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5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

《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的心得体会.docx

《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一一技术支持的

课堂导入》(徐世友)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一一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并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技术的结合,我得出如下心得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1、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中突显出来。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

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1、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课程的发展,并与其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作为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学习环境,完善教学模式,变革评价方法,让课堂更精彩。

2、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为一体。

正因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丰富视听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为一体,教师使用这一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堂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整合中作为重要工具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

这种整合是一种和谐,一重互动,而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

其基本特征是它具有学科的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优化课堂教学

1、信息技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应该创设主动学习的情景,

创造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

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

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信息技术与其主体是课程,而并非是信息技术。

教学中不能为运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

3、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重视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

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4、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特点、教法的变革要能准确把握,同时,要积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即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由于信息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使课堂无法调控,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切忌好高鹫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既要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学科教学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