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413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种凤仙花

1、凤仙花(俗称指甲花)是用种子繁殖的。

2、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子叶和胚构成,其中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3、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在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具体操作:

①用石块堵住花盆底孔。

②装土。

③整理好。

4、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喜温和湿润的气候,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

要求深厚、肥沃的土壤,能直播。

4月将凤仙花种子播于露地苗床,覆土约1厘米,保持湿润,经3-5天发芽出苗。

花期6-8月。

果熟期7-9月。

5、用对比实验探究凤仙花种子播在土里多深的位置:

取三个花盆,缟上序号。

在1号盆里挖一个约1厘米深的小坑,在2号盆里挖一个约2厘米深的小坑,在3号盆里挖一个约3厘米深的小坑。

分别在三个盆的坑里播下一粒凤仙花的种子,掩上土,浇适量的水,然后把花盆并排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最后发现:

1号盆挖1厘米的深的小坑的凤仙花的种子先发芽。

6、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凤仙花的枝条和主干都叫做茎。

用尺子测量凤仙花的茎的生长高度和一片叶的长度,用放大镜观察凤仙花的叶的一些细微方面的特征。

8、植物的叶形态各异,有的像手掌,我们叫掌形叶,如蓖麻的叶。

有的像心脏,我们叫心形叶,如甘薯的叶。

有的像羽毛,如水杉的叶,有的像扇子,如银杏的叶,有的像带子,我们叫带形叶,如水稻的叶。

凤仙花的叶的形态与以上这些叶的形态都不一样。

在相同点方面,它们都是绿色的。

9、牵牛花、菜豆是缠绕茎,草莓、甘薯是匍匐茎,葫芦、南瓜、豌豆、葡萄、爬山虎是攀缘茎,竹、松、柏、杨、柳是直立茎。

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11、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12、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

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在白纸上。

13、凤仙花的花是从凤仙花的叶的叶柄与茎相连的部位生长出来的。

14、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果实中有种子。

15、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步骤:

①晒干。

②装入瓶中。

③贴上标签。

标签内容包括:

种子名称、采集时间、制作人、制作时间。

16、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其表面的颜色以及质感等方面会由于不同果实生长发育的时间长短不同而不一样。

17、怎样处理凤仙花的种子?

答:

处理凤仙花的种子有两种方式,赠送给他人和制作成种子标本。

18、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的过程:

将收获的凤仙花的种子晒干(这是为了防止种子发霉腐烂),然后装入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密封好瓶口,最后贴上标签。

19、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凤仙花果实今后发生的变化,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答:

采取下面的措施观察凤仙花果实今后发生的变化:

在植株上选择一个果实,然后做上记号,以后随时注意观察这个果实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注意记下果实出现较大变化的时间。

20、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2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依次是:

种子--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

凤仙花的种子从播种到发出芽来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

22、凤仙花身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图中左方的3个空从上至下依次应该填写:

花、茎和根。

右方的3个空从上至下依次应该填写:

叶、果实和种子。

14、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

所经过的这几个时期叫做生命周期。

第二单元养蚕

1、蚕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一至两个月左右。

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用尺子测量蚕卵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

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是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子量一量长约1毫米左右。

它的颜色有浅灰色、白色、黑色和黄色的。

浅灰色的蚕卵说明蚕即将出生,白色有蚕卵说明蚕已经跑出来了,而黑和黄色的蚕卵说明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2、刚从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很小,黑褐色,像小蚂蚁,叫蚁蚕。

对于尚未孵出的蚕卵要继续进行黑暗保护。

此时可做一个趋光性实验,因为刚孵化的蚕具有趋光性,可以用一个上部透明的盒子,一半盖上黑布,观察蚕的活动。

养蚕时应注意光线柔和均匀,避免蚕拥挤抢食。

3、关于蚕我们知道养蚕是我国伟大的发明,蚕吐的丝可以织绸做衣等养蚕作用。

4、为蚕宝宝建一个舒适的家,找一个干净的盒子,但盒盖上要扎些小孔,便于蚕宝宝呼吸。

若要把刚出生的蚕宝宝安全送到它的家,可用羽毛或毛笔等轻轻地把它们刷到新的家中。

5、装蚕卵的纸盒应干净,无异味,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和高温,切忌接触有毒物质。

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2℃-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蚕卵孵化的时间约为10天。

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

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

注意天气温度偏低,注意保温。

空气干燥,可以用毛笔洒一点水。

6、采摘桑叶时要爱护桑树,只采叶不折枝,采叶要适量。

另外要注意安全,不上树,不到太远和危险的地方去休桑叶。

7、蚕不停地长,长得皮都包不住它了,就出现了蜕皮的生理现象。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非常显著的特点。

蚕一生要蜕皮四次,每蜕皮一次就要长大一些。

蚕蜕皮前,不吃不动,像睡了一样。

蜕皮时,蚕从头胸部分爬出,旧皮向尾部缩去,黄、干的旧皮缩成一团。

蜕皮之后,蚕吃得很多,长得很快。

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

8、蚕宝宝出生后就要吃东西。

蚕爱吃桑叶。

桑叶要新鲜,并且保持干燥,还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

9、在蚕的周围放一些干燥的嫩桑叶和别的植物的嫩叶,观察蚕宝宝有什么反应?

答:

在蚕的周围放一些干燥的嫩桑叶和别的植物的嫩叶,我们发现蚕宝宝只喜欢吃桑叶,它也吃莴苣叶、榆树叶等叶,但吃长不好,有的发生死蚕或不产卵等现象。

当桑叶和其它叶混在一起时,蚕寻找桑叶吃,很多植物的叶根本不吃。

10、蚕宝宝怎样吃东西?

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嘴巴有什么特点?

答:

蚕宝宝的嘴巴快速、一口一口吃桑叶,空出叶脉。

蚕宝宝的嘴巴有两个“大牙”(上颚),上颚坚硬,具有齿状内缘,有来咬食桑叶。

更大一点的蚕连叶脉也吃。

11、用尺子测量蚕宝宝的腹部和脚。

蚕宝宝的胸部有三对脚,主要用来协助口把持桑叶。

而它的第三至第六腹节和最后腹节的腹面都各有一对腹脚,共有五对腹脚。

12、蚕宝宝的胸部一共有3个环节,胸部每一个环节有一对胸脚。

蚕宝宝的腹部一共有10个环节。

13、对比蚕刚出生时和生长两个星期后的样子。

刚出生时是黑乎乎的蚁蚕,两周后变成白胖胖的蚕宝宝,身体变长了,食量也增加了,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两周内,蚕可能蜕皮2-3次,在蜕皮过程中,蚕由黑变黄,再由黄变白。

14、①蚕宝宝吃得特别多。

尽量给蚕吃新鲜的桑叶。

②蚕宝宝拉的屡又多又臭。

随时清理蚕盒。

③蚕宝宝拉肚子。

注意喂干净的桑叶。

④蚕宝宝有的死了、病了。

注意清理、隔离。

⑤蚕宝宝长得特别大,屋子住不下了。

再建新屋、分开住。

⑥蚕宝宝不吃不喝蜕皮了。

注意蜕皮后及时给食。

15、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16、人工大量养蚕有一个过程叫“上簇”,就是在一个温度和湿度合适的屋子里放上一些便于蚕结茧的族具。

我们给蚕宝宝搭一个有架子的房子就是族具。

17、蚕发展到五龄蚕的末期,逐渐停止食桑,并大量排除绿色的软类,胸部透亮,躺倒略软而缩短,尾部尚有2-3粒蚕类,头部左右摇摆,寻找营茧场所,这是称熟蚕。

18、蚕宝宝要吐丝了,现在蚕盒不利于它吐丝,我们给它建一个怎样的新房?

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答:

蚕宝宝要吐丝了,应赶快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稻草、麦秆、竹篾、塑料、纸板条等,做成波浪形、方格形、蜈蚣形、三角形等小架子。

将架子放在熟蚕的旁边,或将蚕轻轻放在架子上,便可以观察吐丝结茧了。

因为蚕要吐丝结茧,自然是既可依附又可以走丝的空架子好。

19、吐丝前蚕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蚕宝宝蜕皮四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现吃桑叶,它的身体特别大,特别白,发亮,这时蚕宝宝就开始吐丝了。

20、蚕是怎样吐丝结茧的?

答:

蚕有一个吐丝口,吐出的液体一遇到空气就变成了蚕丝。

蚕丝细而发亮,有韧性。

蚕茧有白色的,也有黄色的。

21、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答: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蚕蛹的身体呈椭圆形,一节一节的,一端较粗,一端较尖,粗端是头部,外皮褐色,很硬。

在蛹的头部可以看到一对眼,一对还没有变成的触角。

在蛹的胸部,可以看到一对没有完全变成的翅。

如果用手指捅一捅它,它还会动。

22、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23、从茧里钻出来的小虫子叫蚕蛾。

蛹变成了蚕蛾。

快到蚕吐丝结茧时,茧是白花花的或黄亮亮的。

24、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蚕--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从蚕卵孵化成蚕宝宝经过10天左右,蚕宝宝变成蛹经过20天左右,蛹变成蛾经过10-18天左右,蛾出茧到蛾产卵后死亡4-6天左右。

25、蛹变成了蚕蛾。

蛹经过十五天左右变成了蛾,先蜕去蛹壳,然后从口中吐出2-3滴液体,这种液体能湿润茧层和溶解丝胶,蛾就从这里用头和脚拨开粘着的丝,钻出来,使茧上形成一个圆孔,刚钻出来的蛾身体是湿的,鳞片和毛贴着身体,翅膀下垂。

但不久,蛾的身体就会变干燥,翅膀展开,蛾就开始活动了。

26、蛾破茧以后,有的雄蛾在拍着翅膀,有的雄蛾正在和雌蛾交配,的的雌蛾正在产卵。

雌蛾产下的卵开始呈淡黄色。

在两三天内,先后变成玫瑰色、砖紫色、紫灰色。

27、为了养好蚕,我们可以从不同我渠道,如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访问科技人员等,收集养蚕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

28、关于养蚕,我们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答:

关于养蚕,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还有:

①在蚕卵即将孵化前,怎样管理蚕卵?

②在蚕刚孵出时要做什么?

③怎样给蚕喂桑叶?

④给蚕喂食时要注意什么?

⑤怎样保鲜桑叶?

⑥怎样让蚕健康地生长发育?

⑦蚕快吐丝时,应该怎样做?

⑧什么时候观察蛹,怎样观察?

⑨蚕蛾出茧后,为了让它们都能及时配对应该怎样做?

⑩雌蛾产卵时应该怎样做?

蚕怎样抽丝?

蚕生病了怎么办?

第三单元我们的衣服

1、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

衣服常见布料,如:

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2、衣服面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

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

3、研究衣服面料有什么特点可采取的办法有:

①用手摸。

②用放大镜看。

③在火上燃。

4、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则怎样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的?

答:

游泳运动员的旅游帽,它的材料具有防水和减少阻力的特点。

夏季人们穿的T恤衫和长裙,它的材料具有透气的特点。

滑雪者的羽绒服,它的材料具有防守寒保暖的特点。

婴儿穿的衣物,它的材料具有柔软的特点。

5、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

把衣服弄湿的情况有:

一种是外界的雨水弄湿衣服,二是自己运动后留的汗水弄湿衣服。

6、怎样做对比实验研究衣服面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研究衣服面料的吸水性,实验方法1:

用5块不同的衣料、墨水、盛了水的烧杯、滴管和镊子,向不同衣料表面滴水观察其水的扩散情况,来判断衣料的吸水性。

实验方法2:

用5块大小相同但材质不同的衣料和镊子,盛有同样多水的5个烧杯,比较5块衣料吸水量的多少来判断衣料的吸水性。

7、海绵和婴儿用的“尿不湿”尿布是高吸水性材料。

8、水的蒸发现象:

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9、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答: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变干了。

10、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有:

①晒盐。

②用保鲜袋保鲜水果。

③用保湿霜减少皮肤水分蒸发。

11、用湿抹布抹桌面,观察抹过的桌面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

水跑到哪里去了?

答:

用湿抹布抹桌面,抹过的桌面上的水迹逐渐减少,最后桌面变干。

这说明水被蒸发了。

12、在碗里装上少量水,做好水们位标记,放到通风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一次,看看碗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答:

在碗里装上少量水,做好水们位标记,放到通风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一次,看看碗里的水慢慢变少,最后碗变干了。

13、水为什么会慢慢变少呢?

答:

水慢慢变少的原因是水蒸发了。

14、水变成了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这种物体叫做水蒸气。

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15、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的感觉是很冷,比在水里冷。

身上的水干了以后就不冷了。

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些水,感觉非常凉快。

16、为什么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

答:

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这是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17、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水的蒸发现象?

答:

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18、晾衣服,有时干的快,有时干得慢,这是由于不同的情况下,衣服中的水蒸发快慢不一样造成的。

衣服一般放在户外晾晒。

19、怎样设计比实验研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答:

实验方法1:

把同样多的水分别装入开口大小不同的容器里,将容器放在一起,几天后,观察容器中的水的变化。

发现:

开口大的容器的水最少。

实验方法2:

在相同的两张纸上,分别滴上少许同样多的水,再把它们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阴凉处,观察比较水发生的现象。

发现:

在阳光下的纸干的快。

实验方法3:

把一块布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浸湿,挂在相同的环境里,用电扇吹其中的一块布。

观察两块布,有什么现象。

发现:

用电风扇吹的布干的快。

20、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

21、有时在生活中希望热的物体不要变凉,要设法保持温度,保持热不散出去,这叫做保温。

各种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

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

棉衣和毛衣的保温性较好。

22、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暖水瓶(杯)内有瓶胆,是玻璃制成的,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瓶胆为双层,中问的空气被抽去,抽掉空气不能形成热对流;瓶胆内外涂有银白色发亮的物质,可以减少热的辐射;瓶胆口有软木(或泡沫塑料)塞,它是热的不良导体,既能减少热的传导,又能阻止瓶口的空气以对流方式带走瓶内的热量。

23、生活中哪些物体需要保温?

它们是怎样保温的?

答:

用暖瓶给开水保温,将饭放保温锅里,穿棉衣使身体保暖等等。

24、棉衣保温的原理:

羽绒、棉絮等保温材料,这些材料的结构特点是膨松。

棉絮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借以保持人的体温。

25、早春,为了保持土温和幼苗,农民伯伯怎样做?

这有什么作用?

答:

早春,为了保持土温和幼苗,农民在地里盖地膜。

作用:

在农田、菜园的土地上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借以保持地温,使小苗在低温多风的早春不致冻死。

26、要保温,必须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与周围气体或液体的接触,减少热的传导、对流、辐射。

27、天气变冷时,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

答:

我们穿的衣服不仅衣服的数量增加了,衣服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衣变为了厚实的毛衣和棉衣。

28、穿上棉衣、毛衣为什么会暖和?

答:

棉衣和毛衣能起到保温作用,既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所进入。

29、棉衣和毛衣自己不会产生热量。

我们可以用实验证明。

实验1:

用温度计测量折叠的毛衣的温度,并且观察当时的气温状况,通过观察毛衣下手温度与当时气温的异同,认识毛衣不能产生热量。

实验2:

在三个一样的杯子中倒进同样多的热水,其中两个分别用毛衣、布包起来,用手在杯子外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过几分钟后,测量每个杯子里的水温有什么不同。

第四单元住房与材料

1、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性能,不同的性能决定了不同的用途。

2、常用的建筑材料有:

钢材、木材、混凝土、砖头、水泥、石头、红砖、灰砖、玻璃、黑瓦、红瓦、琉璃瓦等。

像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像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建筑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分类。

3、建筑材料还可以按用途分:

做房屋框架的、做门窗的和做装饰的等。

4、在我们周围,用天然材料制成的物品有:

桌子、板凳、晾晒衣服的竹竿、洗碗用的丝瓜瓤子、鹅毛扇子、羊毫笔、牛皮鞋等,还有很多人造材料有:

用布料做成了衣服、用橡胶做成鞋子、用玻璃做成了杯子等。

5、石头是建造房屋常用有材料。

石头也叫岩石,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

6、说一说,房屋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石头?

答:

有的房子是用石头砌成的、有的房子门前有石头做成的台阶、有的石头通过混凝土做成了房子的楼板。

7、怎样做实验研究岩石的特点?

答:

①用放大镜观察岩石。

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是由相同的颗粒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

②用铁钉刻划岩石。

用铁钉在各人岩石上用力刻划,会发现不同的岩石,铁钉在上面留下的痕迹的深浅会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岩石,其软硬程度是不同的。

③观察稀盐酸与岩石的反应。

在不同的岩石上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稀盐酸与岩石的反应现象,有的岩石会冒出气泡,说明该岩石中含有碳酸钙的成分,有的岩石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该岩石中没有碳酸钙的成分。

8、岩石的分类标准有的可以按照硬度的大小来分类,有的可以按照颜色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会按照与稀盐酸反应冒泡和不冒泡不分类。

9、岩石的其它用途:

①用岩石做景点--假山。

做假山的岩石应该是比较坚硬的青石。

②用岩石做雕塑。

做雕塑可以用的岩石是白色的汉白玉。

③在岩石上面篆刻。

做篆刻的岩石可以是有着各种花纹的大理石。

10、住房装修用到的材料有:

①涂料②瓷砖③石膏板④油漆⑤木板⑥黏合剂⑦复合地板⑧地板砖墙面要用涂料和瓷砖,房顶要用到石膏板,地面要用到地板砖和地板,家具要用到木板和黏合剂。

11、装修材料中,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

选用恰当的办法研究各种装修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答:

房屋内部装修的材料也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木头是天然材料,其它的大多数是人造材料。

用划、折、闻等简单方法,可以发现这装修材料各自的特点。

用铁钉在材料上划一下,可以看出材料的软硬程度。

用手来回的折材料,可以发现材料的结实程度。

用鼻子闻一闻,可以发现材料有什么样的气味。

如:

木芯板,如果具有很强的刺激徃气味,那就是所用的黏合剂中的有害物过多,对人体会有不良的影响。

12、装修材料美化了我们的房屋,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材料名称木头钢材混凝土水泥石头红砖玻璃茅草用在房子的哪一部分房梁窗户柱子房梁、楼板、窗户、门、防盗网、栏杆房梁、楼板糊墙做混凝土做混凝土做墙门、窗子屋顶天然材料石头、木头、茅草、人造材料钢材、混凝土、水泥、红砖、灰砖、玻璃、

13、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成分是对人体有害的,为了避免和减少装修材料对人的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答:

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成分是对人体有害的,为了避免和减少装修材料对人的伤害,我们应该:

①装修前,在购买材料时,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尽量选择那些不含或少含有害物的材料。

②装修完成之后,不要立即住进去,而要要保持通风的情况下,让房屋空闲半年左右,为的是让那些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尽量挥发掉。

③注意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不要让少量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停留在室内。

④注意室内外的绿化,多种花草树木,使室内外的空气能够长期保持清新。

14、过去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在外形和材料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外形高矮大小屋顶整体造型过去矮的房子比较多面积小的房子多三角形结构以立方型为多现在高楼大厦多面积大的房子多各种各样的美观造型不拘一格的富有创造性的造型材料房梁屋顶外墙内墙在面门窗过去木头茅草、油毛毡或瓦片泥土和茅草、泥土和竹子、土砖竹片等土、水泥木头、竹子、玻璃现在钢筋水泥钢筋水泥、预制板、钢化玻璃或石棉瓦红砖、灰砖、玻璃幕墙、外墙砖砖、装饰板木地板、复合地板、塑料地板、地板砖钢材、塑钢等

第五单元家庭用电

1、电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照明工具。

2、比较使灯泡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相同?

答:

用导线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使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与不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

不亮的连接方法没有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3、为什么这样连接(亮的方法)小灯泡会亮起来?

答:

电池的电能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形成电流通路。

4、电珠上面有玻璃罩,下面有金属壳,玻璃罩里面有灯丝,灯丝的两端连接在引出线上,引出线一端连接金属壳,另一端引出线连接在锡点上,灯丝通了电会发光。

5、用电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会造成短路,导致导线发热,有可能烫伤学生。

6、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通路,人们称这种电流的通路叫--电路。

电器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7、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8、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环路,灯泡就会亮起来。

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有电流通过的环路就叫做电路。

9、注意:

①做好后一定要先试试小灯泡亮不亮;②要注意安全,不准用它来检测人的身体或220V的电路。

使用电路检测器:

检测一根电线;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和一根电线的两端相连接,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故障;如果结果相反,则说明这根电线有故障。

10、电路检测器实际上是一个完好的基本电路断开后留出两个触点制成的。

11、电路故障分类:

①电路元件的故障。

②电路连接方面的故障。

12、查找电路故障的方法有:

①观察法。

②替换法。

③排除法。

13、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开关对电灯或其它电器进行控制。

14、人们通常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15、怎样才能知道开关上部件的作用呢?

答:

把开关上的小部件拆下来,分别连接到电路检测器上。

若电路检测器发亮,说明接入能形成通路。

若不能发亮,则没有开在通路。

16、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安全用电,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①不要用湿手去开关电器。

②不要在电线上乱搭衣物。

③不要在电线附近放风筝或钓鱼。

④不要在电线附近放电视机室外天线。

⑤不要使用钢丝裸露在外的电线或电器。

⑥不要攀爬变压器。

17、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有关。

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变化的。

18、电磁铁是由导线环绕在一个铁芯上,然后让电流通过线圈而产生磁性的装置。

当电流通过时,每个线圈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