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066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材简析】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了解学生们对电的原有认识。

接着让学生们提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后,通过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来认识不同的电源和电都能为我们做什么,初步建立电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的概念。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学生对电的前期认识,第二部分探索家庭用电器中供电的种类及安全用电,第三部分研讨如果没有电,我们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包括基本的用电安全,但对于不同用电器用的电来自哪里,通电后的电器如何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生在过去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3.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科学探究目标

1.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增强对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

难点:

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教学准备】

教师:

一张“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和一张“家用电器记录”班级记录表,关于电源(电厂、电池)和安全用电的PPT。

小组:

提前布置“家用电器调查记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1.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

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从此,各种不同用途的电器就陆续出现了。

2.现在,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

家里的电器通电后才能进行工作。

你对电有哪些了解?

(预设:

家用电器需要用电才能工作,做饭的电饭煲要用电,空调用电,烧水用电。

电有危险性,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电源)

2.电和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可以让电器工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方便。

它是双刃剑,我们只有利用好它,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生活。

揭示课题:

电与我们的生活(板书)

二、探索:

电的认识(预设20分钟)

活动一:

记录我们对电的认识

1.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

记录在书本表格中。

2.请小组长把你们的记录写在便利贴上,并展示在黑板上,向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活动二:

电源的种类

1.同学们对电的了解很多,那么关于电,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或者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PPT里面的用电器,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有的用电器用电池提供电,有的是需要接在插头上供电。

3.请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想一想它们的供电是属于哪一种电源,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

三、研讨:

电和我们的生活(12分钟)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调查家中的用电器。

这些用电器分别用哪些不同的电源来为它们供电的?

这些用电器为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请小组派代表来进行汇报。

2.经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中用到很多电器,它们都需要电给它们提供能量。

生活中使用的电,像电灯、电视等由发电厂的发电机供电,而手机、石英钟表则是用电池来供电的。

3.我们把像电灯、电视机等都是由发电厂供电,我们成为直流电。

像手机、石英钟等则是由电池供电,我们成为交流电。

举例子:

直流电:

手电筒的电池、汽车的电池、手机电池等。

交流电:

家庭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工业、农业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至380V。

电压高,人和动物触到交流电都非常危险,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4.下面哪些用电是安全的?

出示书本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宣传和触电自救图片,并下发安全用电卡片。

(1)不能带电清洁电风扇,不能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不能在电线上晒衣服,不能带电和用湿布擦电灯泡。

(2)发现有人触电时,要马上拉下电闸。

(3)发现有人触电,如果离电制较远,千万不要用手拉,要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四、拓展:

如果没有电(预设5分钟)

1.电不但能发光、发热,还能做很多事情,它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的能源,应该节约用电。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2.电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也需要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本单元,我们开展用电安全、节约用电小能手的比赛,大家将生活中的优秀做法用宣传标语的形式罗列出来。

单元结束的时候,我们比一比看谁是真正的小能手。

【板书设计】

2.1.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厂供电:

电灯、电视机、电风扇

电池供电:

手机、闹钟、手电筒

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第2课点亮小灯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而是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经的路线—电路,并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从而在后面的几课中不断去巩固这一概念。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第二部分探索小灯泡的结构以及如何让它亮起来,第三部分展示研讨亮起来的小灯泡电流的流动路线,即初步建立电路概念。

【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有的学生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有的学生根本不会点亮小灯泡,他们不知道电路是一个回路。

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1只小灯泡,1节1.5v的干电池,1根导线,科学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激趣引入(预设5分钟)

1.你能让这个手电筒亮起来吗?

(出示一个没有电池的手电筒,请学生来点亮)

2.手电筒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要想让手电筒亮起来,必须装上电池,然后打开开关。

3.为什么打开开关就会亮起来?

(预设:

接通开关后,有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亮起来。

二、探索:

点亮小灯泡(预设18分钟)

活动1:

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1.电是如何经过小灯泡让它发光的呢?

2.如果给你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你能用画线的方法来代替导线,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你的想法吗?

3.同学们都认为,电从电池出发,要经过小灯泡才能使它发光。

那么小灯泡内部的结构到底又是怎样的呢?

小灯泡的哪一部分会发光,小灯泡为什么会有两个连接点?

这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

请同学们结合黑板结构图、实物小灯泡和文本中的文字进行自学并思考这几个问题。

4.学生自学3分钟后交流反馈。

谁来说一说你的认识和发现。

(1)灯丝:

小灯泡中能够发光发亮的部分。

它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丝,在通电以后能够发光、发热。

(2)金属架:

将灯丝架起来的部分,金属架是由耐高温并且导电的金属丝制成,它在固定灯丝的同时能够将电流导入灯丝。

(3)连接点:

在金属架的外部安装了一个能够导电,带有螺纹的金属壳,用来保护、固定金属架。

金属壳侧面和下端有两个凸起的小圆点。

两个小圆点和不同的导线连。

(4)玻璃泡:

玻璃罩子是玻璃泡,它能够很好的保护灯丝,同时又不影响它的发光。

一般,在玻璃泡里充有氮气、氩气等气体,用于延长灯丝的寿命。

活动2:

让小灯泡发光

(1)同学们已经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如果给你导线、电池和小灯泡,你怎样连接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请大家将你们的方案画在记录单上。

(2)交流分享学生的连接方法。

(3)请小组长领取材料,按照你的连接的方式试一试,哪些连接能够让小灯泡发光?

在能发光的图下面打勾。

实验前,老师有一个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大家:

安全提醒:

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好造成短路。

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

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4)学生实验。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

1.分析交流:

同学们,你们的哪些连接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了呢?

请大家把你的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展示交流。

3.我们发现,最终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这几幅连接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能找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

出示定义:

电路:

电从电池的一个极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再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到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连接这个连接点流回到电池的另一极。

电在这样一个闭合的,往复的路径里流动。

电流过的路径就是电路。

4.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连接的困难,或者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吗?

5.出示短路和断路的辨别。

四、拓展:

电路判断(预设5分钟)

1.打开活动手册,观察里面的电路连接图,请判断,哪些会发光,哪些不会发光?

请说一说理由。

【板书设计】

2.2点亮小灯泡

第3课简易电路

【教材简析】

《简易电路》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三课,本节课通过认识简易电路、了解简易电路的工作原理、亲手连接简易电路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电学印象。

首先,利用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连接电路的不方便,激发学生制作简单电路。

其次,通过小组设计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通过设计,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池盒、灯座和小开关,用导线完整的连接电路,在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建立电路的经验。

教材共分3个部分。

第一部分:

组装电路;第二部分:

在电路中安装开关;第三部分:

画电路连接图。

【学情分析】

前一节课的设计,已经掌握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