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61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8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学生用

目录

第一单元色彩1

爱什么颜色3

金色的草地4

语文天地

(一)6

第二单元声音9

你一定会听见的9

喜爱音乐的白鲸10

寓言两则12

语文天地

(二)17

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18

国徽19

回自己的祖国去20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22

语文天地(三)23

第四单元 塞北江南24

葡萄沟25

小镇的早晨27

语文天地(四)29

第五单元 我们和我29

儿童和平条约31

说声“对不起”33

语文天地五35

第六单元鸟儿36

翠鸟37

一只小鸟38

惊弓之鸟40

语文天地(六)43

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44

语文天地(七)47

第八单元成长的经历47

让我们荡起双桨48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50

丑小鸭52

语文天地(八)56

第九单元幻想和想象56

我想57

七色花58

语文天地九59

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60

海底世界61

圆圆的沙粒63

语文天地(十)66

第十一单元通讯67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67

马拉松69

语文天地(十一)70

第十二单元过年71

元日73

老北京的春节75

冰灯76

语文天地(十二)78

 

第一单元:

色彩

课题:

爱什么颜色课型:

新授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积累好词佳句,想象体会诗意。

2、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3、理解诗意,仿写诗歌。

[课前尝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wǔjiāngláizhànshìjūndùi

()()()()

hémiáomèngxiǎngbìlǜliáokuò

()()()()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风破浪(chéngshèng)因为(wéiwèi)精美(jīnjīng)

朝阳(zhāocháo)枫叶(fēnfēng)海疆(jiānjiāng)

三、读一读,写写下列词语并造句。

将来、乘风破浪、保卫、威武、蔚蓝、碧绿

乘风破浪:

威武:

[课堂探究]

1.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我”的理想是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分别爱什么颜色,为什么?

3.碧绿、火红、蔚蓝的颜色使“我”想到了什么?

4、生情感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5、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喜欢的原因。

6.仿照诗歌,联系颜色说说自己的理想。

7.仿写诗歌。

[课后检测]

1、背诵第三节诗。

2、续编诗歌

我爱的颜色,

因为--------

是的,

是的,

也是的。

[作业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草地、()的太阳、()的大海、

()的心、()的军装、()的月亮

二、比一比组词。

辽()将()战()武()

疗()江()站()伍()

三、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爱碧绿的颜色是因为我;我爱火红的颜色是因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爱蔚蓝的颜色是因为我的梦想是,将来我要。

 

课题:

金色的草地课型:

新授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激发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尝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

zǒujìnshǒuzhǎngyǐnrénzhùmù

()()()

chuāngqiánguāncházhùyìjiǎrú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假()()朝()()似()()

()()()()()()

三、比一比组词

瓣()拢()钓()劲()掌()察()

辫()笼()钩()颈()裳()查()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造句。

1、形容态度庄重、认真,郑重其事的样子。

()

2、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吸引人的注意。

()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课堂探究]

1、自由读课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2、思考: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表达了“我”的什么感情?

3、轻声读课文3、4自然段

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表现了我对蒲公英的什么感情?

4、朗读中联系上下语句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5、想象:

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6、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课后检测]

一、读一读,写一些下列词语并造句。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返回、观察、

合拢、拳头、手掌、花瓣、蒲公英

观察:

合拢:

返回:

二、照样子写词语

毛茸茸:

、、

许许多多:

、、

三、仿写句子:

碧绿的草地像绒绒的地毯。

的晚霞像

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四、图示草地和蒲公英的变化。

时间:

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

草地颜色:

绿色-----------------------

花的形状:

---------------------------

[作业设计]小练笔

《我家的果园》、《美丽的校园一角》

提示:

按早晨----------中午----------傍晚的顺序仿照《金色的草地》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写它的变化特点,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课题语文天地

(一)1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读抄句子。

2、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能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并适当积累记忆。

[课前尝试]写一写描写颜色的词语

红黄黑

绿蓝白

[课堂探究]

1、分小组做“日积月累”中的五个练习。

2、抄写语文天地中的加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

3、读一读,记一记:

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红火红鲜红红彤彤玫瑰红黄金黄浅黄枯黄黄澄

绿翠绿嫩绿绿油油橄榄绿黑漆黑乌黑黑油油

白雪白乳白白花花象牙白

[课后检测]

1、比一比,组成词语。

辽()将()战()乘()武()

疗()江()站()诚()伍()

壮()近()蓝()河()揪()

状()进()篮()呵()秋()

2、填字组词,看谁的词语宝库最丰富!

()绿()绿绿()绿()

()蓝()蓝蓝()蓝()

()红()红红()红()

[作业设计]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吧,相信你是个用词大王!

()()()()

()的草地()的水池火红的()辽阔的()

()()()()

三、你还记得本单元的成语吗?

请写几个吧。

四、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看看你的阅读能力有多棒!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

白菜一片绿油油,又青又红是辣椒。

◎诗歌中描写了哪几种颜色?

请写下来:

◎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

又青又红

 

课题:

语文天地

(一)2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了解开卷有益--《颜色变的戏法》

[课前尝试]按要求写词语:

A(含反义词的成语)

东张西望、、。

B(含故事的成语)

井底之蛙、、。

C(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

D(含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课堂探究]

1、读背古诗,标画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

2、自由读课文,讨论西瓜、橘子、香蕉分别是怎样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出来的?

[课后检测]

一、背诵并默写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二、红+=紫、黄+=橙、蓝+=绿。

[作业设计]

一、诗歌练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1、这首诗写了六月西湖的莲叶和,诗中的颜色有

、、。

2、它的作者是宋代的,写了西湖季节的美景。

3、请你写一句你知道的与颜色有关的歌:

,。

二、读上节诗歌并仿写。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

第二单元:

声音

课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美妙。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课前尝试]

1、给下列划线词语标注拼音:

梳头掠过吹拂呼啸拨水啃骨头

机警闲暇美妙逐渐狂风上楼梯

2、造句:

呼啸:

寂静:

闲暇:

美妙:

逐渐: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了哪几种声音?

课文写了的声音。

4、以“我听到了的声音,这声音让我想起……”句式造句。

[课堂探究]

1、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写的这几种声音你听过吗?

2、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了。

但却从没听到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思考讨论:

为什么“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

4、再读课文,说说哪些声音是作者听到的、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

5、“像这样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受到的声音你还知道有哪些?

6、情感朗读,谈谈自己的感想。

[课后检测]

一、据课文内容填空并仿写:

当清风明月,当微风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田野,当狂风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当,当,当,当,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2、按要求写句子:

(1)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

(拟人句)

(2)麻雀在窗沿唱歌。

(写拟人句)

(3)多么……多么……(造句)

[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字注音:

顷()刻  面颊()  喷嚏() 

嘈()杂 过滤()熟悉()

二、辩字组词:

拨()以()秒()篮()闲()

拔()似()妙()蓝()闭()

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似()()盛()()卷()()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哗啦啦、、

不知不觉、、

5、仿写句子:

你总听过水声吧?

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杂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碗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

当当,

当,你。

 

课题:

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白鲸的获救是一个奇迹,激发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

2、能抓住关键词“着了慌、拼命、绝望、一动不动、害怕”读懂句子,理解体会白鲸遇难时的表现。

3、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知道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对动物的关爱。

[课前尝试]

一、看拼音组词:

Huāngmángwánpíjiānyìngyōuyǎ

()()()()

Yuánzhùzhàohuànchéngqúnjiéduìqíjì

()()()()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结()()发()()转()()

()()()()()()

背()()乐()()

()()()()

3、初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是这是“喜爱音乐”的白鲸?

[课堂探究]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哪几段写了白鲸遇险的经过?

2、默读2-4段,想一想白鲸遇难时表现怎样?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着了慌、拼命、绝望、一动不动、害怕”理解体会。

3、浏览课文,找一找哪几段写白鲸获救的过程,它们是怎样获救的?

4、人们对白鲸有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结合重点词句谈一谈你的理解。

5、欣赏音乐《蓝色的多瑙河》,讨论为什么白鲸获救是一个奇迹?

6、情感朗读。

[课后检测]

一、填空:

聪明的(     )美妙的(     )

顽皮的(     )珍奇的(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硬(   )雅(   )招(   )换()慌()脊()

便(   )难(   )召(   )唤()谎()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鲸是一种动物。

(扩写)

2、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

(用一边…一边…造句)

3、明天的比赛,要么你去参加,要么我去参加。

(用要么…要么…造句)

[作业设计]

一、阅读:

千姿百态的睡相

鱼儿睁着圆圆的眼睛睡眠,因为它们没有眼皮。

毒(dú)蛇(shé)把自己绕成一团,把头靠在身上,当枕(zhěn)头。

仙鹤(hè)用一只脚站着,累了,换另一只脚。

小松鼠缩着身子,用蓬松的大尾巴当被子盖在身上。

蝙蝠睡觉时,后肢(zhī)钩(gōu)在屋檐或洞壁上,头朝下,倒挂着。

刺猬(wēi)睡觉时,把身子缩得像个皮球。

动物睡眠的姿势真是千奇百怪。

1、选择文中带点字的字音,用“——”表示。

因为(wèiwéi)当被子(dāngdàng)

2、补充词语:

()的睡相、()的姿势、()的大尾巴

3、文中共写了哪些动物的睡相?

用“”在文中画出动物名称。

4、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

用“~~~”在文中画出来。

5、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二、畅所欲言:

有了这群喜爱白鲸的人,白鲸得救了,大海有了白鲸,就变得更加美丽,人们有了这群白鲸,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人和动物就是这样相处、相互依存的。

说说你与小动物是如何友好相处的?

 

课题:

掩耳盗铃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道理。

[课前尝试]

寓言:

指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事。

一、比一比组词:

掩()岭()偷()

淹()铃()愉()

二、多音字注音组词

数()()觉()()

()()()()

三、选词填空

诚实诚恳

我们要做一个()的孩子。

他待人(),大家都爱和他交朋友。

四、朗读课文,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堂探究]

1、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释题:

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3、找出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并读一读。

4、讨论:

(1)为什么他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呢?

(2)他在偷铃铛之前是怎么想的?

他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3)这个故事可笑在哪里?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后检测]

1、《掩耳盗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怎样做?

2、写一写你搜集到其它寓言故事。

[作业设计]根据课文填空,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从前有一个人,(  )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 )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  )用手一碰,( )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会被人发觉。

可是他(  ):

“(  )把耳朵掩住,响声(  )听不见了吗?

”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读读写写:

发觉、掩耳盗铃、丁零零

2、用“如果……就……”和 “只要……就……就……”各造一个句。

3、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 那个人看到了什么?

于是想到了什么?

然后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2)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人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4.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后的感想。

 

 

课题:

滥竽充数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刘丽娟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滥、竽、装腔作势、待遇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懂得做人要老实、要有真才实学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前尝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ichǎngyǎnzoùzhuāngqiāngzuòshìfājué

()()()()

Lànyúchōngshùjìchéngdàiyùxiāoxī

()()()()

二、朗读课文,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堂探究]

1、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默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

3、结合故事内容解释词语的意思:

滥:

竽:

充数:

滥竽充数:

4、读读这个句子:

“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什么叫“装腔作势”?

从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用“----”划出来?

同桌做一做这个动作并读一读这个句子。

装腔作势指:

5、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

听竽者

喜好

南郭先生的做法

南郭先生的结果

齐宣王

齐泯王

(1)南郭先生是如何吹竽的?

滥竽充数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同样是吹竽,南郭先生的结局为何不同?

(3)思考:

南郭先生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啦,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他该干些什么呢?

6、分角色朗读。

7、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你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课后检测]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

()

2、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

()

3、捂住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

()

4、形容阵势大,气势十足。

()

5、指通过自己的付出,别人给你一定的经济或物质上的补偿。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耳朵掩起来,()听不见了。

2、齐泯王()爱听吹竽,()他不喜欢大家一起吹。

3、那个铃铛()用手一碰,()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4、()盗铃人掩住的只是自己的耳朵,()他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三、读一读“齐宣王爱讲排场;南郭先生善于装腔作势。

”这两个句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将它们连起来。

四、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样的人,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作业设计]读这则寓言故事,回答问题。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

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

船上的人都大叫:

“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

有人催促他说:

“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

“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

“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

“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

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一刹那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

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

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

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1、这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叫《》。

故事中的一句俗语是。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疑惑不解:

工夫:

糊涂:

讥笑:

3、剑掉下去后楚国人是怎样做的?

4、楚国人为什么捞不到剑?

把相关语句用“-----”划出来。

5、人们为什么讥笑他?

6、这个故事告诉你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

课题:

语文天地

(二)1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李春芸

使用时间: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训练,积累本单元相关词句及爱国有关的名言和古诗

2、通过搜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理解对联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课前尝试]

1、认读生字并注音。

致、至、欺、期、抱、报、令、另

2、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分别组词。

致()欺()报()另()

至()期()抱()令()

[课堂探究]

1、比一比,组成词语。

积(   )      扒(   )晴()枝()

和(   )     趴(   ) 蜻()肢()

躲(   )   撒(   )  退(   )

射(   )   洒(   )  追(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眼睛()的尾巴()的面孔

3、读背名句、名对、名诗。

1)自由读名言,边读边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2)交流名言的意思,并练习背诵。

4、读《示儿》,理解诗句意思。

背诵《示儿》。

[课后检测]

1、写出下面词语的形近字,再分别组词

纸()借()迎()极()

()()()()

2、用下列词语造句

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