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987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docx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

2019年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1岭南版

 

课题

第几课时

课型

传神写照——人物画

欣赏评述1

 

(三维)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人物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了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掌握鉴赏人物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视频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法,观察分析法,尝试创作法与欣赏评述法等。

使

《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二课。

教材前面两课是古代墓室壁画和宗教壁画,前两课的鉴赏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画有了一定的感知,另外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也曾经鉴赏过人物画。

内容设置主要是赏析几件优秀的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高中的学生对人物画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如从画法样式上能分出工笔,写意,白描等,在题材分类中知道风俗,仕女等,但认识不够全面,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但这并不是本课的重点。

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积累。

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2分钟)

1、请学生展示课前从历史课本上收集的古代人物画,一起辨认是哪些人物。

并谈谈为什么会在历史书上出现这些人物画。

你把这样的人物画称作什么?

 

设计意图:

历史书出现这些画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正是作为肖像画的最基本的作用――识别作用。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一定从鉴赏的角度进行关注。

但高中的学生已经知道这是肖像画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导入水到渠成。

从这里直接进入介绍肖像画中的“十分像”。

 2、揭题:

传神写照――人物画 

二、发展阶段,欣赏“十分面”  (5分钟) 

1、出示《康熙帝》(与历史书本上一样)让学生讲讲对康熙帝的认识。

再谈谈这幅肖像画传达了康熙帝什么样的气质品格?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人物画入手,学生会感觉古代人物画离我们不远,引起学生关注,同时可以从这张画引出肖像画的分类。

 

2、教师引导:

作为纪念性的肖像画分两类,这类称为“十分面”。

(板书:

十分面)介绍什么是“十分面”。

 并出示《关天培》“十分面”作品。

让学生感受画面中关天培的气质品格,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再次感受“十分面”作品。

初步感受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传神。

 

三、引导鉴赏《幽篁坐啸图》,学习鉴赏方法  (10分钟) 

1、教师引导:

纪念性的肖像画另一类是行乐图,出示《幽篁坐啸图》,课件进行配乐诗朗诵王维的《竹里馆》。

(板书:

行乐图) 2、提问:

这是谁的诗?

诗的意境是什么?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与这幅画中的景物是否吻合?

画面中这个人物是谁?

请学生描述画面内容。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板书:

描述) 

3、再次欣赏,感受画面的意境。

(重放配乐诗朗诵王维的《竹里馆》)(板书:

感受) 

4、分析:

人物的用笔,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得出结论:

抒情性的作品借创造意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态。

(板书:

分析) 

5、评述: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体会到古人独特的艺术成就,画面中人与景的结合,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

是一幅以形传神的杰作。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以形传神”。

(板书:

评述) 

6、从《幽篁坐啸图》的赏析中,概括出欣赏的方法:

描述—感受—分析—评述 

设计意图:

结合文学,在听觉和视觉上让学生多维的感受人物画,创设鉴赏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运用美术鉴赏方法:

“描述—感受—分析—评述”,引导学生赏析并总结方法。

教给学生鉴赏方法,为下面的鉴赏打好基础。

 

四、运用比较分析法鉴赏《古帝王图卷》  (5分钟) 

1、以学生为主,运用比较分析法鉴赏《古帝王图卷》。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

画家特别注意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来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同时在构图上用侍从衬托帝王的高大。

 2、在鉴赏过程中再次强调鉴赏方法:

描述—感受—分析—评述 

设计意图:

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经常运用比较研究,这节课中对同一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比较,突出教学重点:

人物画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传神写照”在作品中是通过什么来传达的。

并通过鉴赏再次明确鉴赏方法,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准备。

 

五、应用方法,自主探究,赏析《洛神赋图》 (18分钟) 

古代人物画很多是长卷形式的,刚才的《古帝王图卷》就是一例。

这也是古代人物画的另一个特点。

 1、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有一幅著名的人物故事画──《洛神赋图》,早在1999年人民银行就把这幅名作搬上了金属纪念币。

2005年,又发行了《洛神赋图》特种邮票。

(出示邮票《洛神赋图》)《洛神赋图》特种邮票是将曹植笔下的绝世爱情名篇《洛神赋》和东晋画家顾恺之妙笔绘成的《洛神赋图》合二为一的经典之作。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对此画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顾恺之生平介绍。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他是生活在我国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画家四祖之首。

顾恺之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

 顾恺之的“画绝”绝在传神。

他善画人物,却往往在画成之后好几年都不点出此人的眼睛。

后人称赞顾氏之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连东晋著名宰相、“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亦赞叹其称道:

“自苍生来未之有也。

” 

3、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在传世的共有4件,绢本、设色,均为宋人摹本。

它们分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二件)、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4、课前让学生对曹植《洛神赋》进行了文学赏析。

请学生叙述《洛神赋》的故事情节。

图是根据三国(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

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设计意图: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对人物故事画的理解,为下面的分组分段自主赏析作铺垫。

 5、应用方法,分组分段赏析《洛神赋图》。

 

由于《洛神赋图》长达近6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我们只能局部欣赏。

一组赏析《洛神赋图》局部《子建睹神》部分,另一组赏析《云东以载》部分。

 

《子建睹神》,此部分画的是主人翁曹植在翠柳丛石的岸边突然不经意地发现崖畔洛水之上飘来一位婀娜多姿美丽照人的女神时如痴如醉的神情写照。

你看他生怕惊动神女洛神,下意识轻轻地用双手拦住侍从们,目光中充满了初见洛神时的又惊又喜的神态。

高明就高明在顾恺之在处理曹子建的侍从时,将他们画得程式化,用侍从们呆滞的目光、木然的表情,以衬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画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这时我们看到的曹植的神情是既专注又惊讶,内心既激动外表又矜持的复杂心情,这是言语所难以表达的。

 

《云东以载》部分,可一窥东晋画家顾恺之所创造的“高古游丝描”之真容。

图中有大量的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所勾描的对于水的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

总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性千变万化的组合,使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影响着画中气氛,将画家的情绪传染给观者,使观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谓高明之笔。

 6、交流完善,归纳小结。

 

运用鉴赏方法:

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进行鉴赏交流,并让学生自主评价。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学生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从作品的题材、内容、表现技法、作品背景、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分析,并鼓励学生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直接感受人物故事画的美。

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讨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六、课后练习,课外拓展  (5分钟) 

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评价,并引导学生自主浏览五代默画典范《韩熙载夜宴图》。

 

布置练习:

学生课后尝试赏析,结合这幅作品试将陈郁论“写心惟难”的一番话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并加以分析。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的补充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项目

检测内容

当堂

 

达标

 

检测

学生课后尝试赏析,结合这幅作品试将陈郁论“写心惟难”的一番话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并加以分析。

☆补充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学生课后尝试赏析,结合这幅作品试将陈郁论“写心惟难”的一番话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并加以分析。

 

教学后记

 

××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