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634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docx

届二轮复习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

考点热度   ★★★☆☆

1.印度

(1)三大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3)五大作物

作物

分  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四大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新兴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

西部沿海平原

印度东北部

印度南部

(5)四大城市

①新德里——首都。

②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③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④c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6)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①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②涉及领域:

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

③产品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2.巴西

(1)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0°和20°S之间,东临大西洋。

(2)地形区与气候

①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

②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

(3)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4)人口

①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人种:

以混血种人为主,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

③语言:

以葡萄牙语为通用语言。

(5)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6)资源和工业

①资源:

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水能丰富,与巴拉圭合建了伊泰普水电站。

②工业及分布: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工业主要分布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

(7)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①分布:

在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

②开发: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开发计划,使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③保护:

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保护热带雨林。

考向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特征

印度和巴西两国的区域特征比较

巴西和印度同是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建设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际上越来越被重视。

现将两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关系分别归纳总结如下。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咖啡最理想的种植条件是温度介于15℃—25℃,全年降雨量1500—2000mm,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为500—2000m。

(1)简述巴西咖啡分布特点,并分析咖啡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比较分析里约热内卢与巴西利亚气候特征的不同成因。

(3)分析亚马孙河口为什么不能形成大型城市群?

【答案】

(1)咖啡主要分布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巴拉那河沿岸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里约热内卢与巴西利亚之间的地区)。

有利自然条件:

纬度较低(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东南边缘),海拔较高,夏无酷暑;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小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和巴拉那河的河水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水源;土壤肥沃。

(2)从气候类型上看,巴西利亚属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里约热内卢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里约热内卢地处东南沿海,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使该地降水多;沿岸还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巴西利亚位于内陆,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使该地形成了明显的干湿季。

(3)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热带雨林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没有良好的农业基础;流域内经济落后,缺乏城市发展的广阔腹地;交通运输欠发达,基础设施薄弱。

【解析】

(1)图示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南回归线附近的巴拉那河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文字材料和气候资料可判断,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地形海拔适中,土壤肥沃。

(2)气候类型的比较可借助图示的气候资料图和两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然后从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即可。

(3)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结合亚马孙河口的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得出,影响该区城市发展的因素是气候湿热导致人口较少,该区域以热带雨林为主,农业相对落后,亚马孙河口缺乏城市发展的广阔腹地,且交通不便。

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 B.海陆兼备的国家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以山地、高原为主

2.下列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下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黄麻产区特点的是

A.全年高温,6—10月为雨季 B.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C.河流中下游洪涝多发 D.受热带气旋影响小

4.黄麻商船走海运到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国,这主要是为了

A.避开雨季 B.避开大风浪期 C.借助洋流 D.借助风力

5.与甲城同属于世界著名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A.班加罗尔 B.马尼拉 C.孟买 D.吉隆坡

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完成6—8题。

6.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海运便利 B.水源充足 C.资源、能源丰富 D.地形平坦

7.图中西北部海岸附近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在于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接近原料产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C.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发展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8.班加罗尔是该国重要的软件工业中心,其软件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A.高速交通便利 B.科技水平较高 C.资源充足 D.环境优美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的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济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

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据此完成9—11题。

9.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

A.能源、市场 B.劳动力、技术 C.市场、劳动力 D.技术、能源

10.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会产生的影响是

A.加大印度经济危机的风险 B.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

C.严重冲击印度国内市场 D.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不利于产业升级

11.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  ②濒临太平洋,对外交通便利

③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④经济较为发达,国内资金充足,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巴西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巴西的人口和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区域由于地形平坦,所以是巴西人口稠密区,经济也比较发达

B.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其钢铁、造船、汽车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C.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是全国人口最多、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

D.巴西有广阔的热带草原,绵羊特别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13.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主要为

A.寒带气候 B.温带气候 C.热带气候 D.高原气候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咸水湖。

读图回答14—16题

14.“千湖沙漠”景观中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冰川堆积 B.海浪堆积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15.图中众多咸水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B.雨水 C.河流水 D.冰雪融水

16.图示区域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巴西高原疏松的土壤 B.太平洋浅海滩涂

C.沿岸寒流导致气候干旱,土壤裸露 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

(2018届宁夏银川六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巴西(如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

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站约为100雷亚尔/兆瓦。

风力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电站约为300雷亚尔/兆瓦。

据此完成17—19题。

17.巴西光照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A.国土大多处于低纬度地区 B.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且面积广阔

C.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洁净 D.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强烈

18.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巴西工业基础薄弱 B.水力发电供应充足

C.巴西科技发展缓慢 D.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19.推测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②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

④巴西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大量水电站面临拆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18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蔗喜热、喜光,水分需求量大,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经济作物。

印度既是甘蔗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蔗糖消费国之一。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印度甘蔗单产较低,甘蔗产量也很不稳定。

下图示意印度主要甘蔗种植区城。

(1)描述图中印度甘蔗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2)分析印度成为甘蔗生产大国的有利条件。

(3)印度甘蔗产量很不稳定,分析其自然原因。

(4)为印度甘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千米,但下游河道宽约2千米,河床较浅。

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

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千米,时速30余千米,潮高可达2—4米。

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

(1)说明阿拉瓜利河主要的水文特征。

(2)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4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

(3)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的原因。

(4)为抵御涌潮,有人提出在该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防护堤。

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2.(2018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喜暖、喜光,收获后的大豆吸湿性强,易霉变。

我国每年都要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量大豆,仓储压力大。

巴西大豆蛋白质含量更高,但运输费用高,依靠卡车从大豆产地运至港口且沿线公路优良率低。

2010年,重庆粮食集团在巴西以每平方米不足3元的价格,贷款购买了300多万亩未开垦荒地,计划种植大豆并兴建铁路。

但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一些限制政策,种植和建设计划延迟。

下图是巴西大豆产区及相关要素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说明巴西大豆蛋白质含量高的原因。

(2)依据交通现状,分析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运输成本较高的原因。

(3)从大豆的存储方面,分析我国选择将美国和巴西作为大豆进口国的好处。

(4)中国企业在巴西通过购买土地或租赁土地的方式种植大豆,你支持哪一种方式并说明理由。

1.(2016年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年份

国家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6100

6500

8000

7800

9400

中国

12178

12172

13539

13516

13859

注:

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粮食产量(万吨)

年份

国家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11660

13800

14000

16 300

19300

中国

49800

52870

54640

58950

60710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考点冲关

【答案】1.B  2.C

【解析】根据图示位置,印度位于东半球,巴西位于西半球,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巴西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印度人口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与半岛两侧沿海平原地区。

班加罗尔是印度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1.结合图示经纬度,印度位于东半球,巴西位于西半球,A错。

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B对。

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C错。

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D错。

故选B。

2.巴西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印度人口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与半岛两侧沿海平原地区,A错。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B错。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班加罗尔是高技术产业中心,C对。

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D错。

故选C。

【答案】3.D  4.B  5.C

【解析】3.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图示黄麻产区位于南亚,受来自印度洋的热带气旋(飓风)影响大。

描述中不符合黄麻产区特点的是受热带气旋影响小,D不符合。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6—10月为雨季,A符合;结合河流流向可知,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B符合;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洪涝多发,C符合。

故选D。

4.黄麻商船走海运到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国,这主要是为了避开大风浪期,6—10月夏季风势力强,海上风浪大,B对。

海上航行主要是怕大风大浪,A错;6—10月该海域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回国是逆洋流、逆风航行,C、D错。

故选B。

5.甲城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与甲城同属于世界著名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孟买,是世界著名的棉纺织工业中心,C对。

班加罗尔是高技术产业中心,A错;马尼拉是菲律宾首都和港口城市,B错;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D错。

故选C。

【答案】6.C  7.B  8.C

【解析】6.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该国为印度。

从图中看,印度东北部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形成工业区的主导条件是资源、能源丰富。

故选C。

7.从图中看,印度西北棉花种植面积较大,西北部附近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接近原料产地,缩短了运输距离,降低了生产成本。

故选B。

8.软件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对资源条件要求不高,发展的区位优势不包括资源充足,但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较高的科技水平、优美的环境。

故选C。

【答案】9.C  10.B  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和印度的地理知识,要求我们掌握有关印度的地理知识,掌握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9.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但是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条件较低,印度基础工业落后,能源不占优势,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劳动力。

选择C.

10.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增加了就业的机会,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B对;减小印度经济危机的风险,A错;增强市场竞争能力,C错;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有利于产业升级,缩小升级的时间,D错。

故选B。

11.印度自然资源丰富,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经济较为落后,国内资金不足,选择C。

【答案】12.B  13.C

【解析】12.①区域为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但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是巴西人口稀少区,经济也不发达;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其钢铁、造船、汽车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是巴西的首都、政治中心,不是全国人口最多、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巴西有广阔的热带草原,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故选B。

13.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全年气温高,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C。

【答案】14.D  15.B  16.D

【解析】14.读图可知,该区域沙丘为新月形沙丘,其成因为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图中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地区受到海风的吹拂作用,堆积形成沙漠。

故选D。

15.根据材料“千湖沙漠”国家公园内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结合所学的知识,该地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丰富,可以得出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B正确。

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湖泊不会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A错误;根据材料该地沙丘内没有大量河流流经,C错误;该地位于滨海地区,海拔较低,无永久性冰雪,D错误。

故选B。

16.图示沙丘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流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受海风作用堆积形成,D正确。

巴西高原植被覆盖率较高,侵蚀能力弱,A错误;该地区位于大西洋西岸,B错误;该地受巴西暖流的影响,C错误。

故选D。

【答案】17.A  18.D  19.C

【解析】17.从图中看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资源丰富,A正确;光照资源丰富与面积大小、植被覆盖率无关;巴西北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A。

18.由材料“水电站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力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电站约为300雷亚尔/兆瓦”可看出光伏电站电价较高,说明其发电成本较高,是其主要限制因素。

巴西的工业基础、水电供应、科技水平从材料和图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D。

19.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应从市场需求来分析,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导致发电量不足,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C正确。

巴西水电站主要分布在落差较大的巴西高原上的河流上,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雨林破坏对光伏发电影响较小;水电站的建设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巴西不是因为要拆除大量水电站而转向发展光伏产业。

故选C。

20.【答案】(l)分布广;北部和西南部分布集中。

(2)热带季风气候,光水热丰富;土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对甘蔗、蔗糖消费需求量大。

(3)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发(导致甘蔗产量不稳定)。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甘蔗良种;兴修水利,防御水旱灾害;提高机械化水平;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解析】

(1)甘蔗种植区的分布情况,应考虑甘蔗种植的范围以及集中分布区,读图可知分布广;北部和西南部分布集中。

(2)本题主要考虑农业的区位条件,然后结合印度的国情作答。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②地形:

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③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

④水源;⑤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⑥交能运输;⑦政策:

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⑧农业技术;⑨劳动力等。

(3)导致甘蔗产量不稳的自然原因应考虑自然灾害。

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发(导致甘蔗产量不稳定)。

(4)甘蔗经济的发展应考虑如何增产增收,如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甘蔗良种;兴修水利,防御水旱灾害,可以增产。

提高机械化水平;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可以增收。

21.【答案】

(1)阿拉瓜利河流域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热带雨林茂密,河水含沙量小。

(2)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学科#网

(3)河道宽阔:

下游流量大,流水以向两侧河岸侵蚀为主;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强。

河床较浅:

下游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涌潮逆流而上,带来的泥沙淤积,河床较浅。

(4)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热带雨林自然环境;修建沿河堤坝使得河流空间固定,导致涌潮浪更高,破坏力更强。

【解析】

(1)主要从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流速、含沙量等方面分析。

阿拉瓜利河位于热带雨林带,全年降水比较多,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势落差小,流速缓慢;热带雨林茂密,植被覆盖好,河水含沙量小。

(2)首先分析引潮力,再联系当地的河床特征、风力的影响、河流的流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河道宽阔主要是因为流量大;其次是河床浅,河流平稳;再次就是潮水的顶托。

(4)第一是破坏自然环境,影响附近的生态系统;第二使河道变小,潮浪会更高,影响力会更大。

22.【答案】

(1)巴西大豆产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大部分产区地处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2)巴西大豆产区缺乏铁路、内河航运线(巴西主要铁路走向、内河航运线大多不经过大豆产区);在陆上大豆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路面质量差,雨季道路泥泞,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高;海港距我国远,运输距离长。

(3)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存储量大;需占用大量的资金、场地,美国和巴西大豆错季上市,我国可错季进口、存储,减轻场地和资金压力;大豆易吸水变质,保质期较短,从两国错季进口,减少存储时间,保证存储大豆的质量。

(4)支持购买,理由:

巴西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减少因土地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降低长期投资成本);有利于长期经营、配套设施的建设。

支持租赁,理由:

企业短期投资费用低,资金压力小;巴西政策不稳定,租赁方式灵活,可降低风险;短期内成本回收快。

【解析】

(1)根据材料,大豆喜暖、喜光。

巴西大豆产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大部分产区地处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少,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2)根据材料,我国进口巴西大豆运输量大,运费高,“依靠卡车从大豆产地运至港口且沿线公路优良率低。

”巴西大豆产区缺乏铁路、内河航运线,陆上以公路运输为主且需要卡车运送;公路路面质量差,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高;海港距我国远,运输距离长。

(3)我国选择将美国和巴西作为大豆进口国是源于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存储量大;美国、巴西分属南北半球,收获时节错开,可分开进口、存储,减轻场地和资金压力;大豆易吸水变质,保质期较短,错季进口,减少存储时间,保证存储大豆的质量。

(4)若选择支持购买土地或租赁土地的方式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