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335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方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方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西方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西方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docx

《西方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docx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

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

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6.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对消费者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商品的不同组合数量点的轨迹。

7.替代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

8.收入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9、边际产量(MP):

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0、机会成本: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11.边际成本: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2.等产量曲线: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生产扩展线:

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15.完全竞争:

是指明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6.完全垄断: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17.垄断竞争: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18.寡头竞争: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19、洛伦兹曲线: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20、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21.外部经济: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2.科斯定理: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小,无论在开始时产权归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23.公共物品: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4.平均消费倾向:

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公式是APC=C/Y。

25.边际消费倾向: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MPC=△C/△Y,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

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26.投资乘数:

指由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K=△Y/△I。

27.总需求: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8.总供给:

一般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29.失业率:

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30.通货膨胀:

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31.菲利普斯曲线:

是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32.财政政策:

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33.税收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这间的比例。

34.挤出效应:

这种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称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5.货币乘数:

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36.货币政策:

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37.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38.汇率:

是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39.对外贸易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引起这种量变的出口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40、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41、再贴现:

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

42、货币乘数:

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43、资源禀赋理论: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该主要出口由本国丰富资源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的产品,人们称这一理论为赫—额资源禀赋理论。

问答题:

1、简述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具体地说,它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Ed=△Q/Q÷△P/P;(点弹性)。

E=dQ/dP×P/Q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3)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②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

(1)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2)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③消费者均衡:

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从下图看出,在U1效用水平下,尽管效用水平高,但由于收入有限,达不到;在U3效用水平下,尽管收入能够实现购买力。

但效用水平低;只有在U2效用水平下,既可以实现购买力,又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用水平,所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在这一点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4、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1)等产量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3)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同时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4)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5、等成本线;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1)等成本线随着厂商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2)价格不变,成本上升,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成本不变,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成倍上升,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等成本线随着厂商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6、结合图形说明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

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

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7、画图说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答: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8、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连续地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消费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1)限制条件(限制收入是即定的PxQx+PyQy=M

(2)均衡条件MUx/Px=MUy/Py=MUm

9、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区别

①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许多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

这意味着每个生产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在整个市场上占很小的比例,从而某一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买卖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价格。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因此,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构成了一个市场,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它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价格来改变自己商品的销售量(即人们的需求量),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0、斯威齐模型:

是美国经济学家于1939年提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用以解释垄断市场上存在价格相对稳定的现象。

斯威奇模型有两个假设要件:

一当一个寡头厂商提价时其竞争对手不会提价,而是保持价格不变,趁机夺取市场;二是当该寡头厂商降价时,其竞争对手会同时降价以避免市场份额的减少。

所以价格将长期的保持稳定。

其厂商的均衡条件是MR=MC,MR是一条不连续的线。

突点需求曲线表明:

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因为降价会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的缩小和利润的减少,因此,他们只能将竞争重点放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上,因为成本的降低不会降低价格,也不会减少市场份额,但是增加了利润。

11、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及其条件是什么?

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整个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均衡的结果,即由要素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要素的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MCL(或AML),所以,厂商的要素均衡条件是:

VMP=MCL=W

12、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1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

为什么?

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时,替代效用大于收入效用,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收入效用则大于替代效用,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14、外部性与资源的配置及外部性的对策?

(1)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

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

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2)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

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

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3)解决外部性的对策、①征税和补偿;②企业合并;③明确产权。

15、科斯定理及评述?

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科斯定理是指:

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0,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反之,若交易费用大于0,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将影响产出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此,科斯定理的思路很好,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16、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

长期消费曲线:

C=bY它是自原点起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说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短期消费曲线:

C=C。

+bY,其中C。

称初始消费,bY为引致性消费,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得有消费。

短期消费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和纵轴相交交点C。

为截距。

它们的区别是:

长期消费曲线经过原点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

它们的相同点是消费收入的变化规律相同,即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17、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因素?

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方面在总需求,因此凡是使总需求增加的因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即投资增加(储蓄减少)、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消费都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反之亦然。

短期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

S+T=I+G。

我们又通常把等式右边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称为注入因素,把左边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因素称为漏出因素。

如下图所示:

当注入因素政府支出G增加时,使总需求曲线向上平移,结果使国民收入增加,由Y0增加到Y1。

18、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计算公式?

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投资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k=△Y/△I.根据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Y=C+I+G=a+b(1-t)Y+I+G;[1-b(1-t)]Y=a+I+G;→投资乘数k=dY/dI=1/[1-b(1-t)];如果不靠考虑税收,则投资乘数k=1/(1-b)

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

投资增加→资本品生产扩大→资本品部门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品增加→消费品部门就业增加(服务业规模扩大)→收入增加→最终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投资乘数是从两个方面发生作用的。

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

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的剑”。

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乘数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一些基本条件和现实条件的限制。

一是:

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

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19、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既价格总水平提高导致投资支出减少。

反之亦然。

20、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

AD=C+I+G+(X-M),所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都会影响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和需求曲线一样,反映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总需求曲线不是个别需求曲线的加总,而是IS-LM模型中直接导出的,即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形成的。

所以决定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因素是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必然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同样的价格下降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较多。

同理,同样价格的下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较少。

21、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特点?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其特点如下:

(1)平行于横轴的AB段表明价格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这是由于在经济上涨之初,有大量的闲置资源,称之为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

(2)垂直于横轴的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以致最大值,在现有资源总量下,需求不能增加,由于资源以充分利用,又称长期总供给曲线收入增加价格也上升,(3)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价格和供给水平成同方向变化,是由于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所以资源的价格上升。

也称总供给曲线。

长期和为充分就业的总共给曲线是不变的,只有短期总供给曲线才会变动。

22、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1)对失业者本身的影响;a、劳动力资源浪费;b、货币收入的减少;

(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奥肯定理:

失业率同国民收入增长率成负相关,认为实际的国民收入比潜在的国民收入增加2%,失业率下降1%,反之亦然。

(3)对社会的影响。

造成社会不安全(犯罪率上升,社会骚乱频发)失业救济金上升,增加财政负担,造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23、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种类: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不利。

奥肯定理: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即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低2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失业率越低,货币工资率(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率(通货膨胀率)越低。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无关。

24、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物品的支出。

如购买军需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

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

财政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如图所示;反之亦然。

25、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

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抑制总需求

26、货币三大政策的含义及应用?

①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②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进行再贴现。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③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

27、资源禀赋理论?

(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他的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的,其学生俄林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

相对优势是一个中间环节,决定性的因素是形成这些相对优势的原因。

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

俄林以一般均衡理论为依据,认为同一产品在不同区域价格不同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产品价格是由所耗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要素价格则由要素的供求状况决定。

假定生产同样产品的要素组合比例,在各区域是相同的,只要生产要素的供给差别不为需求差别所抵消,拥有丰富资源的区域便有较低的成本。

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差别必然导致贸易关系的建立,区际贸易如此,国际贸易亦然。

计算题

1.己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

因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即QD=QS时决定均衡价格。

所以由14-3P=2+6P,解得:

P=1.33,即为均衡价格;

代入需求方程(或供给方程):

QD=14-3×1.33≈10,即均衡量为QD=QS=10

根据ED=-(△QD/△P)×(P/QD)=-(dQ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