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086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

四年级科目:

语文课型:

精读课主备人:

林辉

学习内容

第六单元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学习目标

1.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感受家乡的田园风光。

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点

学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乡下人家。

学习难点

感知文体,学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学习方法

教法:

自主、合作、交流

学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等

学具

字词典、相关图片等

教学时间

16课时

学习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单元测试

3

2

3

2

4

2

合计

16

 

课题:

《乡下人家》

年级:

四科目:

语文课型:

精读课文主备人:

林辉

学习内容

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感受家乡的田园风光。

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乡下人家。

难点:

感知文体,学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学习方式

教法:

引导、讲解

学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教具:

教学课件、让学生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观察家乡,了解家乡。

学具:

字词典

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修改

说说自己的家乡,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家乡的变化。

田园风格的家园(自然环境的优美,花草树木、鸡鸭、小动物、房屋、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健康环保等)

 

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辅助导学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

2.田园小诗:

(屏幕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

3、谈话揭题,板书课题:

(1)生齐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进行质疑。

(3)师生共同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学解读

1、自学生字词语。

(1)生字我把握。

A、生字我会读!

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

B、形近字我巧辨。

C、理解重点词语。

装饰、时令、倘若、照例

2、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展示提升

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全班进行评比,识记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3、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四、小结拓展

1、初步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我们下节课进一步探究。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并思考上述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辅助导学

1、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写本课生词。

3、师生共同探究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学解读

1.生:

交流:

你认为小诗怎么样?

有什么感受?

谈一谈。

2.说说自己的家乡,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家乡的变化。

田园风格的家园(自然环境的优美,花草树木、鸡鸭、小动物、房屋、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健康环保等)

3.揭题:

美丽的家园。

三、探究提升

描绘美丽的氛围,创作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1.创作指导:

①工具、材料;②创作方式;构图、添加;③方式(蜡笔画、水粉画、剪贴等)

2.学生创作、教师巡导。

(小组合作)

四、小结拓展

1、生介绍画中的新园。

(小组中有特色一点的作品)

2、更进一步了解家乡,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写一写家张。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shìfēngqùguāpéngshuàilǐng

()()()()

mìshíhéxiécuīmiánwūyán

()()()()

二、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耸茸)立(幸辛)苦

(冠寇)军和(楷谐)

(瞧礁)见照(列例)

(坚竖)着(倘淌)若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风光几()芍药

一()风景一()风景画

一()浓阴一()小河

一()小鸟一()旗杆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即使……也……

倘若……那么……不论……都……

1、()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2、()什么时候,乡下人家()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4、他们的屋后()有一条小河,()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

学生活动安排

 

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质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老师一同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交流。

(合作交流)

 

学生在班内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就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

学生课后抄写。

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

备注

 

课题:

《牧场之国》

年级:

四科目:

语文课型:

略读课文主备人:

林辉

学习内容

《牧场之国》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学习重难点

积累词句

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学习方式

教法:

引导、讲解

学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字词典

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修改

体会荷兰牧场白日的生动和谐

师: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牧场是动物们的自由王国?

生:

我从“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

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两句话中感觉到的。

给人感觉是,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视线能看到的地方,就全都是黑白花牛,整个牛群如同一个大家庭,在没有人的低地上,老牛像一个威严的家长似的,管理着草地上的牛群。

整个低地似乎就是它们的天下。

生:

我从“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这儿感到的。

“赞许”的意思是因为感到好而加以称赞。

他肯定是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自由、快乐、满足才赞许的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辅助导学

1、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荷兰)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或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

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2.师生共同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学解读

1、自学生字词语。

2、自学课文。

(1)边看插图,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

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把喜欢的词句画下来再读一读。

(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提升

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板书: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3、诵读体验,进行实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2)小组交流。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以解说员的角色,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大家相互评议)

四、小结拓展

1、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兰是“牧场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祖国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课堂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牛奶一()寂静

一()火车一()骏马

一()奶牛一()晚霞

二、把下列句子画线的部分用词语代替。

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

2、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3、用尽目力向远方眺望,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4、辽远广阔,没有边际,没有界限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

三、课文内容我知道。

1、“牧场之国”指的是,它又被称为之国,之国,之国,

之国。

2、课文按顺序分别描写了荷兰牧场里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3、文中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

学生活动安排

 

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质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老师一同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交流。

(合作交流)

 

学生在班内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就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

学生课后抄写。

 

全班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22*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备注

课题:

《古诗词三首》

年级:

四科目:

语文课型:

精读课文主备人:

林辉

学习内容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方式

教法:

引导、讲解

学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字词典

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修改

 

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辅助导学

1.激情导入

老师: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2.板书课题:

(1)生齐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进行质疑。

(3)师生共同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三、自学解读

1、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阅读诗文:

⑴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⑶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三、展示提升

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⑴指名读诗文,纠正字音。

⑵理解诗词的意思: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

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

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

杜鹃鸟。

句意: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句意:

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

4、读诗文,想画面,说感受:

(播放音乐带,有感情的朗读)。

诗文展示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学习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

1、作者简介:

范大成:

苏州吴县人(今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宁四大家”。

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有佳作,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

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2、自主学习,了解诗意。

3、汇报交流,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

除去田里的杂草。

绩麻:

把麻搓成线。

句意:

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

不懂。

供:

从事。

傍:

靠近。

句意:

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的耕种与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4、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的感受:

(配乐朗读)

诗文描绘了乡村大人耕织,孩子也学耕种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是一副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农家耕织的图画。

5、全班进行评比,识记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6、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四、小结拓展

1、初步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我们下节课进一步探究。

2、作业

(1)、把诗句补完整:

   ①绿遍山原(  ),子规声里(  )。

②童孙未解(  ),也傍桑阴(  )。

(2)、请你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我会背其他描写田园的古诗词。

 

第二课时

二、辅助导学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两位宋代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

2.师生共同探究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学解读

回顾词的特点

1、谁还记的我们第一节课学的一首词,你们还能背诵吗?

《忆江南》

2、词有什么特点:

词有词牌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

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渔歌子》但后人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就与词牌无关了。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故又称长短句。

3.自读课文:

⑴轻声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对照注释,结合画面,了解诗意。

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

四、展示提升

1.指名读词《渔歌子》纠正字音。

2.说诗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句意: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句意: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悠闲自得,溢于其中)

3、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谈谈你的感受:

⑴配乐朗读。

⑵谈谈你的感受:

作者将山前高飞的白鹭、岸边盛开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鳜鱼及斜风细雨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充满情趣的渔翁垂钓图。

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4、练习背诵。

五、小结拓展

1、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背给大家听听。

 

第三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zǐguīyúntiánbáilùsuōyī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桑()赛()

嗓()塞()

路()耘()

鹭()耕()

三、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

·

川:

诗句的意思是:

2、斜风细雨不须归。

·

归:

诗句的意思是:

四、按诗歌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句描写的时间是,地点是。

“闲人少”的原因是。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诗句描写的地点在,时间是,

诗中的景物有、、、,形成一幅水乡风光的景色。

学生活动安排

 

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质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老师一同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交流。

(合作交流)

 

学生在班内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就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

学生课后抄写。

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翁卷(宋)       范大成(宋)朝       绿白

鸟雨           生机  耘绩             

闲人少繁忙     各当家  劳动场景      

才了....又    未解

                      

学种瓜 

                   渔歌子

                     张志和(唐)

                                              花水鱼    悠然自

             斜风细雨   情趣盎然

                

备注

课题:

《麦哨》

年级:

四科目:

语文课型:

略读课文主备人:

林辉

学习内容

《麦哨》

学习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学习重难点

1.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2.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学习方式

教法:

引导、讲解

学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教具:

《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学具:

字词典

课时

二课时

学习过程修改

 

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

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辅助导学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师生共同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三、自学解读

1、自学生字词语。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3、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

“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4、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

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三、展示提升

1、学生交流后汇报:

 出示本课生词课件:

看看认识他们吗?

(学生自由汇报对生字的成语的积累,发现的多音字,读!

另外还有几个难把握的字音的词;全文共8个自然段)

 2、检查读文情况,了解文章的结构。

下面老师请几名同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思考: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3、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边读边画出描写麦哨声音的词语。

 4、读了课文,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麦哨声吹出来?

(提示:

吹得短促,吹得悠长,我们男女生合作着吹一吹,这哨声应和着,忽高忽低)

 5、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6、有感情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

你能读出这麦哨的欢快、柔美吗?

7、学习写法。

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那么,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呢?

8、小结:

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这种首尾呼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