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195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细胞的化学组成 单元测试.docx

苏教版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测试

细胞的化学组成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多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的多糖,A错误;淀粉、果糖是植物细胞的糖,B错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糖,C正确;麦芽糖、果糖是植物细胞中的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糖,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内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已知某核酸的碱基构成是A+G/T+C=1.5,则该核酸分子是()

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单链R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已知某核酸的碱基构成是A+G/T+C=1.5,含T,则该核酸为DNA,双链DNA中,A和T配对,G和C配对,则已知某核酸的碱基构成是A+G/T+C=1,显然,该核酸,不是双链DNA,而是单链DNA,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尿液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也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进行检测,但使用乙液时要用蒸馏水进行稀释,A正确;

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混合液,C错误;

D、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D正确.

故选:

C.

4.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A.C.H、O、N

B.K、CA.Mg、Fe

C.Mn、Mo、Cu、Zn

D.K、CA.Mg、S

【答案】D

【解析】C、H、O、N元素是需要的大量元素,但培养液中已经提供了,还需要K、Ca、Mg、S等大量元素,D正确。

Fe是为了元素,B错误。

Mn、Mo,Cu和Zn都是为了元素,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元素记忆技巧

(1)记忆微量元素可利用口诀:

铁锰碰新木桶(Fe、Mn、B、Zn、Mo、Cu)。

(谐音记忆法)

(2)记忆大量元素:

C、H、O三种以H2O、CO2化合物形式吸收;N、P、K三大肥料元素;Mg、Ca、S——美好的东西应该留住。

5.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

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基因直接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答案】D

【解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其组成成分之一是rRNA,A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是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浆中,C正确;基因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不直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6.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

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糖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答案】A

【解析】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可以排除“嚼碎的面包中的还原糖是原面包本身含有的”这个因素,证明是唾液使淀粉水解,故A正确;唾液中是否有淀粉对唾液能否使淀粉水解无关,故B错误;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只能证明唾液是否使淀粉全部水解(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水解的),不能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故C错误;双缩脲试剂是检测蛋白质的,不是检测糖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酶的特性;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名师点睛】技能点拨:

该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证明干面包中有淀粉;用班氏(或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证明嚼碎的面包中有还原糖,但是这个还原糖是淀粉分解的还是原来就有的无法确定,为了排除这个因素的干扰,应检验面包原来是否有还原糖。

7.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B.毛霉、青霉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

C.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D.麦芽糖、蔗糖和半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含叶绿体,A错误;毛霉、青霉和酵母菌都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们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B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其基本组成单位不是氨基酸,C错误;麦芽糖和蔗糖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二糖,而半乳糖属于单糖,不是二糖,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或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8.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答案】D

【解析】石灰水鉴定二氧化碳,出现浑浊现象,A错误;龙胆紫可以将染色体染成紫色,C错误;健那绿可以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酒精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出现灰绿色,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反应,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的鉴定

【名师点睛】熟记鉴别细胞中物质的5种颜色

颜色

原理

①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③RNA+吡罗红→红色

④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紫红色

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②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色→绿色→黄色

绿

①DNA+甲基绿→绿色

②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③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①淀粉+碘液→蓝色

②DNA+二苯胺试剂

蓝色

①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

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9.下列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B.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C.西瓜、西红柿等的果肉中都含有较多的糖类,因此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D.脂肪的检测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红Ⅳ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答案】B

【解析】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但主要的是淀粉,所以不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B正确;西瓜中含有还原糖,但西瓜细胞中含有色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和观察。

因此,还原糖的鉴定应选择白色或近白色的材料,C错误;观察细胞中脂肪颗粒,必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苏丹被Ⅳ染成红色,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名师点睛】化合物鉴定的材料选择:

(1)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苹果、梨等材料。

另外,由于甘蔗、甜菜中含有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宜选用。

(2)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稀释的鸡蛋清。

10.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10mL量筒而不用5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为0.1g/mol的NaOH和0.05g/mol的CuSO4,而蛋白质鉴定的试剂为双缩脲试剂,其A液和B液分别是0.1g/mol的NaOH和0.01g/mol的CuSO4,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解:

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用10mL量筒误差大,A错误;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确保试管中液体都能受热,B正确;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浅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错误;

D、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不能长期保存备用,D错误.

故选:

B.

考点: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和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的功能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

RNA中也能储存遗传信息,如RNA病毒,故B错误。

ATP、脱氧核苷酸都含有CHONP,线粒体外膜主要有蛋白质和磷脂组成也含有CHONP,故C正确。

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产物,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将3H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引入某绿色植物根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测到含3H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

C.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线粒体

【答案】D

【解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组成单位,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中含DNA的结构为细胞核、线粒体,D正确。

中心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A错误;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为RNA和蛋白质,B错误;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不含有叶绿体,C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结构:

1、含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

2、含R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3.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解析】胆固醇、脂肪酸不含氮元素,而脂肪酶含有氮元素,A错误;淀粉、半乳糖、糖原都属于糖类,由C、H、O组成,B正确;氨基酸、核苷酸含有氮元素,而丙酮酸只含C、H、O,C错误;性激素不含氮元素,而生长激素、胰岛素含有氮元素,D错误。

【考点定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名师点睛】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1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要求考生明确细胞内DNA、ATP、血红蛋白及tRNA的结构,尤其是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及这些化学键在相应化合物分子中的位置,进而分析判断。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A错误;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和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等其它化学键连接,C错误;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以维持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D正确。

15.科研人员在研究叶肉细胞中的某物质时,发现它是一种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式为CxHyOzNw。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多含有肽键(w-2)个

B.可能是一种酶

C.两条肽链都是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

D.该化合物由w个氨基酸组成

【答案】D

【解析】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由题干分析可知,该物质可能是一种酶,其最多含有肽键(w-2)个,两条肽链都是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ABC正确;该化合物由两条肽链组成,若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都只含有1个氨基,则该化合物由w个氨基酸组成,否则不成立,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

【名师点睛】用“一、二、三、四、五”巧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个通式”指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两个标准”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具备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数量标准,二是位置标准。

“三个数量关系”指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3个数量关系:

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四个原因”指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量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五大功能”指蛋白质分子有5个功能:

细胞的组成物质、催化作用、免疫作用、运输作用和调节作用。

16.某多肽分子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下3种氨基酸,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

A.2个B.3个C.5个D.8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分析水解所得的三种氨基酸:

这三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因此可以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氨基酸的数目.

解:

假设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N,则该多肽合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N﹣1.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该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2﹣脱去的水分子数×1=2N﹣(N﹣1)=9,可计算出N=9﹣1=8,由于三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中含有两个氨基,假设每个氨基酸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则多余的氨基来自于赖氨酸,所以赖氨酸的数目为11﹣8=3个.

故选:

B.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17.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蛋白质以是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A正确;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其能储存遗传信息和控制蛋白质合成,B正确;核糖是单糖,是小分子物质,C错误;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8.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

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

问基因在控制合成该多肽的过程中所需核苷酸有多少种()

A.4B.8C.30D.6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该多肽是由10个氨基酸组成,因此基因中含有60个脱氧核苷酸,而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有4种,故A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有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为核糖,碱基有A、U、C、G,故A、B、C三个选项正确;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名师点睛】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DNA和RNA个含有4种碱基,组成二者的碱基种类有所不同.

20.取洋葱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

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A

【解析】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能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所以A正确,B错误。

染色时间一般为5min,此时观察效果最佳,C错误。

该实验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为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故D所述不准确。

二、综合题

21.(2012秋•惠来县期中)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1表示,2表示,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2)图中的3有种,中文名称分别是、、、.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3有种,英文简称分别是

它与大肠杆菌的DNA相比,在组成或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答案】

(1)磷酸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2)4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3)3

(4)4A、C、G、U五碳糖为核糖;没有碱基T,而含有碱基U;单链结构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1、2和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3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3含氮碱基.

(4)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是RNA,组成RNA的碱基有4种,即A、U、G、C,其中碱基U是RNA特有的,名称为尿嘧啶;RNA与DNA的不同在于:

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有的特有碱基为U,一般为单链结构.

故答案为:

(1)磷酸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2)4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3)3

(4)4A、C、G、U五碳糖为核糖;没有碱基T,而含有碱基U;单链结构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与RNA的异同;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22.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SARS病毒体内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的平均分子量为r,通过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e的G,则G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____,A是指__________。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填字母)。

(4)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产生水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O、N、P磷酸、核糖、含氮碱基脱水缩合(e-mr)/(r-18)糖原葡萄糖GHE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E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为多糖,则A是葡萄糖;F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为脂肪,则B是甘油和脂肪酸;G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则C是氨基酸;

H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核酸,则D为核苷酸。

(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D是核苷酸,其组成元素是C、H、O、N、P;SARS病毒体内物质H是RNA,其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

(2)图中C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G蛋白质,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r,形成m条肽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e,设肽键数为x,则r(x+m)-18x=e,计算得x=(e-mr)/(r-18)。

(3)动物细胞中的E为糖原,A是葡萄糖。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即图中的H和G。

(4)E是多糖,F是脂肪,脂肪含有的C、H比例高,所以水解产生的水比糖类多。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核酸的功能和基本组成单位,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3.哺乳动物越冬时,褐色脂肪组织在维持体温恒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解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研究人员以雄性布氏田鼠为实验材料展开相关研究。

实验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褐色脂肪组织细胞主要通过脂肪氧化分解产热。

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能够释放更____的热能以维持体温。

(2)实验过程中,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__。

其生理意义是:

线粒体是____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中的____增多,促使产热增多。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有人推测雄性布氏田鼠在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是:

田鼠处于寒冷环境中,在神经调节下,由___释放的__增多,进而导致___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脂肪组织细胞,最终产热增多。

【答案】多增多有氧呼吸酶数量下丘脑TRHTSH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要求考生能从题给的表中数据解读出相关信息,即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增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也增多;并结合所学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体温调节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1)褐色脂肪组织细胞主要通过脂肪氧化分解产热,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能够释放更多的热能以维持体温。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增多,生理意义是: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的酶数量增多,促使产热增多。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推测雄性布氏田鼠在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是:

田鼠处于寒冷环境中,在神经调节下,由下丘脑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