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970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docx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

10大儿童学心理学实验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5)--婴儿的社会行为

模仿他人是最基本的而社会行为之一。

虽然模仿对成人来说再自然不过,但对年幼的婴儿来说,的确是个挺艰巨的过程。

模仿的核心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eanPiaget(皮亚杰)认为对于婴儿来说,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

他认为,婴儿要到8-12个月才能模仿他人。

吐舌头

1977年,牛津大学AndrewMeltzoff和华盛顿大学的KeithMoore发表了一项研究,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质疑。

这项研究后来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

他们的实验非常直接。

一位实验者坐在12-21天大的婴儿面前,对着婴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

之后实验者一脸平静地看着婴儿,等待他的反应。

很明显,婴儿在模仿他。

这项实验的关键是确定婴儿的确是在模仿实验者,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吐舌头或者张大嘴。

换句话说,这真的是模范还只是一些不能算作社会性互动的本能动作?

到底是不是模仿?

MeltzoffandMoore对其他各种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排查:

婴儿是不是单纯因为实验者而感到兴奋?

大概不是:

当实验者张大嘴的时候,婴儿也张开嘴,但却没有吐舌头。

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婴儿才吐舌头。

这些模拟是不是一种反射性动作?

大概不是:

即使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婴儿含着奶嘴,如果随后取下奶嘴,婴儿也会跟着吐舌头。

是不是父母事前训练过孩子?

不是。

家长直到实验之后才被告知实验目的。

实验者在最初吐舌头或者努嘴之后,有没有一些其他的面部表情给了孩子提示?

没有。

实验者的面部被录了下来并进行单独的评定,在"婴儿反应期"的段时间内,他的面部表情被评定为"空白"。

与生俱来的社会性技能

对那些认为婴儿天生具备部分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来说,这项研究无疑是他们的一张王牌。

这项实验后来被多次验证,说明婴儿并不需要赤手空拳闯天下,从很早起开始,他们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可以模仿他人。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读心术"是每个心理学家都梦寐以求的超能力。

它不仅会让心理学实验事半功倍,想想看,能够成为另外一个人去感受他的经历,实在是太神奇了!

虽然心电感应还只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是大多数人只要转换个角度,都有本事在某种程度上钻进别人脑袋里看看。

我们之所以能够钻进别人的脑袋,是因为我们大脑是个超级模拟器--比方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预测网球从哪里飞过来,然后判断是上网截击还是到底线防守。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想法、目的或者可能的行动。

实际上,如果不能模拟别人在想什么,我们就会在社会生活中无所适从。

心理理论

心理学家将这种模拟或者猜测他人想法的能力称之为"心理理论"。

儿童出现心理理论,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成功发展出心理理论,是孤独症的主要特征。

萨尔茨堡大学的HeinzWimmer和JosefPerner利用错误概念进行的实验,为心理理论何时出现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

为了证明心理理论何时出现,研究者们需要孩子通过错误概念的测试来判断。

要通过这项测试,孩子需要明白别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的不一样。

这对那些刚接触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这可是个很大的挑战。

错误概念的测试

Wimmer和Perner的实验对象是3至9岁的孩子,他们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叫做Maxi的男孩的故事。

Maxi的妈妈买了巧克力回家做蛋糕。

Maxi看到吗妈妈吧巧克力放进了蓝色的橱柜,之后Maxi就去出去玩了。

与此同时,妈妈用巧克力做完蛋糕,把剩下的放到了绿色的橱柜里。

Maxi玩完回家觉得很饿,就想拿些巧克力来吃。

实验者问参加实验的孩子:

Maxi会到哪个橱柜找巧克力?

(而不是巧克力放在哪个柜子里)

在实验中,实验者还用玩偶和火柴盒表演了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理解。

结果

结果显示,3到4岁的孩子一般不能通过这个测试,他们会回答巧克力实际的位置,而不是Maxi以为巧克力在哪。

他们不能理解:

虽然自己知道巧克力在哪儿,但是Maxi并不知道。

WimmerandPerner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能通过Maxi的视角,构建一个与自己世界不同的心理模型。

也就是说,他们还不具备心理理论。

从4、5岁开始,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仿佛一夜之间,大多数孩子们突然可以指出Maxi认为巧克力在哪个柜子里,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真正有巧克力的柜子。

但是,有些孩子已经5岁了,还是很难理解别人可能会有错误的想法。

最后,6岁大的孩子都可以理解别人对世界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

纯真年代的终结

这个实验指出,在4到6岁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具备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技能,这对他们日后能否在社会中应对自如至关重要。

他们开始知道,别人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自己可以说谎,别人可以欺骗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丧失这种纯真有些遗憾;但是从另外的角度,这是想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必要基础。

4岁左右,孩子们开始理解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绝对的世界中,实际上我们在自己的脑袋里建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模型,而这个模型很容易就会出错。

质疑和其他解释

像很多儿童心理学研究一样,这个实验也引发了关于如何解释试验结果的争论。

研究者们对其中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说明:

实验的时候,孩子专心么?

是的。

他们正确地回答了一些问题,说明他们很专心。

年龄小的孩子会不会把故事忘了?

不会。

他们通过了一个记忆测验。

年龄小的孩子是不是没考虑问题,所以指出巧克力实际在什么地方?

在另一个实验中,特意让孩子们停下来想一想--但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没什么帮助。

在这个实验受到质疑的同时,心理学家有发明了其他检查孩子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至今,这些实验仍在世界各个角落使用着,发掘我们最初是在何时、如何拥有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7)--物体恒存在

婴儿的直觉=科学家的论证?

--儿童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

如果宇宙中的物理定律发生改变,周围发生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进入了爱丽丝的梦世界。

在那里,重力失去了作用,物体运动不再遵守惯性定律、物体也可以突然消失,变得无影无踪。

这样的梦境之所以让人惊奇、眼花缭乱,正是因为我们太过熟悉正常的世界是怎么一个模样。

对于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婴儿,他们可能会觉得周围的环境就像一场无厘头的梦,即使最平常的事情也会让他们新奇不已。

在他们的小脑瓜里,没准会冒出这样的问号:

哇哦,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去哪儿啊?

他们会不会早就有了答案:

他们直觉地知道,即使自己不能直接感受到,那些东西依然存在?

心理学家对婴儿一岁内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进行研究,努力地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物体恒存在?

物体恒存在是指"即使眼睛看不到,某件物体也依然存在"这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婴儿在12个月之前不可能具备这个概念。

伊利诺伊大学的ReneeBaillargeon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这一观点进行挑战。

实验利用了儿童会对"不可能"事件会表现出明显的吃惊,因此会更为关注这一道理,来证实孩子是不是了解物体恒存在。

穿墙而过?

--不可能场景实验

有一项实验是让6个半月的婴儿看着一辆小车从坡道滑下去。

半路有一块遮板挡住了婴儿的视线,通过遮板的时候婴儿就看不到小车,之后婴儿又可以看到小车。

有一种情况是婴儿看到遮板后面放了一块障碍物,但是放开小车的时候,试验者做了一些手脚让小车可以顺利通过障碍。

所以小车还能很神奇的从遮板的另一侧出现。

上述"不可能"情况会和"可能"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障碍物并没有妨碍小车的运行的情况。

Baillargeon发现,婴儿观察不可能情景的时间更长。

这说明他们明白即使看不到障碍物,但它依然存在。

这似乎为婴儿理解恒存在提供了合理的证据。

当所有情况放在一起,剩下的解释可能就是真相

Baillargeon教授在随后的实验中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情况。

他用玩具兔子、玩具老鼠、玩具胡萝卜等来代替小车和障碍,并设计了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可能"情况。

每个"不可能情况"之后都会进行严格控制的"可能情况",并逐一进行实验对比。

在每项实验中,婴儿注视"不可能事件"的时间普遍更长,可能他们在想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现在,通过这些实验发现,三个半月的婴儿可能就对物体恒存在有了一些基本认识。

虽然有些人也提出其他的解释,但如果所有这些实验放在一起,那么儿童了解物体恒存在应该是最自然的解释了。

天生物理学家--有时直觉就等于真理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Baillargeon等人认为,周围的花花世界对于婴儿并非毫无意思。

相反,婴儿好像是个天生的物理学家,能够对例如重力、惯性、物体恒存在等进行简单解释。

所以,也许在婴儿的眼中,世界并不是个无厘头的梦境。

他们当然有很多新鲜事物要学、很多事情让他们吃惊,不过他们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一些万物运行的基本常识,而不是对这个世界全然无知。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8)--语言发展

从婴儿出生到他们说出生命中第一个字的这一年里,可能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这条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这一步就是分辨那些说话的声音,并进行归类。

为了明白这到底多难,想象一下你听到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

对你来说外国话字和字、词和词联成一片,听起来就像不间断的噪音。

小婴儿面前就有这么一座大山,但是分辨词汇对他们来说还早得很,他们最初的一道关是在声音这个更低的层次。

婴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分辨说话的最基本元素--音素,也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声音。

发现"b"和"p"的区别

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PeterDEimas和同事的经典实验之前,心理学家并不确定婴儿什么时候能够区分音素。

Eimas和同事的实验对象是1到4个月的婴儿,目的是测试他们能不能区分"b"音和"p"音。

要知道这两个音之间只有10毫秒的区别,区别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能够听到这么细微的区别,婴儿的耳朵必须非常灵敏。

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探测婴儿是否注意到了从一个音变成另一个音。

他们让婴儿叼着一个假的乳头,用来测量婴儿吸吮的频率。

他们的想法是,吸吮频率可以反应婴儿对于周围发生的事多感兴趣。

他们越感兴趣,吸吮的频率就越高。

在实验中,婴儿重复听到"b"这个音。

最开始婴儿觉得这个音挺有趣,所以他们吸吮的速度也比较快。

过了一会,他们觉得无聊,吸吮的速度也就降低了。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

在有些实验场景中,会变成"P",而另一些场景中一直是"b"音。

实验者通过吸吮频率的变化,来证明的是婴儿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以此说明他们他们能否区分"b"和"p"音之间微小的差别。

分辨音素的天生本领

Eimas和同事们发现,一个月的婴儿都能区分出"b"音和"p"音的区别。

像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很多心理学家根据这些发现认为,婴儿天生就有能力区分那些只有细微差别的声音。

而这个能力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大多数语言有40个左右不同的音素,而婴儿最终的任务是熟练掌握所有音素。

在婴儿最初的三个月,他们会或发出各种声音,但是没有一种声音像"说话"的。

但是,部分因为这种天生的区分音素的本领,3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开始发出一些像元音的声音了。

他们征服了最初的几个因素,并为学习说话做好了准备。

开口说话

虽然婴儿天生一双能分辨语言的好耳朵,婴儿11个月开始,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研究表明,成人可以分辨的音素远比婴儿少的多。

这是因为11个月以前的婴儿,他们可以熟练分辨所有不同语言中可能出现的音素。

不过11个月以后,婴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第一语言,只要能分辨母语中的音素就够用了,因此渐渐地丧失了分辨其他语言因素的能力。

婴儿开始专门学习一种语言。

11个月时的对一种语言中的学习分化,对母语中40种音素的专攻,以及其他言语过程,所有这些都催促着那个神奇的时刻的降临--第一句话马上就要诞生了!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9)--游戏

六种游戏:

我们如何学会合作?

游戏是件正经事。

早期发展心理学家LevVygotsky就认为,在我们上学之前,游戏是成长最重要的资源。

通过游戏,儿童学会很多基本的社交技能,并不断练习。

他们发展出自我的概念、学会如何和其他孩子相处、怎么交朋友、怎么说谎、怎么扮演自己的角色。

关于童年时期游戏的演进,早期的经典实验当属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明尼苏达儿童发展研究所的MildredParten进行的实验。

她仔细观察了2到5岁的孩子,把他们的游戏分成了6种类型。

Parten利用对儿童行为系统取样的方法进行来收集资料。

她根据事先的安排,有系统地观察每个儿童的活动,每段观察为期1分钟。

(译者:

实验场景是将一群年龄相近的孩子放到一起--可能是在幼儿园、托儿所里,同时有很多玩具供他们选择。

旁边没有成人。

通过单面玻璃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并将某项活动的次数等记录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上。

所谓系统是指,第一分钟观察1号孩子,第二分钟观察2号孩子,第三分钟观察3号孩子etc.)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种游戏并不需要很多和他人的互动,但是后两种却需要。

当孩子玩不同的游戏的时候,Parten注意到孩子越大,他们会越来越少玩前四种游戏,而更多进行后面两种--也就是互动更多的那两种。

1、无所事事:

孩子基本上很少动,看似毫无目的地随便动来动去。

这种游戏方式相对少见。

2、单独游戏:

孩子自顾自地玩,好像根本注意不到其他孩子。

这种情况在2到3岁的孩子中最为常见。

3、看别人玩:

孩子对其他孩子的游戏很干兴趣,但是并不和他们一起玩。

他们可能会提问或者和其他孩子说话,但是主要的活动就是看。

4、平行游戏:

孩子模仿其他孩子的游戏,但是并不主动加入他们。

比如,他们可能玩同样的玩具。

5、联合游戏:

比起玩具,孩子对彼此更加感兴趣。

这是儿童游戏中第一类需要大量社会性互动的游戏。

6、合作游戏:

孩子的游戏里出现了一定的组织,比方说游戏有了一些目标,孩子经常要担任一些角色并且在小组里行动。

与皮亚杰将主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待儿童游戏不同,Parten强调了游戏在学习与人相处中的重要作用。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如何掌握知识

他的成就屡屡被人怀疑,因为他提出的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广受争议的观点之一。

他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和理论一经问世,就面对无数的挑战,很多内容后来被修正。

但是由于他对于儿童心理学发展不朽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心理学历史中的殿堂级人物。

在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系列的守宫篇中,我们就将介绍这位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

皮亚杰的理论曾被无数人诟病,但他本人却有受到心理学家的无限尊崇。

要想了解这看似矛盾的观点,下面我会跟你讲讲他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进行观察实验,也会跟你聊聊为什么他的结论可能是错的,以及他的四各阶段理论的核心发现。

眼不见,心不烦

在皮亚杰很多细致的观察实验中,有一个是观察当时只有7个月的女儿杰奎琳的。

她把一只塑料鸭子掉到了被子上,然后被被子盖住了,这样她就看不见鸭子了。

皮亚杰注意到,尽管杰奎琳清楚地看到她把鸭子掉到什么地方,而且也能够到,但她一点试着去捡起鸭子的意思都没有。

皮亚杰觉得很好奇,于是把鸭子又放到了她可以看到的地方。

然后当她就要抓住鸭子的时候,他又漫漫的、清清楚楚地把鸭子藏到了被单下面。

小女孩好像以为鸭子消失了,就像之前一次一样,没有试着在被单下面找一找。

对皮亚杰来说,这个行为很奇怪--因为当杰奎琳看得到鸭子时,明明对那个鸭子很感兴趣;但只要她从视野里小时就好像完全忘记了一样--看起来,眼不见,果然心就不烦了。

皮亚杰从这个观察以及其他很多实验中得到结论:

儿童并不是天生就了解当我们看不见物理的时候,他还会继续存在。

他认为,这个概念需要孩子自己通过接触和探索这个世界慢慢掌握。

直到9或10个月,皮亚杰才看到他的孩子开始找那些藏起来的东西。

皮亚杰关于发展的四阶段理论

虽然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和孩子玩,但皮亚杰却用这些观察以及很多其他实验发展出一套关于孩子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也正是这个理论让他广为人知。

在这个理论中,皮亚杰阐述了儿童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顺次经历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18-24个月):

婴儿只能注意他自己的感觉、因为身体产生的各种新奇感受而惊奇。

他们就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通过叫喊、倾听、敲打、尝试所有新鲜事物,来探索这个世界。

前操运演作阶段(18-24个月至7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可以接受图像、文字和简单概念,但是他们不能进行变化,不能对它们进行操作。

就好像他们拥有了思维的工具,但是还不知道如何实用这些工具。

比方说,在算数里,他们还不知道2x3和3x2是一样的。

具体运演运阶段(7岁至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掌握了造作符号、物体的能力,不过这些对象必须是具体的--对他们来说,抽象的概念和操作还是个难题。

形式运演阶段(12岁以上):

从此开始,儿童能够思考抽象的概念。

这时候,他们开始明白像未来、价值、正义这些抽象的概念。

也差不多从这时候,他们的思维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

由于这个重大理论,皮亚杰受到了尊崇。

但是就像很多大胆的理论一样,后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与这个线性的发展理论背道而驰。

比如,在他的女儿杰奎琳不能够到小鸭子的这个问题上,他的结论可能就是错误的。

后来的实验发现,只有三个半月的婴儿可能就明白物体恒存在(见10大系列之7)。

对于杰奎琳的行为,现在的心理学家可能解释为她不记得或者不能去抓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爱因斯坦对皮亚杰的评价:

天才!

虽然像这样的研究发现推翻了皮亚杰的理论,但是他的研究还是吸引着很多人,并激发出以后的研究。

从像藏起女儿玩具鸭的观察到了不起的四阶段理论,皮亚杰最核心的发现是儿童与成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

他们并不是单纯地缺少知识、缺少经验、或者分析能力不强的这种量的差异,而是从内容上存在质的区别。

虽然心理学家们如今都对皮亚杰的观察和理论的很多细节有所质疑,但这一核心观点却并未撼动。

而对于这一核心观点,爱因斯坦曾经有这样的形容:

这么简洁的结论只有天才才能想得出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