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94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docx

应急救护知识问答

怎样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

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

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

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

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

目前,在抢救触电。

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

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

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

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

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

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

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

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

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怎样做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心脏按压就好象“人工心跳”,暂时帮助心脏进行工作,将血液压出去,流回来,使血液仍能继续循环。

 

  由于心脏按压的部位在胸部,此时又必须同时做人工呼吸,而俯卧压背、仰卧压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法就不易实施,只能作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可以十分协调地进行,一人作心脏按压,另一人作口对口吹气。

为了使操作顺利,病人要躺卧在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以便救护人按压时背面有硬物支撑。

 

  具体方法是让病人仰卧,抢救者站或跪在一侧,用一手的掌根贴在病人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3—4厘米,心脏间接受到压迫,然后放松,有节奏地一压一松,每分钟约60—70次。

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常同时进行,一般每吹一口气,作4—5次心脏按压。

如果现场抢救时,只有一人操作,则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作10次心脏按压,按比例反复进行。

 

  如病人出现面色转红,瞳孔缩小,可触及脉搏或测到血压,说明心跳已经恢复。

反之,身体冰冷、关节强硬、肌肉变硬、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病人已真正死亡。

如何进行急救包扎?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严重影响和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急救现场上如果没有条件做清创处理,一定要先进行包扎,因为及时妥善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的目的。

 

  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速、准确,做到包住伤口、严密牢固、松紧适宜。

包扎时一般使用绷带,绷带通常分硬绷带和软绷带两大类。

硬绷带是在布制的绷带上洒以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绷带。

在急救中通常使用软绷带。

软绷带又分为多种如:

  粘膏:

即橡皮膏。

 

  卷轴绷带:

既纱布卷带是用途最广,使用最方便的一种包扎材料。

卷轴绷带根据卷轴形式又分为:

单头带、两头带;即一条绷带从两头卷起,也可以用两个单头带联结起来等。

 

  应用绷带包扎,应注意如下几项使用原则:

 

  急救人员必须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

 

  必须先在创面覆盖消毒纱布,然后使用绷带。

 

  包扎时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外面贴近局部。

 

  包扎时应由伤口低处向上,通常是由左向右,从下到上进行缠绕。

 

  包扎绷带不宜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

 

  为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一般包扎手臂时要弯着绑,包扎腿部时,腿要直着绑。

怎样进行烧伤急救?

烧伤的现场及时处理,对于病人的生命、预后有着重要关系。

现场急救的根本原则是去除热源、灭火,群众要学会自救、互救。

 

  自救互救的要点是迅速而恰当地使伤员脱离热源和消除致伤原因. 

  衣服起火时应立即脱去或用水浇灭,或令伤员就地卧倒,慢慢翻身滚动借以压灭火焰或利用手边的棉被、大衣等厚的布类覆盖起火处,以隔绝空气而灭火。

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不要站立呼喊,以免造成呼吸道烧伤。

 

  热液烧伤,应尽快脱去(或剪去)被热液浸渍的衣服。

烧伤部位要立即用冷水喷洒或浸泡于冷水中,如热塑料液粘附体表,用冷水或冷的湿毛巾使局部快速降温。

热金属附着伤面时,切不可向伤员身上泼水。

凝固汽油烧伤,去除沾污的衣服后,伤面要用湿布密封覆盖、也可跳入水中,用手扑打,不但不能灭火,反而扩大烧伤范围造成手部深度烧伤。

 

  急救的要点可概括为:

一灭、二查、三防、四包、五送。

 

  一灭:

就是灭火第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和致伤原因。

  二查:

检查全身。

烧伤一眼可见,如不作初步的全身检查,就会只顾烧伤,而忽略了其他合并损伤,给伤员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甚至危及生命。

如煤气中毒引起的烧伤,对中毒要予以相应的处理。

化学烧伤时,不能忽略全身中毒的解救。

 

  三防:

就是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污染。

烧伤的疼痛和伤员的情绪恐惧,有时会发生休克,可用针灸止痛,或皮下注射杜冷丁50毫克,或吗啡10毫克(有颅脑外伤者除外),或其他止痛药物。

 

  伤员如出观烦渴要水的早期休克症状,可给淡盐水少许多次饮用,不要让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

更不可饮水过多,以防发生胃扩张和脑水肿。

有呼吸道烧伤者,应注意口腔和鼻腔的卫生,清除泥土和异物,随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室息。

在紧急时,可用粗针头从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保证通气,暂时缓解室息的威胁。

然后在有条件时即行气管切开。

现场一般因环绕杂乱,在检查。

搬运伤员时,要重视保护创面,防止污染。

 

  四包:

就是用干净的衣物,包裹伤面,防止再次污染。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外,创面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用干净的被单包裹伤面。

 

  五送:

就是迅速把伤员运送就近医疗单位。

搬运时,伤员要仰卧位,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随时观察伤员情况,对于呼吸、心跳不规则甚至停止者,应就地紧急抢救。

什么叫化学烧伤,如何急救?

 

化学烧伤比单纯的热力烧伤为复杂,由于化学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对组织的损伤不同,所以在急救处理上有其特点。

  现就常见的几种化学烧伤分述如下:

  一、强酸类

  强酸类如盐酸、硫酸、硝酸、王水(盐酸和硝酸).石炭酸等,伤及皮肤时,因其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

  酸与皮肤接触,立即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使组织脱水,形成厚痂。

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继续向深层组织浸透,减少损害。

对伤员健康极为有利。

  盐酸、石炭酸的烧伤,创面呈白色或灰黄色;硫酸的创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创面呈黄色。

  如系通过衣服浸透烧伤,应即刻脱去,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复地冲洗伤面.充分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

石炭酸烧伤用酒精中和。

硝酸烧伤用攸琐溶液中和,效果更好。

但若无中和剂也不必强求,因为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强碱类 

  强碱类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等。

  强碱对组织的破坏力比强酸为重,因其渗透性较强,深入组织使细胞脱水,溶解组织蛋白,形成强碱蛋白化合物而使伤面加深。

  如果碱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处。

  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纳溶液或碱性肥皂水中和。

根据情况,请医生采用其他措施处理。

  三、磷

  磷烧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能见到,在战时磷弹爆炸也常造成烧伤。

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

伤面在白天能冒烟。

夜晚可有磷光.这是磷在皮肤上继续燃烧之故。

因此伤面多较深,而且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磷对肝脏具有很强的毒性,引起肝细胞的坏死,肝脂肪性变;对血管损伤,可引起广泛的出血:

对肾脏、心肌及神经都有毒性。

  磷中毒病人一般情况衰竭,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肝区疼痛、肿大、出现黄疸,肝功能不正常。

尿少,尿检查出现红细脑、蛋白,也可以看到血尿,严重者尿闭。

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可见到紫癜(红色的小出血点,压之不褪色)。

肝脏受损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而致死。

  急救处理的原则是灭火除磷、然后用有关液体包扎。

如磷仍在皮肤上燃烧,应迅速灭火,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后,再仔细察看局部有无残留磷质,也可在暗处观察,如有发光处,用小镊子夹剔除去,然后用浸透l%的硫酸铜纱布敷盖局部,以使残留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铜,然后再冲去。

也可以用3%双氧水或5%碳酸氢纳溶液冲洗,使磷氧化为磷酐。

如无上述药液,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

  一般烧伤多用油纱布局部包扎,但在磷伤时应禁用。

因磷易溶于油类,促使机体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氢钠溶液陋敷两小时后,再用干纱布包扎。

  对于全身申毒者,主要是采取保护肝脏的疗法,如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液,或静脉点滴5-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维生素C。

服用其他保肝药物如肝泰乐。

肾脏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者,可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卧床休息。

对出血者,应用维生素K。

对出现休克或其他严重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中风病人如何紧急救护?

脑血管疾病,也称为脑血管意外,祖国医学称之为中风,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疾病。

它与冠心病、癌症是当今世界上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

它的特点是,病人肢体瘫痪、失语、昏迷。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脑小动脉血管破裂引起,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主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某些动脉管腔狭窄引起闭塞或形成血栓,使脑的某一局部血流供应中断,以至发生该部位脑组织的缺血而引起。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急剧,发展快,常常倒在卧室、厕所或其他场合;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安静状态下,如在睡眠中、休息时,多是在起来活动时才感觉肢体不灵活,说话也不利落。

 

  当遇到中风病人时该怎么办?

 

  1.让病者保持安静,如果在浴室、厕所等地时,应安静地就近转移到易于处置的地方。

 

  2.将病者上半身垫高少许,躺下,松开衣服,室内保持安静和暖。

 

  3.因为脑出血病人常发生呕吐,为便于呕吐物吐出,以免误入气管,可将病者头部侧向一边。

 

  4.病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置,不要移动上半身。

 

  5.病者口部常较干燥,可用l%的重碳酸钠水或温开水润湿口唇.并以湿棉签将口中的粘液抹掉. 

  脑血管意外病人是否该住院进一步治疗应由医师作出决定。

所以怀疑中风时尽快送医院就诊,以免拖延时间。

被疯狗咬伤怎么办?

 

人不慎被疯狗或被患了狂犬病的狗咬伤,就可能患上狂犬病。

因此,伤口处理很重要,及时地正确地处理伤口便能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一旦被疯狗咬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出局部血液并用20%的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溶液彻底清洗伤口;然后用3-5%的碘酒或50-70%酒精石炭酸等烧灼伤口,也可用醋、白酒或葱白100克、甘草250克煎水后洗伤口处。

除未伤及大血管无需紧急止血以外,三日内不必包扎或缝合伤口。

  当伤口经过处理后,应立即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就诊,一旦怀疑为患了狂犬病的狗咬伤,即需按规定注射狂犬疫苗,注射方法是0、3、7、14、30天各注射一次,注射当天为0天,注完5次为完成。

如果上肢、躯干、头面部被严重咬伤,在受伤的72小时内。

伤口周围应浸润性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并注射狂犬疫苗。

同时,应采取抗破伤风措施,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作被动免疫。

注射前应常规作血清过敏试验,若过敏者应脱敏。

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有条件时应使用抗生素药物,并根据病人情况作进一步对症处理。

  狂犬病除了被疯狗咬伤可引起外,被猫或狼咬伤后也有患病的可能,如不慎被猫或狼咬伤,也应按上述处理,不可等闲

怎样取出耳内异物?

异物入耳主要由于儿童的好奇心或恶作剧将异物塞人外耳道所致,也有因不慎将棉花、沙布等异物遗留在外耳道。

  尽管异物有多种多样,一般将其分为非动物性异物和动物性两种。

前者多见于小玻璃球、金属小玩具、果核、纸团和豆类等,后者多为蚊虫、臭虫、小蟑螂等。

大的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

耳鸣、耳痛和反射性咳嗽;豆类遇水膨胀可刺激外耳道皮肤发炎、糜烂和感染;异物嵌顿在耳道的骨性部分时可有剧烈的疼痛;进入耳道的动物性异物爬行和搔动时。

使人感到难以忍受的耳呜和耳痛。

  一旦发观耳内有异物后,一般应到医院由医生进行处理。

因为外耳道的尽头只是一层很薄的鼓膜,稍不小心便会将鼓膜弄被,引起感染。

在无法就医时,可根据异物性质、大小和位置来决定取异物的办法,按下列办法作出处理:

 

  1.如果是非动物性异物时,可试单脚进行跳动几次,并将患侧向低处,也可能将异物跳出来。

  2.如果是水进入耳朵时,可按上法跳动或以棉扦轻轻探入耳中,将水分吸干。

  3.细小的异物进入耳朵时,一般可用镊子取出。

遇水后膨胀的豆类可先用95%酒精滴入,使脱水缩小后再取出。

对于圆形的小玻璃球可用特制的器械取出,不能用镊子,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

  4.进入的动物性异物,可先滴人香油或其他油类,使动物淹死,也可用70%酒精或乙醚滴人,使之麻痹瘫痪后再行取出。

或者用电灯接近耳边照射外耳道,或者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

气管异物怎样抢救?

 

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幼儿。

当小孩边吃边玩时,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窒息、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时,应怀疑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是导致小孩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l一5岁的儿童,由于其发病骤然,病变迅速,危险性大,家长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必要。

常见的气管异物有西瓜子、花生米、糖块、硬币、黄豆以及一些光滑的小玩具等。

由于异物完全堵塞气管后可引起窒息,超过四分钟便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常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所以现场急救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易于掌握的救治方法:

 

  1.立即塞一个牙垫或类似牙垫的代用品,把口张开,以便从口腔中排出异物。

 

  2.向病者口腔内伸进食指或一个大棉扦,或牙刷柄,直达咽部,刺激其作防御性深呼吸。

 

  3.设法使病者增加上腹部的腹压以排除气管异物。

 

  (l)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搂住病人腰部,用右手拇指的根背部顶在病人上腹部,左手叠于右手之上,间断向被救人的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借助膈肌压缩肺脏,产生气冲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2)当病人昏倒时,可将其仰卧,抢救者可双膝跪于地,面对病人,张开双腿于其两测,上身前倾,握紧右拳,置右拳于剑突直下方,左掌紧压右拳,突然迅速地向下朝前内方向垂按其中上腹。

此时患者可能于受重压之后呕出胃内容物,同时,也可见喷咳出梗于气管的异物。

为了避免再度吸人胃内容物,当咳出异物时应令其侧卧。

 

  4.如果病人为小儿时,还可施行下列三种现场急救法:

 

  

(1)急救时救护者:

取坐位,让小儿面向前坐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小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重复进行。

 

  

(2)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

 

  (3)两名救者时,可1人将小儿倒提离地,1人用手拍背,掏咽部,可使异物迅速排出。

 

  以上诸法,都是现场急救中行之有效的,只要掌握要领,不需特别训练,大都可以获得成功。

当然,如不成功应速送医院抢救。

  此外,如果到医院非常方便,一旦怀疑气管异物时可立即送医院救护。

如为少年儿童时,可马上将病人面向抱他的人侧身抱起,使头部枕在抱他的人的左臂上。

这样抱时可以让异物较为顺利地进入较为粗短的右侧支气管内,避免异物在气管内上下或长住,而让右侧支气管堵塞,使左侧可移动而进行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总之,气管异物是危急症之一,要抓紧时机,尽快急救方可成功。

否则,便会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

儿童鼻内异物如何处理?

 

少年儿童,特别是2—5岁的儿童误将异物塞入鼻内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儿童甚至出现严重鼻阻塞症状或鼻内发臭时才引起家长注意,方求医处理。

  塞入鼻内的异物多为纽扣、玻璃珠、纸卷、小玩具、果核和豆类等,甚至还有昆虫爬入鼻内。

  鼻内的异物引起的症状与异物的大小。

性质、形状有关。

异物光滑、刺激性小、短时期内可无症状;较大的或是植物性异物,膨胀后可将鼻腔阻塞,日久可流脓涕、头痛、长时期的鼻内异物有时可并发小鼻甲坏死、鼻中隔穿孔或形成鼻结石。

  小的鼻内异物,可以堵住一侧的鼻孔,用力呼气或擤鼻,另一侧鼻孔的异物或能脱出。

但应注意擤鼻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鼓膜疼痛;异物较大时,可用小镊子等用具取出。

但必须小心,不要弄伤鼻腔或将异物越塞越紧,特别是对幼儿,在取出异物时更要注意安全,以免损伤其他部位;如果异物难以取出,切莫勉强,而应及时找耳鼻喉科医师处理,以保证安全。

外伤出血如何急救?

由于外伤引起的大出血,如不及时予以止血与包扎,会严重地威胁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外伤出血,按血管的种类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按出血部位分为:

 

  外出血:

身体表面受伤引起的出血,血液从伤口流出。

 

  内出血:

体内的脏器和组织受损伤而引起的内出血,血液流入体腔内,外表看不见。

如肝破裂,胸腔受伤引起的血胸等。

  皮下出血:

皮肤未破,只在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如挫伤,淤斑等。

 

  外伤出血的临床表现:

 

  1.动脉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血时呈泉涌、搏动性,尤其是大的动脉血管破裂,血液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常在短时内造成大量失血,易引起生命危险。

 

  2.静脉出血:

出血时缓缓不断地外流,呈紫红色。

如大静脉出血,往往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

 

  3.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时,血液成水珠样流出,多能自动凝固止血。

 

  外伤出血的急救方法 

  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

这是紧急的临时止血法,与此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采用此法,救护人必须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

 

  面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

 

  前头部出血:

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

 

  后头部出血:

压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腋窝和肩部出血:

在锁骨上凹,胸锁乳突肌外缘向下内后方,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前臂出血:

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手掌和手背出血:

在腕关节内,即我们通常按脉搏的地方,按到跳动的桡动脉血压住。

 

  手指出血:

用健侧的手指,使劲捏住伤手的手指根部,即可止血。

 

  大腿出血:

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之压点,(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中点),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另一手的拇指可重叠压力。

 

  足部出血:

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急腹症如何处理?

 

当腹痛来得突然、剧烈、变化快时称为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的疾病可以分为三大类:

 

  1.腹内脏器的急性疾患。

 

  2.胸部的疾病引起放射性腹痛。

 

  3.全身性疾病,由于毒物作用,代谢紊乱或过敏等因素,刺激腹部神经而引起腹痛。

其中以腹内脏器的急性疾患为最常见的原因。

 

  急性腹内脏器疾患所致的急腹痛有两个特点:

 

  1.由于腹内脏器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腹痛部位与脏器病变部位较为一致。

如上腹中部疼痛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下腹疼痛多为急性阑尾炎等。

 

  2.疼痛的性质与病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急性炎症引起的疼痛通常是持续性,起病较缓慢,往往要经过几小时甚至一二天腹痛才比较剧烈。

开始为压痛,甚至出现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用手压上去时疼痛为压痛;用手指压上去后,当手指松开时疼痛较被按压时更甚,且出现突然的弹跳痛,这称为反跳痛;腹壁肌肉发生持续性收缩,按上去有发硬的感觉称为腹肌紧张)。

又如,胃肠穿孔引起的急腹痛病,疼痛剧烈而持久,刀割性质,可迅速蔓延到其他部位,全腹可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由于引起急腹痛的原因很多,疾病的发展过程各有不同。

所以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尽快就医,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l.疼痛剧烈,出冷汗或大汗淋漓以及痛到倒地乱滚,或者疼痛到抱住膝盖蹲着难以站立,或者服用止痛药后未能缓解疼痛。

 

  2.疼痛剧烈而引起意识模糊、脸色苍白。

出冷汗,脉搏缓慢或者畏寒。

 

  3.腹部肌肉紧张变成一块硬板一样坚硬的板状腹。

 

  4.反复呕吐以及不能大便。

 

  在送医院之前,可以作一些早期处理:

 

  1.解松衣服,让病者安静地躺在安静的室内休息。

 

  2.让病者自己选择舒适的体位休息。

 

  3.出现呕吐时,可将冰袋放置在胃部,但不要强制止呕。

 

  4.不要马上给予食物,饮服药剂,特别是不要乱服乱用止痛药。

 

  5.应注意有无高热,并了解呼吸、脉搏和血压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处理。

如何使用止血带、绷带止血?

 

止血带是1886年埃斯马赫发明的,它是一种橡皮管,主要用于较大的动脉血管破裂,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济于事时采用。

 

  使用止血带时,应绑在四肢出血伤口的上方(以能止住血为度),事先将患肢抬高数分钟,局部垫上毛巾或其软组织物,以防组织擦伤。

由于用止血带后,结扎部位下方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时间一久易致组织缺血。

坏死,所以绑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3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约半分至一分钟,以使血液流通。

为此,凡上止血带的地方应有明确标记,注明绑止血带时间,以便转运,接收单位据此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