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丹寨县南皋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
(2)班雷志华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本册共包含三个单元:
说说我们的社区生活、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三、教学目的任务: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将品德、行为规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的融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五、主要措施: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4、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充实教学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容
课时数
1-2
说说我们的社区生活
3
3
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3
4
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3
5
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3
6-7
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3
8
移动的画板
3
9
合作的乐趣
3
10
地图就是一幅画
3
11
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3
12
我家的日常购物
3
13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3
14
购物的学问
3
15
复习
16
复习
2018.03.01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说说我们的生活社区
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社区的概念。
2.让学生感受社区成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
学生准备:
1.自己设计好调查、实地考察自己社区的所在地,迁居的时间。
2.了解自己邻里之间相关的情况。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实地考察的社区情况。
2.为学生提供一些调查的社区。
3.督促学生完成社区成员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材料。
二、交流展示,发现问题。
三、出谋划策,提出好的想法。
四、课外延伸,为社区做实事。
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阅读和观察单元导读。
教师布置活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活在社区中,但对自己的社区又了解多少呢?
课前,同学们都带着问题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进行分组交流。
可以自读也可同桌进行交流。
(对图比较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紧扣课文容提出有质量的设问。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事物。
个人发表。
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画面和文字,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从小就生活在现在的社区吗?
有没有像小文一样,是从其它地方搬来的呢?
请几个曾经搬过家的同学发言,介绍自己家过去住过的地方。
教师小结:
我们生活的社区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社区中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从其它地方搬来。
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
每一个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社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布置家庭作业。
第二课时各种各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存在风格各异的社区。
2.让学生感受社区成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进一步加深了解社区。
学生准备:
1.自己设计好调查了解风格各异的社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联相同的较大的纸若干、胶水、彩色笔。
教学活动及过程:
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的了解。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资料,选取有代表的图片贴在白纸上,制作一“社区小报”。
小组制作。
(1)每位学生介绍自己的。
(2)选取有代表的图片贴在白纸上,制作一“社区小报”。
(3)推荐一名介绍。
全班交流。
推荐一名介绍“社区小报”,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简单的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
鼓励学生将各小组完成的“社区小报”,制作成壁报,供学生欣赏,评议。
第三、四课时到处都有社区/我眼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理解。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照片、图片或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同样收集。
一较大的世界地图以及与小组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图片)看一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互相交流。
小组交流。
在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反映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照片、图片或相应的文字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搜集反映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照片、图片或文字资料,并找一找地图上所占的大致位置。
小组交流。
教师了解学生搜集的情况进行归类。
全班交流。
请小组代表介绍资料,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上找一找它所占的位置。
并给正确的判断,正确的教师将照片贴在较大的地图上。
个人制作。
请学生展开想象,画一画自己的生活社区图。
家庭作业:
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新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这些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主题二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一课时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
教学目标:
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认识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与这些设施的关系。
了解公共设施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爱社区设施的意识和行为。
激发和增进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新近之情。
通过新旧社区设施的变化,体会这些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及社会的进步。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新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这些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0-13页,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
请几个学生发言。
全班讨论。
生活中常见到的设施有哪些?
为什么要增添这样的新设施?
新设施对于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说明设施的具体用途,结合图片进行。
)
教师小结:
肯
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容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变化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文化生活。
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许多人劳动和努力的结果。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自己社区或学校社区所在变化的照片或图片。
让学生选取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4-17页。
教师说明:
书上展示了50年前、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
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过去和现在也在发生变化。
社区的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需要我们不断的认识它,这节课课题;变化中的社区,那么,从哪些方面最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社区呢?
交流活动。
课前同学们让搜集一些反映自己社区或学校社区所在变化的照片或图片,现在请同学们介绍自己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自己社区或学校社区所在变化的照片或图片,它表现了什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教师了解学生搜集的情况欣赏。
请小组代表介绍资料。
全班交流。
家庭作业:
周末,请家长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它公共场所看一看,并留心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
主题三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第一、二课时早市引出的问题/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教学目标:
感受居(村)委员会与每个居民的密切联系,了解居(村)委员会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居(村)委员会的不同产生方式,比较不同的特点,初步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养成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初步理解、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性,为学生培养现代意识打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居(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等。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8-19页,结合自己的观察,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自由讨论:
书上的情景你们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吗?
(请学生自由发言,可从中选几个较典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探究活动。
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些好办法,但你们想出这些好办法怎样才能起作用?
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个部门,应该告诉谁?
类似的问题该谁来负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进一步提问居(村)委员会如何产出?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区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解决,而且对居(村)委员会的产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节课我们还要更加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居(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等。
第二课时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导入。
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居(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等。
同学们的收获如何?
请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自由讨论。
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
你家所在的居(村)委员会的名称(**街道居委员会或**村委员会)
居(村)委员会负责哪些工作(社区卫生、设施、便民服务)?
居(村)委员会设在哪里?
居(村)委员会是如何产生的(由居(村)民选举产生的)?
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易于学生的理解。
小组探究。
教师肯定学生的结果,并对自己所在的居(村)委员会调查补充。
引导学生懂得两种提名方式的主要区别,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请他们通过讨论比较两种方式,形成小组意见,并且说明具体理由。
全班交流。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重点在于说明本小组认为哪种方式好、为什么、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既可以写自己对社区的希望,也可以写自己打算为社区做的事情等。
第三课时社区应该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的变化,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让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体验社区环境、设施与社区成员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社区的态度和热爱自己社区的情感,乐于为社会建设付出自己的劳动。
4.学习调查、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学生准备:
1.自己设计好调查、实地考察社区的问题。
2.准备调查的部分工具如:
照相机、笔记本、笔等。
3.搜集整理采访时的各种图文资料,作为活动时交流的材料。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实地考察的社区情况。
2.为学生提供一些调查的社区。
3.督促学生完成社区成员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材料。
二、交流展示,发现问题。
三、出谋划策,提出好的想法。
四、课外延伸,为社区做实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材料。
开展"我是小小调查员"活动:
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展开调查与记录,围绕两方面调查,第一"我们需要更安全的社区环境,更方便的社区服务,还需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
第二”社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七个小组带好本组的照相机和记录本,利用课余时间由老师带领下来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展开调查与思考。
七个小组调查与思考角度各不相同。
第一小组:
调查安全的社区环境,可以拍照、记录。
第二小组:
更方便的社区服务,可以拍照、记录。
第三小组:
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可以借阅有关资料、拍照、记录。
第四小组:
社区的交通问题,可以采访、拍照、记录。
第五小组:
社区的文化设施太少问题,可以拍照对比,采访、拍照、记录。
第六小组:
社区的健身场所问题,可以拍照对比,采访、记录。
第七小组:
采访社区成员,可以采访、拍照、社区成员回条。
(学生领到各自的任务后积极性较高,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调查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操作。
在学生调查、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做好协调工作与引导工作)
二、交流展示、发现问题。
教师导入: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家围绕"社区应该更美好"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在这次实践调查活动中,各小组表现的非常积极。
同学们走出教室,融入社区,走遍社区的每个角落,相信大家都是满载而归,怎么样,今天把你们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调查结果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
展示社区如何装置安全设施的照片,并展示采访社保员的记录。
第二小组汇报:
展示社区服务的照片:
社区医务室、社区早点供应点、社区超市、菜场、理发店、浴室。
第三小组汇报:
出示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照片,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讲给大家听,有老人晨练、有下棋的,有小孩打羽毛球等。
第四小组汇报:
我们这组进行了采访,不过我们采访的对象是民警叔叔。
(两人演采访民警的过程)暴露出社区车站里停车不规,汽车进出口不明确。
第五小组汇报:
出示一组照片,全是网吧、茶吧、棋牌室,学生提出反问:
怎么没有我们儿童需要的图书室?
第六小组汇报:
我们给大家看的是采访社区成员的记录。
(采访社区成员对社区缺少健身场所的看法)
第七小组汇报:
我们主要调查社区的老人最需要什么,年轻人需要什么,孩子又需要什么,请看我们的采访记录。
教师小结:
各个小队表现都很出色,每个小组都出色的完成了调查任务,大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发现了许多问题。
把你在社区调查的情况在小组进行整理、归类,议一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儿?
三、出谋划策、提出好的想法。
1、学生小组归类,整理调查资料,分析原因,小组讨论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类整理
(1)第1、2、3组归类,分析;因为有街道和村部办事处、镇房管局及物业管理公司所辖的社区的重视,管理到为,投入一定资金,使社区建设完善。
(绿化、文化、服务、卫生)
(2)第4组归类,分析:
因为停车场没有划出固定的区域,也没有出示汽车进出口的标志,给社区成员的安全带了隐患。
(3)第5、6组归类,分析:
因为资金问题,开设文化场所很困难。
3、教师引出怎样解决问题: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同学们的哪些希望是我们小学生能够帮助实现的?
学生自由说
4、为了实现这些希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第4、6组学生给镇政府写信,要求在社区车站安置负责员,规车站管理,杜绝交通事故隐患。
(2)第5、7组给镇政府和村部提建议,要求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学生动手写信和提建议,宣读。
5、教师小结。
四、各小组各自制作、写信。
五、把倡议书、建议书送交有关部门,把信寄给镇政府和村部。
六、小结。
设计理念:
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避免学生读读,教师讲讲,学生说说空话这种现象,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营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共鸣,更加深入了解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
其次让学生走出课堂,又走进课堂,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如何去思考。
第四课时社区少先队
教学目标:
了解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加强参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养成乐于参与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投影仪,展示台、表格一份。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互动)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社区少先队的活动的认识。
教师:
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布置任务:
课前同学们设计一些活动计划性,我们的社区活动就是为了实现这些计划。
请每一小组简单的说一说计划及准备。
教师根据了解情况帮助小组明确应准备的工作。
小组准备。
(比如制作废电池回收箱,制作社区服务牌,有乱画痕迹及时清洗等)
全班交流反馈。
每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计划容,以及所做的准备,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小结。
鼓励学生将计划性付诸实施。
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利用课后落实计划。
询问家人对社区的意见,记在书上。
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主题一移动的画板(三课时)
第一课时画画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享受画地图的乐趣。
2.初步了解画地图的要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一白纸、一盒彩笔。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要了解你的生活的地方,你想用
什么样的方式向他介绍呢?
请同学们阅读虎子的来信和乐乐的话。
二、谈话。
乐乐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你想不想也向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那
样把我们生活的地方画下来,向远方的朋友做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介绍。
(板书课题)
1、提问。
你想画什么地方?
从哪些地方画起?
教师组织学生画教室图。
2、小组交流。
评价:
你觉得哪个地方自己画得最满意?
(自评)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作品?
为什么?
三、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
(1)同一个教室,班每一个同学画的教室图一样吗?
哪儿不一样?
(2)怎样把教室画得既完整又明白呢?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到操场上去看看
教学目标:
1.学会实地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辨认方向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指南针。
2.学生游戏所需要的纸、笔等。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每人都画了一幅教室地图,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画正规的地图。
正规的地图必须依照一定的方向去画,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
2、全班讨论。
教师提问:
“你知道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请你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
(1)按照口诀定方向。
即“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2)看太阳定方向。
(3)看北极星定方向。
(4)看指南针定方向。
把指南针发给学生,让学生说出使用方法并做练习。
教师提问:
“你知道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工具是什么吗?
你知道华表的来历吗?
”
(5)看房屋定方向。
3、全班讨论。
4、到操场进行活动。
第三课时一起画学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应使学生不仅学会实地辨别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校园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
教学准备:
几个指南针、与学生人数相同的白纸若干。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认方向,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学校画一平面图。
但是怎样画呢?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提示的画图的四个步骤。
初步理解画平面图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定方向。
(1)小组讨论:
“你怎样理解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
”
(2)学生活动:
学生在纸上边指边说出八个方向,让学生正确理解与实地辨方向是不一样的,这里指的是:
北面的事物要画在地图的上方,南面的事物要画在地图的下方……依此类推。
第二步,选中心。
教师提问:
“你打算把校园的什么东西作为中心?
如果以它为中心,周围都有哪些设施?
”
第三步,按方向画容。
教师引导学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在图的上方画学校什么方向的容?
下方呢?
学校西面的容应画在图上的什么方向?
东面呢?
第四步,填色。
3、校园实地观察确认。
4、讨论。
教师提问:
“学校的北面都有哪些设施?
应该把北面的这些设施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纸上左上角应画出什么?
右上角应画出什么?
图上方应依次画出什么?
你能按照由西向东的顺序说出来吗?
”
5、在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主题二合作的乐趣(三课时)
第一课时我们调查去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合作中分工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
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四十页的课文。
布置任务与分组。
2、小组分工及准备。
教师在黑板旧与出以下角色:
召集人、计时员、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等,要求各小组落实每一个角色,并说明各自的职责。
3、教师小结。
说明,调查活动安排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时间不宜过长,应当在2~3天完成。
第二课时学校周围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丰富对于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2.通过整理各种调查结果,锻炼和提高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体验合作的力量与乐趣。
教学准备:
1.拟定汇报的步骤,并告知各个小组的汇报员。
2.提醒各个小组的汇报员按照汇报的步骤,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3.为学生画草图准备一些纸。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日记。
同学发言。
2、小组发表。
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所得。
汇报工作由汇报员完成,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
3、整理调查记录。
请学生看教科书第45~46页:
“他们记录了什么?
你们已经完成了调查,准备记录什么?
”后让各个小组整理自己的记录。
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对于方位以及道路、医院、银行、邮电局等公共设施要重点记录,设施间的彼此连接要准确。
4、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给小弟弟、小妹妹提个醒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录学校周围地区的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正确地用方位将社区调查的容在区域平面图上。
2.了解安全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与一、二年级的教师联系。
2.为学生准备画草图所需的白纸。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可以请上次已经开始画草图的小组做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