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2538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docx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

实验时间2020年5月14日

传热综合实验

(一)

成绩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i的测定方法,加深

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mePr0.4中常数A、m的值。

二、实验原理

(1)传热过程基本原理

传热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凡是有温度差存在时,热量就必然发生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

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总传热系数K是评价换热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对换热器进行传热计

算的依据。

对于已有的换热器,可以通过测定有关数据,如设备尺寸、流体的流

量和温度等,然后由传热速率方程式(1-1)计算K值。

传热速率方程式是换热

器传热计算的基本关系。

在该方程式中,冷、热流体的温度差△T是传热过程的

推动力,它随传热过程冷热流体的温度变化而改变。

传热速率方程式?

?

=?

?

×?

?

×?

?

Tm(1-1)

所以对于总传热系数?

?

=?

?

?

×?

?

?

×(?

?

2-T1)/(?

?

×?

?

Tm)(1-2)

式中:

Q热量(W);

S传热面积(m2);

△Tm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

?

?

?

=?

?

w-Tm

K总传热系数(W/(m2·℃));

CP比热容(J/(kg·K));

W空气质量流量(kg/s);

△T=T2-T1冷物流温度差(℃)。

换热器的面积:

?

?

?

?

=?

?

?

?

?

?

?

(1-3)

式中:

di—内管管内径,m;

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平均空气质量流量

?

?

?

?

=

?

?

?

?

?

?

3600

1-4)

 

1-5)

2×?

?

?

?

?

?

?

1=?

0?

×?

?

0×√2×?

?

?

?

?

?

?

?

1

体积流量?

?

1

式中:

c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0=0.65;

A0孔的面积,m2;

d0孔板孔径,m;

?

?

?

-?

---孔板两端压差,Pa;

流速

?

?

?

?

=

?

?

?

273+?

?

?

?

273+?

?

1

?

?

?

?

1空气入口温度(即流量计处温度)下密度,

?

?

?

?

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m3/h;

?

?

?

?

空气定性温度,℃;

?

?

?

?

=

?

?

1+?

?

2

?

?

=

?

?

?

?

?

?

di2

4

m/s

雷诺准数?

?

?

=?

du?

?

?

?

其中μ平均粘度,Pa·s

(1-6)

kg/m3;

(1-7)

(1-8)

 

1-9)

1-10)

传热准数?

?

ui=?

?

?

?

id?

i?

普朗特准数?

?

ri=?

?

?

p?

i?

?

?

?

?

?

(2)换热器简介

套管式换热器:

是用管件将两种尺寸不同的标准管连接成为同心圆的套管。

套管换热器结构简单、能耐高压。

开车前首先检查管路、各种换热器、管件、仪表、流体输送设备是否完好,检查阀门、分析测量点是否灵活好用。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实验准备:

检查实验装置处在开车前的准备状态。

2.换热器实验:

1)打开总电源开关。

2)打开普通套管热空气进口阀和普通套管冷空气进口阀。

3)打开冷热空气旁路调节阀(开到最大),启动风机。

4)利用空气旁路调节阀来调节空气的流量并在一定的流量下稳定3—5分钟

(仿真为数值不再变化)后分别测量记录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和

管壁温度。

5)改变不同流量测取6-8组数据。

6)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开关、风机和总电源。

表一

孔板孔径(m)

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0

管长(m)

管径(mm)

0.02

0.65

0.90

20.00

表二

流量计Ⅰ压差△P(kPa)

0.33

0.18

0.47

0.86

1.5

2.33

冷物流进口温度T1℃

36.65

37.18

38.17

39.57

41.82

44.73

冷物流进口均密度ρ

t1(kg/m^3)

1.1402

1.13831

1.13477

1.12978

1.12174

1.11135

冷物流出口温度T2℃

72.99

73.01

73.06

73.12

73.21

73.34

壁面温度Tw℃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空气定性温度Tm℃

54.82

55.095

55.615

56.345

57.515

59.035

平均密度ρtm(kg/m^3)

1.07709

1.07619

1.07447

1.07206

1.0682

1.06318

平均导热系数λtm*100

(W/m·K)

2.86374

2.86566

2.8693

2.87441

2.8826

2.89324

平均比热CpJ/kg/·k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平均粘度μtm*100000(Pa·s)

1.9841

1.98548

1.98808

1.99173

1.99757

2.00517

冷物流温度差Δt℃

36.34

35.83

34.89

33.55

31.39

28.61

平均温度差Δtm(℃)

45.18

44.905

44.385

43.655

42.485

40.965

体积流量Vt1m^3/h

12.03192

8.89354

14.39338

19.51289

25.86232

32.38323

平均体积流量Vmm^3/h

12.73794

9.40721

15.20031

20.56011

27.15165

33.8412

平均流速um/s

11.26853

8.32202

13.44684

18.18835

24.01951

29.93737

传热速率Qw

139.176

101.2616

159.0876

206.4761

254.2234

287.4445

对流传热系数αW/m^2·℃

40.87683

29.92328

47.56191

62.76172

79.40338

93.11081

雷诺数Re

12234.53

9021.56

14534.9

19580.04

25688.8

31746.8

传热准数Nu

28.54786

20.884

33.15221

43.66921

55.09141

64.36428

Pr

0.69704

0.69698

0.69688

0.69673

0.6965

0.69619

Nu/(Pr^0.4)

32.98158

24.12823

38.30453

50.46024

63.66726

74.39659

P=0.03kPa时,

冷物流进口温度T1=36.65℃,此温度气体的密度ρT1=1.1402g/m^3

另外,冷物流出口温度T2=72.99℃壁面温度Tw=100℃

?

?

?

?

=36.65+272.99=54.82

此温度气体的平均密度ρTm=1.077kg/m^3

平均导热系数λTm*100=2.86374W/m·KλTm=2.86374×10^-2

W/m·K

平均比热容Cp=1005J/(kg·K)

平均粘度μTm*100000=1.9841Pa·sμTm=1.98×10^-5Pa·s

冷物流温度差ΔT=T2-T1=72.99-36.65=36.34℃

冷热物流间平均温度差ΔTm=Tw-Tm=100-54.82=45.18℃

体积流量

12.03?

?

3/?

对流传热系数

CpVm?

?

?

△?

?

?

?

?

=?

?

?

×?

?

?

×(?

?

2-T1)/(?

?

×?

?

Tm)=

213600πdl△Tm

1005×12.73×1.077×36.34

3600×0.90×?

?

×0.02×45.18

40.8768W/(m^2

雷诺准数?

?

?

=?

du?

?

?

?

=

0.02×11.26×1.077

1.98×10^-5

3698.2

传热准数?

?

ui=?

?

?

?

id?

i?

40.88×0.02

2.86×10^-2

28.55

普朗特准数?

?

ri=

?

?

pi?

?

?

?

1005×1.98×10^-5?

?

?

?

=2.86×10^-2

0.70

(三)、绘图

)4.^0/r(PuN

80

70

60

50

40

30

20

?

?

?

?

?

?

?

?

0^.4=

28.547

0.70^0.4

32.98

Nu/(Pr^0.4)

其线性拟合

方程y=a+b*x

绘图Nu/(Pr^0.4)

权重不加权

截距5.69463±1.52298

斜率0.00221±7.47078E-

残差平方和8.31826

Pearson'sr0.99773

R平方(COD)0.99547

调整后R平0.99433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

35000

雷诺数Re

 

1.9

1.8

方程绘图

权重截距斜率残差平方和

y=a+b*x

log(Nu/(Pr^0.4))

不加权

-2.14626±0.0904

0.89498±0.02133

3.82284E-4

log(Nu/(Pr^0.4))其线性拟合

1.7

1.6

1.5

Pearson'sr

R平方(COD)

调整后R平方

0.99887

0.99773

0.99717

 

1.4

1.3

3.94.04.14.24.34.44.5

log(雷诺数Re)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从图一Pr^0.4)与雷诺数Re的关系曲线的线性拟合直线可求出关联式

Nu=ARmePr0.4中常数A的值,即A=0.00221±7.47078E-5

2)lgNu/(Pr^0.4)与lgRe的关系曲线(即lgNu/(Pr^0.4)=lgA+mlgRe)的线性

拟合直线可求出关联式Nu=ARePr0.4中常数m的值,即m=0.89498±

0.02133

3)理论值m=0.8A=0.0023一定误差,可能原因有:

实验系统在修正数据小数

位时的省略,还有就是每个人都是固定一个旁路调节阀,而改变另外一个的

开度,而数据在相同开度时不一样,可见其他调节阀开度会影响实验。

实验

中并没有给出全部的密度等对比数据,(也不可能列举)所以做线性回归总是

有误差。

4)实验即使有误差,但是其值也基本接近理论值

0.0023×0.0021

0.0023

100%=8.7%

0.895-0.8

0.8

100%=11.9%

可见实验在一定的情况下能验证准数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