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T改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622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AT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VAT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VAT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VAT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VAT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AT改革.docx

《VAT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AT改革.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VAT改革.docx

VAT改革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自2004年7月1日起,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先后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

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新规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整,包括将现行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标准分别从100万元和180万元降为50万元和80万元。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下称新标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目前,税务总局正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具体办法,在该办法颁布之前,为保证新标准的顺利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暂按以下原则办理:

一、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有关规定仍继续执行。

二、截止2008年12月(税款属期),连续12个月以内累计增值税应税销售额超过老标准(工业企业100万,商贸企业180万)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仍按原责令认定办法执行。

三、从2009年1月1日起,连续12个月(含2008年)累计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工业企业50万,商贸企业80万)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现行规定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四、从2009年1月(税款属期)开始计算(不含2008年),累计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照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增值税改革成本仍存在争议

  2008年11月06日 02:

10  第一财经日报

  改革成本动态算账

  增值税转型将给企业直接减负,对国家财政来说,将直接促成税基减少和增值税税收的减少。

增值税转型到底能够为企业减负多少,即改革需要多少成本?

多位专家学者作过测算。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按大改、中改和小改三种方案,成本分别为800亿、500亿和300亿元;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在500亿~800亿元之间,也可能达到1000亿元;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推算为接近2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推出东北地区试点时,国家税务总局曾经测算过,东北试点会减收150亿元。

但是,受行业和增量抵扣等具体措施所限,在两年后总结东北试点经验时,从东北地区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总数来看,两年里总共减收约93亿元,平均每年不到50亿元,远比政策出台前的预测数据低。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曾公开解释,实际数据偏低是因为预测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实际进行,直接减少了可抵扣税额,并且近年来企业投资也因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而减少;此外,许多大型技改项目都是在2004年7月1日实施新政策之前完成投资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两个力推增值税转型的机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内部,测算口径和测算结果也有所不同,对改革步骤有一定保留的测算结果为1000亿~1500亿元,“三全”原则下的测算为1500亿~2000亿元。

“这个成本不会超过2000亿元。

”该人士说。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企业重复征税,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可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起到鼓励资本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作用。

这些活跃因素反过来又能带动其他税收的增长。

  所以,杨志勇认为,动态算账在经济活跃情况下可能成本更低。

反之,如果经济紧缩现象明显,经济不活跃自然付出的成本更高。

  知情人士透露,增值税改革“几无变数”,由于距离明年1月1日仅有1个多月,各地税收系统需要尽快学习新规定,调整计税征税方式。

所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在接到国务院的批复后,会立刻发布通知开始执行。

增值税转型预计明年元旦起全国推行

  2008年11月06日 02:

10  第一财经日报

  曾经三次在不同地区试点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已基本确定。

“如果没有变化的话,增值税转型改革的通知将在近日由国务院下发,从明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

”一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记者了解到,新的增值税征收方案与此前在局部地区试点的方案相比,将有重大突破。

改革将由局部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由以前的几大行业扩大到增值税覆盖的所有行业,抵扣范围也从增量抵扣改为全额抵扣。

这将是继企业所得税的“两法合并”之后,税制改革方面的又一件大事。

  “三全”原则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转型即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的增值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款时,所购置的固定资产中所含进项增值税款不能抵扣,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而消费型增值税则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

  增值税转型的意义在于完善税制建设,征税更加公平合理。

由于会减少增值税税基,从而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来看可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以前的增值税转型试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增值税改革,至少很多细节方面没有一步到位。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向本报记者表示。

国内另一位知名财税专家也评价说,增值税改革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是“缩手缩脚”。

  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增值税直到2004年才有所松动。

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从2004年7月1日起,延续了多年的生产型增值税开始在东北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八大行业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被获准抵扣。

这个政策曾经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撬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

  此后,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时,将增值税转型试点区域扩大到了中部六省份的26个城市,选取了六大行业。

为此,业内很多专家曾感到费解:

既然已经试点过了,改革步伐为何依然是“从试点到试点”,而不是全国推开?

  为此,多位专家学者呼吁,应在财政收入高增长时期尽快实现增值税转型,因为增长的财政收入能够弥补改革的几千亿元成本。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安体富曾向本报表示,增值税改革能给企业减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活跃经济,“并且,改革已经具备向全国推开的条件”。

  今年8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增值税转型的区域又扩大到了受地震影响严重的地区。

这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采用的是全额抵扣方式,而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一直推行的是增量抵扣。

  所谓增量抵扣,即规定纳税人当年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是指当年实现应缴增值税超过上年应缴增值税部分)。

这个扣除范围的限制,也是增值税转型试点在东北和中部一直没有起到“杠杆撬动”作用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预计在明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增值税转型新方案,将一举打破了此前试点的限制,实现“三全”:

全国范围、增值税覆盖的全行业,以及全额抵扣。

财政部:

增值税替代营业税是下一步税改重点

  2009年01月04日 13:

10  经济观察报

  席斯

  日前,财政部官员表示,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实施后,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将成为增值税改革下一步的重点。

这项改革一旦开展,将消除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问题。

但这一改革的复杂程度将远大于第一步。

  事实上,1月1日实施的增值税转型,主要针对第二产业的机器设备实施税前抵扣。

这一改革预计可为企业减轻税负1200亿元。

而增值税改革的第二步,就是要把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

  据悉,财政部已经把这一改革列入2009年的工作重点,正在着手进行研究和测算。

  转型第二步

  “此次增值税转型并不彻底,它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购进的机器设备,而占比更大的厂房建筑却不能抵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介绍说。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中机器设备只占23%。

3/4的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征收的是营业税。

  近日,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郑建新透露,增值税转型改革完成后,下一步增值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消除重复征税。

这是官方首次明确要推进这项改革。

  “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意义,比增值税转型的意义还要大。

”安体富说。

  事实上,早在1997年财政部财科所就增值税怎么转型,怎么替代营业税做过相关课题研究。

但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在一些场合一直是个不便被提及的话题,因为营业税是地方税最大的税种,这项改革涉及机制问题,机构问题、财政体制改革问题。

  增值税转型自2003年10月提出历时5年方得以实施,而增值税替代营业税推行复杂程度将远大于第一步。

  中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属于商品增值税,即在生产销售商品的时候征收,不涉及劳务服务,对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

例如,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就不能进行税前抵扣,同时对全额收入征收5%的营业税。

这对服务企业来说形成了重复征税。

  建造房屋、销售不动产,也都在营业税征收范围。

所以,企业建造厂房缴纳的税款也不能进行税前抵扣。

  安体富曾经做过测算,增值税虽然为17%和13%的税率,但因为允许抵扣进项税,所以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大概4%,而营业税的税负5%,税负比增值税还要高。

他认为,这样的税制不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中国眼下正在努力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副主任杨志勇认为,理想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应该包括所有创造和实现增值额的领域。

从横向上看,增值税制应覆盖农林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劳务等各行各业;从纵向上看,应涵盖原材料、制造、批发和零售等全部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税负公平,并且易于核查。

  方案探究

  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实现了从农业到服务业全部征收增值税,替代了过去的营业税,形成了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如果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被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那这项改革不亚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需要对整个财税体制都进行调整。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他提出,改革首先得确定思路,分几步走,一次全部替代非常难。

  杨志勇建议,根据征管条件,可考虑先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未来再逐步推广。

  这项改革涉及到的最为敏感的问题,是中央地方如何分税。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其收入占到全国税收收入的32%,目前属国税,中央每年返还25%给地方;营业税则是地方税,并且是地方税中最大的一个税种。

如果营业税被增值税替代,直接的后果是地方将失去第一大税种。

  除了收入分配,机构改制也是一大困难。

“咱们有国税和地税,营业税是地方税中最大的一个,地税部门如果没有了营业税其职能将受到质疑”,安体富说,原来的大部制设想当中,有一种是国税和地税合并。

  安体富认为如果不能一次替代,可以分步实施,他也赞成先把跟固定资产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改成增值税。

  另外,从平衡的角度,他提出,还有一种实施方案,即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后,这部分服务业的增值税继续由地税部门征收,并作为地税收入入库。

即所有的税制都变成增值税,但税收收入的归宿不变,还是给地方。

这可以提高地方对推进这项改革的积极性。

不过他强调,最理想的就是一步改成增值税,体制、机制、机构一步调整到位。

  针对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后,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确定为多少,是与生产企业相区别还是统一为一个税率,杨志勇认为,应该实行统一税率,因为增值税是中性税,不鼓励多档税率,“有可能权衡生产和服务各行业后,统一制订一个新的税率。

  杨志勇介绍说,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进行了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改革,其中新西兰的模式值得中国借鉴。

  新西兰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增值税代替了税率档次繁多的营业税。

在新西兰增值税被称作货物与劳务税。

新的增值税税率实行单一税率。

  由于增值税的税负可以转嫁,其最终负税人仍然是消费者个人。

因此,大范围地引进增值税,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需要相应降低直接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使纳税人的税负不致过重。

  当时,新西兰同时调低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原来的66%降到30%,实行宽税基,此外还降低了公司税率。

  安体富建议,中国的税制改革应该首先通盘考虑整个宏观税负水平、税收结构、整个财政收入因素,在这个大背景下,对某一税种进行调整。

增值税转型改革内容

发布时间08/11/14

 

增值税转型改革内容: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增值税转型改革内容:

一、改革产生的影响

 

  1.对试点企业的影响。

试点单位反映,这次试点时间已显过长,未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新内容。

它使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也使试点地区和行业与全国非试点地区和行业出现税负不公现象,扭曲了增值税的中性、效率特征。

试点企业认定以试点行业产品年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50%以上为条件,不仅操作难度大,还造成同行业产品税负不公平。

 

 

  试点采取“先征后退、增量控制、按季退税”的方式以减缓对财政收入的冲击是慎重和稳妥的。

但具体操作繁琐,认定审批难度大,存在行政执法风险。

同时,按季度先征后退占压企业资金至少3个月,年终结算部分企业资金占压超过一年;试点企业集团在试点地区内改制、改组、新建,部分分支机构因没有实现增值税而不能抵退;产品出口比重较大的试点企业,因实行“免、抵、退”导致国内增值税实现数额较少,“待抵固定资产进项税额”长期挂账,不仅不能获得抵退税款,而且减少折旧提取,增加企业所得税负担。

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出口船销售收入占比98.8%,试点4年,不仅无法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9333万元,还多缴企业所得税近250万元。

 

  新增机器设备投资进项税额抵退,涉及动产与不动产的界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等问题,有待于扩大征收、抵扣范围和采用征收环节直接抵扣办法加以解决。

 

  2.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试点前,据有关方面按增量抵扣测算,东北地区预计每年减收150亿元左右。

但试点运行结果与原来的预计测算差距较大。

2004年7月~2007年12月3年半内实际按全额抵退税仅146.9亿元,每年平均抵退税约42亿元。

 

  根据东北地区试点数据测算,2009年增值税转型若在全国所有征收增值税的行业推开,预计减少财政收入大约755亿元。

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实际发生的抵退资金相应转化为企业应税所得额,机器设备投资降低,进入成本的折旧费减少,企业所得税将增收。

从动态看,转型改革的积极效应促进经济税源增加。

以东北地区试点为例,3年半尽管抵退税146.9亿元,但2005年~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保持较高增长率,分别为15%、13%和14%.其中,工业增值税收入仍分别增加了104亿元、115亿元、116亿元,3年累计增加335亿元。

可见,增值税转型改革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出“退一步,进两步”的积极效果。

在当前良好的财政状况下,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减收是完全能够承受的。

有关人士反映,在试点中除少数县级财政出现困难外,总体财政收运行良好,预计在全行业推开是可以承受的。

 

  3.对投资的影响。

理论上讲,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对投资增长有促进作用。

东北地区试点情况显示反映,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对投资的影响是温和的,增值税转型只会使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从全国看,200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3369亿元,机器设备投资占22%,实行增值税行业的机器设备投资仅占10%左右,约9300亿元,因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有限。

 

  当前,我国投资过热领域主要集中在政府政绩工程、房地产等行业,产业设备更新改造方面的投资相对薄弱。

全国全行业实施新增机器设备投资进项税额抵扣,有助于促进产业投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同时,与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不同,在市场日趋成熟、政企逐步分开的条件下,企业投资在理性选择和自主决策上明显进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应当不会引发企业投资过热。

 

  4.对物价的影响。

东北和中部地区的试点运行表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没有推动物价上涨,而且减少生产成本,有利于降低产品出厂价格。

 

  目前,我国物价上涨过快,一是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二是国际粮食、原油、铁矿石等基础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延伸,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

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经济活动看,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成本推动而非需求拉动。

扩大抵扣范围,企业税负有所降低,相应提高消化原材料涨价成本的能力。

同时,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不仅不会推动物价上涨,而且会缓解物价上涨矛盾。

 

增值税转型改革内容: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建议

 

  1.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十分紧迫。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但在当前全球通胀现象严重,金融危机加剧,国际经济处于动荡、调整情况下,也面临许多困难。

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上涨,资本市场低迷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升高,工业品出厂价格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放缓,效益下滑;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速下滑,很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企业陷入困境,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加以扶持。

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完善和规范增值税制度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形势下,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短期减税政策效应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

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有助于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改善我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政府政绩工程、房地产行业等领域,产业设备更新改造方面的投资相对薄弱的状况。

二是有助于缓解物价上涨矛盾。

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税负有所降低,相应提高消化原材料涨价成本的能力;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要求生产流通领域各环节不重复征税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全面实施并成熟立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相应要求不干预企业效率决策和生产资料流转不征税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及早改革到位。

 

  2.在全国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建议。

 

  按照增值税转型改革目标要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主要有两项工作内容:

一是对新增机器设备投资进项税额抵扣,二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对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和一些服务业以及不动产也实行增值税制,实现机器设备投资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进项税额抵扣,形成统一完整的商品和劳务按增值课税、对资本品不征税的流转税链条。

 

  建议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征收增值税的所有行业范围内所有企业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统一采取按增值税常规抵扣做法,对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通过认证、审核后,直接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未抵扣部分留待下期抵扣。

不再采取“先征后退、增量控制、按季退税”的做法。

 

  3.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有所下降。

为平衡税收负担,建议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为:

生产、加工环节在3%~4%;商业销售环节2%.

 

  清理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是在生产型增值税下制定的,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需作出相应调整。

为规范、统一增值税优惠政策,应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设备进口环节免税的优惠政策;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鼓励类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的优惠政策,调整为依法征税,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和采购国产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直接抵扣。

这不仅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要求,实现税收国民待遇,也有利于规范我国增值税制度。

 

  对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恢复按17%税率征税。

1994年税制改革初期,考虑到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关系尚未理顺,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下可抵扣进项较少、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对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减按13%税率征税。

目前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已经放开,适用了10多年的这一过渡性优惠政策在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应该取消。

 

  明确提出免、抵、退税的处理办法。

对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实行“免、抵、退”的出口企业,允许机器设备投资进项税额直接抵扣,并予以退税。

对试点出口比重较大的企业长期挂账的“待抵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尽快研究处理办法。

 

  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困难的个别地区,明确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通过省内财政平衡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加以解决。

从财政承受能力看,在一个省际范围内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是不存在问题的。

但在个别局部地区,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力来源过多依赖于某些大型企业增值税的地区,实施初期有可能会出现暂时的、一定的财政困难。

我国将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内容截止到2008年11月11日)

[打印文档][大中小]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并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但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

  二、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三、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在区分工业和商业分别适用6%和4%的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四、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吴晓灵:

经济增长需两大动力支撑

  2009年01月14日 06:

5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对小企业的扶植力度

  据新华社电“2009年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需要两大动力支撑:

一是释放正常的住房需求,二是促使国民收入向居民收入倾斜。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昨日在贵阳“2009年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专题报告会上说。

  2009年的中国经济正面临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和世界经济危机来袭的三重考验。

吴晓灵说,如何顺利将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和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是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平稳增长的关键。

  吴晓灵指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释放正常的住房需求和国民收入向居民收入倾斜两大动力支撑。

针对第一点,中央已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