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292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

魏微一生上疏直谏二百余篇,常使李世民情面上难以忍受,有时甚至怒不可遏,但魏徵仍然从容尽言,而李世民事后也常常承认自己的过错。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微去世,李世民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并对侍臣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将魏徵比作“人镜”。

【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

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

虽董之以严刑[14],震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

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26]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徵传》

【注释】

[1]疏:

奏议的一种。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2]长(cháng):

高固:

使……稳固。

[3]远:

使……流得远。

浚:

疏通,深挖。

[4]当:

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

占据天地间的一大。

《老子》上篇: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域中,天地间。

[6]以:

用,行。

[7]凡百:

所有的。

[8]景:

大。

[9]克:

能够。

盖:

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0]盖:

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殷:

深。

[11]傲物:

看不起别人。

物:

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

吴国和越国。

[13]行路:

路人。

[14]董:

督责,监督。

[15]振:

同“震”,威吓。

[16]作:

兴作,建筑。

指兴建宫室之类。

[17]谦冲:

谦虚。

自牧:

自我修养。

[18]下:

居于……之下。

[19]盘游:

打猎游乐。

[20]三驱:

《易经》:

“王以三驱。

”指狩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三驱,网三面,留一面。

[21]敬:

慎。

[22]黜:

排斥。

[23]宏:

使……光大。

兹:

此。

九德:

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21]简:

选拔。

[25]信者:

诚信的人。

[26]百司:

百官。

【译文】

我听说,要让树木生长,就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稳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着主持国家的重大责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善。

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

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

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

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过路人一样。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

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

百姓像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身为君臣,果真能够做到:

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喜欢打猎游乐,就应该想到国君一年只可打猎三次的礼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谨慎有始有终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

完全做到上述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品德高尚的人而跟从他们,那么,聪明的人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文臣武将都得到任用,君臣之间相安无事,可以尽情的享受游玩的乐趣,可以养生长寿,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

又何必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行百官的职务,驱使聪明的臣子,就可以达到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了。

【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

在这篇文章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

魏徵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

而全文主要阐明的是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太宗怀鹞”,见于唐人刘悚的《隋唐嘉话》,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名臣魏征的故事。

唐太宗喜欢玩鸟,有一天,他得到一只形态俊异毛色漂亮的鹞鸟,十分宠爱,便放在手掌中赏玩不已。

这时魏征从远处走来,太宗急忙把鹞藏在怀里;魏征发觉了,就近前来向太宗禀告事情,他乘便向太宗讲述古代帝王由于贪图安逸享乐、沉醉声色犬马而最终丧国灭身的事,劝谏“明君”当以此为戒。

魏征滔滔不绝地讲着不想停下来,那鹞鸟在太宗怀里快被憋死了,太宗感到可惜;但他一向敬重魏征,不想打断他的话。

魏征便没完没了地讲下去,直到那鹞鸟死在了太宗的怀里。

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有自己既敬重又畏惧的人,那就是著名的“谏官”魏征。

长期担任“谏议大夫”的魏征,是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先后上谏二百余项,他常常劝谏太宗以亡隋为鉴,居安思危,行圣贤之治。

魏征以忠耿直谏着称,太宗以善纳忠言名世,君臣默契配合,传为千古佳话。

历史上唐太宗就曾将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座右铭,并留下“三镜自照”的形象比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至魏征比他早逝,他便哀叹“朕痛失一镜也”!

皇帝也是人,玩鸟本身并无大错。

然而太宗玩鸟时却怕被魏征看见,他藏鸟于怀的举动,犹如顽童之惧怕严师,小孩之躲避父母。

他宁可将宠鸟捂死也不肯让魏征知道,这一细节更是将他的敬畏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而“佯装不知”的魏征却喋喋不休地讲下去,有意让鹞鸟憋死怀中而达到劝谏之目的,这一充满智慧的细节也使故事增添了趣味,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简析】

谏太宗十思疏》的精神,主要是规劝唐太宗在“贞观之治”取得成就以后,仍要牢记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善始”“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

《旧唐书》曾赞扬魏徵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

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视,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

他还曾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训戒太子。

宋、明、清三代的一些君主,也经常讽读这篇奏疏,用来规戒自己。

可见它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

即使到了今天,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也仍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这篇奏疏,在写作上有其特色,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文章根据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绩以后,逐渐骄傲自满,生活日趋奢靡的情况,指出他“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能“竭诚以待下”,必然使“骨肉为行路”,至亲疏远,君臣解体,离心离德,难于保守天下。

奏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害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奏疏从头至尾,多用骈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成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

气势雄健有力。

【创作背景】

这篇奏疏写于贞观十一年(公元六三七年)。

作者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

唐太宗登基后,开始一段是较有作为的,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因为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

他曾说:

“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

”(《资治通鉴》卷一〇九二)。

他做到了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被人们誉为“从谏如流”的君主。

可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他渐渐骄奢起来,忘记了“以民为本”,特别是渐渐忘记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了。

就从贞观十一年这一年来看,他先下令修了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

老百姓为了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

为此有的大臣向他进谏,如监察御史马周就曾在上疏中指出:

“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百姓因“供官徭役,道路相继”,“春夏秋冬,略无息时”而“咸有怨言”(《贞观政要》卷十)。

他却说:

“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

”(《新唐书·魏征传》)。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兴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了。

如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巡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建的亭台楼阁,便大发议论说:

“(炀帝)将行幸不息,民怨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看起来他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后他却洋洋得意地说:

“今其宫苑尽为我有。

”(《贞观政要》卷十),并且照样地“行幸不息”起来。

又如要选拔人才,唐太宗说了千百遍,可是没有象样的行动。

魏征曾上疏说:

“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

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

”(《贞观政要》卷七)。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却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1992年第2期《一篇真实得体的奏疏》)

这篇奏章上奏后得到唐太宗的大为赞赏,亲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把此疏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由于魏征的积极谏言,深的唐太宗的欣赏,在魏征死后,感言到:

“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作者介绍】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下曲阳(今属河北省晋州市)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徵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

次年,魏徵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

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徵被俘。

窦建德失败后,魏徵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

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

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

「何谓明君、闇君?

」魏征回答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

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

」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

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

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

「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当即面奏说:

「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

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

「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

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

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

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

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

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

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

」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

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

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

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

魏征直截了当地说:

「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

其中缘故十分清楚。

不足为怪。

」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

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

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

「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

」魏征回答说:

「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

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

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

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

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

」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

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

「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

」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

「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

」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

魏征谏道:

「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

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

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

」最后还强调说:

「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

」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

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

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

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

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

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

不久,魏征病逝家中。

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