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256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

管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2

1、工程概况…………………………………………………………………………2

2、管网工程地质概况………………………………………………………………2

3、地质构造…………………………………………………………………………3

4、水文地质…………………………………………………………………………3

第二章编制依据……………………………………………………………………………3

第三章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及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4

1.深基坑开挖时主要存在的风险有……………………………………………………………4

2.深基坑开挖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4

1)、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施工方法……………………………………………………………5

2)、开挖遵循原则……………………………………………………………………………5

3)、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6

4)、保持槽底干燥……………………………………………………………………………6

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6

6)、施工监测…………………………………………………………………………………9

7)、雨季施工措施……………………………………………………………………………10

8)、管线保护施工要点………………………………………………………………………10

9)、加快施工进度……………………………………………………………………………10

1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

第四章施工计划…………………………………………………………………………………15

第五章施工工艺技术……………………………………………………………………………16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8

第七章劳动力计划………………………………………………………………………………18

 

综合管网工程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大竹林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综合管网工程。

综合管网工程含雨水管道工程、污水管道工程、废水管道工程、通信信号工程、电力管沟工程、给水消防工程等等。

管网工程分部于整个大竹林车场内,且大部分属于高回填区,管网在整个现场的分布详见附图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图。

其中有部分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废水管道、电力管沟工程的基坑沟槽开挖深度超过5米,属于超深基坑、槽开挖,编制专项的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1.管网工程的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区。

主要为农作物种植地和林地,为原始地形。

地形起伏,缓坡坡度一般10~20°,局部陡坡段坡度55~60°。

2)地层岩性

场地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和侏罗纪中统沙溪庙组岩层组成。

基岩以砂质泥岩、砂岩为主。

素填土:

杂色、紫褐色,主要由砂岩、泥岩块石及粘性土组成,碎石含量20—40%,粒径一般30—100mm,结构松散稍密,稍湿。

主要分布于场地内基耕道上,厚度一般在1m左右,堆填方式为抛填,堆填时间1—5年。

残破积层粉质粘土(Qel+dl)褐色、褐黄色为主,一般无包含物,局部含有植物根茎,切面无光泽~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可塑~坚硬。

一般斜坡地带厚度0~2m,沟心地带厚度3~6m。

砂质泥岩(J2S):

紫褐色、褐色、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状结构,泥质胶结,层状~巨厚层状构造。

强风化带厚约0.30~3.10m左右,强风化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裂隙较发育,整个区内均有分布,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

砂岩(J2S):

灰色、灰白色、青灰色、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细粒~中粒结构,钙质胶结,层状~巨厚层状构造。

强风化带厚约0.15~1.30m,风化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裂隙较发育,完整性较好,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

砂岩与砂质泥岩交错分布于整个场内。

场地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芯成块状,岩质软,手可捏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2.地质构造

场地构造上位于川东南弧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的次一级构造悦来场向斜南倾末端。

岩层倾向330°,倾角7°。

根据地面调查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勘察区无断层通过。

区内岩体节理裂隙的发育。

3.水文地质

本场地属丘陵地貌,区内不具备典型的含水层,岩土层普遍含水微弱。

在地势较高的斜破及丘顶平台,地表水迳流条件较好,地下水补给范围小,表层土体薄。

松散层储存地下水条件差,地下水不发育。

在沟谷凹地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的覆土层分布区域,下伏相对隔水层分界面(弱风化岩石界面)平缓,地表水向下渗入土体易于聚集岩土体中。

根据地下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理特征,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及基岩强风化层中。

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埋藏条件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量大小与降水因素关系密切,受气候和季节性变化较大。

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低洼地段的覆土层中,属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强风化带的风化裂隙中。

地下水位埋深及高程在斜坡度部位变化较大,水位线总体趋势与斜坡坡度一致。

在沟谷部位地下水位埋深及高程变化较小,但每条沟谷水位差异较大。

拟建场地为丘陵斜坡地貌,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勘察期间场地沟谷部位地下水水量较小,主要由大气降水、灌溉用水补给。

原始沟谷是地下的汇水部位,若在雨季施工,水量将较勘察期间有所增加。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管理标准》(QB-MCCG-0001-2009);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97-2009);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5-99);

10.本工程的设计图纸;

1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本工程现场地质、地形、地貌情况;

13.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文件。

第三章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及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

1.深基坑开挖时主要存在的风险有:

1)、沟槽坡顶的坍塌、槽边土的剥落和槽边土的整体滑坡;

2)、深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的电线杆、管线、建筑物及地下管网产生的影响;

3)、基坑开挖后,临边施工作业易造成高处坠落;

4)、基坑开挖进行施工排水时,坑内积水造成地面及周边建筑物或设施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2.深基坑开挖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

1)、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施工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网工程部分基坑深度达到九米深,施工困难。

根据轨道公司要求管网工程施工工期紧张,按常规的施工加固方法耗费工期,为加快施工进度又确保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多方案分析论证和专家论证、优化比较,因为现场的管网多数位于高回填区,回填石渣承载力较低,施工间歇时间较短,经过专家现场分析采取放大开挖坡比的大开挖的施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深度5米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

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净载

坡顶有动载

中密的砂土

1:

1

1:

1.25

1:

1.5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沙土)

1:

0.75

1:

1

1:

1.25

硬塑的轻亚粘土

1:

0.67

1:

0.75

1:

1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1:

0.5

1:

0.67

1:

0.7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

0.33

1:

0.5

1:

0.67

老黄土

1:

0.1

1:

0.25

1:

0.33

软土

1:

1

-

-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规定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

边坡土体类别

坡率允许值

状态

坡高小于5米

坡高大于5米

碎石土

密实

1:

0.35-1:

0.5

1:

0.5-1:

0.75

中密

1:

0.5-1:

0.75

1:

0.75-1:

1

稍密

1:

0.75-1:

1

1:

1-1:

1.25

粘性土

坚硬

1:

0.75-1:

1

1:

1-1:

1.25

硬塑

1:

1-1:

1.25

1:

1.25-1:

1.5

根据以上规定本工程的回填土属于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沙土)坡顶有动载的采用1:

1的比例放坡经过专家现场论证分析,考虑管网工程土石方的施工间歇时间较短,管道安装完成后马上进行回填,基槽开挖后的暴露时间较短,边坡坡比采用1:

1的比例进行放坡,下部石方按1:

0.25的坡比范围进行控制比较合理,实际情况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调节,如遇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的处理。

2)、开挖遵循原则

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则,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分层开挖在上层土石方开挖完毕后才可进行下层挖土,严禁超挖。

基坑、槽开挖中,为确保基坑周围构筑物和管线的安全及支护结构的稳定,要求尽可能减少初始位移,根据时空效应的原理,应按照“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的原则,掌握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科学地利用土体自身的控制地层位移的潜力,以解决基坑稳定和变形的问题。

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

土方开挖至槽底根据现场土方结构情况进行临放坡开挖。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管网部分的施工期属于雨季施工,且本工程管网部分的管道大部分位于高回填区,回填土结构松散,开挖出的土石方边坡极易塌方。

为保证施工期间边坡施工稳定,对回填部分的管道基础开挖出的基坑边坡采用大型、厚型的塑料彩条布进行覆盖,防止雨水冲淋边坡造成塌方。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3)、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

坑边荷载,是形成基坑失稳的不利荷载,加大土体内的剪应力,一旦控制不当,会诱发基坑坍塌的突发。

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缘不得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不得堆放在坑、槽边缘,应转运到现场临时堆料场。

机械设备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护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过计算确认。

4)、保持槽底干燥

施工过程中,保持槽内干燥,防止水的侵蚀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土体内含水量过大,是造成基坑失稳的一项重要原因。

在开挖前,对基坑土体内含水量过大的工程,必须做事先降水措施,以疏干加固坑内土体,达到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开挖时,利用人工在直槽底部两侧各开挖1条宽0.3米,深0.5米的排水沟,在槽底窨井的外侧设集水井排水,将槽底的水位降至槽底0.5米以下;在大开挖的底部6米宽的范围内,做成向外倾斜2%坡度的斜坡,外侧两边各开挖1条宽0.3米,深0.5米的排水沟,在两个窨井的中部设1米*1米,深1.5米的集水井排水;在大开挖面的上口外侧2米的地方形成土埂,防止雨水流入沟槽。

同时,我们将多备水泵和污泥泵随时准备抽排水,保证排水需要。

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脚不小于0.3m,坡度为0.1~0.5%,并应比地面低300-500m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0m,并深于抽水阀深度,井壁应及时加固,集水井内水及时排出。

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 制订切实可行的深基坑开挖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施工,并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

、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班前点名时将交底书下发到每个员工的手中,并做到“三不工作”:

安全技术交底书没弄懂不工作;防护用品不齐和工具受损不工作;酒后和生病不工作。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对一线作业员工轮流不间断地进行安全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

除了日常的安全检查之外,针对深基坑开挖施工阶段的临边防护、沟底清理、施工用电等易出问题的部位,采取经常性巡查、定向抽查和跟踪检查、专项治理等多种形式,使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危险性较大的隐患,及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单。

、加强每日工间巡查,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对基坑内外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排除,同时对吊运钢丝绳、吊钩、吊斗、卡环、卡具等易磨损的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受损立即更换,严禁带病作业。

、调动一切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把安全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借助社会力量降低事故风险,为所有参建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在施工前切实清理好基坑壁上浮土,并对基坑上口周边土层进行检查,作好标记,昼夜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消除隐患。

、 施工用吊车、打桩机、电焊机等设备,使用前认真检修和调试,确保施工时运转正常。

、 各种用电设备应按规范搭接电源,杜绝违规行为。

、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对临边作业已构成高处坠落的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要求,及时在沟槽边设置双道防护栏杆(详见本页附图)。

人员上下基坑,应设置专用安全通道,严禁攀爬模板或支撑系统上下。

、特殊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人员现场巡查,切实作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规人员。

、施工时如发现土质与地质钻探情况不符,要及时与监理联系,商讨对策。

如发现流砂层,应立即回填并压实,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开挖。

6)、施工监测

施工时安排一个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员,把全站仪和水准仪架在稳定的土层上,进行深基坑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相邻建筑的位移及沉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及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及沉降、地下水位变化。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当一些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施工步骤,并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

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

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少于两个,且应设于影响范围以外。

基坑监测频率

序号

监测项目

量测频率

1

沉降监测

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周

2

周围土体的变形监测(侧斜)

开挖前1次(初读数),土方开挖过程1次/天,底板浇筑前1次/周,浇筑后1次/半月

3

地表和地下管线(3倍基坑深度)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结构施工中1次/天,土方开挖过程2次/天

4

支护结构侧土压力监测

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

5

地下水位监测

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

6

孔隙水压力监测

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周

7)、雨季施工措施

1)、为了防止下雨时,雨水冲刷沟槽形成塌方,我们将时刻注意天气情况,在下雨之前将开挖的沟槽边坡利用彩条布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对沟槽边坡的直接冲刷。

同时,安排专人对集水坑进行抽水。

2)、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要搭好防雨棚;配电箱、柜、板设置防雨罩,电线电缆按规范腾空架设、切实作好漏电短路保护工作。

3)、雨季施工的通道、上下爬梯及关键部位做好防水浸、防滑措施。

4)、加强雨季施工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8).管线保护

管线保护施工要点

   l)、正式开工前进行下面四方面的工作

、认真研究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

②、积极主动走访有关职能部门,尽可能收集有关管线的资料

③、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进行勘测调查

   ④、根据前三步工作的成果,比较精确地绘出有关管线图纸,作为施工中管线迁移或保护的依据。

   2)、图纸中显示须进行迁移的管线,进场后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尽快进行迁移。

   3)、对于仍须保留的地下管线,项目部将制定详细的管线保护方案,并切实予以执行,保证施工期间管线的加固和悬吊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4)、基坑支护及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前,使用管线探测仪,仔细对施工位置进行探测,然后再进行基坑施工。

  5)、若经探测,发现有未明管线在施工场地内通过时,应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情况,并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及管线权属部门共同研究,研究处理办法。

尽量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9)、加快施工进度

沟槽开挖后,敞开的时间越长越不安全,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加快施工进度,各工序之间要衔接紧密,流水作业。

同时,加班加点,抓住有利天气展开施工。

1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1应急救援预案目的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0.2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工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组长:

罗秀才

成员:

李俊张兴明杨胜军程奎冉国前程平

具体职责如下:

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求助。

2)、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事故现场的的工作。

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

4)、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协助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10.3应急救援中遵循的原则

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2)、项目应急小组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工作。

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

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如是电、气等事故,应先截断电源、气源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6)、项目部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务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

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安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10.4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

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现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总部及公司领导。

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等)先以口头,再以书面的形式报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

10.5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1)、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应急抢险小组。

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人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6)、尽快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9)、基坑:

①、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②、加强支护和支撑加板桩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③、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④、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长。

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1)、现场安全员应对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10.6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1)、触电脱离方法:

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断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2)、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和向项目部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

3)、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4)、抢救方法如下:

①、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②、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③、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5)、心肺复苏法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

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

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10.7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