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58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4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docx

昆明三中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解析版

昆明三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命题人:

李鸿斌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两部分。

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23小时56分4秒    B.  一年C.一个恒星年    D.一个回归年

解析: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1天,24小时,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较简单。

答案:

A

2.下列地区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A.120ºE、1ºNB.180ºW、23º26'S

C.160ºE、66º34'SD.20ºW、66º34’N

解析:

赤道周长4万千米,靠近赤道的地方满足条件,故选A

答案:

A

2011年2月18日17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为人类登上火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下表,完成3~4题。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解析:

火星是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属于总星系。

答案:

B

4.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体积大小     B.季节变化周期   C.质量大小    D.昼夜更替周期

解析:

比较表格中项目,昼夜交替周期最接近

 答案:

D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

据此完成5~8题。

5.“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解析:

该卫星最终绕月公转,故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

答案:

A

6.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

 A.没有大气层                     B.有自转运动  

C.有公转运动                     D.存在生命现象

解析:

地球的特殊性属理解识记内容。

答案:

D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诱发沙尘暴                      B.维持地表温度

C.产生潮汐现象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识记内容,较简单。

太阳活动可能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当活动增强时可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短暂中断。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离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当高能带电离子进入两极地区还可能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极光。

答案:

D

 8.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界线和最南界线的因素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的公转方向 D.黄赤交角的大小

解析: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答案:

D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深受全球华人欢迎的节目。

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将于2012年1月22日(大年三十)晚上8点进行全球同步直播,据些回答第9题。

9.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开始时,远在英国伦敦(零时区)的华人收看春晚的当地时间是

A.2012年1月22日12时B.2012年1月22日8时

C.2012年1月23日4时D.2012年1月23日20时

解析:

零时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晚8小时。

答案:

A

10.关于岩石圈的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幔和地壳B.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C.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D.地壳

解析:

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构成岩石圈。

答案:

C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完成11~12题。

 

11.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解析:

选B,根据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答案:

B

12.①气候类型的分布为()

A.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B.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D.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解析:

①该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及地中沿岸地区。

答案:

B

13.下列关于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

B.东亚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C.季风的成因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夏季风来自陆地,冬季风来自海洋

解析:

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冬季吹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夏季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答案:

D

14.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

B.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C.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D.海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位置和势力保持不变

解析: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北半球海陆上的气压中心随季节有很大变化,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答案:

D

15.地球上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冰川水C.地下水D.海洋水

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内容,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答案:

D

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

16.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②为断层,④为火山活动形成的景观,它们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①为溶洞,③为风蚀蘑菇,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

D

17.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陆地形状D.摩擦力

解析: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答案:

B

18.引起空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力B.空气上升、下降的垂直运动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D.地球自转偏向力

解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引起空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答案:

A

19.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

A.风力B.流水C.冰川D.太阳辐射

解析: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答案:

D

20.在我国东部从海南到天津,自然带依次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

图文转化题目,要求记忆我国东部自南向北的陆地自然带分布,从海南到天津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自然带。

答案:

D

读非洲赤道以南地区自然带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图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疏林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荒漠带D.热带季雨林带

解析:

回归线西侧和陆地西岸,受副高和寒流的影响,为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荒漠带。

答案:

C

22非洲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

A.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B.呈环状分布

C.没有地带性规律D.呈点状分布

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内容,非洲的自然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答案:

A

读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形和植被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23~24题。

2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地壳的抬升,原来的森林带逐渐过度为草原带与荒漠带。

答案:

B

2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解析:

从图示可以看出某一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因素的变迁,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A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图”,回答25~26题。

25.该版面景观所示是(  )

A.桂林山水B.长江三峡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D.九寨沟风光

解析:

依图判断该景观所示的是桂林山水。

答案:

A

26.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关系不大(  )

A.岩石条件B.生物条件C.土壤条件D.气候条件

解析:

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受含有CO2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

该景观的形成与土壤条件关系不大。

答案:

C

27.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冰蚀地貌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

答案:

B

28.下列关于地球四大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大圈层厚度基本相同B.四大圈层间基本没有物质运动

C.能量是联系四大圈层的唯一纽带D.四大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解析: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这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答案:

D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读图,回答29题。

29.属于我国秦岭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秦岭位于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上,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丙图南侧为常绿阔叶林,北侧为落叶阔叶林,故为秦岭。

答案:

C

30.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磷矿石、石灰石B.锰矿、钢材C.雷电、耕地D.玉米、草场

解析:

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与能量。

答案:

A

31.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矿产资源

解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

D

32.不属于自然资源共性特征的是

A.分布的不平衡性B.资源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无限性D.利用的发展性

解析: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有:

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

答案:

C

33.关于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地不再主要用于生产农作物

B.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

C.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D.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解决耕地减少带来的短缺的问题

解析:

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部分缓解耕地减少带来的短缺的问题。

答案:

D

34.影响我国冬半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寒潮B.台风C.洪涝D.滑坡、泥石流

解析:

寒潮是影响我国冬半年的主要自然灾害。

答案:

A

35.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有

A.兴建水库、退耕还湖B.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C.提高森林覆盖率D.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干所说的工程措施。

答案:

A

36.作为一名有可持续发展观的中学生举手之劳可以做到的是

①用淘米水浇花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经常互赠明信片、贺卡

分类投放垃圾

用塑料袋购物

使用节能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答案:

C

37.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洪水造成损失的是

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黄河下游加固江防大堤D.三江平原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

解析:

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储洪能力降低,容易导致洪水灾害。

答案:

B

38.下列措施中,既能起到防暴雨洪涝灾害又能起到防旱灾作用的是

①整治河道②修建水库③植树造林④打机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

选C,②③项目,修建水库可调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

答案:

C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据此回答39-40题。

39.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调查,下列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解析:

A、B、C三项都是导致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本题属找错题目,需要我们细心。

答案:

D

40.根据调查试验结果,研究小组提出降低城市洪水频率的建议合理的有

①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完善道路排水系统②发展城市立体交通减缓城市交通压力③在老城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以留有充分的绿化空间④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加强现有水面的保护治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②为减轻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措施,③为节约用地,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这两项与防洪没有关系。

答案:

C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41-42题

 

 4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

(1)→

(2)  B.

(2)→(3)  

C.(3)→(4)  D.(4)→(5)

解析:

我国现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基本处于现代型。

答案:

D

4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

(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解析:

非洲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加速增长阶段。

答案:

A

43.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解析:

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都是为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答案:

D

44.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解析:

两地均为开发石油引起的人口迁入。

答案:

D

45.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解析:

该题考查基础知识,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答案:

B

46.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解析:

在迁入地,增大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答案:

A

47.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解析:

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答案:

C

48.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黔、鲁、京、浙、苏             B.豫、新、京、浙、苏

  C.渝、琼、京、津、沪             D.沪、京、津、浙、苏

解析:

选D,理解识记内容

49.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

A.环境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

解析: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首要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

答案:

D

5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解析:

三峡移民是国家政策引导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答案:

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51.(10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其中a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b图为太阳光照图。

 

a图b图

(1)图a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最靠近远日点的是_______。

(2)图a中从②公转到④期间,公转速度变化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a中②~③处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在图b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4)图a中④处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_(节气)。

(5)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节气)的日照情况,

此时昆明市(约25°N)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

解析:

(1)②

(2)先变慢,然后逐渐加快(3)画图略(4)冬至(5)夏至;昼长夜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B、D、A

52.(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下图是昆明市(约25°N)某小区两居民楼示意图。

材料2:

李某购买了一套北楼的楼房(上图),居住后发现居室内日照时间极短,便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退房,法院依据《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小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令房产公司退还业主李某各类费用。

(1)你认为材料2中“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说法,以一年中哪一天的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

________。

(2)为确保低层住户有一定的采光,房地产公司在建筑住宅楼时,南北楼房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距离。

理论上,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北京市住宅楼的间距要比昆明市________(大、小)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地观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内容:

上海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在春分日测定所在学校的地理坐标。

观测工具:

指南针、支架、量角器、重锤(系有细绳)、手表(北京时间)。

安装方式:

如上图所示。

测量时期:

2011年3月21日。

提示: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以下实地观测步骤的排序是错误的。

正确的步骤排序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将安装好的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

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β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③当AC指向正南正北,量角器β的角度最小时,纪录β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

解析:

一年中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选这一天的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

为确保低层住户有一定的采光,房地产公司在建筑住宅楼时,南北楼房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距离。

理论上,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北京市住宅楼的间距要比昆明市大,因为北京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比昆明小,影长更长。

第(3)题,要先纪录正午时间,然后才能计算当地经度。

答案:

冬至大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比昆明小,影长更长①③②

53.(10分)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分)

(2)图中,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4分)

(3)找油气应在图中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2分)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的地下,原因是

(2分)

解析:

通常情况下判断向斜与背斜,主要看岩层的弯曲形状,但现实情况往往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这是因为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性比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山岭,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山地。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背斜处适合建隧道。

答案:

(1)DC

(2)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性比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山岭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3)DC(4)D岩层呈拱形,抗压能力强(受力稳固)

54.(6分)在一个六面封闭的透明的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薄纸片B(如下图)。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该实验验证的是原理(1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填左或右)偏。

(1分)。

(3)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按从先到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2分)

①空气受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的差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

(4)如果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等压面,比较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的高低顺序(2分)。

解析:

该题主要验证的是热力环流原理。

难度一般。

答案:

(1)热力环流

(2)右(3)D(4)ABCD

55.(8分)读“理想大洋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南半球的洋流运动方向标出来。

(2分)

(2)若该图为太平洋海域,则图中的序号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①___________。

(1分)

(3)图中①②③支洋流中,是被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是,该盛行风为。

(2分)

(4)图中A、B两处可以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若该图为太平洋,则该渔场名称是。

(2分)

(5)洋流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1分)

解析:

在中低纬度,各大洋的环流为北顺南逆;在中高纬度,北逆南顺。

在寒暖流交汇处及上升流地区易形成渔场。

答案:

(1)绘图略,按8字形洋流模式绘制;

(2)日本暖流;(3)③,中纬西风;(4)A,北海道渔场;(5)增温增湿

56.(6分)读下面四幅天气系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A是,从气流状况看B属于。

(2)C图为锋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