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454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韶关市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9-2019学年度

一、根据要求填空(6分)

1.古诗文填空。

①水有婉约之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是悠悠的湖水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白居易闲适愉悦的心情。

②水有豪放之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浩大的江水赋予了王湾诗的灵性、人生的启悟。

③水还有壮阔之美: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浩淼的大海、耸立的山岛,令曹操发出由衷的赞叹。

④水跳跃着灵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年男子注目着对岸的女子,河边的一花一草也在传递恋恋不舍的深情。

⑤水蕴涵着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漫步山间,碧泉曲折,山路蜿蜒,诗人却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积累与运用。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2分)

A.戏谑xuè澄清chéng校订xiào濒临(bīn)

B.蛊惑gǔ狡黠jié贻误yí眩目(xuàn)

C.阴霾(mái)栖息qī惘然wǎng枯涸(hé)

D.熟稔rěn沮丧jǔ挑衅(xun)休憩(qì)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准确无误的一项(B)(2分)

A.我国政府从容面对各种疫情的能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B.3G手机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通讯领域掀起波澜。

C.眼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份稳定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面对伟大祖国60年的辉煌成就,30年的改革巨变,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长吁短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分)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他终于不耐烦了,问道:

“你究竟要这一套呢,还是那一套?

B、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神,意境等……

C、北宋苏轼在“物类相感志”里说:

“豆油煎豆腐,有味”。

D、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大智大勇?

什么样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6、读图答题(2分)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有人为追求很小的一点经济效益,却丢掉更大的环保事业。

真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分)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失去人类长远的发展。

或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分)

7综合性学习。

(6分)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

(任选两个)(1分)

另类菜鸟迷你草根热卖AA制

另类:

特殊(与众不同)菜鸟:

新手迷你:

袖珍(小巧)草根:

平民(普通百姓)热卖:

畅销AA制:

两人互相结账

活动二:

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2分)

材料1:

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

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

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

“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

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

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

活动三:

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1分)

学生:

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

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

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

哦,我明白了!

老师:

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包装”,原指包裹东西,现在又有了对人或事物进行装扮、美化的意思。

如,没有演出公司的大力包装,小沈阳也许还只是一个唱二人转的普通演员。

“充电”,原指补充电力,现在又有了培训学习的意思。

老师:

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活动四:

发帖子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中大量使用新词语,包括直接由外来语引进的词语,招来一些人士的反感和抵制,甚至于如IT、AA制、卡拉OK之类外来词语该不该在媒体上出现,都引起过各种争论。

请你就新词语不断出现在书面和口头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写成帖子,发表在网络论坛。

我的帖子:

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山寨”,原指山中村寨,现在又有了仿制的意思。

如,三星公司刚推出一款新开发的手机,没多久它的山寨版就在市场上出现了。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欧阳修的《玉楼春》,回答下列问题。

(4分)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8.词中总写了洛阳春景,一下子把读者带进已春色满城的离别之地的句子是:

(1分)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9.作者从“游丝”“垂柳”入手,把无情之物写得有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分)

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10.结合开头写洛阳“正值芳菲”“秾艳清香”,结尾“唯有寂寥孤馆月”说说用了怎样的写法?

(1分)

反衬(或:

对比)。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选自《史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②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③吴既赦越(赦免)④与百姓同其劳(劳动)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女忘会稽之耻邪?

译: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13、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人才是在不经意间才被重用的,这种推理的方法,我们叫它熟识重用思想教育法,甲文中直接证明“生于忧患”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卧薪尝胆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2分)

14、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含义?

(2分)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三)阅读《为别人鼓掌》,完成第15-17题。

(6分)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

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

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

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

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

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

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

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15.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

(2分)

周围的人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16.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可能会害人害己。

(或:

从反面论证了调整心态的重要性)

17.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分)(友情提醒:

如能谈出自己新的认识,另加1分)

①别人的成功经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②别人的成功经历能正确指引我们,帮助我们。

(四)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完成题目(5分)

①你能想到吗?

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

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

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于是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它们的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地球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于是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而进行了回击,主要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自己的族群。

它们粗重的呼吸以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它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

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⑥大约一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

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⑦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应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

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18.如果给选文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不能概括文意的一项是(D)(1分)

A.生命对气候的影响B.动植物对气候的调节

C.生命与气候D.动物与植物

19.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而为了把事理阐释明白,必须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

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两种方法,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分)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如2-5段,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0.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也许”能否删除?

为什么?

(2分)

不能删去,“也许”表明是作者的推测。

还未经科学证实,如果删去,就与事实不符。

(五)阅读小说,完成21~28题。

(13分)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

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

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

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

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

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

”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

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

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

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

“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

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

“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

“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

“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

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

“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

”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

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

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

“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

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

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

“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

“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

“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

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

“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

“这......倒没有!

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

“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

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

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

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

“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

”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

“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

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

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

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2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分)

年轻人资助(捐助)贫困生。

或年轻人抓阄资助(捐助)贫困生。

22.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

作用是什么?

(2分)

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的贫困生。

或:

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23.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2分)

环境(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埋下伏笔)。

①独自走路上山;②不要欢迎仪式;③不要捐赠仪式;

④抓阄决定资助对象;⑤向没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表示歉意。

24.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2分)

方子儒:

标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成绩好的贫困生)。

方式:

千挑万选。

年轻人:

标准:

所有贫困生(贫困生;答出“贫困生,包括那些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或:

“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方式:

抓阄决定.

25.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

(3分)

有点尴尬→(慌乱)→(沉默)→笑了→(坚定)→满怀歉意

26.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在方校长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你们!

你有何感受?

(2分)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对年轻人万分感激。

命运如此眷顾我,我一定化感动为行动,认真学习,以此回报捐助者,回报社会,并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

六.习作天地: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意选择一个作文(40分)

(1).根据给定的题目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

看到这事,我就想

本篇作文的要求如下:

①根据你个人的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例如:

“哭”“笑”“家”“爸爸”“说一说”“管一管”“帮一帮”等;②叙事清楚,结构完整;③内容充实,详略得当;④灵活运用描写手法刻画人物;⑤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⑥写一篇600字以上的的记叙文。

题二;读下列几则材料,可任选一则,可产生多种感受,根据个人理解,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

①观点明确,结构完整;②证据充分,论证有力。

作文材料:

材料一: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很多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

结果,人们都争着去买这匹马,马价一下子提高了十倍。

材料二: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化学现象,如铁器会生锈,甚至用不锈钢做的工具,不注意保护也传统生锈。

普通的铁器,一旦有了锈斑而不及时擦去,锈斑就会蔓延开来,致使整个铁器成废物。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锈吃铁”。

材料三:

并非不知道,最暗的星,也比我更辉煌。

我还是一闪一闪地飞行,尽管我只有这么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