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62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docx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学校概况及工作落实情况

创办于1984年,是区教育局直属小学。

我校占地面积1644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343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14101平方米。

校园绿化率达50.3%。

全校教职工109人,其中,行政领导3人。

学校现有6个年级,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9人。

1996年3月,被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区一级学校”;xx年5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市一级学校”;同年获得深圳市效益评估奖;xx年4月,我校以总得分466高分,占总分值93%39个参评项目全部达到A级标准,顺利地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xx年6月被深圳市教育局、住宅局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xx年7月被宝安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评为宝安区信息化示范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校全校总动员,决心申报广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成立宝城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做了前瞻性的规划: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黎加厚教授曾精辟地阐述:

“教育信息化,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师教的方式或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平台就是教育信息化。

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为了实现这个根本性的转变,潘刚忠校长上任伊始就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文章,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以其独特的传输方式,改变教与学的模式,逐步形成学生互动、合作的教学观,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通过学习,不仅使广大教师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而且使教师们逐渐消除了对信息化教学的疑虑和畏难情绪,积极投入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之中。

信息化建设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得到我校几任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我校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学校领导就将“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突破口,积极把“网络环境下小学养成教育”等四个课题引进学校,把“上等级、创特色、树名牌”作为办学目标,以“一年上一台阶、三年迈一大步、五年出高效”的发展速度,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学校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统一认识,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研究制定了学校第一、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学校将建成由主干网、局域网和校园网相连的教育__;初步建成具有新中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培养一批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师资队伍,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常规管理系统。

二、教学环境建设与三个覆盖率取得长足发展

以潘刚忠校长为首的宝城小学领导班子认为,“学校要建成学园、花园、乐园。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四化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一年一个台阶;“上省级”、“市绿色学校”“区信息化化示范学校”一年三块“品牌”,宝城小学可谓喜事连连。

“宝城腾飞

了!

”一时间,宝城小学声名鹊起。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我校已经由传统的视听技术阶段转向多媒化、网络化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学校的软、硬件设备设施日臻完善,“教师”、“学科”、“课时”三个覆盖率全部按照省信息化实验学校的标准要求设置。

无论在环境建设方面,还是在管理与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诸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

近三年,我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投入近250万元,系统软件投入近50万元,建有校园网、网管中心、校园网页、校园闭路广播系统、学生电视台、电子阅览室、软件制作室、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室、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两间),安装了校长办公系统、资源库管理平台、视频点播系统、学生网站系统、防火墙等应用软件。

硬件软件的系统建设,为我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条件。

同时,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学校校本教育科研为突破口,加大硬件投入,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大力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全力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倾力打造宝安乃至深圳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的品牌学校。

众所周知,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石。

硬件建设是否具备水准,决定教育信息化能否跃上台阶。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区教育局财政拨款建设的同时,学校本身积极开源节流,广开渠道,发动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闷“出谋划策”,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方式,努力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力量,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因此,近几年我校呈现了“年年有项目,事事有支持,年年上台阶”的喜人局面,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突破,给宝安区乃至深圳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成为宝安教育界的一个眩目的亮点。

《宝安日报》曾对此事作过报道:

1、1997年4月,我校首间装备54位的网络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3、2000年11月,投资约150万的第一期校园网建成,实现了千兆宽带网进校园,其中包括装备36位的六人岛电子阅览室。

4、2000年内,我校还建成了综合多媒体电教室;购买了十部手

提电脑;特别是我们抓住创建深圳市一级学校机会,广泛发动家长,采用具有较高水平的中控多媒体视听设备,全部重新装备了26间教室,用新“一控、二机、一幕”代替了旧的信息技术常规设备,实现信息技术常规设备质的飞跃;这一年,我校还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委托一线牵网络公司制作了学校网页,开始了校园资源网上共享、校园知识网上管理、德育工作网上开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网上进行。

5、xx年,我校分别建设了课件制作室、“宝城小学学生电视台”。

6、xx年,我校继续抓住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机会,积极争取区教育局支持,到目前为止,分别建设了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建成了装备60位的第二间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教师人手配置了一台台式办公多媒体网络电脑。

7、xx年,我校30个课室全部装上了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每个学期给每个教师摄制一至

两节录像课,教师自我参照找出“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我们正着手准备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

总之,我们正依托“信息技术”搭建的教学平台,正进行“网络下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网络下德育教育研究”、“网络下多媒体作文实践研究”、“网络下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三、课题研究情况与教材的配置、开发与使用

“以课题促教研,推进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科研兴教得我校创等级以来提出的响亮口号;“学科有课题,年年求创新”,已成了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我校拥有一支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名,宝安区学科带头人2名,宝安教坛新秀5名。

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校领导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成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把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不断完善学校现代教育的硬、软件建设的同时,努力追求潜件建设上有所作为,广泛进行各个级别的课题研究,在“建构有效学校”、“语文本体改革实践”、“网络环境下的养成教育研究”、“发展与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

近几年来,我校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局面全面形成。

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的“九?

五”和“十?

五”课题。

在多项课题研究中,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如在本

学期,我校开展的《师生关系可操作效能研究》课题,在xx年5月于区科技局立项,在潘刚忠校长和张建副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经过全体参与课题老师的共同努力,于xx年10月25日召开了结题鉴定会。

鉴定会受到了以华南师大教科院博士生导师金志诚教授为组长的专家小组的一致肯定,专家们认为我校所选的课题很有现实意义,理论基础丰富,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成果,课题研究成果决定由广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校开展的课题研究在不断深入的同时,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际的操作,我校将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已建成校园网,直接联通教育城域网,学校共有计算机298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电脑,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较高,学校教师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和教学,100%的老师能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学校长期坚持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并经常组织信息化专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学习和培训。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网络下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网络下德育教育研究”、“网络下多媒体作文实践研究”、“网络下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研究,目前进展顺利,也培养了一大批课件制作能手,如潘刚忠校长、李国锋、黄新萍副校长、杨秉晃、龙慧、杨爱芳主任、陈伟全、刘鞠、梁

林松、张聪华、张玲凤、邱本芳等,其中“网络下多媒体作文实践研究”出了三本精彩的作文集,更令人赞叹的是,二年级的刘东城、李梓杰等三人还出了学生个人专著;“网络下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研究卓有成效,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正准备着手揭题;“网络下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直观可感,生动形象,“简直就是一部部活生生的教材”对提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校完全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精神,按照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推进素质教育。

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深入学习进行课程整合。

在全校六个年级各安排两个班进行语文校本课改实验,进行学科整合的有意尝试。

目前,已经整合出一、二、三年级语文校本初稿。

艺术科组张迅、彭陆洁老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与舞蹈结合”,自编校本《形体》教材,在宝安艺术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而且,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科整合”办法而排演的话剧《宝宝画画》,代表深圳市参加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八个城市代表队参加的比赛,获得个人、集体两个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和创作项目一等奖第二名的佳绩,引起广泛的关注。

更为可贵的是,信息技术科组的陈伟全、刘鞠、梁林松、张聪华老师平时自编了《几何画板》、《PHOTOSHOP《FLASH等校本教材进行日常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我们深深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硬件建设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首要条件。

教育信息化能否顺利发展,最终取决于“软件建设”特别是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否跟得上,特别是教师应用水平能否跟得上。

在这个理念指引下,我校通过更新教师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培训以及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等方面来实现预定目标。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育信息化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观相结合的产物。

可以说,没有现代教育观,也就没有教育信息化。

我校近三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教师们教育信息化思想,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1)组织订阅教育信息化报纸、杂志。

(2)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学习。

(3)借助互联网接受教育信息化知识。

2、做好教育信息化管理文章。

信息化的进程如何,管理是关键。

因此,管理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领导职责。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中层干部担任副组长,领导信息技术科组开展工作。

(2)加强科组长权责。

科组长具体操作教育信息化工作,制订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培训,负责信息科组老师分工,推进工作,及时总结。

(3)加强分工协助。

要求信息技术科组老师分工

协助,强调岗位责任,同时强调工作总体完成。

对科组长负责,实行分层管理。

(4)用制度规范人。

我校分别制定了《信息技术科组长岗位职责》《信息技术科组老师职责》、《网管中心管理员职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使用规定》、《信息技术设备借用规定》,发挥规章制度的制约作用。

规章制度面前责任相当,不搞区别对待。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教师,侧重对其进行错误行为的纠正。

3、实施教师全员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灵活多变。

做到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约束和激励相结合;考勤和考核相结合;出去和进来相结合;练习和使用相结合。

把提高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1)参加市区两级信息技术培训。

1做好培训组织。

确定召集人,协调接送车辆,协调茶水和餐饮。

2做好培训考勤。

我校坚持考勤做法,每期培训一结束,就把各位老师的出勤情况入档,并且全校反馈。

3做好培训考核。

我校明确规定,凡是参加培训,就要拿到合格证书。

否则,学校不给予报销培训费用。

我校即将退休的黄秀珍、胡淑美、邝碧桃老师都参加了培训。

目前,我校经过培训拿到中级合格证书的教师有45人。

4做好培训激励。

凡是拿到毕业证书的,在结构工资中兑现,区

级3分,相当于60元,市级5分,相当于100元。

(2)“走出去”培训。

我校坚持虚心请教他人。

总是设法和周边学校或者省内外其它学校取得联系,学习他人的经验。

我校信息技术骨干老师先后到宝安中学、深圳市实验学校、南山实验学校、蛇口小学、育才小学、上海闽行二中、上海闸北二中、上海师范大学开展学习取经活动。

回来后迅速把学到的教育信息化知识传授给我校教师。

我校负责信息技术的行政和信息技术科组长分别或者一起参加了由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组织,在上海举办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会、深圳市组织的网络管理员培训等学习活动。

(3)“请进来”培训。

每逢遇到教育信息化行家好手,我校设法请进来。

为提高效果,每次,我校都作为信息技术研讨会来开展。

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来者乐于施教,学者学有兴趣。

我校先后请区教育局电教站、宝安中学、思创公司、康信达公司、科之友公司和一线牵公司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校培训。

(4)以练带训。

培训完成后,布置作业,要求教师们将学习心得撰写成文;要求教师们注意平时的练习,做到“计算机只可用坏,不可放坏”;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使用中提高水平;坚持每学期推出6堂

“教育信息化”研讨课,促进共同提高。

4、面向全体学生。

(1)落实区教育局课程设置规定,在三、四、五、六年级开设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程。

(2)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

我校每周开展2个课时的培训,引导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更多知识。

(3)应学生和家长的要求,组织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学习小组,以点带面,调动全体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积极性。

(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

5、电教组提供优质

服务

在近三年的发展过程中,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一个紧接一个建成,单单电脑一项,从1999年时的60台发展到今天252台,管理和维护工作是否跟得上,直接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08人,教职工71人。

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冯家教育”为己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团结务实,以”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育祖国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细化学校管理,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现代教育技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

校园网站已经开通,并已服务于日常的管理、教育教学。

基本上实现了教育信息化。

现将学校教育信息化自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管理。

当今的社会对信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必须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的新课题。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阵地,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建设为基础,以信息管理改革为方向,循序渐进,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李思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网络管理员为组员,教职工全员参与。

为保证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正常运作,学校制定

了教育信息化实施的具体规化,并每年都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具体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

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想方设法在教育现代化工作上投入一定资金,保证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顺利进展。

我校按规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名,两位教师都能按照要求出色完成教学工作,都有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信息技术在全校各部门办公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充分地运用。

二、狠抓硬件建设

对教育现代化工程中的硬件建设,学校领导非常重视。

两年来学校在软硬件方面先后投入50余万元。

xx年9月学校建成了校园网,

XX年10月10兆光纤移动网接入我校,现在,学校拥有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结构,所有的教室、办公室、功能用房都可以直接上宽带。

目前,学校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学生计算机教室,电子白板20个、各办公室使用电脑十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上课办公。

刻录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配备齐全。

为了方便教师电子备课和制作课件,实现了校内所有电脑互通,初步实现了校园办公自动化、网络化。

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最大限度的财力,添置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增添教育教学软件充实学校资源库,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得以不断完善。

我们边抓硬件建设,边抓对各种现代化设施的管理,不断促进其使用率,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化设施的电教功能。

目前,信息技术课各年级均按

通过不懈地努力,信息技术已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已初尝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捷、高效。

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将是我们永不停止地追求。

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

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榆林实验小学关于申报榆林市教育信息化

示范学校的自查报告

榆林实验小学创建于xx年8月,是一所市属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4300m,建筑面积7600m,绿化面积6854m。

现有36个教学班,2393名学生,107名教职工。

近年来,学校确定了信息技术教育“重点建设、规范管理、全面普及、课研结合、服务教学”的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特别是市电教馆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我校的电教设施、电教教材等方面已初具规模,信息技术管理及教学已有了较高水平。

信息技术教育在我校的运用已基本达到全面普及,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已投入极大的热情,学生也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对照《榆林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标准》现将自查自评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信息化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

在学校的五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信息中心主任为副组长、信息技术老

师为成员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管理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222

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进学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养作用。

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

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二)珍惜资源,合理应用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现有微机室2间,面积为90平方米,共有计算机180台。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学校给每名教师均配备了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各1台,所有教室均配备了电子白板。

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制订了《教学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教学资源建设人员职责及评比办法》、《网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规范》、《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电教设施管理规范》,使工作有依据,评定有标准。

三)扎实培训,优化队伍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

我校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养的工作。

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发展。

二、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教育思想的转变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又使网络的教学成为可能。

实现了教学信息化以后的平台不再是讲台、课本、教师,而是互联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平台的跨越。

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班级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基于资源性的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对学校门户网站和科学院特色网站的浏览,都使学生增进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教

师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组讨论“、“开展学生之间

的协同学习”,适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恰当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

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进,教师对于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

黑板不是教学板书的唯一,电脑实物投影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现,教师手中不再只依赖粉笔。

教学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去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应用教学软件或是课件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大屏幕解决,使教学内容及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生动的讲授加上恰当的现代媒体

的辅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

通过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

例如在信息科技课上,老师可以一边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示范遥控演示,一边可以利用“联想传奇”等机房管理软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及时广播、评价学习成果。

这样,将诸多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完善建设,服务师生,推进信息化教育建设

(一)我校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成果

1、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涉及到老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个质的跨越,另外还需建立一个整合程度比较高的计算机化教

学环境,让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

教室内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仪、蓝牙麦克风等,让教师教学时随时使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

由于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信息具有获取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还开展了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抵制不良网站,学校网管室还进行了有害信息的技术屏蔽,保障学生的安全。

现在,学校的校园网成为了交流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处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资源,逐步开始实现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课堂的教学手段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