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6163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doc

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贵阳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升级并呈蔓延态势,全球股市大跌、经济下行、市场低迷、消费萎缩、投资疲软,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遭受了影响,招商引资工作形势严峻,难度更增。

2008年,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切实优化招商引资结构,重点引进一批与我市产业链相衔接、与结构调整相融合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战略性大项目,在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切实消除金融危机对贵阳经济发展的影响。

就贵阳欠发达、欠开发和不靠边、不靠海、不靠江(以下称“两欠”“三不靠”)的市情实际而言,如何利用“危”中寻“机”、“危”中抓“机”,走出一条新型招商引资路子的意义重大。

一、现状分析

(一)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贵阳市实现生产总值811.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一产增加值47.2亿元、二产增加值381亿元、三产增加值382.9亿元。

完成财政总收入224.3亿元,增长18.9%,其中招商引资项目创税15.77亿元,占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6亿元,增长20.2%,其中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转固300亿元,为49.87%。

相关经济指标与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详见下表)。

2008年度贵阳市主要经济指标与周边城市的比较表

类别

城市

生产总值(亿元)

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增长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增长率(%)

贵阳市

811.1

13.1

601.6

20.2

343.5

23

成都市

3901

12.1

3012.9

25.8

1621.9

19.5

南宁市

1316.21

14.5

693.44

23.78

631.68

22.51

昆明市

1600

12

1050

28.4

700

23

长沙市

3001

15

1850

28

1270

22.5

从上表看,贵阳市无论是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低于周边各省会(首府)城市,且差距巨大,形势逼人。

(二)招商引资情况。

2008年,贵阳市共引进内资项目1479个,到位资金303亿元,同比增长20.24%;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家,实际利用外资9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4%,新引进投资总额5000万以上项目66个。

目前,市域有沃尔玛、微软、拉法基、斯莱克玛、凯宾斯基、麦当劳、希尔顿、喜来登以及中交股份、中铁股份、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兵器集团、中航集团、海螺、特驱希望、娃哈哈集团、青岛海信、西洋肥业、山东兖矿等6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招商引资情况与周边城市相比,形势严峻(详见下表)。

2008年度贵阳市招商引资情况与周边城市的比较表

类别

城市

内资(亿元)

增长率(%)

外资(亿美元)

增长率(%)

贵阳市

303

20.24

0.935

15.4

成都市

929

47.7

22.5

97.3

南宁市

202.59

29.84

2.52

35.65

昆明市

530.5

76.2

6

100.3

长沙市

249

18.84

18.01

19.74

从上表中看,2008年,贵阳市除内资引进上比南宁和长沙略高外,外资利用情况远远低于其他各市。

二、世界金融危机对招商引资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直接降低了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投资市场,一定程度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商竞争高压。

相比周边各省会(首府)城市来说,贵阳的招商竞争压力尤为突出。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属“三不靠”内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两欠”阶段,经济发展起步晚,产业基础差,投资增长慢,产业配套不全;各工业园区因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投入不够等因素,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滞后,难以形成成熟的产业转移和项目落户承载平台;土地存量少,增量不够,对部分地区采取“零地价招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吸引客商投资创业的做法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含三县一市〉现有可用于招商的闲置土地2.66万亩)。

加之,受这次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投资风险更大、效益更低,无疑更增了贵阳借助外力推进产业发展的难度。

(二)投资信心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拖累甚至阻滞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多数企业对投资市场持观望状态,投资信心一时难以激发。

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因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倒闭严重,大多企业债务缠身,投资或扩展信心降至冰点。

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一些投资者对市场认识消极,认为金融危机的阴影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产业复苏困难,投资信心低迷;一些原准备投资的客商也因缺乏有序的投资导向而无所适从。

  (三)企业融资困难。

尽管国家在去年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放宽货币投资的政策,但企业融资困难势头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目前,因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大多企业都是在微利、保本,甚至略亏的情况下维持生产,在这种经营状况下,银行再注资金也无可能。

同时,部分银信部门已安排了贷款的项目,也由于资金到位慢或难以及时到位而硬是推迟建设或暂缓建设。

部分企业由于在银信部门贷款困难,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尽管民间借贷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但成本较高,分食利润压力大,无疑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风险。

三、贵阳推进招商引资的周边环境

鉴于贵阳“两欠”“三不靠”实际,在经济发展上受到来至周边城市的空间挤压在所难免,特别是成都、昆明、南宁等城市依托自身地利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创新招商模式,搭建各类招商平台,给贵阳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成都市的做法。

2007年,成立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归口管理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并从三个方面推进招商引资创新发展:

一是建强招商引资队伍。

招聘一批精通外语、谈判等投资专才(大多具有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从业经历)的政府雇员,依托其对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的人脉资源,奠定后续招商基础。

二是统一招商引资政策。

规范统一制定全市招商引资特别是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条件,避免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

三是优化资源产业结构。

统筹全市招商引资资源,重点整合电子信息、医药、汽车、航空航天、核能和模具等6大产业的项目资源,切实解决产业发展杂乱无序现象,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二)昆明市的做法。

从招商引资观念、投资环境、招商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四个全新的招商引资理念:

一是用全新的理念统一人。

提出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第一政绩”、“第一责任”、“第一能力”等一系列新观念,统一全市干部群众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思想。

二是用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人。

由党政领导亲自带头、亲自出马,高位、强势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了在昆明无与招商引资无关的部门、无与招商引资无关的干部、无与招商引资无关的岗位的“三无”氛围,初步形成了“大招商”格局。

三是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

以软环境建设为抓手,强力改革行政审批体制、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行政收费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严格实行干部考核与项目推进挂钩,增强投资磁力。

四是用崭新的体制机制激励人。

结合实际建立招商分局长期驻外招商,并硬性规定在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必须优先任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干部或必须具有招商引资工作经验。

(三)南宁市的做法。

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政府兑现承诺,企业兑现投资)活动为抓手,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硬措施”理念,坚决杜绝政府不守诚信,说话不算数行为(如招商的时候说大话、乱承诺;新官不认旧账等),扎实推进诚信招商。

同时,狠抓投资软环境建设,大力整治部门行政审批内容、程序比较多,互相推诿,吃拿卡要,垄断行业强买强卖,不按市场“游戏”规则办,执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行为,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推动招商引资项目“三率”(合同履约率、开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持续提升,促进“地方发展,企业发财”双赢目标的实现。

四、贵阳市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

全球金融危机给贵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也给贵阳吸引外资带来机遇。

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以及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给企业投资带来了好的机会同时,也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已趋于饱和的东南沿海一带资源开发和产业承载能力下降,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逐步消失,大多投资者急需寻求新的发展载体,促进产业转移;二是宏观调控政策下,一批生产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因资金短缺、利润下降而逐步淘汰,一批资金仍然充足、发展意愿较强的企业被逼以转产或转转型求取生存和发展空间,且大多表露出向内地转移和继续投资的意愿;三是从长远来看,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后投资者在寻求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沿海地区而选择东西交界的中西部地区。

这些机遇的出现,为贵阳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发展条件。

那么,我们应怎样抓住这些发展机遇呢?

(一)金融危机认识要“准”。

招商引资本身就是难题,再加上金融危机的掺和,要实现逆势作为,更是难上加难。

既然是难题,破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对金融危机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认识。

首先,要有“危”中觅“机”、扬势作为的意识。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形势下,国内优良的经济质量、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巨大的内在需求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给贵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投资参与发展潜力的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其次,要有正视困难、逆势作为的意识。

金融危机的产生,对于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的区域或者有条件保持发展态势的地区特别是作为“两欠”城市的贵阳来说,是一次向国内外优质企业招商引资的机会。

再次,要有重质保量、有所不为的意识。

“欠开发”给贵阳留下了宝贵的经济发展资源,但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贵阳招商引资要切实按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节约利用资源,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做到单位面积产出的最优化,坚持招商引资“质”“量”并重,加快调整招商引资产业结构步伐,推出一批技术含量高、配套能力强、成熟度高、对外吸引力强的项目,引进一批节地、减耗、环保的好项目,舍弃一般的、较差的项目,淘汰一批劣质项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投资环境建设要“优”。

环境是一个区域投资最大的吸引力。

当前,区域发展环境之间的竞争已由原先以基础设施、低税费、低地价等“硬件”为主的竞争转向以发展环境和政府服务等“软件”为主的竞争。

目前,周边的成都、长沙、南宁、昆明等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或者说超过了贵阳,因此,当前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切实维护投资创业者的合法权益,着力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令畅通的政务环境,建设一个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商务成本最低、社会环境最优的“四最”投资环境,打响贵阳投资创业环境品牌。

(三)招商模式创新要“特”。

招商方式优劣是决定招商引资工作能否“出奇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好的招商方式对引资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前,只有牢牢把握国内外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好招商方式的谋划、规划和策划工作,以点对点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促进招商引资向工作制度化、队伍专业化、手段现代化、方式多样化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高位领导、外驻和驻外机构、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项目跟踪反馈体系、招商信息体系、客商联系体系,构筑招商引资工作平台,提高招商引资签约率和项目的落地率。

一是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块状产业做优做精、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招商。

二是鼓励在筑投资者利用其人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