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讲解举例.docx
《新会计准则讲解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讲解举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会计准则讲解举例
[例1]后续计量: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甲企业购入了乙企业20%的股权,从而对乙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
当时乙企业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评估价为110万元,购入20%股权的成本为25万元。
甲企业购入20%股权的分录为:
长期股权投资25万元
银行存款等25万元
比较投资成本与所取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25万元22万元(110×20%)
按照规定,甲企业不需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上例若改为甲企业的购入成本为20万元,则购入时的分录为:
长期股权投资20万元
银行存款等20万元
由于20万元22万元,则甲企业应编制以下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2万元
投资收益2万元
上述二笔分录也可以合并成以下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22万元
银行存款等20万元
投资收益2万元
[例2]权益法: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的调整
以[例1]25万元购入乙企业20%的股权为基础,假定投资后乙企业实现净利润12万元,而乙企业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系由固定资产引起,该固定资产分5年按直线法摊销,则甲企业的权益法分录为:
长期股权投资2.4万元
投资收益2.4万元
投资收益0.4万元[10万元520%]
长期股权投资0.4万元
调整后的投资收益为2万元。
商誉减值测试,若有减值,也应该调整。
[例3]权益法:
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的处理
(1)以[例1]数据为基础,假设以20万元购入20%股权,若投资后发生50万元亏损,则甲企业应编制以下分录:
投资收益1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10万元
投资收益0.4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0.4万元
(2)若下一年继续发生60万元的亏损,则应编制如下分录:
投资收益0.4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0.4万元
投资收益11.2万元(22-10-0.42)
长期股权投资11.2万元
若甲企业对乙企业还存在长期性应收项目(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如5万元,则可以此数为限减记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确认投资损失(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不予调整)。
(3)若甲企业对乙企业承担额外义务,则编制如下分录:
投资收益0.4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0.4万元
投资收益12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12万元
以后乙企业实现盈利,再回复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例4]同一控制的结构图:
百联集团下一百与华联的合并
[例5]购买方的认定:
新设合并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署了企业合并协议,规定:
(1)合并后成立新企业丙;
(2)甲企业原股东拥有丙企业55%的股权;(3)甲企业的原CEO和CFO担任了丙企业的相应职务;(4)甲企业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乙企业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
根据上述事实,在没有其他相反证据的情况下,甲企业是购买方,乙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或有负债必须按公允价值计量。
[例6]被投资单位资本性业务引起的净资产变动
丙企业拥有丁企业30%的股份。
2005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0,000元,丁企业股东权益200,000元(10,000股股份),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与所占的丁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为20,000商誉。
若丁企业对外增发2,000股股份,从而使丙企业在丁企业的持股比例下降到25%。
若增发股份的价格分别为每股20元、25元和15元,则丙企业在丁企业的净资产份额变化如下:
20元25元15元
丁企业增发后的股东权益240,000250,000230,000
丙企业拥有的比例25%25%25%
丙企业在增发后持有的权益60,00062,50057,500
丙企业在增发前持有的权益60,00060,00060,000
在丁企业权益的增(减)02,500(2,500)
在按20元增发时丙企业不需要编制分录;在按25元增发时编制如下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2,500
资本公积2,500
若以后丙企业出售了10%的丁企业股份,也就是其持有股份的40%(10%/25%),则在编制出售分录之外,尚需编制如下分录:
资本公积1,000
投资收益1,000
在按15元增发时的分录为:
资本公积2,500
长期股权投资2,500
出售股份时也应比例转销资本公积。
[例7]同一控制下的换股合并:
权益结合法
甲企业乙企业
股本(每股棉值1元)1000500
资本公积500300
盈余公积300200
合计18001000
[例8]同一控制下的换股合并
若[例7]数据改为甲企业以1000元现金收购乙企业60%股份,取得对后者的控制,则分录为:
长期股权投资600
资本公积400
银行存款1000
同时按照规定,按比例从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资本公积100
盈余公积100
若甲企业支付了1200元,则应编制如下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600
资本公积500
盈余公积100
银行存款1200
这时无资本公积可转。
[例9]合并成本的确定
甲企业合并了乙企业,其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如下:
(1)甲企业向乙企业的股东增发1000股股份(每股单价4元),换取乙的股份;
(2)甲企业向乙企业的股东支付1000元,以银行存款付讫;
(3)甲企业为乙企业承担500元货款的债务,这为完成合并所必需;
(4)甲企业分别支付200元的会计和法律费用;
(5)为了取得所需的现金,甲企业延长了借款期限,为此发生50元成本;
(6)甲企业设有并购部,发生各种费用200元,估计该部门职员有25%的时间化在该项合并业务。
(7)为使乙企业的会计系统与甲企业一致,甲企业发生了200元的更新支出。
合并成本确定如下:
增发的股份4000
支付的价款1000
承担的债务500
会计费用200
法律费用200
合并总成本5900
借款展期成本50应列为融资费用;该项合并应分摊的50元并购部成本和会计系统更新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例10]或有合并成本
甲企业并购了乙企业,协议规定:
如果乙企业在合并后三年平均净利润超过了100万元,甲企业就要向乙企业的原股东额外支付30万元价款。
乙企业在过去几年的净利润在90万元到120万元之间。
根据这些资料预计甲企业会支付这个价款,而且30万元的价款能够可靠计量,因此应该包括在合并成本中。
若合并后的第一年乙企业仅实现50万元净利润,而以后二年的平均净利润要达到125万元不大可能,因此,甲企业不大可能支付这笔款项,这时甲企业应编制如下分录:
预计负债3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商誉)30万元
实际上调低了已确认商誉。
[例11]合并成本的分摊
沿用[例9]的数据,合并成本为5900元。
在购买日,乙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有关数据如下: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货币资金12001200
应收账款(净)300300
存货13001600
固定资产15001800
土地使用权900900
应付账款(1300)(1300)
所取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4500
合并总成本5900
应确认的商誉1400
[例12]负商誉的处理
若[例11]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数据不变,但合并成本改为3800元,则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为700元,先要复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若经复核,发现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多计200元,则所取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到4300元,但仍有负商誉500元(3800-4300),甲企业应编制如下分录(以吸收合并为例):
可辨认净资产4300
银行存款3800
营业外收入500
[例13]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甲企业于2006年支付68万元的价款,吸收合并了乙企业,乙企业的账面净资产50万元,房屋的账面价值为8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2万元,尚有8年使用期,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5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5万元,其余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
假设适用税率为33%,取得的乙企业净资产的税基不变。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差异
房屋80,000120,00040,000
土地使用权50,000150,000100,000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税基)的差额140,000
减:
差额的递延税款(140,00033%)(46,200)
扣除递延税款影响后的净额93,800
商誉86,200
合并成本超过账面净资产的数额180,000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甲企业在合并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可辨认净资产640,000(500,000+140,000)
商誉86,200
银行存款等680,000
递延税款46,200
[例14]长期股权投资的替代
资产,母负债,母股东权益,母
(1)
其他资产,母+长期股权投资,母负债,母股东权益,母
(2)
假设母公司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且无任何价差,则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子负债,子,代入
(2)式,得到:
(其他资产,母+资产,子)(负债,母+负债,子)股东权益,母(3)
若母子公司间不存在往来项目,则等式(3)表示合并资产减合并负债等于合并股东权益,从数额上合并股东权益等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若母公司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且存在价差,则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子负债,子+合并价差,代入
(2)式,得到:
(其他资产,母+资产,子+合并价差)(负债,母+负债,子)股东权益,母(4)
若母公司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且存在价差,则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子负债,子+合并价差少数股东权益,代入
(2)式,在母公司理论下得到:
(其他资产,母+资产,子+合并价差)(负债,母+负债,子+少数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母(5)
在实体理论下得到:
(其他资产,母+资产,子+合并价差)(负债,母+负债,子)股东权益,母+少数股东权益(6)
[例15]投资收益的替代
收入,母费用,母净利润,母
(1)
其他收入,母+投资收益,母费用,母净利润,母
(2)
假设母公司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且无任何价差,则投资收益=收入,子费用,子,代入
(2)式,得到:
(其他收入,母+收入,子)(费用,母+费用,子)净利润,母(3)
若母子公司间不存内部交易,则等式(3)表示合并收入减合并费用等于合并净利润,从数额上合并净利润等于母公司净利润。
若母公司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且存在价差,则投资收益=收入,子费用,子价差摊销,代入
(2)式,得到:
(其他收入,母+收入,子)(费用,母+费用,子+价差摊销)净利润,母(4)
若母公司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且存在价差,则投资收益=收入,子费用,子价差摊销少数股东利润,代入
(2)式,在母公司理论下得到:
(其他收入,母+收入,子)(费用,母+费用,子+价差摊销+少数股东利润)净利润,母(5)
在实体理论下得到:
(其他收入,母+收入,子)(费用,母+费用,子+价差摊销)净利润,母+少数股东利润(6)
[例16]合并的一般程序
2006年初,发生投资成本1100,子公司股本500,资本公积300,盈余公积200,未分配利润0;2006年度实现净利100,宣告股利60,提取盈余公积30,价差分10年摊销(存货10,当年出售;固定资产50,分5年直线摊销;商誉40,未发生减值)
母公司权益法的有关分录子公司有关利润分配的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100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30
投资收益100盈余公积30
应收股利60利润分配——股利60
长期股权投资60应付股利60
投资收益10
长期股权投资10
在编制上述分录后,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1140(1130),投资收益100(90)。
子公司期末盈余公积230,期末未分配利润10,股东权益1040。
抵消与调整分录如下:
A方法一方法二(财政部)
(1)投资收益100(90)
(1)股本500
现金股利60资本公积300
长期股权投资40(30)盈余公积230
(2)盈余公积30未分配利润10
提取盈余公积30合并价差100(90)
(3)股本500长期股权投资1140(1130)
资本公积300
(2)投资收益100(90)
盈余公积200期初未分配利润0
未分配利润0价差摊销10
合并价差100提取盈余公积30
长期股权投资1100现金股利60
(4)价差摊销10期末未分配利润10
合并价差10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若采用权益法,母公司将编制如下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100
投资收益100
应收股利60
长期股权投资60
投资收益20(10+10)
长期股权投资20
若经过测试,商誉也发生减值,则应以减值额调整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
在上述分录基础上,应该编制的抵消与调整分录如下:
B方法一方法二(财政部)
(1)投资收益80
(1)股本500
现金股利60资本公积300
长期股权投资20盈余公积230
(2)盈余公积30未分配利润10
提取盈余公积30固定资产40
(3)股本500商誉40
资本公积300长期股权投资1120
盈余公积200
(2)销售成本10
未分配利润0折旧费用10
存货10投资收益80
固定资产50期初未分配利润0
商誉40提取盈余公积30
长期股权投资1100现金股利60
(4)销售成本10期末未分配利润10
折旧费用10
存货10
固定资产10
若上例改为母公司以880元购入子公司80%的股份,其他数据不变,则母公司按权益法,应编制如下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80
投资收益80
应收股利48
长期股权投资48
价差80,按照母公司理论分配如下: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母公司所占的份额(80%)
存货108
固定资产5040
商誉32
合并成本与所取得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异80
但这样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就存在着不一致的计价,所以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子公司的资产全部按公允价值计价,而商誉则按母公司购入部分所产生的数额计量,
母公司所取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1060×80%)848
少数股东在子公司净资产的份额(1060×20%)212
合并所产生的商誉(880-848)32
根据上述资料,母公司按权益法尚需编制如下分录:
投资收益16
长期股权投资16
在上述分录基础上,应该编制的抵消与调整分录如下:
C方法一方法二(财政部)
(1)投资收益64
(1)股本500
少数股东权益12资本公积300
现金股利60盈余公积230
长期股权投资16未分配利润10
(2)盈余公积30固定资产40
提取盈余公积30商誉32
(3)股本500长期股权投资896
资本公积300少数股东权益216
盈余公积200
(2)销售成本10
未分配利润0折旧费用10
存货10投资收益64
固定资产50少数股东利润16
商誉32期初未分配利润0
长期股权投资880提取盈余公积30
少数股东权益212现金股利60
(4)销售成本10期末未分配利润10
折旧费用10
存货10
固定资产10
(5)少数股东利润16[(100-20)×20%]
少数股东权益16
以全资子公司为例,若2007年度实现净利120,宣告股利80,提取盈余公积40,商誉仍未发生减值。
则母公司按权益法编制的分录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120
投资收益120
应收股利80
长期股权投资80
投资收益10
长期股权投资10
2007年应编制如下抵消与调整分录:
D方法一方法二(财政部)
(1)投资收益110
(1)股本500
现金股利80资本公积300
长期股权投资30盈余公积270
(2)盈余公积40未分配利润10
提取盈余公积40固定资产30
(3)股本500商誉40
资本公积300长期股权投资1150
盈余公积230
(2)折旧费用10
未分配利润10投资收益110
固定资产40期初未分配利润10
商誉40提取盈余公积40
长期股权投资1120现金股利80
(4)折旧费用10期末未分配利润10
固定资产10
[例17]成本法下的调整分录:
转换法
以上述全资子公司的数据为例,若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则2006年母公司的分录为:
应收股利60
投资收益60
则母公司成本法下的有关账面余额与权益法下的存在如下差异:
成本法权益法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1100112020
投资收益608020
根据这一情况,在编制合并报表抵消与调整分录时需要增加以下转换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20
投资收益20
这笔转换分录加上B中的分录,即为成本法下的抵消与调整分录。
2007年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时,由于2006年的调整仅在工作底稿上反映,没有在母公司的正式账册上反映,因此应该考虑2006年和2007年二年的差异:
成本法权益法差异
2006年:
长期股权投资1100112020
投资收益608020
2007年:
长期股权投资1100115050
投资收益8011030
长期股权投资差异50的累积影响系由2006年20和2007年30构成,因此,2007年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时需增加如下转换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50
期初未分配利润20
投资收益30
这笔转换分录加上D中的分录,即为2007年成本法下的抵消与调整分录。
如果为非全资子公司,则留存收益的部分应该按照母公司拥有的份额调整。
[例18]成本法下的调整分录:
传统法
传统法则按母、子公司账上的有关余额直接抵消,但仍应该考虑合并报表编制以前年度的累积影响:
2006年:
全资子公司非全资子公司
(1)投资收益60
(1)投资收益48
现金股利60少数股东权益12
(2)盈余公积30现金股利60
提取盈余公积30
(2)盈余公积30
(3)股本500提取盈余公积30
资本公积300(3)股本500
盈余公积200资本公积300
未分配利润0盈余公积200
存货10未分配利润0
固定资产50存货10
商誉40固定资产50
长期股权投资1100商誉32
(4)销售成本10长期股权投资880
折旧费用10少数股东权益212
存货10(4)销售成本10
固定资产10折旧费用10
存货10
固定资产10
(5)少数股东利润16
少数股东权益16
说明:
上述非全资子公司中的分录(3)少数股东权益212系子公司期初净资产账面价值(1000)与存货升值(10)、固定资产升值(50)之和1060乘上20%的结果;期末少数股东权益216(212+16-12)等于子公司期末净资产账面价值(1040)与期末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余额(40)之和1080的20%。
这表明合并报表编制无误。
2007年:
全资子公司非全资子公司
(1)长期股权投资40
(1)长期股权投资32
期初未分配利润40期初未分配利润32
(2)投资收益80
(2)投资收益64
现金股利80少数股东权益16
(3)盈余公积40现金股利80
提取盈余公积40(3)盈余公积40
(4)股本500提取盈余公积40
资本公积300(4)股本500
盈余公积230资本公积300
未分配利润10盈余公积230
存货10未分配利润10
固定资产50存货10
商誉40固定资产50
长期股权投资1140商誉32
(5)期初未分配利润20长期股权投资912
折旧费用10少数股东权益220
存货10(5)期初未分配利润16
固定资产20少数股东权益4
折旧费用10
存货10
固定资产20
(6)少数股东利润22
少数股东权益22
说明:
上述非全资子公司中的分录(4)少数股东权益220系子公司期初净资产账面价值(1040)与存货升值(10)、固定资产升值(50)之和1100乘上20%的结果;期末少数股东权益222(220+22-16-4)等于子公司期末净资产账面价值(1080)与期末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余额(30)之和1110的20%。
这表明合并报表编制无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非全资子公司中的分录(5)中期初未分配利润只调整80%(母公司的部分),而另外20%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原因在于既然少数股东权益按公允价值计量,那么补记上期费用的部分自然应该调整(期初)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价差=投资成本-账面价值
=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商誉+资产评估增(减)值
合并价差摊销=商誉减值+评估增(减)值的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