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23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docx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

原标题: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  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既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精神支撑。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德孝是做人的最起码要求,也是处世的最基本规范,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

运城市盐湖区充分利用德孝文化发源地的宝贵资源,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供了一条值得重视的现实路径。

  序言

  提起盐湖,自然要先说运城。

从180万年前人类在这里活动生息,这片丰沃的黄土地上,演绎了“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禹凿龙门”等一个个历史传奇。

这里,建立过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走出过荀况、关羽、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等璀璨历史星空的良臣名将文豪。

在运城市府所在地盐湖区北15公里的鸣条岗上,有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舜帝陵庙,是公认的德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2010年起,新一届盐湖区委区政府集思广益,紧紧抓住德孝文化发源地这一独特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及时总结他们的探索实践,2012年以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谢新洲教授牵头成立了由10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对盐湖区道德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调查,形成了这个报告。

  传承观察

  穿行于盐湖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你能处处感觉到盐湖人作为舜帝同乡人的自豪感。

流传于阡陌小巷的德孝故事,是一代代盐湖人教育子女的好教材。

在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盐湖区区委、区政府立足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德孝文化建设为抓手,把蕴藏在百姓之中的善念激活起来,把民间的善心和善举组织起来,构建起干部行德政、群众做好事的有效平台,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⒈发掘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增强干部群众的道德自信

  作为舜帝出生、成长、建都、为政之地,虞舜德孝文化在盐湖区的影响可谓久远。

始建于唐的舜帝陵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以来,盐湖区将修复开发舜帝陵庙列为重点工程,对舜帝陵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开发,使千年帝陵重放异彩。

同时,通过举办虞舜文化研讨会等方式,邀请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入挖掘虞舜文化中的德孝美德,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为切实“把蕴藏在百姓之中的善念激发起来”,区里借助节庆日,组织歌唱、演讲、书画展览、赛诗唱联、社区晚会、农民秧歌比赛、青少年主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德孝文化的传承教育融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在此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开展“德孝大讲堂”巡讲活动,用身边的事来说德孝的理,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的人,让德孝文化深入人心、感染民众。

为进一步扩大德孝文化的影响,从2010年起,盐湖区将历史上每年举办的祭祀舜帝、传统庙会等活动进行整合,在每年重阳节前后举办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为主题的“中国·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据统计,前三届德孝文化节的总参与人数超过百万,网上活动参与人次过亿。

在扩大德孝文化影响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⒉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搭建传统美德的实践平台

  为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使传统美德“外化于形”,盐湖区创新理念,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德孝标准,对机关干部提出“保持饱满工作热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是最大的德,廉洁从政,爱护自己,让老人安心是最好的孝”的理念;对农民群众提出“勤劳致富是最大的德,让老人过上衣食无忧生活是最好的孝”的理念;对企业经营者提出“诚信守法经营是最大的德,为敬老爱老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最好的孝”的理念;对学生提出“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勤奋学习是最大的德,尊重父母,谦虚对待长辈是最好的孝”的理念;对城市市民提出“遵守城市文明条规,有修养地待人待事是最大的德,满足老人精神享受,让老人愉悦地生活在新时代是最好的孝”的理念。

秉承这些理念,全区开展了“德孝在盐湖——五进五创”主题活动,即德孝文化进机关创建文明单位、进农村创建幸福村庄、进社区创建和谐家园、进厂矿(公司)创建诚信企业、进学校创建爱心校园,细化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开展活动的工作方法及目标,使德孝文化建设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抓手,融入现实生活之中。

活动中,许多农村和社区开展了每周为父母改善一次生活的活动,看谁家做得好;每月给父母清扫一次居所,看谁家干净;每年为父母增添一套新衣,看谁家漂亮等竞比活动。

有的村开展了“晒被子、比孝心”“夸媳妇、夸婆婆”等竞比活动,有的社区开展了“为老人送一束生日鲜花”“做一次健康体检”“洗一次热水澡”等活动。

一些学校把每个星期日定为“孝心日”,提倡学生在这一天给父母端一杯茶、洗一次脚、洗一次衣服、制作一件感恩的小礼物,有的学校还将这些活动用版面的形式在校园内展出,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孝道行为。

  ⒊发挥典型模范的示范作用,建立美德传承的长效机制

  在弘扬德孝文化的过程中,盐湖区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的人。

从2011年起,区里开始试点评选表彰德孝个人及集体,2012年起正式在全区推广。

其中,区级的个人评优包括“十大孝顺媳妇、百佳孝顺媳妇”和“十大道德楷模、百佳道德楷模”。

“十大孝顺媳妇、百佳孝顺媳妇”的评选,每年一次,由区妇联负责制定评选办法,由各村镇、街道办通过民主商议制定评选标准,通过群众推举、事迹报告、群众投票、公示上报等环节进行评选。

“十大道德楷模、百佳道德楷模”的评选,每年一次,由区文明办负责制定评选办法,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种类型,与“孝顺媳妇”的评选过程类似。

区级的组织评优是每年的十个“幸福村庄”和两个“和谐社区”,评选由区委宣传部牵头,通过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测评。

各党政单位和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德政楷模、德政班子”评选,以班子团结、务实创新、公正廉洁、文化建设、为民服务、环境卫生、扶贫解困等13项内容为考核标准,并将奖励与绩效考核、评优升迁等挂钩。

各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二十四小孝星”和“美德少年”的评选。

辖区内各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围绕“六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校园、爱家长)的标准,自行制定相应的推选、评比、考察、奖励等措施。

两年来,已评出500多个各类先进集体和2000余名各类道德模范。

为真正把德孝实践作为长效机制来推进,充分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德孝文化传承活动的积极性,区委、区政府还就此类活动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2012年评出的“孝顺媳妇”,每人得到了一台洗衣机,有干部说:

“当好媳妇和洗衣机敲锣打鼓地一起进村,旁人别提有多羡慕了。

当选‘双十双百’和‘幸福村庄’的百姓,在子女升学、应聘、医疗、旅游等方面也享有一定的政策优惠。

  成效考察

  伴随着德孝文化建设的推进,“德政千秋、孝行天下”的传统美德日益深入人们的心灵,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逐步建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⒈强化了干部的德政意识,增进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在德孝文化建设过程中,盐湖区党员干部“以德施政”的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工作作风明显得到转变。

几年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下乡包村进企业,带头争当道德楷模,为人民群众树立起了德孝实践的典范。

“在盐湖区行政部门办事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服务主动热情,处处为咱着想”,天龙建材厂董事长屈广吉感慨,现在去区环保、规划、国土等部门办手续,一进门工作人员总是热情接待,并仔细告知办手续的程序和需要准备的资料,局里同志还主动上门,帮企业解决难题。

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把以德施政化作带领群众致富的智慧和本领,发展了一个又一个特色产业。

解州镇西元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四有,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搞鱼塘养殖,年收入上千万,解决了一二百位村民的就业。

他捐资100万元为村里修路,捐资建立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承担了中心所需的运营费用。

槐米是珍贵的中药材,但产量很低。

三路里镇沟东村村主任雷茂端把自己多年培育出的8个优良品种奉献给当地农民,实现了槐树当年栽植、当年两季结米,目前沟东村已有1000多亩开始结米,单项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成为旱垣地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

我们在陶村镇五曹村调研时,碰到老“上访户”焦雨高,正在参与布置村里的德孝文化展览。

他去年从市区搬到村里住,主动要求为村里出板报、编德孝节目,为老年人服务。

说起前些年上访的事,他说,我也知道反映的问题没法解决,但以前有些干部不务正业,看着都来气,想给他们添点堵,现在风气正了,干部们都扑下身子为大伙办事,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不提了。

类似的故事在盐湖区举不胜举。

“以德施政”开拓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视野、促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创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也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2012年运城市开展的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中,盐湖区排名第一。

课题组此次调查的结果亦显示,人们对于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态度、专业程度总体上是满意的,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好,近70%的人认为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接受,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⒉提升了群众的道德素养,营造了敬老爱亲的社会风尚

  德孝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群众个人素质,也改善了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与村民座谈时,陶村镇张良村的村民提到以前村里有些年轻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现在这些情况已经基本没有了。

北城街道东留村村民说以前村里有很多年轻人不干活,就知道打麻将,村委做工作劝导他们去工作、去挣钱,现在村里的不良现象少多了。

贵家营村曹书记表示,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用道德感化老百姓,大家的诚信提高了,比如村民包地,以前需要先付钱再给地,现在不需要了。

回收的问卷数据显示,超过84%的人认为目前的邻里关系很好,能够互相帮助。

河东东街社区会组织社区内的老年一起过节聚餐,邻里关系得到了加强。

贵家营村民提到村里广播会给村民们讲些处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的道理。

洗马村赵主任提到德孝文化开展以来,遇到不孝顺的村民,村干部直接去家里跟他们讲道理。

以前有个村民每个月只给父亲100元钱,村主任亲自去他家劝导后,改观很大。

总的来说,德孝文化活动使盐湖区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改善。

20%的群众认为推行德孝文化之后,盐湖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明社会,68%的群众认为与以前相比社会风气有所改善。

  ⒊张扬了文化软实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扎实持久的德孝文化建设,使盐湖区人文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对外吸引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2010年至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由98.1亿元增加到162亿元。

财政收入由12.2亿元增加到22.5亿元,财政贡献率由占全市的15%增加到28%。

全区规划建设了六大产业聚集平台,2013年实施重点项目82个,总投资77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15亿元。

近年来,盐湖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山西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区)等荣誉称号。

特别是规划建设运城盐湖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引进创意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建设思想智慧工厂,为全市、全省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毛静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慕名而来。

2012年11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盐湖调研时,肯定文化产业园区为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破了题。

2013年5月13日,袁纯清书记又亲自批示:

盐湖文化产业园区起步时间不长,但成果不少,发展势头强劲,令人鼓舞,有运城丰厚的人文资源,有大家的凝心聚力,相信能成为运城乃至山西文化事业和产业的一大支撑。

  ⒋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我国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届“中国·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举办过程中,直接参与德孝文化活动的达到300多万人次,网络受众达到1亿多人次,极大地扩大了舜帝德孝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

运城学院的很多学生担任过文化节的志愿者,他们在接受访谈时表示,通过参与德孝文化建设活动,增加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同济大学的1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在对舜帝德孝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后表示,非常震撼地接受了一次德孝文化方面的洗礼和教育,将尽其所能把中华民族优秀的德孝文化发扬光大。

近年来,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舜帝宗亲后裔、华人华侨2000多人次,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9000多人次,来到中华根祖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盐湖区,寻根问祖,感受德孝文化,也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感受体会

  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德孝作为治国、齐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成为最为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

运城市盐湖区充分利用德孝文化发源地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历史文化中最为人们推崇的传统美德,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现实路径。

  ⒈要紧扣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找准切入点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

同令而行,信其所服。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道德文化建设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首先要营造“所亲”和“所服”的环境。

在盐湖区,作为“德圣”“孝祖”的舜帝以及它所倡导的德孝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构成了当地百姓价值观的重要成分。

千百年来,舜帝至善至孝的故事在坊间心口相传,成为百姓自我净化和教育子女的鲜活榜样。

运城市盐湖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从推动德孝文化这一在当地最具丰厚群众基础、最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认同的传统美德建设入手,借着德孝文化的种子,渗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要义,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在活动中,他们借助眉户剧、蒲剧、高台花鼓、锣鼓杂戏等在当地拥有大批粉丝、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宣扬包括德孝文化在内的传统美德。

盐湖区的实践启示我们,道德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善于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实际找准切入点。

  ⒉要抓准老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形成着力点

  思想道德建设是对人们精神领域和意识形态层次的改造,但是践行道德建设却不能高高在上。

盐湖区的干部明白道德建设不能只是“唱歌跳舞、标语口号”,需要把德孝文化的弘扬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相结合,用道德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一方面,他们紧紧抓住近年来一些领域存在的道德滑坡、一些公务员腐化堕落、人口老龄化等社会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通过倡导“以德施政”,促使全体干部心为民所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群众成为党员干部工作的核心,推动了党员干部作风的改进。

另一方面,通过倡导孝的理念,夯实构建和谐家庭、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

区里加大对与德孝相关的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创造性地衍生出许多改善民生的办法,并逐步制度化,包括健全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推行家庭养老责任制,建设德孝文化设施等等。

现在盐湖区全区百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助200元,90-99岁老人每年补助800元,城乡的低保、五保制度得到切实落实。

区里还建设了一批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德孝大讲堂、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农家书屋为一体的“德孝文化苑”,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成为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伟大实践。

这些都启示我们,道德文化建设要善于抓住干部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把虚功做实,才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支持。

  ⒊要顺应时代特点结合受众实际创新工作手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在外部环境、社会条件激烈变化的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给创新思想道德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盐湖区通过创新活动模式、创造活动载体、搭建活动平台,把德孝文化建设有机地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形式上,除了举办讲座、编写发放学习材料、绘制宣传画黑板报等,一些村庄定期举行“夸夸我自己、夸夸好儿媳、夸夸好婆婆”活动,一些村庄将本村的一些真人真事编排成快板或者短剧,以诙谐和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让百姓在故事中体味德孝文化的道理。

在渠道和载体上,许多村庄修建德孝碑,让村中的好人好事“上碑”,激发了百姓的荣誉感。

针对农村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赡养老人及婆媳关系等问题,村干部更多地借助传统经典如《弟子规》《百孝篇》等对村民进行引导和劝诫,再者就是引用身边鲜活的实例疏通具体矛盾。

针对城区比较明显的诚信缺失、人情冷漠等问题,抓住《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事件及时进行引导。

道德文化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盐湖区德孝文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找到运用他们最易接受的方式、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努力实现宣传思想教育和群众的零距离,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⒋要充分发动群众凝聚崇德向善的强大合力

  群众是道德文化建设的主体。

能否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生动局面,无疑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盐湖区在工作中,牵线搭台为百姓创造条件,让老百姓自我教育、相互感染。

在政府有效引导下,各界爱心人士在德孝文化建设中出资出力。

日间照料中心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平台,修建时就有个人和企业的捐款,中心的电视、床铺等设施,蔬菜、米面油、鸡鱼肉等食品,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个人或企业的捐赠。

一些村庄的“德孝门”“德孝墙”“德孝广场”的修建,也是个人捐赠和集体资金的合力。

在民政局和文明办的牵头与协调下,区内各机关部门和行政单位大部分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不定期开展活动。

成立较早的敬老服务志愿者协会,吸纳了老中青约两百名会员,及时为鳏寡孤独、残疾人、空巢老人及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心理抚慰、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咨询等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德孝实践逐渐由政府主导过渡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组织、共同参与。

这一成功的做法再次启示我们,搭建合适的实践平台,通过平台把群众吸引过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思想道德建设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从而避免那种运动式的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本报专题调研组执笔人:

谢新洲、李志伟、田丽、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