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28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是集“边、山、少、穷”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属滇西边境贫困县之一。

受历史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辖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地、澜沧江沿线、革命老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一、基本县情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距省会昆明627公里,距临沧市政府所在地77公里,辖4乡2镇2农场,总人口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7%。

**因水而得名。

澜沧江、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69米,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106条,森林覆盖率达%,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因茶而闻名。

**是中国勐库大叶种茶源生地,勐库大雪山万亩野生古茶树群,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

**是云南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用勐库大叶种茶为原料生产的普洱茶,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放心茶。

**因民族文化而扬名。

**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少数民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23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各民族同生共荣,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被誉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

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创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先进县为目标,不断加快科学发展,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0514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99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9元。

  二、少数民族聚居区现状

  1、分布情况:

全县世居(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彝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聚居自然村共有325个,具体分布状况是:

勐勐镇16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勐库镇17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沙河乡12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大文乡11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忙糯乡10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邦丙乡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

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区域现状分析,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彝族有近85%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山区乡(镇)或沿河谷地带,有近20%左右在分布坝区,在坝区的大都是解放后经过土改政策由山区迁移安置落户。

傣族大多在勐勐镇、沙河乡、勐库镇经济基础交通较好的坝区居住。

  拉祜族是**自治县人口最多的自治民族,全县4乡2镇均有分布,共有91个拉祜族聚居的自然村,另有93个自然村有不同程度的杂居情况,现有人口3441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45%。

佤族是**四种自治民族之一,也是县境内历史较悠久的世居民族,主要聚居在沙河、邦丙、勐勐、勐库4个乡镇,全县共有41个佤族聚居的自然村,另有97个自然村有不同程度的杂居情况,共有佤族人口136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

布朗族属全国22种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境内最古老的世居民族,在**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澜沧江、小黑江沿岸的河谷地带,全县共有38个布朗族聚居的自然村,另有84个自然村有不同程度的杂居情况,现有人口138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18%,占全省布朗族人口数的%。

傣族属**四个自治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境内勐勐、勐库两个坝子,在大文、忙糯澜沧江沿岸也有少量分布,全县共有40个傣族聚居的自然村,另有63个自然村有不同程度的杂居情况,现有人口99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

彝族属我县世居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勐库、勐勐、大文的4个自然村,另有57个自然村有不同程度的杂居情况,共有人口291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

  2.产业发展情况:

全县32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村中种植业人均创收2928元,占总收入的47%。

一是传统种植业以玉米、稻谷为主,平均人均占有口粮为365公斤;二是根据区域经济状况分析,少数民族聚居村中累计烤烟种植面积3万亩,按烤烟区位类型分布为大文乡8500多亩;勐勐镇8500亩;勐库镇5100亩;沙河乡4800亩;邦丙乡4500亩。

甘蔗种植万亩,分布于沙河乡、勐勐镇、邦丙乡、勐库镇四个乡镇。

茶叶种植11万亩,多数分布在勐库镇,其他乡镇属于零星种植,未形成规模化产业;核桃种植面积35万亩,重点分布邦丙乡、忙糯乡等乡镇少数民族聚居村;橡胶种植面积3万亩,分布于邦丙乡、大文乡、忙糯乡3个乡镇,咖啡种植面积2000多亩,重点分布于邦丙乡和大文乡2个乡。

养殖业方面少数民族聚居村以传统养殖业(猪、牛、羊、禽类)为主,全县已建起畜牧养殖小区28个,发展生猪存栏50头以上、肉牛存栏10头以上、山羊存栏30只以上、家禽存栏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1863个。

年生猪出栏头,年大牲畜出栏头,户均出栏生猪2头,户均大牲畜出栏头,户均间隙性从事牲畜及家禽商品交易每年在200元。

据调查统计,少数民族世居聚居自然村有茶叶初制所150户,南协布朗族民族民间纺织传习所1个,忙品拉祜族纺织手工作坊1个。

  3.民生保障情况:

在325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中有享受低保的人数124945人,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374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18697人,参合率95%以上,少数民族聚居村中有学前班48个,学前一年入园(班)率%,学前二年入园(班)率%,学前三年入园(班)率%,适龄儿失学率为—%之间。

有文盲半文盲7496人,占总人口的6%;具有小学学历(含在读)的66220人,占总人口的53%;有在初中学历的(含在读)21240人,占总人口的17%;有高中或中专学历文化的(含在读)4622人,占总人口的%;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含在读)的2124人,占总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年。

在32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中有劳务输出14000人,外出务工创收已成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来源之一,占经济总收入的39%。

  4.基础设施及生活情况:

在32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中,现已通电自然325个,因个别户距离太远未通现象依然存在;有硬板路的自然村130个,占聚居自然村总数的40%,已通安全饮用水的284个,占聚居自然村总数的87%。

在安居房建设方面,有砖混结构4462户,有砖木结构17848户,土坯房10411户,经分析,住房困难户占总户数的35%。

有文化活动室88个,有农家书屋66个,有文艺表演队102个,有文化活动场地92个,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个(东等鸡枞陀螺项目)。

  6.宗教方面情况:

**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境内主要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

目前,全县共有宗教活动场所63所(点),有信教群众10380人,教职人员88人。

其中:

南传上座部佛寺32所,主要分布在勐勐镇、勐库镇和沙河乡,有信教群众7860人,教职人员17人。

基督教活动堂(点)31个,主要分布在忙糯乡、大文乡、勐勐镇和邦丙乡,有信教群众2520人(其中受洗信徒2098人,占信教群众人数的%),教职人员71人。

从民族结构上看,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是傣族,占信教群众人数的90%以上;其次为部分布朗族和佤族,约占10%。

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以拉祜族为主,另有部分彝族、佤族和汉族,其中:

拉祜族信徒2042人,占信徒人数的81%;彝族信徒208人,占信徒人数的8%;佤族信徒163人,占信徒人数7的%;其他民族信徒4%。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坝区和山区、民族与民族之间差异性较大,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山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发展量小质弱,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群众增收困难。

个别贫困村寨与条件较好的村寨人均收入差距超过4000元,大部分山区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27102人,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3340人,占78%。

全县少数民族地区要在2020年实现人均1万元的收入目标,还有很大的困难,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扶贫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

一是村组道路路况差、等级低,通车能力较弱。

全县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还有87个自然村因道路等级较低,通行难度大。

其中拉祜族聚居地区有57个自然村,佤族聚居地区有17个自然村,布朗族聚居地区有7个自然村,傣族聚居地区有5个自然村,彝族聚居地区有1个自然村。

二是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少数民族村寨因缺水或水源质量较差,仍有47个自然村未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其中拉祜族聚居地区有35个自然村,佤族聚居地区有6个自然村,布朗族聚居地区有2个自然村,傣族聚居地区有3个自然村,彝族聚居地区有1个自然村。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水利化程度比较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情况,农业生产相对滞后;四是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尚未完全覆盖。

县内还有勐勐镇细些村委会的鼻涕果、上忙岗、下忙岗、南亢4个拉祜族聚居的自然村没有实施农网改造;五是广播电视普及还不全面,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因为没有电视机而看不到电视。

  (三)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特色不突出

  由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然环境较差,科技落后,人才缺乏,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导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比其他地区更加困难,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多数地方仍然依靠传统农业来保障收入,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农业效益比较低。

  (四)社会事业亟待进一步统筹发展

  少数民族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培训不普及,许多少数民族群众至今仍采用传统的、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全面实施“普九”后,农村中学、中心学校的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受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不完全、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年。

卫生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群众看病难问题未能彻底得到解决。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面临困难。

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建筑十分少见,民族群众基本穿着汉服,很少有人穿着民族服饰。

民族文化建设比较落后,传统文化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少数民族地区90%以上的村寨没有建立文艺宣传队,文化生活比较贫乏。

并且由于个别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自治县文化设施缺乏,没有可供收集、开发民族文化产品的博物馆或文化宫。

  (五)村庄规划建设滞后

  由于历史和风俗习惯等原因,我县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无规划,布局零乱,居住拥挤,民居房特色不明显。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有101个少数民族村寨没有硬板路,其中拉祜族聚居地区有72个自然村,佤族聚居地区有14个自然村,布朗族聚居地区有7个自然村,傣族聚居地区有5个自然村,彝族聚居地区有3个自然村。

很大部分村寨村民没有自建厕所习惯,村寨环境卫生较差。

  (六)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民族问题与社会生活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相互交织,引发矛盾的因素有所增加,民族间因山林、土地等因素引发的摩擦和纠纷仍然存在。

民族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和创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四、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问题的思路对策

  

(一)因地制宜、实施整族推进

  立足县情,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增加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基本保障,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为治本之策,以落实片区规划和实施规划为主线,实施整族推进,变“点”式的整村推进为“片”式的区域扶贫综合开发,使贫困乡村基础条件由“差”变“优”,扶贫产业由“弱”变“强”,群众素质由“低”变“高”,扶贫力量由“寡”变“众”,走出一条依靠发展产业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之路。

  

(二)整合项目资源,夯实发展基础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部门资金,加大资金捆绑投入力度,把交通、水利、饮水、通信等方面设施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努力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以整族、整乡、整村推进为重要平台和抓手,发挥“拼盘”效应。

按照“各做一道菜、共坐一桌席”的原则,坚持“渠道不变、集中使用、各负其责”的原则,积极协调和引导相关部门从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最迫切、最急需、最关心的的问题入手,把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片区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倾斜,尽量杜绝部门间各吹各打的现象,以有效发挥资金的积聚效应和整体效益,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一次性破解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难题,为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二是要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多方力量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

积极发挥各部门优势,吸引相关企业、外援项目参与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扶贫开发。

三是要充分发挥村两委和新农村理事会的作用,以项目为主导,组织发动群众通过投工投劳等形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努力使项目实施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三)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把产业扶贫作为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按照建设“万元山、万元田、万元人”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传统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以产业大发展带动农民大增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着力改造提升贫困地区甘蔗、茶叶、畜牧、蔬菜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壮大核桃、烤烟、咖啡、澳洲坚果、竹子、渔业等新兴特色产业,培育拓展生物药业、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发展有潜力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着眼长远,重视发展社会事业

  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区的办学条件、公共卫生医疗条件和文化活动条件,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和看病难、文化生活枯燥等问题。

加大对寄宿学生的生活费补助力度,保证少数民族贫困子女上得起学,不因贫困而失学。

更加重视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科技知识普及。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对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弱智、低能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体建立长效、稳定、系统的救助机制,确保稳定解决其温饱,稳步推进农村脱贫进程。

  (五)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要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各种产业协会的作用,在每个村培训5—10名技术骨干,让每户农户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和发展后劲。

注重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强化村级活动场所的培训、办事、组织、贯彻政策等功能,更好地发挥村级组织的领导、管理、服务等作用。

强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组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六)加快旧村改造,建设美丽家园

  按照“村美、民富、人欢乐”的总体要求,以“治十乱”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围绕“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的要求,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一寨一特、一村一景、一家一品”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批“美丽村庄”。

同时,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通过项目支持或上级补助,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公共卫生管理的扶持、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好进村入户路、公共厕所、自家厕所、洗浴设施、人畜分离等问题,通过硬件的改善,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引导少数民族改变生产生活习惯,改善精神面貌,促进协调发展。

  (七)强化社会扶贫,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加强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央财经大学、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民族大学、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等定点帮扶单位的协调联系工作,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参与全县片区扶贫开发。

抓好《滇西边境片区**自治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16年)责任分解方案》贯彻执行,明晰县级部门责任,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扎实推进少数民族聚集区建设。

同时建立督促检查机制,通过采取专项督查、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对少数民族脱贫发展落实情况、整合项目、资金、进度、质量方面等进行全程跟踪督查。

通过广泛监督,确保少数民族聚集区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同步实现小康。

  五、建设任务及投资估算

  2016—2017年度,加快**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计划总投资72500万元,其中:

国家扶贫专项资金2055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1100万元、银行贷款4000万元、群众自筹6850万元。

具体项目是:

实施整乡推进2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4000万元;整族推进4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8000万元;行政村整村推进18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1800万元;自然村整村推进60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1800万元;安居工程1000户,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易地扶贫开发600人,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36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次,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750万元;产业扶贫24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2400万元;革命老区建设项目2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项目12个,争取国家扶贫专项资金24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