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741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docx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

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探析

摘要:

《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原是湖南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首生活小调,后吸收到当地的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的常用曲目。

本文在分析《洗菜心》的音乐背景、曲式结构及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作品的演唱技巧和用声特色。

关键词:

民歌;鼓戏;洗菜心;音乐特点;演唱特点

abstract:

inthispaper,onthebasisoftheanalysis“vegetablesheart”backgroundmusic,musicalstructureanditsuniquemusicperformancepracticestoexploretheworkofsingingskillsandsoundcharacteristics.keywords:

folk;drumplay;vegetablesheart;characteristicofmusic;concertfeaturesof

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背景

(一)湖南民歌的分类和小调的特点

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歌曲。

民歌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可以按题材分,也可以按体裁分,还可以按照色彩区进行分类。

按题裁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爱情歌、叙事歌等,按体裁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等,按色彩区可分为按东北部平原民歌区、西北部高原民歌区、粤民歌区、湘民歌区等。

那么《洗菜心》这首曲子则属于湘民歌区的小调。

小调俗称调子、小曲。

以叙事见长,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一种民歌体裁。

湖南小调有丝弦小调与生活小调之分,两者主要的区别为丝弦小调多为历代文人、学士所作,文词优雅、含蓄,曲调缠绵、柔情。

多有唱本或由艺人演唱很少即兴创作。

而生活小调则多由山歌演变而来,感情朴实、真挚,极具生活情趣。

湖南小调的唱词比较有规律,以多段形式的七言四句体或二句体为多,湖南小调的曲体大部分属于多乐段结构,以四乐句或四乐句重复一句的五乐句结构和上下句结构的分节歌形式居多。

湖南小调的调式以徵调式最为常见,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羽、角调式所占的比例较少,下文研究的《洗菜心》则为羽调式。

(二)《洗菜心》的教学意义

《洗菜心》是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一首代表性的演唱曲目,具有民族特色和湖南乡土气息。

在现代声乐教学中,通常会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民歌及戏曲音乐来让学生演唱,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演唱曲目的范围,让学生演唱的曲目多元化。

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演唱,体现了当代民族声乐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从而提高演唱技能,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民族风格,更好地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二、湖南民歌的代表作----《洗菜心》

(一)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洗菜心》是以湖南传统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新民歌,在原始的民歌材料上,将原来的两段扩展为现在的三段音乐,融入了地方音乐元素,形成一首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湖南民歌。

下图是源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册的原始湖南民歌《洗菜心》: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

]

(图一)

现在教学版的湖南民歌《洗菜心》的第一乐段:

(图二)

对比两个曲谱可以发现现在的《洗菜心》比原始的民歌《洗菜心》音乐旋律变得更加丰富,戏剧性更加强烈,主要体现为:

1、在段落上,从重复的两段体变成三段体,但都以四句为一段,第三句的歌词都是使用的衬词衬腔“嗦得儿衣子啷当,啷得儿嗦”。

原始的《洗菜心》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而现在教学版《洗菜心》三段的旋律在开始句是不同的音乐旋律,只有在“66536—”的时候才开始回归主题。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特点,在第四句的时候曲调上结尾旋律是相同的,但通常来说都是开头相同,结尾不同,这样的一个处理也体现了每一段在整体上的统一。

2、《洗菜心》这首曲子是属于单一调性,即一种调式贯穿于整个唱腔之中。

主要由“6135”几个音构成,音乐素材简练、集中,总的情绪欢快、活泼、泼辣、风趣。

从曲子的前奏部分开始,我们就可以判断《洗菜心》属于典型的“湘羽”调式,整首曲子都是围绕的以“羽”为主音来进行的,而每一个乐句的结束音都是落在“6”音上。

典型的“湘羽调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升sol,但是这都是在艺人们演唱中所变现出来的。

在演唱时我们演唱出来的会比实际钢琴演奏的升sol还要略高,更加倾向与la,因此,在国际上也将“湘羽调式”中的升sol称为四分之三音,也叫中立音。

下图三中的“5”在演唱中就是“升sol”。

3、钢琴伴奏通过调性、和声、织体、伴奏音型、演奏技巧及其速度、力度、节奏的多种手法的变化,产生绚丽的色彩,触发丰富的想象,给歌唱者音准、节奏的依托,给主旋律以贴切的铺垫、烘托,与美妙的歌声相互融合,相映生辉。

[彭晓玲著:

《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

《洗菜心》的伴奏大量的采用了切分音的节奏型以及弱起的节奏型,这些节奏的运用使音乐感觉十分的欢快。

第二段的伴奏织体发生变化,有三小节为固定的伴奏织体。

这样的织体为主旋律做铺垫烘托,同时又显得十分俏皮。

《洗菜心》的三段间奏是相同的旋律,左右手的伴奏旋律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段是一个预设的场景段,旋律也就比较流畅,采用的都是三度上行或者三度下行,到了第二段歌曲旋律俏皮的特色就出来了,于是采用的则为和弦式的前八后十六等(如上图所示),结构工整,富有律动性。

到了第三段演唱部分出现了跳音,左右手的伴奏音型也与其相一致,跳进旋律接着一个上行的旋律音阶,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三小节的空白伴奏,这样就为之后出现的强起做了铺垫,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歌曲更加活泼。

4、歌词内容的增加使歌曲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完整,原始的民歌只有两段,是从现在的第二段开始叙述的,而“奴在绣房中绣花绫······”被加上以后歌曲变的更加戏剧性,有一个场景的变化出现在歌曲中,从绣花绫到被妈妈叫去洗菜心,到掉金戒指,充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脉络、场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二)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

《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同时由于与花鼓戏相结合,这决定了《洗菜心》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其在唱腔旋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跳进旋法:

6这种跳进的使用在这首曲子是很频繁的,在每个乐段中均有出现,使曲子的风格在瞬间表现的十分活泼,欢快。

在这一基础上,出现了打花舌,这种打花舌不同于别的地区民歌的打花舌,湖南的打花舌是收尾时是上扬的,使歌曲变的更加风趣、更加活泼、也更加动人。

2、旋律加花:

在第三个乐段的时候,旋律放慢,使曲调在听上去富于变化而不是单一的旋律。

3、旋律线条清晰:

旋律的走向是由高到低,句首就出现高音,在高音区旋律上扬,表现了一种欢快的情绪(图四),旋律由低结束,在低音区,旋律下抑,表现了一种焦急的情绪(图五)。

 

4、顺丁、倒丁:

指的是节奏在旋律中的不同安排,如:

以三字为一逗的唱词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二或一二三字连在一起唱,中间不加其他音,不断开则为顺丁唱法。

若一与二三字之间断开则为倒丁唱法。

在《洗菜心》这首曲子中也有运用,在图六中“绣房中”中间没有音将其隔开,因此为顺丁唱法,而“绣花绫”之中加入了衬词将其隔开,旋律加上了拖腔,因此为倒丁唱法。

三、绘声绘色揭示人物情感的演唱特点

(一)地方语言与民间音乐的完美统一

在中国民歌中有很多是将地方语言与民间曲调相结合的,这样结合是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即兴创作、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民族性、地方性。

《洗菜心》的是以长沙官话为音乐语言的,长沙官话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等地,《洗菜心》是将长沙的地方语言和本地民间音乐相结合。

这里我将歌曲里常出现的“洗菜心”和“绣花绫”为例,“洗”是阴平、“菜”是阳平、“心”是阴平,“绣”是阴去、“花”是阴平、“绫”是上声,在演唱时就要求我们先正字后行腔,例如演唱“奴”时,普通话的发音是“nu”而在长沙话里的发音为“nou”,在韵母的拖腔时就应依照长沙方言声调行腔,采用长沙官话可以使音乐与语言声调方面达成一致。

声调的高低变化与音乐变化相配,演唱起来才会觉得和谐、动听,才能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我们常说的依字行腔,也就要求唱腔的曲调与唱词的声调相吻合,做到字音清晰,把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

演唱中的吐字归韵也很重要,这属于演员的基本功,演唱时要保持一个度,对于咬字既不能太死也不能太松,同时,归韵也要很讲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字正腔圆”。

《洗菜心》的演唱要充分和语言特色结合起来,“河”发“huo”,“忽”发“fu”等等。

《洗菜心》的旋律进行、变化符合湖南的语言和音乐特色,做到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使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在演唱上能朗朗上口,深受各界群众和声乐专业工作者的喜爱。

(二)《洗菜心》独特的润腔技巧

唱法润腔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感情气质、语言处理、润腔特色、发声共鸣及韵味等。

《洗菜心》这首曲子的润腔技巧是十分丰富多变的,正是因为这样丰富多变的润腔技巧才使得这样特色,变的极具风格,演唱起来也加大了难度,《洗菜心》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种唱法润腔:

1、颤音:

演唱时主音与上方的助音快速交替的装饰音。

在《洗菜心》中运用的十分频繁,如:

“绣房中”的“中”(图七)、“洗菜心哪”的“哪”·(图八)······

这里的“6”都是三度的交替演唱为“6i6”,颤音的运用强调了这个音,使这个音发生变化的同时,加入了情绪,是音乐听起来更具风格性,在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小的细节能够体现一个歌曲的风格。

2、倚音:

《洗菜心》中有非常丰富的倚音,主要有两种,前后倚音,前倚音是在每个音前加上一个装饰音,后倚音是在一句收尾的时候加上后装饰音,一般只有半拍或者一拍,能够丰富音乐的情感。

图九中前倚音可以让旋律起伏更大,能够体现小女孩的泼辣、活泼的性格,后倚音是旋律往下,又表现了女孩泼辣中的害羞。

演唱中就要把这种两种矛盾冲突表现出来。

3、衬腔、衬词的运用:

歌曲中大量的运用了衬腔衬词,如“啊、呐”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活泼,在此基础上《洗菜心》中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润腔技巧就是打花舌,这种打花舌不同于别的地区民歌的打花舌,湖南的打花舌是收尾时是上扬的,使歌曲变的更加风趣、更加活泼、也更加动人。

(三)声情结合的演唱特点

自古以来我国的民歌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演唱就更加要求轻巧、灵敏。

演唱《洗菜心》这样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歌曲,在用声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整首歌曲演唱出来给人的感觉应是灵巧的,俏皮,也就是在唱得时候既要搭上气,有气息的支持,又不能将气拉的过死,唱起来不够轻巧,让听者感觉像是在亲切的和你讲话,同时掌握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调,情绪的变化过程,将声音与感情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首歌曲的跳进音程多,这里衬腔的部分就是一个七度的跳进,在这里运用了衬词衬腔“嗦得儿衣子啷当,啷得儿嗦”,旋律变的洒脱,这就要求歌者要有强大的气息支持,同时要掌握它感情基调,是十分诙谐有趣的。

例如第三乐段“哪一位年少的哥哥,捡了我的奴的戒箍子”的音高旋律就在中高声区,旋律是由慢到快,音乐是弹跳的,这要求我们声断气不断,如果气息不放下来很容易吊,唱出来的声音效果也会很尖锐,刺耳。

总的来说,任何的连音、跳进的技巧都是为了人物的情感所服务的。

(四)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

《洗菜心》与花鼓戏相融合,戏曲在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法、步,对于《洗菜心》的二度创作,我认为可以不必像花鼓戏那样完全的戏剧化,采用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结合词曲《洗菜心》表现的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作为规范演唱我们可以将借鉴戏曲的表演方式,同时让表演更加的生活化。

结语

近代的民族声乐和戏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民族声乐和戏曲唱腔在总体艺术风格上是一致的,两者就像两枝常青藤盛开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艺术实践过程中,两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求同存异。

《洗菜心》就是将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与地方民歌、民族声乐充分结合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洗菜心》演唱特点和演唱方法,旨在探讨《洗菜心》的演唱与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陈永、孟宪辉: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臧一冰:

《中国音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钟伟:

《湖南花鼓戏的早期特征及后期发展》,《大众文艺》200年第3期

【4】周文清:

《声乐专业花鼓戏声腔教学之我见》,《艺术教育》2004年第4期

【5】罗复常:

《听洗菜心所想到的》,《民族音乐研究》1997年第六十五期

【6】彭晓玲:

《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注:

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