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609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

甘肃省平凉市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预测试卷

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B.蜡烛熔化C.食品发霉D.干冰升华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B.

加热液体C.

过滤D.

点燃酒精灯

 

5.下图是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CaOB.Al2O3C.SiO2D.Fe3O4

 

8.王安石的《梅花》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是可以分的

 

9.下列的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单质的是(  )

A.CuB.NC.HD.CO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石墨用作制铅笔芯

C.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1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12.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表示离子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它们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①②③表示同一种元素

 

1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5.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B.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二甲醚中含有9个原子

D.二甲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3

 

16.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B.用澄清石灰水

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紫色石蕊试液

 

17.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aClB.H2C.HClD.HClO

 

18.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2A+B→A2B

 

19.2018年11月24日,甘肃西和县锑矿发生尾砂泄漏,致使西汉河水锑含量严重超标.如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

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

D.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

9

D.Z为化合物

 

 

二、我会填空和简答(本题包括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      ;②m个铝离子      ;③硫酸铁      ;④3个钙离子      .

(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Fe2+      ;②H2O      .

 

22.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不是纯水,在净水时往往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4)小华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

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4.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CO②CO2③SO2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①天然气②石油③酒精④煤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针对常见的灭火实例,填写所对应的灭火原理.

①用灯帽盖在酒精灯火焰上,熄灭酒精灯.      ;

②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

 

 

三、我能探究(本题包括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6.在实验室开放日,实验室准备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

(1)小凡同学一眼就认出仪器d是      .

(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填编号).

(3)量取6mL稀硫酸,应选用      .

(4)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      .

 

27.乐乐、苗苗和欢欢都是化学学习兴趣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如图)得出以下结论,请将以下空格补充完整.

(1)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      .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

 

28.根据图9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排水法集气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      (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用装置B制取多种气体.

①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仪器②中加入的药品为      ,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实验室中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化学式2Na2CO3•3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

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四、我会计算(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Ca:

40.

30.2018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

(1)C15H22O5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C15H22O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3)14.1g青蒿素中含有      g氧元素.

 

31.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一种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1次加入5克

第2次加入5克

第3次加入5克

第4次加入5克

剩余固体的质量

1.315克

0.63克

0.3克

0.3克

问:

(1)2克石灰石样品中,有杂质多少克?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3)100千克这种纯度的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千克?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预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解答.

【解答】解:

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故答案选B.

【点评】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要准确记忆,如空气的成分、氢氧化钠的俗称等.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B.蜡烛熔化C.食品发霉D.干冰升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香水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

A、冰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B.

加热液体C.

过滤D.

点燃酒精灯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

A、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应关注:

①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②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试管与水平面成45°,④用外焰加热等,故B错误;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故错;

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中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5.下图是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同不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

【解答】解:

A、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如图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故A不正确;

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如图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故B不正确;

C、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如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C正确;

D、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单质,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分子同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CaOB.Al2O3C.SiO2D.Fe3O4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

【解答】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

故选B.

【点评】熟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并能对他们进行分类.

 

8.王安石的《梅花》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是可以分的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解答】解: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

B.

【点评】诗歌,以精炼的语句描绘出如画一般的意境,从化学的角度应用微粒的观点可以解释其中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

 

9.下列的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单质的是(  )

A.CuB.NC.HD.C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

【解答】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单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B.N属于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H属于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石墨用作制铅笔芯

C.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

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石墨用作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物质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

B、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正确;

D、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中各物质的用途进行.

 

12.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13.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表示离子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它们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①②③表示同一种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金大酒店;

B、根据相对稳定结构:

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大于或等于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进行解答;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D、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根据图示图中第二种微粒为原子,因为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故A说法错误;

B、根据相对稳定结构:

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大于或等于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依据图示可知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B说法正确;

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是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D、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前三种质子数不同.表示三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

故选BC.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元素的概念.

 

1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

【解答】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