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906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docx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

宽带无线接入国内外发展情况

大唐电信宽带无线接入发展之路

2008年12月16日作者:

转载出处:

通信世界 推荐人:

一切随缘 我要爆料

  随着3G等公众移动通信的持续快速发展,WLAN、WiMAX、RFID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也相继涌现。

基于IEEE802.11标准的WLAN以其建网成本低、组网灵活、安装简便、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在国内外的电信市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宽带无线接入是3G演进中重要的接入与传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伴随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国内运营商对WLAN的青睐程度与日俱增,拉动了WLAN市场需求,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国内各大运营商都积极着手打造WLAN网络,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业务,从而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快速抢占市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均已投入巨大的资源部署WLAN网络。

中国移动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北京、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天津6个奥运城市的奥运场馆、签约酒店等热点地区大规模部署WLAN网络,为官员、记者、运动员、观众等提供高速无线宽带接入,为本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移动同时以“随e行”业务品牌推出了WLAN无线宽带上网业务,向人们提供家中或WLAN网络所覆盖的酒店、展馆、商务楼、休闲中心、连锁咖啡吧等场所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和远程移动办公服务,满足用户移动、漫游上网的需求。

中国电信同样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网络部署。

同时随着无线城市概念的方兴未艾,各地的无线城市建设也正高速发展,可以预计,WLAN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时期。

  WLAN无线接入整体解决方案

  大唐电信WLAN无线接入整体解决方案优势

  大唐电信自2002年起,一直关注着WLAN无线网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功能完善、可运营、可维护的电信级WLAN无线接入整体解决方案。

  大唐电信不仅可以提供WLAN各种AP设备、AC设备,还一直在研究将WLAN与运营商现有的网络融合,从而达到全程全网的统一认证、计费以及集中管理。

  大唐电信WLAN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完善的产品体系及灵活的组网方式

  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提供不同的应用解决方案,具有胖AP产品系列、瘦AP产品系列。

AP设备分为单频单卡、双频双卡等,可以提供AP+AP、AP+Bridge、Bridge+Bridge应用模式,为组网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AC设备与AP设备之间支持跨二层和跨三层组网,根据用户的需要,AC设备既可以分散放置在热点区域,也可以集中放置在运营管理中心,使得系统组网方便、易行。

  标准化和易扩展性

  系统在无线侧严格遵循IEEE802.11系列标准,通过了Wi-Fi联盟的认证,保证了与其他符合Wi-Fi标准的WLAN系统的互联互通。

在网络侧,AC提供标准的网络接口,支持标准的Radius协议。

整个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便于设备后续的升级和扩展。

  全面的负载均衡能力

  支持基于用户数量的负载均衡、支持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支持2.4G/5.8GHz模式间的负载均衡、支持动态负载均衡(用户在AP下的动态分配)。

从而保证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系统中各AP都能够做到均衡负载,以达到最大化的网络资源利用。

  多业务支持能力

  能够在同一张物理网络上实现多个逻辑子网,可以提供对数据、语音、视频、VPN等多业务的支持,还可以与其他运营商合作共同发展无线宽带增值业务。

  带宽控制、终端准入控制及QoS保障功能

  支持带宽控制、终端准入控制能力及IEEE802.11e的QoS保障机制,保障数据、语音、视频的通信畅通。

  强有力的安全可靠保证

  大唐电信的WLAN系统具有从无线侧到网络侧的强有力的安全可靠保证。

  在无线侧安全方面,系统同时支持Web、802.1X(EAP-MD5、EAP-TLS、EAP-TTLS、EAP-SIM、EAP-PEAP)、MacRadius认证方式。

多种认证方式的支持保障了用户认证过程中用户名和账号的安全,以及用户数据通信过程中用户数据的安全及WLAN接入网络的安全。

通过无线接入安全防护系统对整个网络进行安全防护和监控,包括防病毒、防恶意攻击、流量监控、安全设备部署、安全服务等。

  在网络侧安全方面,系统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历史审计等措施,整体系统具有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可有效控制非法访问者通过网络对外部资源的访问;同时对数据库采取网络隔离,保证了系统数据库的安全。

  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

  大唐电信具有功能强大的WLAN网管系统,并提供基于Web管理、本地管理、集中式管理多种网络管理模式。

  WLAN集中网管系统可以对WLANAP、AC设备以及具有SNMP标准接口的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为运营、维护WLAN网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网管系统具有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维护管理(含测试功能)、安全管理五大管理功能。

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增加新的管理功能,以便运营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WLAN网络。

  WLAN宽带无线系统助力运营商无线网络发展

  大唐电信WLAN宽带无线系统可提供基于胖AP架构和瘦AP架构的全系列解决方案。

胖AP架构是目前各大运营商采用的主流组网方式,从2006年至今,大唐电信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胖AP架构的产品体系——AS2800WLAN产品系列,目前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大唐电信已成为国内重要的WLAN无线接入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成功服务于2008北京奥运会,该解决方案在国内主流运营商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先后进入江苏、湖南、福建等经济较发达省份,并大规模部署。

  而基于瘦AP+无线交换机组网架构的WLAN整体解决方案,是未来WLAN网络主要的发展方向,随着各类终端的日渐普及,无线接入网络越来越庞大,已经发展成覆盖大面积区域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因此该方案针对中大规模WLAN组网需求,如热点区域大量密集用户无线宽带接入等大规模部署提出了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从2007年开始,大唐电信已逐步推出了瘦AP架构的产品——AS2600WLAN产品系列。

AS2600WLAN产品目前已在国内的大学、企业等取得了规模应用,并成功进入山东等移动公司,建设以城市为覆盖规模的WLAN网络,为WLAN无线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WLAN典型应用主要有写字楼、机场、酒店、场馆等热点区域的无线覆盖、智能小区无线覆盖、企业无线接入、校园无线接入、视频监控、村村通等。

另外,WLAN可以共用3G、2G、PHS等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系统,从而降低了WLAN建网成本,成为3G业务的有效补充。

  高速发展的大唐电信宽带无线接入

  大唐电信宽带无线接入发展战略

  大唐电信将宽带无线接入作为公司总体战略之一,针对WLAN无线产品线,公司设立了技术预研、产品支撑、工程、市场、销售等完整的梯队。

  大唐电信WLAN宽带无线接入总体发展规划路线有以下几方面。

  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WLAN产品,提供WLAN整体解决方案,取得在国内的优势厂商地位。

  联合开发、集成创新,定制服务、增强竞争优势,与其他领先厂商合作推进市场发展。

  掌握核心技术,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做到行业领先,引导行业发展、创造应用,成为业界的领导厂商。

  大唐电信WLAN宽带无线接入业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

提供全程全网统一管理、漫游、认证解决方案。

  采用统一管理、漫游、认证、统一结算方式,大规模组网,满足用户跨地区便利接入宽带业务的需求,是WLAN无线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大唐电信即研究WLAN与GSM网络、CDMA-1X网络的融合方案,目前正在根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全国漫游等需求,开发WLAN全国漫游方案。

  计划于2009年上半年推出WLAN宽带无线接入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实现大唐电信WLAN从无线接入侧到核心侧的认证、计费、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

WAPI标准、Mesh技术、802.11n标准等的跟踪,适时推出新产品及下一代无线技术解决方案。

  大唐电信作为国内主要的WLAN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积极跟踪WAPI标准、IEEE802.11n标准及VoWLAN、MeshWLAN等技术,适时推出WLAN新产品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WLAN系统的需求。

中国宽带无线频率规划、频谱管理及相关策略考虑

发布:

2007-6-2315:

23|作者:

 |来源:

陈如明/ChenRuming |查看:

79次|进入软件测试论坛讨论

领测软件测试网

   

摘要:

针对国内外电信新环境,文章从全面修订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进行频谱有偿使用与运营执照发放改革,积极进行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宽带移动通信的频率规划,处理好市场驱动与技术驱动的关系等10个方面发表了对中国宽带无线频率规划,

频谱管理及相关策略的看法,其中对频谱/轨道资源有效利用新技术进行了较详细讨论。

关键词:

通用宽带无线接入;智能天线;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软交换;频率规划;频谱管理

Abstract:

Inlightofthenewinternationaland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environment,thispaperpresentsconsiderationsonthedevelopmentstrategiesoffrequencyplanningandspectrummanagementinChina,suchasthecompletemodificationofChinaradiofrequencyallocationregulations,reformsonspectrumcompensationandoperationlicensereleasing,frequencyplanningforthenewgenerationwideband/broadbandwirelessaccessandmobilecommunications,theproperhandlingofrelationshipbetweenmarketdrivenmechanismandtechnologydrivenmechanism,etc.,amongwhichthenewtechnologiesfortheefficientuseofspectrum/orbitresourcesarediscussedindetail.

Keywords:

Generalwideband/broadbandwirelessaccess;Smartantenna;Software(defined)radio;Softswitch;Frequencyplanning;Spectrummanagement

  随着“.COM”全球“泡沫”的破灭,“宽带泡沫”问题,以及作为宽带移动通信关键的第3代移动通信(3G)--IMT-2000是否亦属“泡沫”成为通信业界的热门话题。

一方面,IMT-2000是ITU在全球标准化进程中推出的重要举措,1999年一些试验样机即已诞生,但一些欧洲运营者围绕3G核心频谱的拍卖(Auction),一掷千金,纷纷下注,结果负债累累,被迫紧缩3G投资,推迟计划。

另一方面,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应用协议(WAP)、i-Mode、x-HTML、cdma20001X、cdma20001XEV-DO/DV、传输速率高于10Mbit/s的高速宽带无线接入、高速分组接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第4代移动通信(4G)甚至第5代移动通信(5G)的概念已经开始启动,这使处于2.5G及3G+/4G夹缝中的3G处境艰难。

人们开始质疑3G市场何时形成,规模会多大,持续期有多长;2.5G的演进期多长,是否对3G带来新的挑战。

此外,速率增强型的宽带无线接入、cdma20001XEV-DO/DV和HSDPA/HSUPA在速率含义上均已超越3G而步入3G+或4G,由2.5G持续运行到一定时期一步到位直接发展至全IP的3G+或4G是否更合适,等等。

这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有关部门发展宽带无线及3G的决策,因此,确定宽带无线的频率规划及频谱管理相关策略,对分析与看待宽带无线的发展及3G的前景,思考迈向2.5G→2.75G→3G→3G+→4G的演进策略十分重要。

本文拟就中国宽带无线频率规划及频谱管理发展策略中应考虑的相关方面,谈些个人的看法,供分析参考。

  1全面修订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对发展新技术、新业务而言,频谱资源规划与分配必须先行[1,2]。

为使中国无线电频率规划适应国际、国内电信新环境,与国际接轨,必须首先使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与国际电联(ITU)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确定的国际无线电规则(Radioregulation)相接轨。

为此,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在1999-2001年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先后召开了9次有正式会议纪要的国家各相关部门协调会,2次中国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会,6易其稿,最终完成了对1982年版本的“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试行)文本的全面修订,使之适应全球信息/电信新环境下中国通信业的发展需求与各行各业的实际需要,并与国际电联出版的1998年版“无线电规划”最新版本和WRC-2000通过的最后法案文件相接轨。

经各级领导审批,于2001年8月,此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最高领导签批通过,并于2001年11月1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14号令正式向社会发布,进一步将以中、英文正式出版。

目前,附有彩色频谱图的精装本中文版已正式问世,英文版的出版亦在积极进行之中。

  在此总框架基础上,无线电管理部门正积极按市场需求进行多样化的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宽带移动通信频率的细节规划。

  2认识未来宽带固定无线接入与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的关系

  由于实现固定无线接入比移动通信容易,智能天线、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编码调制与自适应信号处理等功率/频谱利用新技术以及IPQoS的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会聚层及应用层方面的协议往往在固定无线接入中试验与应用,因而,固定无线接入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先导。

第3代后的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结构的一种重要设想即为将各种新老交替的无线通信接入手段(包括新一代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广播技术和Bluetoothpico-cell接入技术)相组合,借助中介会聚桥接适配系统与以IP为基础的核心网相连接,构成新一代(第4代或第5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形成固定与移动的有机融合。

  3积极进行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宽带移动通信的频率规划

  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的频率规划,分已投入业务的无线接入频段的频率再规划、新的中高速率(中宽带)无线接入频率规划、高频段宽带无线接入频率规划、Bluetoothpico-cell无线接入频率规划、平流层高空气艇平台(平流层高空平台或平流层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及Unlicensed(无执照)无线接入频率规划等6个方面。

总体思路为:

积极鼓励试验并应用多样高效的新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系统,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今后大规模普及应用无执照无线接入系统寻找并创造合理的运作环境;分析、汲取国外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系统运作不成功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尽可能做好有利业务发展的频率规划、频率分配与频谱管理工作,并且鼓励多频段、多层次统一平台集成的高效运行模式;积极地开展包括扩展新频谱在内的各类前瞻性的频率规划。

  对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的频率规划,中国始终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紧密合作,并结合中国国情积极展开工作,包括上述全面修订后的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00版)接轨至WRC-2000的最新进展结果,分别按IMT-2000核心频段的频率规划、IMT-2000附加频段的频率规划、430~806MHz频带IMT-2000演进及6~8GHz频带3G+/4G移动通信应用的频率规划、高频段(即10~16GHz、19.485~19.565GHz、39.5~40.5GHz、42.5~43.2GHz、59~64GHz等频段)新一代更高速率的宽带移动通信的频率规划等4个层次进行具体的规划。

  这些频率规划的详细论述可见文献[1],相关频率规划可参阅信部无[2000]88号文、信部无[2001]522号文、信部无[2001]652号文、信部无[2001]653号文、信部无[2001]793号文及信部无[2002]277号文、信部无[2002]353号文等。

  4推进频谱有偿使用与运营执照发放改革

  频谱有偿使用及运营执照发放目前有5种典型方法:

行政审批指派、拍卖、选美、招标及其混合或修正。

根据中国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及移动通信运营商数快速增加,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来看,单一行政审批手段已不能公平合理并尽可能透明地解决有限频谱资源的分配问题,尤其是目前微不足道的频占费形式的频谱有偿使用方式,更增加了频谱资源的分配难度,亦严重影响了频率再规划及频谱有效利用。

对此,中国目前正密切结合国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频谱资源的基础作用,探索合理可行的改革途径。

2001年成功进行的3.5GHz频段宽带无线接入频率分配5城市试点评选(招标)和不久前由计委、财政部、信息产业部一委二部发布的调整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频占费标准的新规定计价格[2002]605号文等均为适应电信新环境的重要改革举措。

今后,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总结经验,密切结合中国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实际竞争环境与市场需求,创造性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切实有效的频率分配与频谱补偿方式,配套以相应监督检查措施,使之便于管理、利于执行,确保有限的频谱资源获得真正的有效使用。

  5处理好市场驱动与技术驱动的基本关系

  由于未正确处理好市场驱动与技术驱动的基本关系导致商战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在积极开发新技术的同时,必须首先着力研究市场,把握其走势。

固然,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造就一代新产品,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但新技术有无生命力,归根结底必须要有市场需求,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

  6重视有效利用频谱/轨道资源的新技术

  在把握好市场导向的前提下,重视标准化与新技术开发十分重要。

但标准化工作不能停留于纸面,而应建立在新技术开发的基础之上,而且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并在市场检验中不断完善与更新。

只有这样标准才能有效可行并具备生命力。

  在市场导向清晰的前提下,重视技术驱动非常重要,是竞争的制胜法宝。

围绕宽带无线(包括宽带移动)2.5G→3G→3G+/4G的演进,积极跟踪对频谱/轨道资源有效利用和对无线通信业务更新换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具普遍意义的新技术十分有益。

事实上,cdma20001XEX-DO/DV和HSDPA/HSUPA等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通用无线接入、无线I  

  6.1多维频率共用及电磁兼容技术

  多维技术涉及频率域、时间域、空间域、信号域、网络域及显示域,包括多天线发送接收在内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

对多维频率共用及电磁兼容而言,在未来多频段、多模式通用宽带无线接入中,频谱/轨道资源管理具有的广地域分布、可延展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必将导致分布式智能代理型的多维智能资源管理要求。

  6.2多维资源管理技术

  未来移动与固定,地面与卫星,广播与交互,公用与专用,广域、局域与个人域等各类业务均综合于一种以全IP为基础的统一宽带平台上运作,这一综合的复杂运行环境,包括对频谱/轨道资源管理,必须利用多维智能代理的手段,才能实现灵活、有效并具扩展性及规模化的多维智能资源管理。

一方面,借助自适应智能天线覆盖及软件无线电控制的智能化频谱/轨道资源管理,可实施频谱/轨道资源动态协调及时空多维处理;另一方面,借助自适应智能化调整发射功率、调制方式、带宽资源,可进一步优化空中接口参数及无线IPQoS控制参数,使频谱/轨道等资源进行有效协调,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对自适应动态资源分配而言,研究天线MIMO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实施高速分组数据传输时控制QoS性能的一系列自适应链路控制(LA)、自适应调度增益控制(A2IR)和自适应功率分配与自适应调度算法等均很重要。

  6.3智能天线及分布智能天线技术

  天线波束成形、多点波束蜂窝结构和智能天线与分布智能天线技术是实现高密度、多重频率再利用,大幅度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其与多址连接技术结合,可有效提高上、下行,特别是下行吞吐能力,是改进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发展4G/5G的重要手段。

研制开发稳定、快速收敛等性能优良的控制算法是其关键。

应特别注意探讨TDD及FDD模式下双向智能天线的系统结构与算法。

  6.4软件无线电及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

  预计中频处理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正逐步实现。

将其普遍装备于新一代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将会产生重大技术与经济效益。

新一代宽带无线系统用户成本的大幅降低及系统结构的灵活易变,很大程度上寄期望于统一硬件平台基础上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有效支撑。

借助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相应合理设计的系统结构,推广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将使卫星通信设备,特别是地面段设备更灵活、小巧、稳定、可靠。

积极研究快速综合实时处理的DSP技术与算法,将实现由软件定义的无线电向射频处理的真正软件无线电技术迈进。

  6.5现代编码/调制及编码调制技术

  编码调制技术是语音及数据传输状态下大幅提高功率/频谱效率的重要途径。

应重视小于2.4kbit/s速率的高性能声码器以及MPEG-4、MPEG-7、MPEG-21支持的视频图像压缩与管理技术,多路语音压缩及倍增系数达16以上的数字电路倍增设备/分组电路倍增设备(DCME/PCME)数字电路倍增技术,优良性能的信道编码调制技术。

编码调制技术除通常所知的网格编码调制(TCM)型、分组编码调制(BCM)型、降低调制状态数的编码调制(SPORT)型、恒包络型、部分响应型、实用型之外,应特别注意适应移动通信衰落环境、非线性信道及多重图像分辨率要求情况下的多重编码调制、多信号间隔恒包络编码调制、多分辨率编码调制,不对称传输环境下的不平衡功率分配编码(UEP)调制,大幅度提高功率处理能力的串、并联级联码调制,以及Turbo码及Turbo编码调制技术。

尤其是卷积型及分组型Turbo码及相应编码调制,在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无线本地环路(WLL)、卫星数据直播、多媒体多分辨率图像通信、无线数据传输、LMDS宽带无线接入、高清晰度电视(HDTV)传输、吉比特以太网、低速率数字语音压缩Internet、数字卫星通信以及数据记录存储等各方面均获得广泛的应用兴趣。

另一方面联合M状态正交振幅调制(M-QAM)运作的自适应(x)-OFDM(y)方式值得注意。

其具备宽带运行时的优良抗色散能力及波形成形能力,可实现非(直)视距离(N-LOS)方式传输,可与多载波宽带CDMA组合运行,对自适应覆盖可调或自适应控制的实现能力强。

  6.6自适应信号处理及统计检测技术

  宽带无线通信中有大量自适应控制技术用武之地,自适应控制技术包括多用户联合检测在内的自适应信号处理与统计检测、非线性自适应学习与均衡、动态信道分配及统计频谱有效利用、自适应发信功率控制及干扰抵消/抑制、自适应慢速及快速可变调制状态并组合信道自适应均衡与包括方向图分集在内的多重分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