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理论考试试题超详细的.docx
《企业培训师理论考试试题超详细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师理论考试试题超详细的.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培训师理论考试试题超详细的
企业培训师理论考试试题
1、以下对于道德的表述,哪一句不正确( AP4)
A、道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国家强制力
B、道德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形式
C、道德依靠教育、舆论和信念等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道德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D P 4 )
A、集体主义
B、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C、为人民服务
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道德
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基本要求: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核心:
为人民服务
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B)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A、为军队服务
B、为人民服务
C、为职工服务
D、为学生服务
5、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A)
A。
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B.应遵循的要求
C.应执行的规定
D.应遵照的章程
6、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
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B ).
A、行为规则 B、行为准则
C、行为要求D、行为标准
7、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BDEG)
A、爱祖国
B、爱劳动
C、爱军队
D、爱科学
E、爱社会主义
F、爱国防
G、爱人民
8、以下对道德的含义表述恰当的项目是( ACEP4 )
A.道德是人们对自身依存的社会关系的自觉反映形式
B.道德是依靠法律手段维系的
C.道德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信念来维系的
D。
道德是对人们职业活动的规范
E。
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9、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观P5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艰苦奋斗为荣
10、(A)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A。
职业态度
B.职业声誉
C.职业能力
D。
职业利益
11、培训师的七项职业工作能力包括
1、知识创新能力
2、工作协调能力
3、人际沟通能力
4、信息处理能力
5、理论研究能力
6、教法应用能力
7、语言表达能力
12、培训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是:
敬业爱岗、恪尽职守、遵章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还包括(C)
(A)又红又专、勤奋敬业,兢兢业业、不断进取
(B)任劳任怨、团队合作,善交朋友、集思广益
(C)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D)忠于职责、管理严格,群策群力、提高效率
13、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ABDE P13)
A、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
B、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C、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D、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E、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14、以下哪些选项不是企业培训师的职业道德守则(CDP 13 )
A、敬业爱岗、恪尽职守
B、遵章守法、为人师表
C、勇于开拓、组织协调
D、乐于助人、不懈努力
E、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5、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是( C)
A、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B、人才是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C、“重视人、尊重人"
D、向人才要效益
16、对创新过程解说正确的项目有(BCD )
A、创新过程是勤奋敬业、精益求精的过程
B、创新过程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
C、创新过程是寻找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D、创新过程是不断突破内在和外在局限的过程
E、创新过程是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的过程
17、下列层次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C)
A、法律、宪法、行政法规、规章
B、法律、行政法规、宪法、规章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D、宪法、规章、法律、行政法规
18、《劳动法》的制定必须遵循(A)规定的立法原则
A、《宪法》
B、《劳动法》
C、行政法规
D、民法
19、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概念的是(A )
A、《劳动法》
B、《教育法》
C、《职业教育法》
D、《教师法》
20、我国制定并颁布《职业教育法》的法律依据是( C)
A、《宪法》和《劳动法》
B、《宪法》和《教育法》
C、《教育法》和《劳动法》
D、《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21、我国颁布的关于职业培训的法律是( ABC)
A、劳动法
B、教育法
C、职业教育法
D、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
E、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22、( C )是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宪法
B、劳动法
C、职业教育法
D、教育法
23、根据《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企业(C)
A、不得挪用、克扣应上缴的税金
B、不得挪用、克扣拨给下属单位的经费
C、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经费
D、不得挪用、克扣上缴的有关经费
24、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各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ABCD)
A、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
B、行业组织的主要职责
C、企业、事业组织的主要职责
D、职业培训实体的主要职责
E、参加培训人员的主要职责
25、《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包括职业教育的(B C D)
A、法定地位
B、经费来源
C、师资建设
D、设施服务
E、课程开发
26、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ABC)
A、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B、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
C、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D、是先培训,后就业的具体体现
E、是先培训,后上岗的重要保证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布的有关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行政法规有(ABC)
A.《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
B.《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D.《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E。
《企业职工培训规定》
28、*.我国目前关于职业培训方面的基本政策主要包括( ABCD )
A、从事“关键岗位和技术要求高的工种"必须经过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
B、遵循“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C、实行劳动预备役制度
D、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E、“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趋势
29、我国职业培训政策包括(ABE)
A、实行:
“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B、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
C、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D、实行“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政策
E、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有关职工教育的规章有(ABCE)
A。
《工人考核条例》1990
B。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1993
C.《企业职工培训规定》1996
D.《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
E.《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1994
31、(B)的出台,为我国工人考核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A.《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B.《工人考核条例》
C.《企业职工培训规定》
D。
《职业培训实施管理规定》
32、当前评价劳动者生产技能水平的主要方法是(A)
A、“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B、“工人考核”制度
C、“技师聘任”制度
D、科技攻关制度
33、《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项规定(D)
A、认为学历证书高于资格证书
B、认为培训证书高于资格证书
C、认为资格证书高于学历证书
D、把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证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4、职业技能鉴定是对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 C)的认证。
A、能力和态度
B、知识和能力
C、知识和技能
D、操作技能和态度
35、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规定》,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原则是(D)
A、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企业负责的管理体制
B、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培训实体负责的管理体制
C、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负责的管理体制
D、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36、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对某种的需求量随之下降,经济学上称这种物品为( D)。
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上升,经济学上称这种物品为(D)
A、低档物品、高档物品
B、高档物品、低档物品
C、正常物品、高档物品
D、正常物品、低档物品
37、在经济生活中,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有(ACDE)
A、价格因素
B、供求关系
C、相关物品价格
D、个人嗜好
E、消费者的未来预测
38、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
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
未来预期。
记忆方法(负相关)
价格上升,消费者对
该产品的需求就下降。
影响供给的因素:
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
记忆方法(正相关)
价格高,商家供给该产品的意愿就越强。
39、*.市场机制的核心是运用(A)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A.价值规律
B.供求关系
C.企业竞争
D。
市场走向
40、*、培训工作只有与(D)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ﻫA、效率 ﻫB、效益
C、技能
D、就业
41、市场机制的核心是(C)。
ﻫ(A)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B)企业利润最大化ﻫ(C)运用价值规律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ﻫ(D)资源配置优化。
42、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实现公平交换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D)
A、生产什么、为谁生产、何时生产
B、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在那里生产
C、生产什么、何时生产、为谁生产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3、推进市场经济,实现机会均等,必须首先实现(A)
A、资源获取上的均等
B、信息获取上的均等
C、资金获取上的均等
D、人力获取上的均等
44、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B)
(A)资源优化原则 ﻫ(B)市场化原则ﻫ(C)企业自立原则 ﻫ(D)竞争原则
45、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条件下,(D)是评价和选择资源的唯一机制。
A、政府B、企业
C、价格 D、市场
46、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是以追逐利益为中心,通过(D)来实现的
A、价值规律 B、供需平衡
C、企业自立 D、竞争机制
47、当前一些西方国家,采取以(B)为中心开办培训班的方法,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A、企业
B、社区
C、高等学校
D、培训实体
48、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BCDE)
A、职业培训市场
B、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C、效用最大化
D、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E、劳动力市场
49、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BCD)
A、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B、效用最大化
C、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D、劳动力市场
E、失业情况
F、就业情况
50、以下关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有(AC)
A、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或减少,工资水平大幅波动,劳动力需求弹性大
B、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或减少,工资水平大幅波动,劳动力需求弹性小
C、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或减少,工资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小
D、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或减少,工资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大
E、市场机制完善并较好发挥作用时,劳动力需求弹性小
51、失业的基本类型有( ACD)
A.摩擦性失业
B.非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
季节性失业
E.自然性失业
52、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变化)对其工资水平的反映程度就是(A)。
(A)劳动力的需求弹性
(B)劳动力的膨胀系数
(C)社会人才供给弹性ﻫ(D)劳动力失衡系数
53、摩擦性失业是指(C)
(A)产业结构性调整引起的
(B)周期性经济波动造成的
(C)劳动力供需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造成的
(D)季节性需求在所难免的
54、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的暂时失业为(C)
A、结构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55、大学生毕业后,许多人参加各种招聘会,一时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称作( D)
A、结构失业B、周期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摩擦性失业
56、信息不对称是指(A)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的不均(对)等现象。
A、消费者和经营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经营者
D、商品的供应者和经营者
57、知识经济以(C)为第一生产支柱.
A、智力资源 B、高新技术
C、高技术产业D、高等教育
58、信息不对称破坏市场机制的具体表现为( ABC )
A、破坏了市场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B、因信息不对称,劣质产品将充斥整个市场
C、对劳动力市场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D、影响供求关系、破坏供求平衡
E、引发无序竞争
59、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C D)
(A)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
(B)经济发展全球化 。
(C)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D)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E)经济高速发展。
(F)资源竞争空前激烈。
60、下列项目对知识经济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A.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
B。
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生产(业)支柱
C.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
D。
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E。
它促进了学校教育的产业化
61、*、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ACD )
A、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D、人才的素质、技能和创新备受关注
E、知识极大丰富
62、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即称为(B)。
A、教学B。
、教 C、教导 D、教诲
63、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是(B)
A、促进经济发展
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企业竞争力
D、完善市场机制
64、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C)为重点
A.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B。
管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C。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65、教育的基本特点有(BC D)
A、规范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
E、严肃性
6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的特点包括( ACE)
A、永恒性
B、意识性和目的性
C、历史性
D、自觉性和科学性
E、相对独立性
67、现代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概括为(ABCDEF)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法制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国际化
E、教育现代化
F、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G、教育历史化
68、素质教育培训的四个特点:
P75
•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
•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69、职业培训的特点,包括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侧重职业证书的非学历性,还有(ACE )
(A)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B)领导挂帅的重要性
(C)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性(书)
(D)知识、技能培训的超前性
(E)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F)员工受教育培训权利的公平性
70、职业培训的特点是(ACDE)
A.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B.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特性
B*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改过)
C.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
D.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E.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71、具体职业培训类型(8种)
•就业前培训—对新生劳动力和转岗再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
•学徒培训(双元制)—兼职前和职后的培养新生熟练技工的培训。
•转岗转业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对在岗或下岗职工的培训。
•岗位培训-根据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培训.
•技术等级培训-按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对技术工人进行等级培训.
•再就业培训-为解决社会失业人员再就业进行的各种培训。
•农民工培训—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文化技术培训。
•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城镇初、高中毕业生,有就业要求的青年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相关教育.
72、职业培训体系(从职前到职后有八个方面)
•职业需求预测
•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
•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劳动监察
73、产量、产值、需求人数、薪金标准等属于(C)
A、顺序数据
B、测量数据
C、计数数据
D、应用数据
74、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包括( AB CD)
A、未来人才需求的数量、规格、质量指标
B、人才素质与企业需求吻合程度指标
C、员工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指标
D、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指标
E、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75、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五项重要指标包括(BCDE)
A、投入与产出综合指标
B、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
C、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
D、人员素质综合测评指标
E、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
F、短期与长期跟踪调查指标
76、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主要有(A B DF )
(A)办学基本条件统计指标
(B)教育培训对象统计指标
(C)教育培训经费占用指标
(D)教育培训成果统计指标
(E)教育培训人均用时指标
(F)教育培训活动统计指标
77、教育培训总量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包括(ABCD)
A.办学基本条件统计指标
B。
教育培训对象统计指标
C.教育培训活动统计指标
D.教育培训成果统计指标
E.人才素质测评指标
78、统计设计阶段需要设计教育培训的(CDE)等
A、统计调查方案
B、统计设计
C、指标体系
D、分组体系
E、制定调查方案
79、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程序是(ABCD)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资料整理
D、统计分析
E、制作统计台帐
80、教育经济学中计算教育经济价值的劳动简化比方法,就是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确定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简化比,然后计算出各种价值。
其方法有(AB D E)
A)把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或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
(B)教育程度简化比,求出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劳动生产率的数据,确定全体劳动者的劳动简化比
(C)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总量中分离出来
(D)劳动报酬简化比,以工资为劳动简化尺度,分别求出不同工资水平劳动力的不同经济贡献
(E)教育经费简化比,用培养不同熟练程度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才花费的教育经费的不同,求出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经济效益,加总求出教育的经济价值
(F)应用生产指数的统计方法,科学地认证培训的贡献率
81、西方“人力资本”的内容包括(ABCDE)
A、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B、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
C、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
D、用于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
E、用于提高企业能力、增强竞争力的费用
8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企业教育培训投资的范畴(ABD)
A、举办岗前、在职员工培训费用
B、委托高等院校培养代培生的费用
C、脱产学习员工的工资
D、进行培训基地建设的费用
E、专职教职工的工资
83、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投资包括(ABCE)
A、专职教职工人员的工资
B、职工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C、固定资产折旧费
D、企业子弟中小学教育经费
E、职工教育经费
84、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包括(ABDE)
A、培训办学条件指标
B、受培训者数量和质量指标
C、培训的宏观管理水平指标
D、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
E、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85、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包括培训办学条件指标(B)、
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和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A、培训者的质量指标
B、受培训者的数量和质量指标
C、受培训者的数量指标
D、受培训者的质量指标
86、*、培训课程内容要体现(C)的原则.
A、以理论为主
B、以知识为主
C、以技能为主
D、以教学为主
87、*、对受训者已有职业素质、能力的分析评价,使培训者了解培训对象的(D)
A、职业素质
B、职业能力
C、培训目的
D、培训起点
88、现代“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D)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经验、品性和态度。
A、脑力
B、财力
C、物力
D、心力
89、职工的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行为习惯等,统称(C)
A、职业习惯 B、职业能力
C、职业品质 D、职业潜力
90、员工将培训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的过程,被称为(A )
A、培训转移
B、培训应用
C、培训评估
D、培训作用
91、通常人们所说的“防人之心”,是一种(D)
A、自私心理
B、偏见心理
C、恐惧心理
D、猜疑心理
92、“人力资源”包括的基本素质有(ABCDE)
A、知识
B、技能
C、经验
D、品性
E、态度
F、个性
G、兴趣
93、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主要有(BDE)
A、开发新产品
B、发掘员工的职业潜能,促使自我实现
C、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D、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
E、开发员工的职业品质
94、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特征是(ABDE)
A、活动性
B、可控性
C、重要性
D、能动性
E、再生性
共有十大特性:
活动性
可控性
时效性
能动性
变化性
再生性
持续性
独立性
内耗性
资本性
95、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是(ACE)
A。
开发职业技能
B。
开发企业能力
C.开发职业品质
D.开发企业亲和力
E.开发员工职业潜能
96、针对不同职位的员工,有不同的开发重点。
对基层管理人员,主要是开发他们的管理智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