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34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docx

衡水名师地理专题卷专题四地球上的大气

2018衡水名师原创地理专题卷

专题四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12大气受热过程(1-6题)考点13热力环流与风(7-10题)

考点14全球性大气环流(11-13题,25题)考点15锋面与天气(26题)

考点16高、低压系统与天气(14-16题)考点17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17-24题,27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说明:

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1为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图1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应的是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1反映出(  )

A.我国PAR的分布与气温分布基本一致

B.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与其PAR高有关

C.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D.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果冷却或水汽继续增加,便会发生凝结。

凝结的水滴若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雾就形成了。

2016年12月9日,昆明城区内出现大雾天气,致使居民出行困难.城区内汽车行驶缓慢。

下图为城区某路口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回答5-6题。

5.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  )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6.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是醒目。

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是(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下图为某湖泊(阴影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各图示意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  )

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

8.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  )

A.湖区晴天多,光照充足B.湖区昼夜风小

C.湖区温差大D.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

读亚洲东部某日某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

百帕)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9-10题。

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1.下图为“沿20°E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

能代表图中c风带的风向为()

A.

B.

C.

D.

读下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12-13题。

12.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e两处的风带、气压带分别是(  )

A.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

B.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C.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13.甲、乙两幅图中E处和a处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

hPa).回答14-16题。

14.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

A.20hPaB.22.5hPaC.27hPaD.28hPa

15.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

A.重庆蒸发旺盛B.北京风力强劲

C.哈尔滨盛行偏西风D.广州阴雨连绵

16.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M位于山地的西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回答下列各题。

17.M一侧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18.图中非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

A.常绿硬叶林B.高山草甸C.荒漠D.雨林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

20.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21.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

A.冬季降水量B.最冷月均温

C.夏季降水量D.最热月均温

22.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纬度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4.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D.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20分)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图乙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

在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

图甲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图乙示意欧洲、非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气压场分布。

(1)据图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具体说明。

(只需举例进行说明即可)

(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26.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推共有独特的自然紊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甲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乙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份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的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加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说明我国工人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A;2.C

详细分析:

1.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面减少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

2.果树下覆盖地膜可反射太阳辐射,増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

3.A;4.B

详细分析:

3.图中②为大气吸收,③为大气的“保温作用”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4.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与其PAR高有关。

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答案:

5.D;6.A

详细分析:

5.本题考查雾的形成条件,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有降溫条件。

昼夜溫差较大,夜晚水汽易遇冷凝结,是有利于雾形成的降溫条件,A、B、C错误;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大气中凝结核多,D正确。

6.本题考查大气的削弱作用。

一般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蓝、紫光容易被散射,红、绿光波长相对较长.不易被散射,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传播得较远.A正确,B错误;大气中光线没有被遮挡.C错误:

大气对可见光吸收得很少,D错误。

答案:

7.B;8.D

详细分析:

7.图示阴影部分为湖泊,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湖泊白天气温低,是下沉气流。

夜晚气温比陆地高,是上升气流。

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丙、丁,B正确。

8.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D正确。

湖区水汽多,可能阴天多,A错误。

湖区昼夜风大,B错误。

湖区受湖泊调节作用.温差小,C错误。

答案:

9.A;10.D

详细分析:

9.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致向西的,近地面向右偏转,所以风向大致为东南风。

10.丁处等压线最密集,所以风力最大。

答案:

11.D

详细分析:

11.c处的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所以D正确。

答案:

12.B;13.A

详细分析:

12.E、e两地均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甲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乙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3.由上题分析知,E处为地中海气候。

a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冬夏皆受西风影响,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4.C;15.C;16.A

详细分析:

14.图示等压线等压差是2.5hPa,甲的气压值是1022.5—1025hPa,乙的气压值是997.5—1000hPa,两地的气压差可能是22.5—27.5hPa。

C正确。

15.图示重庆处在低压槽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温度低,蒸发弱;北京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弱;哈尔滨处在低压中心的西南部,吹偏西风;广州受高压外围气流影响,等压线稀疏,天气多晴朗。

C正确。

16.甲地处高压中心,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弱;相比甲地,乙、丙、丁三地地处低压中心,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

A正确。

答案:

17.C;18.C

详细分析:

17.根据M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可知当地气候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者温带季风气候。

而季风性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所以M地气候类型应为温带海洋气候。

故选择C并排除A。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大陆内部,典型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B错误。

地中海气候分布于30-40°大陆西岸,与题意不符,D错误。

18.非地带性植被区位于山地的背风坡,盛行风携带的水汽在迎风坡爬升过程中形成降水,当其越过山顶在背风坡下沉时形成干而热的焚风,导致位于山地背风坡的区域气候干燥,形成荒漠景观。

故C正确。

答案:

19.D;20.C

详细分析:

19.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判断甲图为北半球,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图示位置明显北移,因此0°-10°为赤道低气压带;10°-20°盛行东北风;20°-3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30°-40°盛行西南风。

故D正确,A、B、C错误。

20.P点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图中A图终年高温多雨,表示热带雨林气候;B图终年高温,降水量较多且分干、湿两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C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C正确。

答案:

21.B;22.B

详细分析:

21.①是温带季风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者的差异表现在冬季的气温上。

22.③夏季盛行风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的。

答案:

23.D;24.C

详细分析:

23.甲地最冷月均温小于0℃,为温带,从年降水量和最湿月降水可知,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在2000㎜,降水季节变化大应是热带季风气候;丙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降水量在500㎜,应是地中海气候;丁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项。

24.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分配均匀,故选C。

答案:

25.

(1)冬季。

理由:

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

(2)偏西风。

(或西南风)理由:

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流动,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偏西风(西南风)。

(3)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半年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半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

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两部,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

70°N附近的大陆西岸,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4)相同及原因:

都位于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不同及原因:

N地比P地纬度高,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

详细分析:

(1)根据图乙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分析,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为北半球冬季。

(2)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形成西南风。

(3)因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或60°N附近大陆西岸,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4)相同及原因:

N、P两地位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两地降水较多。

不同及原因:

N、P两地虽都受盛行西风影响,但强度不同;N地纬度高于P地,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N地降水量多于P地。

答案:

26.

(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

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详细分析:

(1)描述气压分布特点,可从气压中心位置和性质、等压线疏密程度及气压梯度大小等方面着手。

要注意信息对比,准确描述方位。

图示西部和东南部气压数值为1020,数值较高且等压线稀疏,表明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等压线数值为985,数值低且等压线密集,表明是个强低压中心,并且在该中心东部和南部位置有两个低压槽,形成了锋。

(2)首先要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为沙尘暴,然后综合分析图示信息和材料信息,分别从物质条件(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干湿条件(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垂直气流条件(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和风力条件(偏西风风力强劲)等多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该题最容易忽视的条件是垂直气流条件:

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

答案:

27.

(1)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差异:

B地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

原因:

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水汽较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4)该国纬度低,全年髙温,应注意防中暑;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雨季湿热,应注意防蚊虫叮咬;应注意防野生动物侵袭;应注意防疫病等。

详细分析:

(1)读图可知,A地位于热带,全年高溫,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

(2)图示A地位于南半球,12月大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图示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较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水汽较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4)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防止中暑;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防蚊虫叮咬(或症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