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docx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时期
工业进展规划
〔送审稿〕
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2006年5月
〔三〕大力进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林河、空港〝生态工业园〞
附图1北京市都市总体规划布局图
附图2顺义区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构想图
附图3顺义区道路交通图
附图4顺义区公路网
附图5顺义区〝十五〞末工业布局现状图
附图6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
附图7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产业布局图
附图8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区域辐射示意图
附件一顺义区工业经济进展状况分析报告
附件二顺义区工业经济进展环境分析报告
附件三顺义区〝十一五〞期间名牌培养名单
附件四顺义区〝十一五〞期间工业重点项目
前言
通过多年的积存与进展,顺义工业形成了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工业经济飞速进展,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日益突现,差不多初具北京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雏形。
〝十一五〞时期,顺义工业经济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京津冀区域经济进展、落实«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北京‘十一五’时期工业进展规划〞的宏观环境,适逢承接国内外和北京城区产业转移、工业布局调整的良好机遇,肩负着建设成为北京重点新城,建设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支撑以后北京工业经济进展的重要使命。
顺义区将成为国内外现代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进展格局。
为完成这一宏伟使命,实现顺义工业的连续、稳固进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畴为北京市顺义区工业,实施期限为2006-2020年。
一、〝十五〞时期进展状况差不多评判
〔一〕形成了一定规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
2005年顺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9.3%;02年、03年和04年增速分别为14.48%、37.82%和21.35%,出现先慢后快的增长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16.7:
48.0:
35.3变化为2005年的7.5:
60.8:
31.7,一产比重降低了9.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了12.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降低了3.6个百分点;二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二产中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86.5:
13.5变化为2005年的93.2:
6.8,工业的比重提高了6.7个百分点。
2005年顺义工业占全区GDP的比重为56.6%,远高于北京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26.2%〕。
2005年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6家,从业人员105863人;资产总额518.6亿元。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5.5亿元,工业增加值133.2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55.3亿元,利润总额达36.4亿元。
2001年至2005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达到-2.6%、125.8%、22.2%和30.8%,03年较02年显现了飞跃;工业总产值〔现价〕也在2003年显现大幅度的增长,增速达到99.1%,进展态势良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达80%以上,整体呈上升趋势。
〔二〕在北京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5年,顺义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814.5亿元〕的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85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775亿元〕的12.6%。
2001-2005年顺义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23%、6.01%、9.84%、12.55%和12.63%,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93%、4.46%、8.22%、7.89%和7.47%,总体呈上升趋势。
05年顺义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较大,位居全市十八个区县之首。
依照北京市以后的都市进展规划,目前全市的现代制造业还要逐步向顺义集合,因此顺义区的工业经济进展前景宽敞。
〔三〕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符合首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特点的重点产业集群
顺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说明:
2005年在北京市工业重点扶持的六大产业中,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都市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9.5%、34.6%、15.4%,合计达89.5%;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也较大,2005年分别为38.6%、28.6%、18.2%,合计占85.4%;2005年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区的比重达88.5%,利润合计占比达91.7%。
上述数据说明,三大产业在顺义工业经济中比重较大,对财政奉献较大,是顺义区工业经济进展的支柱产业。
同时,顺义区三大产业在全市同行业中也占有相当比重,其中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同行业的34.2%,占1/3强;都市产业占全市同行业的15.9%,占1/7强;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市同行业的9.4%,也占有相当比重。
可见,顺义区工业结构符合首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目前差不多形成以空港工业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林河工业开发区和汽车生产基地为主体的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以及以燕京啤酒等名牌都市产业企业为主体的都市产业集群。
〔四〕通过多年培养,形成了一批有优势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通过多年培养,顺义区差不多形成了一批有优势的骨干企业,对工业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005年,全区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0.4%,而其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收入的55.6%;其中尤以北京现代汽车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奉献较大。
排在前十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7.7%,实现利润占81.7%,资产总额占55.3%。
通过大力实施品牌进展战略,顺义区形成了一批以中国名牌、北京名牌、外来名牌为支撑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群。
顺义区国内知名品牌包括汇源果汁、燕京啤酒等中国名牌产品和牛栏山二锅头、华灯牌北京醇、牵手牌果蔬汁、天福号熟肉制品、雨虹牌防水卷材和顺美牌西服套装等北京名牌产品;入驻顺义的国际品牌包括现代汽车、江森座椅、延峰、伟仕通、松下、JVC、索爱、村田、索鸿等,世界五百强中的一部分企业投资在顺义。
这些国内外知名品牌对顺义区工业经济进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五〕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外商投资企业异军突起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显示,顺义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股份合作企业等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5.3%、11.2%、0.4%、23.2%、24.1%、8.3%、19.5%、3.1%、4.8%,形成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局面。
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一支独秀,其2005年销售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81.0%,利润总额占到85.6%,资产总额占56.4%,差不多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要紧拉动力量。
这说明〝十五〞期间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一批优秀的企业入驻,专门是2003年现代汽车的落户,为顺义区工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六〕初步形成了工业向开发区相对集中的工业布局特点
〝十五〞末期,顺义区初步形成了核心区—辐射区—边远区三级构成的工业布局体系。
通过2004年工业园区清理整顿之后,顺义目前有4个工业开发区,其中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天竺出口加工区〕、3个市级工业区〔空港工业区、林河工业开发区和金马工业区〕。
截至2005年底,四家工业区共实现总产值608.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2%,工业集中度较高,居北京市各区县之首;实现销售收入604.1亿元,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了70.6%;实现利润27.1亿元,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了74.5%。
其中,空港、林河两个开发区的经济规模位居全市市级开发区前两位。
从开发区产业集聚度来看,两个要紧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度较高,优势产业定位突出。
其中天竺空港工业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度达到93.9%,林河工业开发区的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的集聚度达到95.1%,产业集聚程度远远高于全市其他市级开发区。
〔七〕工业与一、三产业的融合互通及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互通方面尚未起步
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差不多成为区域经济进展的特色,也代表着以后进展的方向,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是互动的。
工业的进展势必带动一批三产企业的进展壮大,离开了工业,第三产业就失去了重要的服务对象;都市工业的进展需要农业的原材料保证;同时,工业的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提升有赖于服务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也需要基础设施、环境、物流等相关产业的配合。
目前顺义区工业按照产业链形成前向相关、后向相关的产业集群少,产业进展的配套能力有待提升。
同时,顺义区商业贸易环境有待完善,尚未形成为工业经济服务配套的现代化专业服务支撑体系,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零售餐饮等配套设施难以满足顺义区工业经济进展的需要。
工业与一产和三产的融合互通及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互通尚未起步,生产性服务业有待进展壮大。
〔八〕支柱产业处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
从目前情形来看,现代制造业作为顺义区的支柱产业和规划进展方向,还要紧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未能向高附加值的研发、产品设计、零部件生产和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方向延伸。
如在全区工业中占比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行业,其整车和零部件的产值比例超过2:
1,远未达到理论上的1:
2.5。
当前,现有产业处于产业链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导致顺义区的工业增加值偏低,200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率仅为15.6%,低于全市26.3%的水平;顺义区的现代制造业当中,大部分产业的增加值率均低于全市水平。
这说明顺义区在加强产业关联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以提高增加值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注: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100%,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
〔九〕企业规模的梯次结构尚未形成,缺少具有成长潜力的可成为工业后续支撑的中档规模企业群,民营经济进展滞后
2005年顺义区最大的十家企业销售收入合计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7.9%,其中现代汽车和索爱普天移动通信公司两家合计占55.6%;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企业的82.7%,其中现代汽车和索爱普天移动通信公司两家合计占64.3%;资产总额占规模以上企业资产的54.4%,其中现代汽车和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两家合计占35.8%。
可见顺义工业经济对少数龙头企业的依靠性过大,抗风险能力不强;目前企业规模的梯次结构尚未形成,缺少具有成长潜力的可成为工业后续支撑的中档规模企业群。
此外,前十家企业中多以外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较少,民营经济进展滞后,同时其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
〔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与首都科技优势尚不匹配
顺义区工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尚存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未能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优势,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科技投入偏低,2004年顺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区GDP的比重仅为1.5%,仅为全市的1/5。
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上增值较低的部分,关于技术投入和人才储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利于企业的可连续进展,不利于面对加入WTO后更猛烈的市场竞争。
二、〝十一五〞进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面临着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和投资的重要机遇。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进展,带动了国际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
作为北京工业进展的重要载体,顺义区承担着承接国际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向北京地区转移的历史重任。
顺义应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机遇,优化升级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2、面临着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机遇。
我国经济从行政区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京津冀地区间通过产业协作打造衔接紧密的产业链、产业集群,进展跨区域的大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区域产业结构新格局。
顺义要发挥区位优势,将附加值低的生产加工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分工,打造跨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参与京津冀地区间的产业协作和相互融合,开放式进展内引外联构筑优势产业集群,优化顺义工业产业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3、面临着落实都市总体规划,在进一步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的战略机遇期。
«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都市空间格局。
顺义区处于〝东部进展带〞的重要节点,是北京重点进展的三座新城之一,是北京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由于新的重大项目将按照都市建设的重点进展方向优先考虑布置在新城和产业带上,作为北京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顺义已成为北京工业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迎来了工业加速进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
4、面临着北京奥运会前后工业经济连续、快速、和谐、健康进展的重要机遇。
奥运经济是借势经济,制造了无限商机,包括前奥运、奥运举办期间以及后奥运时期的以后七年间,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均会迅速进展。
顺义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借奥运东风,利用奥运商机,形成一批有实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创出更多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实现区域工业经济连续、快速进展。
5、面临着首都机场东扩,临空经济加速进展的重要机遇。
首都机场东扩,将促使在航空港周围形成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集合的多功能经济区域,从而加速顺义临空经济的进展。
进展临空经济,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不仅有利于发挥首都的航空港优势,而且有利于优化顺义区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工业经济总量。
〔二〕挑战
1、面临着构建和谐社会、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挑战。
目前顺义经济进展和社会进展不平稳,都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十一五〞时期顺义区全面提升全区经济社会进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展目标,对顺义工业进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奉献,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是顺义工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2、面临着工业经济高速进展,而资源和环保不容乐观的挑战。
顺义区开发区的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均低于全市开发区平均水平,可见顺义工业的进展比较注重资源和效益的和谐。
然而,随着区域工业经济的高速进展,环境容量压力不断增加,环境承载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工业用地不足、水资源短缺、商务成本攀升、电力能源供应紧张和运输能力有限等制约因素日益突显。
〝十一五〞工业进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爱护的挑战。
3、面临着区域内经济平稳进展,三次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挑战。
目前顺义区域内经济进展不平稳,潮白河以西地区工业经济基础较好,潮白河以东地区工业经济进展缓慢。
这种不均衡的地区进展势必会阻碍顺义区经济的整体进展速度和进程。
此外,一、二、三产有待实现产业间融合,互相促进,共同进展。
4、面临着猎取更大的工业增加值的挑战。
目前,顺义区工业经济中产业关联度还有待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致使区域工业增加值不高,面临着加强产业关联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产业链向附加值高的两头延伸,以猎取更大的工业增加值的挑战。
5、面临着京津冀经济圈进展中竞争日趋猛烈的庞大挑战。
在京津冀经济圈的进展进程中,各地区之间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猛烈的竞争。
顺义区拥有首都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在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经营成本、环保标准等方面普遍高于其他都市,这将使顺义区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指导思想、进展原那么与进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依照«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顺义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要求,进一步确定顺义工业进展的战略目标,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充分表达工业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和谐进展的思想,努力打造结构和谐、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统筹进展、产业集合的北京现代制造业基地。
〔二〕进展原那么
坚持科学进展观,大力进展循环经济,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坚持自主创新,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和吸取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再创新能力。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树立区域工业经济市场观。
〔三〕进展目标
1、战略目标
实施顺义工业奥运促进战略,借奥运契机,塑精品工业,全面打造顺义现代制造业品牌;实施顺义工业新城带动战略,借助新城建设契机,加快产业融合和集聚,统筹城乡进展,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实施顺义工业集约进展战略,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顺义工业创新强区战略,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优势,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顺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实施顺义工业〝三、三、二〞工程——即培养林河现代制造业基地、空港临空产业基地和北京新技术承接转化示范基地等三个基地;重点进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都市产业集群等三大产业集群;打造以现代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和以市场为导向的都市工业产业链两大产业链。
通过实施顺义工业四大战略及〝三、三、二〞工程,2020年把顺义初步建成北京现代制造业基地,差不多确立顺义工业经济在北京工业经济中的重心地位,为实现顺义作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到2020年,努力把顺义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2、总量目标
到2020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5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约为18%;到2020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28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接近23%;〝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达21.7%左右。
到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约13%;到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接近16%;〝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达24.8%左右。
到2020年,顺义工业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实现跨过式进展,在北京工业中的地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3、产业目标
大力进展现代制造业。
坚持择优扶强、突出重点。
连续进展支柱产业,重点进展比重较大、拥有一批龙头企业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通过产业向现代农业延伸、产品向深加工延伸、改进生产工艺技术、跨地区进展和延长产业链实现都市工业总量增长,到2020年使三大产业在顺义工业中的比重占到82%以上。
通过进展重点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形成一系列完善的产业链,建成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和中试基地、汽车展现展销中心;建成北京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都市工业基地。
积极进展工业文化创意产业。
〝十一五〞期间,使工业设计、出版印刷进展成为顺义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020年现代制造业重点产业分解目标表如下:
表4-12020年现代制造业重点产业分解目标表单位:
亿元
2020年目标
现代制造业重点进展产业
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都市产业
工业总产值
950
780
225
占比〔%〕
41.7
34.2
9.9
占比合计〔%〕
85.8
工业增加值
197
73
63
占比〔%〕
49.0
18.0
15.6
占比合计〔%〕
82.6
4、企业和产品目标
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调整企业规模和产品结构,努力培养一批大企业集团,实现工业经济多点支撑体系。
到2020年,力争使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10家,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8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0家左右,形成顺义工业经济梯次分明的有力企业支撑。
积极扶持现有名牌产品及生产企业,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名牌产品及生产企业,到2020年,力争创出5-10个中国名牌,20-30个北京名牌。
到2020年,力争再创出一批中国名牌和北京名牌,实现顺义区品牌工业经济的战略目标。
5、布局目标
按照北京都市总体规划〝两轴-两带-多中心〞新型都市空间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产业定位分明、相对集中、规模优势、资源共享的合理工业布局体系。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目前〝核心区-辐射区-边远区〞的三级结构,依靠现有的四个工业园区,构建〝一带、两园、三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相对集中、都市产业镶嵌其中的工业布局新格局;整合、盘活闲置资产,适度进展乡镇工业。
实现区域工业的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和和谐进展。
到2020年,差不多实现顺义作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6、技术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和人才优势,推进技术进步,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采纳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舞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中心,切实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0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区GDP的比重提高到3%左右。
7、循环经济进展目标
坚持科学进展观,进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可连续进展为目标,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节约型清洁生产企业,完成林河、空港两大开发区生态园区建设;使顺义工业万元GDP能源消耗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0%以上。
到2020年,差不多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顺义工业经济体系。
8、促进就业目标
工业的进展要兼顾技术进步和吸纳就业,在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上分出层次。
在推进技术进步、大力进展高新技术的同时,积极扶持都市工业等符合区域进展特点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同时,适度进展乡镇农民就业基地,以实现工业进展和吸纳就业相和谐。
同时,以现代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的进展,通过二三产业融合进展扩大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奉献。
2020年顺义工业仅从自身增长的角度推测可实现就业超过30万人。
四、工业进展任务
〔一〕进展思路
顺义区工业进展要依照本区的特点,以可连续进展战略和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有打算、有目的的引进一批与顺义区工业总体规划目标相一致的企业,积极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加顺义区工业的经济总量,巩固并提高顺义区工业在北京工业中的地位。
总体思路是:
三个一批,三个兼顾。
三个一批:
进展一批龙头企业:
进展一批工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的大型、特大型龙头企业,以此支撑顺义区的工业总量;
带动一批相关行业:
吸引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紧密围绕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带动相关行业的进展;
创出一批名牌产品:
要创出一批名牌产品,以名牌产品提升顺义区的知名度,为加快顺义区工业的进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个兼顾:
兼顾工业进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爱护的关系:
在进展工业的同时,兼顾环境爱护与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可连续进展的道路。
兼顾工业现代化与保证劳动就业的关系;在提高工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劳动就业的问题,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兼顾工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
在工业发达地区进展已饱和的情形下,要充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为顺义区工业的进一步进展提供进展空间和资源。
〔二〕进展重点
依照北京都市总体规划关于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定位,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顺义区工业重点进展的产业是现代制造业。
顺义区现代制造业的进展要立足于现有优势产业进一步进展壮大,要立足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产业链、精心培养产业群、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产业支撑,做优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都市工业三大产业集群,通过进展三大产业集群,确保现代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积极扶持机电产业和基础产业,使之在顺义工业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
1、重点进展现代制造业三大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
要以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以现代汽车为龙头,在进一步挖掘现代汽车一期整车生产能力的同时,抓住第二工厂建设的时机,积极引进汽车制造配套企业,研发机构,连续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生力军。
要不断增加产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