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5739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下)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1、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

2、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干旱B.炎热干燥

C.降水丰沛D.温和湿润

3、我国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⒊7℃,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水量1260毫米,该城市可能是   ()     

A.广州B.北京   C.昆明D.武汉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气候资源表”,完成4~5题。

1月均温

12°C

3~5月降水量

460mm

7月均温

28°C

6~8月降水量

440mm

>10°C积温

7400°C

9~11月降水量

520mm

年降水量

1580mm

12~2月降水量

160mm

4、该地有可能是()

A.长春B.北京C.青岛D.福州

5、下列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

B.全年多雨,季节变化小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补给最主要的类型是雨水补给

下图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

回答43~44题。

6、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

A.柑橘B.香蕉C.苹果D.葡萄

7、该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较好

C.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新华网2012年11月14日消息:

改变开放30年来,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并相继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这极大地推动了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西藏自治区GDP达到342.1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8倍。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青藏高原与黄河、长江中下游的纬度相当,由于地势高形成的气候特点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B.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迎风坡降水多

C.热量不足,农作物单产低

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9、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培育特色产业,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是西藏发展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植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

B.对外联系是拓展外向型经济的保证

C.优质青稞、牦牛、细毛羊和林木资源等是特色产品

D.加快城镇的发展与外向型经济关系不大

据宁夏新闻网2012年6月1日报道:

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0~13题。

10、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1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13、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地理学家把东部的四个地区: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合并为一个自然区。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东部四个地区合并为一个自然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完全属于太平洋流域

B.地形都为平原

C.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D.都强烈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15、东部四个地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

某校地理老师要求学生在网络课堂就珠江和黄河这两条河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并列表比较这两条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点。

假如你是其学生中的一员,完成16~17题。

16、属于河流水系特征范畴的资料是()

A.珠江的汛期B.黄河的凌汛

C.珠江无冰期D.黄河下游无支流

17、了解珠江和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可以通过查找以下地图来了解()

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水系图》③《中国气候图》④《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8~19题。

地区

径流系数

地区

径流系数

南岭地区

>60%

天山地区

20%~60%

华北地区

<30%

江淮地区

30%~40%

三江源

<40%

成都平原

<40%

浙江丘陵

>60%

藏北高原

<30%

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5%

18、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19、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今在她的下游出现了“悬河”,有人说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

据此回答20~21题。

20、上图能正确表示黄河的地上河河段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2012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结果在京发布,这次活动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其中黄河三角洲被评为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下列不属于黄河三角洲湿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有()

A.是东北亚和环太平洋西岸冬季鸟类迁徙的中转站

B.黄河三角洲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C.黄河三角洲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D.该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22、我国华南地区的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是()

A.台湾           B.海南            C.广东           D.广西

23、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24、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棉花②甜菜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 

B.①甜菜②棉花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C.①棉花②甜菜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D.①甜菜②垂直农业③棉花④区域专业化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经纬度位置,有助于掌握我国大的地形区经纬度位置。

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25~26题。

25.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26、关于下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27、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宋代诗人苏轼在《舶棹风》中说:

“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据此回答29-30题。

29、“三时”是指()

A.春分后半个月B.清明后半个月C.夏至后半个月D.冬至后半个月

30、“黄梅雨”的成因是()

A.夏季风遇到江南丘陵遭阻挡B.冷锋作用的结果

C.暖锋作用的结果D.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徘徊在江淮一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31、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下两图分别是“山西省及煤炭分布简图”和该省某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一个工业“生态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说明山西省的地形地质特点。

(4分)

 

(2)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有何

利弊?

(6分)

 

32.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落实了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其中武汉和长沙是各城市圈(群)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两城市圈(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1)城市乙是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9分)

(2)乙城市周围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粮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D

D

C

B

D

B

A

C

D

D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B

A

C

B

C

C

B

C

A

B

C

D

31.(共10分)

(1)地处黄土高原(或高原地形),

第二级阶梯边缘(二三级阶梯交界)地质结构不稳定(4分)

(2)利: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②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耗;

③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

弊:

①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②水资源更显紧张。

(答出答案中的3点即可得分)

32

(1)武汉(1分)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