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952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docx

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浅谈庙会文化——以香林山庙会为例

学院: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毕业年限:

2013届

学生姓名:

张翠霞

学号:

200951010142

指导教师:

司晓莲

浅谈香林山庙会与中国文化

学生姓名:

张翠霞指导教师:

司晓莲

[内容摘要]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

香林山庙会始于元代,相传这一日始观音菩萨的成道日,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文化色彩。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变化,但总的宗旨是不变的。

这里我们从它的起源与原始信仰,庙会中的民间文化艺术及人文文化三个方面来谈。

[关键字]香林山;庙会;文化

香林山又名铁木山,位于会宁县城西北70公里汉家岔乡与头寨子乡交界处,主峰海拔240米,山系南接定西青冈山,北接郭城清凉山。

铁木山孤峰独秀有“旱塬秀峰”之称。

其周围沟谷都有泉水渗出,并有雨季不增大,旱季不减少,冬夏水温变化不明显的特点,是优质纯净水,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圣水”。

其地貌由零武系结晶和早古生代花岗岩组成。

国道309线从山下经过,是本县境内唯一一片天然绿地,森林面积1万亩。

山间还有传奇的逼水珠和绝妙的自然石像。

自元代开始筑庙塑像,现为方圆几百里的佛教道教活动中心,同时也属于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一、庙会的起源—庙会与原始信仰

庙会,《辞海》解释为亦称“庙市”中国的集市形式之一,唐代巳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

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

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有些地区至今仍在举行,对城乡物资交流,满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

庙会和其它民俗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体现出时代的色彩。

其实质在于民间信仰,其核型心在于神灵的供奉。

它可以是一很大规模的群体性的信仰活动,也可以是一个村庄,一个家族的信仰活动。

所有的娱乐都围绕某种信仰活动具体展开而进行的,也可以这样说,庙会的历史就是明间信仰的历史。

庙会在原始信仰中产生,形成雏形,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在今天看来,原始信仰的主要内容是原始人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依靠一种无形而又神奇的外来力量得以生存或改造世界,集中体现为巫术的意义。

纵观我国庙会中的原始信仰存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神话传说在口头语言上的流传及其与地方风物的结合;二是一定的仪式于原始信仰有一定的联系;三是图腾的意义表现为氏族移民的文化心态,并以物具形式存在;四是民间传说作为庙会原始信仰等崇拜内容的重要依据。

香林山庙会的形成与民间传说是分不开的。

庙会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因为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仪式等特定内容的聚会。

香林山庙会是有了香林山(铁木山)和石虎寺才有的。

诚如古人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显然,没有民间传说对于神庙的各种行为与符号进行具体阐释,民间庙会就很难形成如此具有独特魅力的影响。

原始信仰的内容在我国庙会中的表现是异常丰富的,也正是由于这样,更显出庙会文化独立、鲜明的个性。

说起铁木山一名的由来,还有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600多年前,元朝将领铁木耳率军转战在安定州(今定西)一带,他军纪严明,同情百姓,深受人民拥戴,却遭到上层统治者的排斥。

元朝末年,铁木耳的军队在安定城北同明军相遇。

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只得分兵数路,向北撤退。

明军穷追不舍,铁木耳率军穿峡越岭,边战边退,最后被围困在一座大山上。

经过激烈的战斗,山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铁木耳兵败后卒于蒙古(也有种说法,他孤军被困,宁死不降,最后自刎身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元末孤忠”,便把此山称为铁木山,并在山上修建庙宇,焚烧祭祀。

又因满山林木繁茂,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素有“香林山”之称。

庙会总是围绕着一个寺庙来安排,迷信色彩非常明显。

庙会也是祭祀寺庙主神的一种方式。

当然,庙会之中心的寺庙除了要供奉的主神以外,还经常把其他信仰的神灵(通常是司掌不同行业的保护神)吸纳进来。

这就使得信仰不同和行业相异的人都可以把该寺庙看作一个共同崇拜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民间庙会拥有众多狂热的信徒。

先前的庙会大多如此,现在的情形虽有所改观,但仍带有历史的影子。

追溯香林山石虎寺,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清光绪年间、民国初年曾屡次重新曾建,鼎盛于名清,历经700多个春秋,目睹了5个朝代新衰更迭,饱经沧桑.据考,清同治前,寺院佛、道极盛.晨钟暮鼓,四季香火不断。

每逢六月十九,四周善男信女,烧香磕头,挂匾还愿:

八方僧侣朝山膜拜,诵经修行,庙会盛极一时。

遭同治兵燹,大量建筑、雕塑、画像化为灰烬。

光绪年间,有阎永乐道士自通渭而来,主持此山,协同会首,艰辛起复,逐渐恢复扩建。

迄新中国建立时,佛殿庙宇数十座,雕塑、壁画遍及各殿宇,楹联、匾额悬挂寺院。

只可惜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又遭劫运。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民众、四方善士,募捐钱物,义务投工,原有24座建筑,如数光复,建筑面积达1174.6平方米,雕塑佛、道、儒、民俗之神像118宗,规模更为恢宏,中华民族这一艺术玫库、文明遗产重放光彩。

庙会是指围绕着庙宇所发生的群体性的信仰活动。

铁木山庙会定于每年的6月17日到19日,最主要的是19日这天。

这一节日始于元代。

相传这一日始观音菩萨的成道日,在当地人们心中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在民众心中有很高地位。

一般的庙会其时间为了迎合农作的时间大都在农闲的时候,而香林山庙会则在农忙时节。

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热情。

二、庙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措施

广阔的世界,悠久的历史,把上下五千年中国人类文明史折射在庙会文化中。

庙会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它同人类文化一样得以延续,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传统庙会文化大都表现为供献天帝、祭祀神灵、祭莫祖先、驱邪镶灾、祈祷丰年。

然而,当代庙会文化又有一些新特点。

比如,主要由政府部门、文化部门、宗教部门、园林部门、商业部门等联合举办。

它们具有地域性、群众性、传统性,是文化、经济与宗教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

由于领导重视、参与统筹、协调致、调动各方力量,庙会活动因而井井有序。

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曾对庙会做过精辟的解释离占祥先生把庙会视为一种文化,指出“庙会亦称‘庙市’,是特定日期在寺庙内及其附近举办的集市活动庙会的形成与发展多与宗教活动有关我认为,庙会文化就是以寺庙为最初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经贾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庙会文化是一种盆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现象”。

擞宝林先生把庙会视为一种综合性民俗,他说“庙会是一种稼合性的民俗,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

庙会,这种形式唐时已有之其二,它是围绕寺庙而进行的一种巢市活动其三,它是以宗教活动为中心的融艺术、游乐、商贸、民俗等活动为一体的文化社会现象。

庙会在传统的西北方农村生活中占据特殊地位。

在旧中国的北方乡村,村各有庙,庙各有会,任何社区都有一个或多个地方保护神作为集体的象征,对这些神灵的崇拜仪式成为社区宗教生活的中心。

而庙会是最大的定期性社区集会,宗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香林山庙会在农历6月17至19日,每到这个时候,就正如王景林所说:

“全村、全城、全县的人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汇集在一起,积极地加入祭祀的队伍当中。

尽管每个人怀着不同的心事,但千百人都是以同样的形式进行着类似的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入口的增加,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得不断提升,庙会期间,各地慕名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加,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人数由原来的数千人增至数万人。

来者大多数都抱着讨吉化凶、消灾免祸、保佑平安的意愿,烧香磕头、挂匾还愿。

庙会中最神奇最威严的还要算六月十八上午的迎神会。

仪仗队手执“回避”、“肃静'牌,鸣锣开道。

会长们手提灯笼,梵香化表。

数顶神轿,每轿四人一组,轿手手持轿环,抬轿依次而行。

僧侣、道士、巫师、阴阳先生尾随其后,敲锣打鼓、口诵经文,显得格外虔诚。

簇拥在周围的“香烟弟子”,一个个遵规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最后是“搭万民伞”。

整个迎神会阵容庞大、庄严肃穆。

实际上,石虎寺庙会延续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拜佛诵经、烧香磕头、祈祷还愿了,繁荣和发展经济已渗透在其中。

从六月十五到二十的六天中,铁木山人山人海、万商云集,秦安的桃子、天水的李子,靖远、会宁的西瓜、榆中、皋兰的香瓜、武山的大麻、临洮的线香、四川的金表、河南的药品、山西的菜刀、纷至沓来。

当地的商行巨贾、农家百姓,也都争着搭帐篷、砌炉灶、售百货、卖小吃,既满足游客、赚钱发财,又反过来服务于庙会。

在庙会期间,也有很多的禁忌。

忌吃荤腥,要不然就会认为是亵渎神灵,使敬奉神灵的活动失去诚意和效果,而且也会招来灾祸;同时也禁忌食用过葱、韭菜、蒜、姜等辛辣食物的人参加祭祀庙会等敬神活动,认为会触犯神灵,导致祭祀失效。

就性别而言,一般参加祭祀的人均为成年男性,禁忌女性参加仪式。

在参加祭祀尤其是作为主祭时,一般要求事先沐浴,在这里卫生条件受到限制可从简,但必须是清洗脸面和手足,修理胡须,禁忌戴帽子。

在祭祀过程中禁止对神像指指点点,人们认为这是对神不敬的表现。

如若不幸犯了这个禁忌,就一定要焚香点烛,跪地磕头,向神灵谢罪,祈求恕免。

有很多的禁忌现代人已经不怎么重视了,比如吃蒜。

葱,只要你不进庙也问题不大,但祭祀的人必须注重这些禁忌。

在众多的禁忌中,对女性要求的更多,女性永远不能进入大殿,就连附近也不准逗留,所以至今我没有亲眼目睹过逼水石。

除此之外,卜卦、算命、相面、测字、圆梦、求神药仙方、驱病赶鬼等活动也是庙会最热闹的内容。

如香林山庙会上,算命、相面先生和“科学算命”的电脑忙得不亦乐乎。

庙会在民间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农村迷信活动的重要集散地和根据地。

这些迷信活动有害无利,引用郭增武的话就是“小则花言巧语,谋人财物;甚则图财害命,骗奸妇女,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更甚者则危言耸听,蛊惑人心,树歪教立邪会,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近几十年来,香林山在寺庙建筑方面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除通往王母宫的天桥没建之外,其余都已完善。

但还是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基础服务设施落后,庙会期间,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游人很少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没有自觉意识。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庙会的转型就显得很重要了。

传统的庙会具有浓郁的封建迷信色彩等不足,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迷信活动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而,要消除迷信活动,就需要全面、准确地分析迷信活动泛起的诸多原因,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从事庙会研究的相关学者(如高占祥、罗素兰等)对于庙会的迷信活动泛起的原因做了详细的研究。

在这里我主要引用王伯然等人提出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塑造具有战斗力的实践主体。

迷信是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但又并不十分发达的时候产生和存在的。

随着整个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超越迷信思想。

但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总体文化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不少的文盲与半文盲,因此单靠普通民众的自发行为,是难以实现庙会的现代改造的。

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和政府充当实践主体的角色。

因此,要使我们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对传统庙会进行现代改造的任务,首先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尤其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

必须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认识;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其二是要积极探求较为合理的中介。

做到以老百姓生活中的现实需要来选择,二是要有适当的国家政策做支撑。

就老百姓而言,其生活中的需要可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闲暇时间的精神文化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老百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往往就会寄托于迷信。

所以,要有效地实现庙会的现代转型,就应当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情况,看看造成庙会迷信活动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及时制定或调整政策,采取有效行动。

从一般意义上讲,下类中介是值得考虑和借鉴的:

一是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保制度的完善,来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保障他们的“药罐子”,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需要;二是以合理的教育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满足老百姓的发展致富需要;三是对庙会进行法制化管理,创造和弘扬先进文化,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庙会的文化价值及功能

庙会文化是一种复合形态的文化,常常是民间艺术精粹与封建迷信糟粕交织在一起,整体性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

以文化经贸为主题的庙会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对促进民族文化与地区经济繁荣是有益的。

(一)庙会中的民间文化艺术

民间文艺:

叶圣陶先生曾说“:

一般人为了生活,皱着眉头,耐着性儿,使着力气,流着血汗,偶尔能得笑一笑、乐一乐,正是精神上的一服补剂。

因为有这服补剂,才觉得继续努力下去还有意思,还有兴致。

否则只作肚子的奴隶,即使于不悲观厌世,也必感到人生的空虚。

庙会是民间文化艺术的土壤,这是因为庙会是重要的民间文化生活形式。

民间信仰则作为民间庙会文化传承的核心,对民间艺术有着非常特殊的影响作用。

庙会的信仰形式除了祭祀香火之外,更为典型的表现在民间艺术上,借以娱神、酬神,从而娱人、聚人。

庙会中的民间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戏曲、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社火、民间工艺等。

然而香林山庙会相较于该地区其它庙会明显少了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社火,但拥有极其丰富的民间工艺。

庙会期间,庙市非常繁荣。

有很多的杂技表演,如耍猴的。

庙会上的民间工艺有极丰富的文化价值,民间文化被为具象为一系列工艺品,成为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式,便因其中的民间信仰等内涵成仙成灵,与神庙周围的祭祀、娱乐等内容一起构成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形态。

民间工艺在香林山庙会上表现的很丰富,有各种传统的玩具、服饰、装饰品、食品与各种吉祥物。

在这里,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寓意丰富的民间文化信仰符号。

当然,每一种符号都需以庙会为背景,我们才能全面而清晰的理解其生动的内涵。

吉祥物在庙会上最为繁密,如长命锁,人们认为它可以保你长命百岁,消除灾病;吉祥彩带,是你有没有去过香林山的有利证据,不能小瞧这条小小的彩带,由于是在庙里求来的,他拥有神圣的力量。

很多人将它系在脖子上,年轻人多系在手腕上。

有驱鬼,保佑出自己一切顺心的作用等。

还有各种果核雕成的吉祥动物,这不仅是吉祥物,也是一种手工艺品,很有收藏价值。

观音像、如来像被装饰成很多不同种类的挂件,有的还有淡淡的檀香味儿。

以上的种种吉祥物,虽然它们的形状、质的不同,但其所体现的吉祥意义是相同的。

其质的的不同只是标志着身份、喜好的不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艺品在整体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玩具中增加了塑料制品及更新的金属制品,像变形金刚、小汽车、飞机等物品,体现出时代的变化。

其信仰功能虽然越来越多地被以科学、文明为背景的现代审美机制所冲击,但它的信仰意义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二)庙会中的人文文化

概括的讲,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是文化原野中的两棵脉紧密相连的树木,它们相互支持,共同撑起中国文化的天空。

人文,即“礼”、“雅”,民间文化,即“野”、即“俗”。

在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表现为“礼失求助野”这一普遍性的文化规律。

说得更俗些庙会上祭祀的碑文与石头,包括神庙楹联的文字就是“雅”;而庙会的传说与民歌,包括那些具有浓郁无数色彩的舞蹈、仪式,更不用说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都属于“俗”。

1、匾额、楹联和碑铭

庙宇及其周围所设置的匾额、楹联和碑铭,对庙会问文化的具体内容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尤其是香林山这样的佛、道教混合的庙会。

匾额、楹联和碑铭是庙宇具有异常神圣意义的文化标志。

在庙会文化中,这些文化标志一方面成为香客识别、观赏的符号,另一方面体会出庙会的基本性质。

从审美效应上来讲,它具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众星捧月等特殊效果。

这种文化标志起源于统治者对庙会的规范和引导,利用活动。

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铁木山”和原甘肃省政协黎凡题写的“旱塬秀峰”大字,笔法道劲,气势磅礴,更显壮观。

在石虎寺中,许多匾额寓以吉祥、喜庆、安宁的语意,更多时候匾额作为书法佳作,也是更多的游客、香客得到审美愉悦,增强对庙会的感受。

香林山石虎寺建筑群落,自牌坊入门,沿西山崎岖小径攀缘,遇接引殿(清静门),迎高悬立仞阶梯拾级而上,便步入寺院。

接引殿,又名清静门,坐东南面西北,为西山坡进寺院第一山门。

为2层楼式4排头8挂旋顶攒尖顶式仿明朝建筑。

门楼为6,1米正方形,建筑面积37.2平方米,上书“身出莲花清静台,三乘庙点法门开:

只因东途多英才,前来遇缘接圣胎”对联。

楹联以对偶的字句,表达人们理想和愿望,其源头有学者以为是五代时后蜀孟昶所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其实,应该更早,它与唐之前的“题壁”习俗有着更直接的联系。

神庙的楹联是庙会文化中的人文文化内容更为典型的体现。

它更能表达人们宗教情绪的丰富性。

人们在庙会上品读楹联,放眼神庙及其周围的景色时,感受神庙中信仰内容会更深刻的理解庙会的教化意义。

也可以从不同殿堂不同的匾额及楹联中看出此殿神主管的是哪一方面的事,人们在烧香拜佛时就更具体化了。

庙会是庄严神圣的处所,作为抒怀言志、教谕人民的特殊载体,是庙会文化中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部分。

2、庙道与庙貌

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在庙会中也备受瞩目,其以形象的手段传达信仰内容,在庙会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庙会的绘画、雕刻传统是与庙“貌”的起源分不开的。

所谓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主要指神庙中的壁画,神庙建筑上的雕刻、塑雕和绘画等内容。

香林山石虎寺的接引殿前后塑2尊佛像。

门楼正面塑接引佛像,乘坐白鹤,手捉舍利子,上面彩绘白莲童女:

右面塑准提佛像,乘坐白鹤,手捉七宝妙数,上面彩绘水火童女。

前面内墙壁画彩绘《封神演义》万仙阵与西方佛有缘人物之像,后面内墙东侧壁画护法神哼将军郑伦、西侧壁画护法神哈将军陈奇,镇守佛寺山门。

第二层楼东西南北壁彩绘东方阿閦佛、南方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陪衬梅、兰、竹、菊四君子花。

不只是接引殿,几乎每一座殿里都有塑像、绘画艺术。

大殿内塑19尊佛像。

其中:

中间塑观音菩萨,左侧塑文殊菩萨,右侧塑普贤菩萨:

净台下面塑齐天大圣化身十二佛(实为16佛龛),各摆东西两侧,这在中国各寺院中绝无仅有。

东西墙壁彩绘十八罗汉像。

在十王殿中,内塑15尊佛像。

其中:

中央塑地藏菩萨佛像(姓金名乔觉,托胎朝鲜半岛新罗国王子,唐玄宗时来到中国,入安徽九华山苦行修炼成菩萨,担当教化六道德众生之重任,又做幽冥教主,管理阴间),脚踩莲花,足下塑一只金狮,两旁塑随从金童、玉女;殿内左侧塑一殿秦广王蒋、三殿宋帝王余、五殿阎罗王包、七殿泰山王董、九殿平等王陆、站立判官崔珏;殿内右侧塑二殿楚江王历、四殿五官王吕、六殿卞城王毕、八殿都市王黄、十殿转轮王薛。

在后墙壁画彩绘金乔觉担一副平担,右框装经文,左框装一犬;左右两侧墙壁,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形态逼真、集中反映了死人灵魂免去地狱之苦,早得超生以及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理念。

香林山寺庙的庙宇分三块。

中间有,扇门、献殿、过殿、大殿、后朝楼、西朝楼;东面山坡庙宇从高到低依次为,灵霄宝殿、魁星阁、无量殿、显化宫、药王殿、文昌宫、老君洞、马王殿、伽蓝殿、三宫殿、白云阁、子孙宫、山神土地祠;西面山坡庙宇依次为,雷祖庙、白马殿、十王殿。

庙宇里的壁画和雕塑也很多,中央塑北方大神真武大帝,披发跣足,右手掌如意:

左侧王灵官神像,右手持金砖,左手架金鞭:

右侧塑赵灵官神像,左手赤拳,右手架银鞭。

赵灵宫的神像,显化宫的二郎神杨戬(也称二郎真君)脚下卧哮天犬,两侧塑敕童,印童等等。

这些壁画、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时代的艺术高峰,以人文文化的形式对庙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其中,壁画都有神戏的内容,主要为生死报应,诸如地域世界、天堂世界及鬼怪帝王等。

思想倾向性突出,以宣扬某种主张,向人们展示神灵世界的幸福,温馨的远景。

同时,庙宇壁画往往出自画师高手,具有一定的艺术美。

更何况每一座庙宇建设都有自己的风格,大都仿明朝建筑,具有一定的的历史性。

这些雕塑、绘画更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有力的影响着庙会,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标志着社会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水平。

其实,神庙中铸雕神像的现象在我国原始神庙中就已广泛出现。

香林山石虎寺中,常见的神象有表示“风调雨顺”四大天王的神像。

风持葫芦,调持琵琶,风持青龙,顺持笔墨,对庙会上的香客、游客起到了形象的文化昭示作用。

3、人文侵染

宗教作为一种人文文化,其艺术宣传在庙会上的活动表现,仍可以看作是人文文化对庙会文化的具体参与。

典型就是教义的演讲,如讲经、法事等活动。

他们用通俗的语言来阐释宗教教义,是宗教深入人心。

他们用一人发问一人演唱作答的对讲制度。

宗教教义的宣传给苦难中的百姓指出了适应于现实承受的光明之路,庙会使这一文化形式为社会所接受,所以许多宗教圣地成为庙会的集结地。

庙会中的教义宣传形式有很多,这里只是简单述说。

各种政治力量对庙会的参与、利用和改造,使庙会文化中的人文色彩更浓郁。

政治力量是现实社会中最强有力的因素。

今天我们的民俗学在发展中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个现实问题,有不少学者反对政府参与庙会文化,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生态。

这确实是有必要的,而且我们应该有这样明确的意识。

但是我们更需要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理性地把握问题,如果过分强调对民俗纯粹的原生态的维护,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历史的看待民间文化,包括庙会文化,常常是政府有意识的参与,才使得一些庙会起死回生。

石虎寺于1988年7月1日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也正是因为这样,石湖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扩建。

人文文化与民俗文化只是社会文化发展中两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一种是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社会上居于显著地位;另一种则不登大雅之堂,常受到贬斥,抑制。

这是文化价值立场观念所影响而形成的,对于庙会文化中的人文表现,仅从文献考察是不够的,应辩证的、发展的去理解其精华及糟粕。

庙会文化在存在和发展中,一些优秀的人文文化犹如一泓清泉注入一池浊水,贯彻清新、健康的文化理念,使社会发展获得光明,甚至改变其命运。

而庙会文化中的世俗文化也同样能够为人文文化的发展吹来缕缕清风。

今天,我们广泛开展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在事实上是实践着人文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相结合,希望使民间文化为新的人文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并不仅仅是完全被动的面对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应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更进一步明白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必须依靠千百万民众的事实和道理。

[参考文献]

1.李志忠:

《会宁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2.冯理忠:

《白银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3.高有鹏:

《庙会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詹鄞鑫: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许顺湛:

《中国远古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孙京荣:

《世俗的法规—甘肃民间禁忌》,兰州大学出版社。

7.刘铁梁:

《村落庙会的传统及调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岳永逸:

《乡村庙会传统与村落生活》,载《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9.徐学庆:

《现阶段农村封建迷信透视》,载《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

10.张昀:

《试论庙会的文化价值》,载《阜阳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1.李太松、严世善:

《当代庙会文化刍议》,载《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

12.王伯然、黄杰、刘玉静:

《从实然庙会到应然庙会》,载《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3期。

13.李永菊:

《庙会的文化功能分析》,载《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