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518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docx

高中地理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

[错因分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

2.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加强国际协作。

(×)

[错因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加强国际协作体现的是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3.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错因分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属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Ⅰ

“宇宙飞船经济”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据此回答1~2题。

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思想D.人地对抗性思想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答案:

C

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答案:

D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3~4题。

3.图中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环节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②是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这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环节;③是人类社会对环境的改造作用;④是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

答案:

B

4.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C.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D.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解析:

发达国家和城市(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和乡村(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

答案:

D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5~6题。

5.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

B.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

C.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

D.物种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

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

答案:

B

6.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是(  )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②退耕还林 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④围湖造田 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⑥适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⑤D.②③⑥

解析:

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围湖造田,随意开挖矿产资源都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丘陵缓坡修筑梯田,既可取得经济效应,也可保持水土,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答案:

D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7~9题。

7.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②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③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④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答案:

D

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解析:

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社会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动力、科技等,因此①为社会系统,②为生态系统,③为经济系统,④为人的管理调控。

答案:

C

9.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B.产生生产废弃物

C.产生生活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解析:

①为社会系统,②为生态系统,①对②的影响是产生生活废弃物。

答案:

C

10.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解析:

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体现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危害野生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动物生存的公平性,符合公平性原则。

答案:

A

读某地生态园区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功能区的对应,正确的是(  )

①甲——居住区 ②乙——种植区 ③丙——水源区 ④丁——乳畜区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甲产出生活污水,说明甲为居住区;丁向乙提供饲料和饲草,说明丁为种植区,乙为乳畜区;丙向甲和丁提供水源,说明丙为水源区。

答案:

C

12.对该生态园区的叙述有误的是(  )

①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 ②实现了物质的充分循环 ③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和肥料 ④不需要任何技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图示生态园区的核心部分是沼气池,它将废渣、废水、废气充分利用,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无需从外部购进原料、燃料和肥料,但要精心设计,需要一定的技术。

答案:

D

13.下图中秸秆的四种不同利用方式中,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甲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燃烧,利用方式最简单,效益低下;丙方式没有发挥秸秆在饲料方面的价值。

只有丁方式充分发挥了秸秆作为饲料、肥料、燃烧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故效益最好。

 答案:

D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产业构想的实行能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

A.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光化学烟雾

15.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  )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构想的实行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使用燃料乙醇后也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选A。

第15题,生物能源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增加国家的能源供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故选A。

答案:

14.A 15.A

二、单项选择题Ⅱ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解析:

图中①是采猎文明时期,②是工业文明时期,③是环境文明时期,④是农业文明时期。

答案:

A

17.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

图中②是工业文明时期,此时的人地关系是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类征服自然。

答案:

D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18题。

18.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

解析:

从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的分布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酸雨危害集中在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浙江、福建沿海等地;西南地区、横断山区森林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等地。

答案:

B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

读2012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吉林高于河北B.山西高于河南

C.青海高于甘肃D.安徽高于湖南

解析:

吉林和河北都为相对高碳区;山西为高碳区,河南为相对高碳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山西低于河南;青海为相对低碳区,甘肃为相对高碳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青海高于甘肃;安徽为相对高碳区,湖南为相对低碳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安徽低于湖南。

答案:

C

20.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轻型化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森林覆盖度较高D.离国际市场较近

解析: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能耗小,因而形成了低碳区。

答案:

A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21~23题。

2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

解析:

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的内容是营养物质。

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

重金属盐毒性高,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A选项是错误的。

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收,C选项是错误的。

泄漏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

B

22.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解析:

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

C

2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

解析: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C选项是正确的。

赤道地区虽然水温高,风力小,但人口少,排放的污染物少,A选项是错误的。

大洋中部受人类污染少、高纬近海水温低,均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B、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

C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甲)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乙),完成24~25题。

图甲       图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