟《经济数学基础》上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3、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杨启航,《数学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三)在许多数学分析中都用到数学软件,因而还需计算机教室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课程内容

模块分类

主要内容

任务目标

授课方式

课时安排

必修模块一(第一学期完成)

任务一、

极限与连续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几种常用表示法,了解函数的基本性质。

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理解反函数的概念。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2、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

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了解无穷小的阶的概念、无穷小的性质、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会运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3、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

讲授法

16学时

任务二、

导数与微分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的方法。

2、了解隐函数的概念,掌握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二阶导数的求法。

4、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

理解边际概念、函数的弹性。

5、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和最大(小)值的方法并理解在经济中的应用问题;会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垂直渐近线,会作出简单的函数的图形。

讲授法

20学时

任务三、

不定积分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关系及性质。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类换元法、第二类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讲授法

14学时

任务四、

定积分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及几何意义。

2、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对变上限定积分求导数的方法。

3、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4、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广义积分。

5、掌握定积分元素法,掌握用元素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讲授法

10学时

必修模块二(第二学期完成)

任务五、

矩阵与行列式

1、了解阶梯形矩阵、矩阵秩的概念,了解n阶矩阵行列式的性质。

理解矩阵、逆矩阵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行列式的性质。

2、掌握几种特殊矩阵,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算规律、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和用初等行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掌握二、三、四阶矩阵行列式的计算。

讲授法

222学时

任务六、

线性方程组

1、了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无关的定义及其重要结论,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全部解概念及接的结构。

2、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3、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用初等行变换求线性方程组全部解的方法。

会求极大无关组。

讲授法

14学时

选修模块(该模块依据专业特征可替换必修模块二)

任务七、

随机变量与概率

1、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及事件频率的概念、古典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条件概率的概念以及佰努利概型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概论的统计定义和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

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和概论的基本性质。

3、会用概论的基本性质进行概论计算;会用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进行概论计算;利用事件的独立性计算概论。

讲授法

12学时

任务八、

随机变量及

数字特征

1、了解随机变量的概论;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布列的概念和性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数学期望、方差的概念。

3、掌握数学期望、方差的性质与计算,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讲授法

14学时

任务九、

统计推断

1、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及事件频率的概念、古典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条件概率的概念以及佰努利概型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概论的统计定义和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

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和概论的基本性质。

3、会用概论的基本性质进行概论计算;会用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进行概论计算。

10学时

九、编制说明

1.本课程标准适应于我院高职经济类、管理类、金融类、会计类各专业;

2.执行本课程标准时,教学内容的选取、时数的分配,各专业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安排;

3.执行本课程标准时,教师应注意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一步树立为专业服务的思想。

管理学基础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遵循《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意见》,制定《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

0820020

适用

专业

《管理学基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核心课程之一,因此适用于本院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注册会计各专业。

授课时数

本课程上下两篇共计64学时。

执笔人

财政金融系专任教师:

马文娟

制定日期

2011年9月

二、课程性质

《管理学基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核心课程之一,作为财经及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财经专业学习理念,为培养学生建立基本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该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能够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另一方面又为管理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意见》,分别从教学组织的实施、课程内容结构、培养方法和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标准,重在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高职培养特点。

四、课程目标

 

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管理学理论知识,能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管理问题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归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前沿信息和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金融管理与实务

国际

金融

商务

管理

财务

管理

电算

会计

注册

会计

银行

从业

保险

从业

证券从业

 

 

外贸企业从业

 

 

 

基本账务处理

商业银行从业

中央银行从业

报税

处理

审计

业务

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

管理

职业素养目标

1.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2.树立正确科学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3.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

5.树立团队合作和生产安全意识,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6.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爱护社会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实施

鉴于管理学基础在专业学习中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因此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又基于该课程与现实企业经济活动联系紧密,因此辅以适当的案例讨论教学,以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巩固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时安排占全学时的85%-90%,案例讨论占10%-15%,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灵活掌握。

六、课程考核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基于该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特殊地位并考虑实践性的要求,该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平时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案例讨论中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考查,加强该部分考查力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期末终结考核也可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摈弃过去单一的笔试方式,例如完成简单的课程论文,或者分析某一自己感兴趣的经济现象,甚至可以分析社会热点经济话题等等。

七、教学资源

鉴于该课程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利于文字、表格、函数以及图形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课程内容

 

管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

任务目标

授课方式

课时安排

 

第一章

管理系统

 

1、管理概述

2、管理者

3、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4、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1.掌握管理的涵义;

2.理解管理的属性,了解管理系统的构成;

3.掌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4.理解管理者的基本职能;

5.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与环境分类;

6.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机理与类型

讲授

讨论

8

 

第二章

管理思想

1、近代管理理论

2、现代管理理论

3、中国管理思想的演进

4、组织文化

1.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2.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

3.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解我国当代管理思想的演进;

4.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功能与类型;

5.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讲授

8

 

第三章

计划

1、环境分析与问题界定

2、创新与运筹

3、决策

4、计划职能实务

1、了解计划的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程序;

2、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

3、掌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4、掌握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

5、理解目标体系的构成,掌握政策的制定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讲授

8

第四章

组织

1、组织结构设计

2、职权配置与规范设计

3、人力资源管理

4、人员组合与团队建设

1.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职权配置的原理与方法,理解规范化管理;

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4.理解人员组合和群体管理的原理与要求;

5.理解“团队”的本质特征、类型、团队建设的阶段。

讲授

8

第五章

领导

1、领导理论与领导方式

2、权力与指挥

3、激励

4、沟通

1.了解有关领导概念,掌握领导方式理论;

2.掌握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3.掌握指挥的形式与要领;

4.掌握激励的理论与方法;

5.掌握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讲授

8

 

第六章

控制

1、控制机制与控制要领

2、控制的过程

3、控制方法与技术

4、控制的现代化方法

5、管理信息系统

1.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理解控制机制与要领;

2.理解管理控制的几种基本类型;

3.掌握控制的基本程序;

4.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特别是现代方法;

5.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讲授

8

第七章

企业管理与改革

1、企业概述

2、企业制度与改革

3、企业市场营销

4、企业生产管理

5、企业财务管理与效绩评价

了解企业概述以及企业制度与改革还有企业市场营销与企业生产管理的环节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与效绩评价

讲授

8

会计学基础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遵循《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意见》,制定《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

0820030

适用

专业

《会计学基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供高职、高专以及成人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使用。

授课时数

本课程共计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

执笔人

财政金融系专任教师:

刘燕

制定日期

2011年9月

二、课程性质

《会计学基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供高职、高专以及成人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使用。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提供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完善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结构,增强经济管理能力。

三、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划教材之一,适合各类高等院校财金类管理类各专业使用。

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制定、课程学时制定中,本着坚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等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意见》,分别从教学组织的实施、课程内容结构、培养方法和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标准,重在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高职培养特点。

四、课程目标

 

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着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基本操作技能,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知道如何取得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

 

开设专业

 

职业目标

 

财务电算注册

管理会计会计

 

国际

金融

 

商务

管理

 

金融

管理

企事业从业

银行从业

 

 

外贸企业从业

 

 

 

银行从业

保险从业

证券从业

出纳

会计

财务主管

财务总监

存款记账

职业素养目标

一、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锻炼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

四、加强自我环保及安全意识;

五、教学实施

会计学基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该课程有一定学时的实践课,因此在理论授课的同时要结合一定的实践教学,以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巩固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理念,培养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突出实用性的特色。

六、课程考核

类别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考核主体

所占比例

课堂教学

出勤

考勤

任课教师

20%

平时作业

批阅

任课教师

课堂表现

答问

任课教师

实践操作

填写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现场操作

任课教师

30%

期末综合

综合考核

笔试

任课教师

50%

七、教学资源

鉴于会计学需要涉及一定的“T”型账户,以及账户的余额结转等课堂演练,我认为板书教学会比较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课程内容

 

理论篇

主要内容

任务目标

授课方式

学时安排

总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理解会计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会计的职能和目标,要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掌握会计的前提条件、明确会计核算方法

讲授

2学时

 

内容一

会计科目与账户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会计恒等式以及会计科目和账户

 

讲授

讨论

 

12学时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的原理

一、熟练掌掌握记账方法

二、握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一、熟练掌握账户的结构以及账户的性质

二、牢记账户的记账规则,掌握账户的对应关系,会编制失算平衡表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资金筹集的核算

一、掌握投入资金的核算

二、掌握借入资金的核算

供应过程的核算

涉及“材料采购、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的核算

生产过程的核算

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核算

销售过程的核算

涉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的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